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1 23:19:19| 人氣9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虎與狐 (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七章 多元整合——超競爭平臺的下一個三十年
第一節向加拿大學習
2004年4月到6月的每天中午,鴻海深圳龍華廠宿舍到處可見排隊人潮。經過2003年SARS疫情肆虐,鴻海特別為全廠基層員工舉辦體檢,光是深圳一地就有四萬人參加,郭台銘今年也頻頻向幹部強調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要讓你的另一半為你的身體擔心。」郭台銘說。
愛心無國界、無階級之分,這樣的大手筆體檢在大陸當地工廠很少見。當年鴻海剛到大陸設廠時,也是第一家為員工早餐多加一顆水煮蛋的公司。「愛心」是鴻海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而開始展現強烈的企業文化,也代表鴻海轉型高科技之後,全球化企業在管理上面臨的挑戰。
建立有活力的彈性結構
表7-1 鴻海如何建立具有應變能力的組織?
大而快還不夠,還要繼續「保持彈性」,這是郭台銘追求的目標。
郭台銘在內部刊物強調,希望鴻海的企業文化「能創建出一種彈性而有活力的系統結構」,直接強化「優秀的人才、精密的技術、獨到的創意、準確的執行」等四大項工作目標。
最近三年,鴻海正一步一步走向這種「彈性而有活力」的系統結構。
一、吸引優秀的人才
首先,在吸引優秀人才方面,隨著鴻海技術整合愈來愈深入,也需要更多人才能應付挑
戰,不過從吸引研發人才、到研發人員數目的直線增長,讓鴻海正經歷著比過去二十多年更大的質變和量變。
有許多高科技公司經理人對郭台銘簡報完新構想,最後郭台銘只反問一句,「你敢不敢跳出來做,我支持你!」
但鴻海吸引人才最大的挑戰,其實是目前上千億的規模。主要是公司成長如果過了爆發
期,未來分紅股票的數目和增值空間自然較少,這是許多人才寧願到發展潛力大公司的原因。
針對這種狀況,鴻海的彈性對策有三:包括「內部創業」、「部門分割上市」及「調整
研發文化」。
首先在「內部創業」方面,不只是資金的支援,許多創業者其實最需要的是經營的
Know-How。郭台銘就公開指出,當經濟走向全球化競爭時,「重點不是你是否擁有一個企業,而是你能不能經營一個企業?」郭台銘也進一步指出,目前臺灣中小企業主,「寧願做一個小山頭,而不願做中央山脈的一個山頭。」
這也是為什麼2001年之後,鴻海開始推動「內部創業」,希望科技人才能夠利用鴻海
現有的基礎,當做自己再往上發展的跳板。一名監視器部門人士就表示,「鴻海提供行政的資源讓我們共用,讓技術人員不用去擔心非關核心技術的事,這也是最吸引我的一部分。」
而針對大公司留不住科技人才的另一項原因—公司過了「高度成長期」,所以股票價格
爆發力小,難以吸引人才加入,鴻海把未來可望繼續大幅發展的手機部門切割出來,在香港上市,對華人世界的人才產生極大的吸引力,也說明鴻海為了吸引人才所投注的心血。
手機部門未來在香港上市,雖可延攬更多人才,公司內部也對到底要投入多少研發資源
而爭論不己。正因為鴻海的優勢在快速製造和成本控制,研發管理本來就不是他們所擅長,所以不但鴻海內部已有不少討論,外界人士也對鴻海能否擺脫生產規模取向的工作風格相當存疑。
鴻海要如何又能維持制度、又能擴大多元空間、吸收各類優秀人才?郭台銘是用「永續
經營」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他對內部指出:「要永續經營,就要持續開放員工分紅入股、讓員工負責參與公司經營。」
國碁前總經理李光陸是最重要的一項指標。鴻海2004年初並購國碁電子之後,外界把
國碁電子原有研發團隊的流失,視為鴻海轉型的指標之一。當鴻海開始搶進研發較強的產業領域,雖然「執行力」是一樣的,但是「物件」卻大不相同:「生產體系」的工程師和「研發體系」的工程師對工作流程、對成本結構的看法往往大相徑庭。
國碁電子總經理李光陸則是信心十足。他表示,雙方客戶對彼此合併都很贊同,而且SOP
(標準作業流程)也相似,而國碁要尋找下一階段的大成長,必須借重鴻海的高效能製造能力。
2004年6月,鴻海在2004年度的股東會上正式提名李光陸為董事會成員之一。郭台銘
指出,李光陸在併入鴻海之後馬上就成為鴻海的「董事」,主要是因為這一席原來是保留給施振榮的,但是施振榮以「競業原則」而婉拒,並推薦李光陸為董事。郭台銘從善如流,邀請剛加入鴻海不到三個月的李光陸加入董事會,說明郭台銘對於延攬整個研發團隊的彈性做法,讓這件三百億台幣的並購案有了順暢的開始。
二、強化精密的技術
在強化「精密技術」的原有優勢方面,鴻海的「彈性」主要展現在三方面:一是成立專
職機構來鎖定核心技術;二是和不同機構合作;三是為五年之後的先進技術佈局。
除了2004年在臺灣設立研發中心,並繼續聘請國外一流的工程師進駐,鴻海早期就和
臺灣金屬研究中心合作,開發鎂合金、鈦合金等材料,而未來進入消費者時代,各種材料使用更為頻繁,鴻海也加強和工研院光電所等研究機構的聯繫,以加快產品研發速度。
郭台銘也強調:「什麼是技術能力的提升?秉持精度、准度、速度,整合機械、電子、
光學!」「精密技術」往材料去走,需要較長的時間、較厚實的基礎科學研發能力。這也是為什麼鴻海去年捐了三億人民幣給清華大學納米實驗室,主要就是為了需要時間發展的納米級精密技術。另外也繼續加強位於深圳的「華南檢測中心」的功能。
三、準確的執行
為了「準確的執行」,鴻海的高科技「步局」仍小心翼翼,和核心優勢緊密結合。
像面板的供應鏈雖不成熟,但鴻海仍先從模具優勢切入。鴻海初期最大優勢就是TFT後
段模組LCM的方面,雖然有自動化機器,但是主要TFT後段制程還是得靠肉眼來檢測產品,
這才是最花成本的部分。郭台銘也強調「面板未來愈做愈大,而鴻海從機械出身,這項產業太適合鴻海了。」
不過鴻海也深知,自己投資面板廠做垂直整合,成本一定要比外面買還更便宜。
所以在設備成本投資方面,除了第一座五代廠外,2003年年底傳出鴻海第二座將是「第
四.五代面板廠」,這是比較成熟世代產品、設備也較便宜,這座第四.五代面板廠月產能換算成十七吋,每月約十萬片,也有充足的產能「輔助功能」。最有名的華映第四.五代廠不到半年,良率就達93.1%,成本不到一年就回收。
鴻海目前為全球品牌代工的手機、為Sony代工的遊戲機、多功能事務機等,未來都需
要用到小尺寸的面板,2004年手機生產需求(包括PDA)就高達約六千萬台,另外還有七吋用汽車面板等,鴻海強調面板主要供給自家產品整機組裝出貨。
而在組織的彈性上,鴻海的面板團隊除了請到前聯友總經理段行建專注制程外,後段模
組LCM生產則由過去達碁資深的廠長宋文治負責、採購及業務由原來負責思科系統客戶的蔣浩良統籌。
一般來說,TFT-LCD廠動土之後十二到十五個月後就可以遷入設備,六到九個月即可量
產,鴻海2004年8月第五代廠準時投產,第四季量產(初期每月三萬片,未來擴充為六萬
片),也符合了「準確的執行」的目標。
四、發揮獨特的創意
如果鴻海想要保持成長,就必須守住核心價值、又要鼓舞多元發展,鴻海的「獨特的創
意」為何?
郭台銘想要學習的對象是像加拿大這樣的國家。在幅員遼闊之下,又有英法等文化共存
發展,這也是鴻海「多元整合」的首要目標,郭台銘希望2008年鴻海旗下會有二十個部門,每一個部門都有五百億營收,正好打造出「一兆帝國」,讓他功成身退、安心交棒,「來到一兆,我就來『走』(台語發音)!」郭台銘2004年底面對媒體時,還特別押韻,以示決心!
「他永遠是思想模特兒,他有很多很新的觀念,他走的比誰都快,而且有一股絕對會執
行下去的決心,」前鴻海法務長周延鵬曾對媒體如此形容郭台銘視野廣闊、又能聚焦市場,「而且,不要想去挑戰他,他想到一件事情,就絕對會去完成它,而且很細心、很有深度。」
郭台銘不畏全球化的「跨領域」與「跨文化」的雙重挑戰,強調現在是鴻海第四個創新
階段:「多元整合」。
「讓當地人負起責任,全世界人類都一樣,沒有人種分別,只有分有頭腦和沒頭腦的,
有責任的和沒責任的。」這是郭台銘一貫的原則。
2004年鴻海併入摩托羅拉墨西哥廠之後,雖然鴻海對手機領域有相當的熟悉程度,又有
強勢的製造文化做後盾,但是直接面對墨西哥人的做事方式又是另一種狀況,即使在同一種產業之中,仍要進行跨文化磨合。
一名鴻海外派人員就分析,墨西哥的管理階層認為自己既有一半「西班牙」的血統,有
著西方人的優越感,而另一方面,又是超級樂天派,帶著熱帶民族的處事個性,特別是所謂的「白墨」(白種墨西哥人),就是這兩種組合的代表,鴻海的製造專家必須和墨西哥管理階層從「觀念層次」開始溝通。
舉例來說,白墨的領導階層認為整廠都系統自動化後,某一種產品最佳的狀況就是「不
良率為1%」目標,墨西哥人也認為這就是生產機器和流程的「極限演出」。
但是對鴻海來說,不良率低於1%以下,可能才是基本條件而已,於是鴻海先和這些管理
幹部溝通彼此的看法,「比如說我們討論的重點不會先放在製造流程自動化,而是向他們強調生產監視系統的改進,」一名鴻海第一線人員指出,像是警示系統等,都可以及早預防不良率的產生,而導入一套完美的監視系統,就可以再降低20%的不良率,「我們會一步一步耐心地去討論出來這些可能性。」鴻海人員強調。
但是墨西哥幹部可能還是半信半疑,這時鴻海也可能會安排他們親自去大陸等其他工廠
實際參觀,讓事實說話,也讓墨西哥幹部對工廠改革充滿「信心」。第三步,就是用激勵制度來鼓勵墨西哥幹部做改革的挑戰,雙方一起訂定未來營運成果的目標數位,強化達成目標的「決心」。
如果達到了目標,所獲得的報酬可能會比原來還要多上許多;但是如果目標沒有達到,
也必須讓原來被並的企業幹部心服口服,這也是鴻海在進行「跨文化整合」時的步驟,兼具了「愛心、信心和決心」的企業文化內涵。
能容納新產品發展的組織變動方式
事實上企管大師夏藍(Ram Charan)在撰寫《成長力》(Profitable Growth Is Everyone's
Business)一書中,就強調企業為了要容納新產品發展,必須提出可以發展的彈性組織架構,來應付成長的各種需要,其中包括了:第一,在公司內部直接發展新的組織,以發展新的作業程式。這有一點「任務小組」編制的味道,像IBM當初發展磁碟機,就是直接用組織新作業架構。
第二,就是直接把組織獨立出來,發展解決新問題所需的「程式」和「價值觀」,像惠
普為了要在總部發展雷射印表機,就把噴墨式印表機移到加拿大溫哥華。郭台銘也很早就領會這一點,他強調:「內部人才如果習慣待在大組織,對外界的變動,就不會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創新精神。」
第三,就是直接用並購的方式,打造新的事業單位。從國碁到芬蘭的藝模收購則是最好
的例子。《創新的兩難》作者克裏斯汀生在2000年3月的《哈佛商業評論》就指出,成功
的並購案,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對方的能力所在,並且將其能力納入運作體系之下,像思科一連串的並購,就創造了企業的新的能力,關鍵在於思科能分別哪些並購物件,是需要重新整合併入行銷體系,哪些並購物件要保持獨立運作,並把思科的資源重新注入。
通常後者比較適合大型公司,而以鴻海與思科的關係(鴻海是思科海外最大供應商)來
看,鴻海應該已向思科取經,瞭解並購成功的步驟和策略。
「鴻海內部組織一年一個樣,一直在變化,」長期觀察鴻海的分析師指出,從任務單位、
功能單位、事業單位等等,加上供應鏈體系,包括華升、廣宇、康舒、華虹公司等,看得出來鴻海為了成長而一直做組織重整。「我現在花很多時間,在組織切割、系統設計及人員培育。」2004年郭台銘對許多業界朋友指出。而鴻海未來成長,郭台銘只看三個條件:一是外在產品市場夠不夠大;二是在與對手競爭之下,這種市場可以持續多久,是趨勢還是一時熱潮;三是鴻海的結構性佈局強不強,能不能應付市場的變化。
2004年11 月17日全球最大資料儲存設備廠商EMC亞太區總裁費茲(Steven Fitz)向
媒體證實,他們首度將儲存設備成品製造外包,鴻海是他們全球第一家的代工供應商,生產每部約五千美元的資料儲存設備,也讓他們抵擋惠普、Veritas等公司的競爭。
僅僅在二年前,EMC最便宜的產品也要35 萬美元,現在卻推出5,000美元的產品,並讓
鴻海負責全球的組裝及測試,再一次證明科技產品價格的動盪,及市場的價格需求一直在
掉。而鴻海卻一方面維持了成本領先的能力,一方面又繼續開發承接訂單的技術,這也是「彈性而有活力的系統結構」又一次精采演出。
第七章多元整合——超競爭平臺的下一個三十年
第二節6C整合是機會,也是挑戰
2004年第一季臺灣四大主機板公司的財報讓外界嚇了一跳。臺灣過去主機板的四大天王
「華碩」、「技嘉」、「微星」、「精英」公佈的第一季獲利,只有華碩和技嘉毛利率超過10%,微星8%、精英只有3%,不到一年前毛利率的二分之一。
步下重兵,進軍主機板這也是鴻海殺入主機板市場的效應之一。
過去這些主機板廠也都是鴻海的「客戶」。像主機板上的連接器等,都是鴻海供應,猶
記兩年前當鴻海跨進主機板領域,一樣是在大陸有製造基地的精英就誓言要推動「填海計
畫」,不讓鴻海進入低價代工領域,那一年精英的出貨量在一千萬片。
但是鴻海不但進來了,而且臺灣過去有主機板王國之稱,現在主機板的「四大天王」已
變成了「兩強對決」。
許多人認為鴻海搶走了其他人的訂單,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初鴻海也是「扶持」
起臺灣主機板的重要推手之一。因為臺灣公司早期都是以OEM組裝為主,鴻海的零件是臺灣少數合格的世界級供應商。而從時間點來看,鴻海更是早就擁有全球化客戶的信任,也因緣際會,介紹了許多世界級客戶給臺灣主機板公司。鴻海瞭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在電子,而在機械方面,「鴻海曾有三次機會入主精英電腦,但我們都沒有接手。」郭台銘透露。
鴻海擁有國際水準的零元件能力,讓全球大廠對臺灣產業投下更多關注的目光,也讓臺
灣OEM廠商有更多機會打進全球客戶供應鏈中,這點鴻海也算功在產業。
連華碩當時成立,向鴻海購買零件時,幾位元創辦人也要求鴻海接受四十五天期兌現的
支票,比一般業界的三十天還要久。鴻海也依照「選客戶」的原則,同意支持這家未來的巨星公司。
只不過市場會變化,技術也會變化,這直接影響了競爭的方式。像臺灣主機板廠商壯大
之後,也希望自己能完全掌握零元件的供應,這便直接威脅到鴻海這種零元件供應商的生存。
習慣在夾殺中生存、在資源貧乏中發展的鴻海,也早就有備而來,默默備戰三年儲備人
才,向電子專業代工大廠EMS搶訂單,「我們搶來的訂單,很多本來都不是臺灣公司的!」
郭台銘自信地說。
2003年華碩出貨量2,850萬片,自有品牌和代工各一半;鴻海出貨2,000萬片,正是以
OEM代工為主。2004年鴻海出貨量大約在2,700萬片,還追不上華碩的3,900萬片,但是已
遠遠比精英、技嘉、微星多了一倍,在全球市占率約兩成,華碩則是大約兩成八。
「只要郭台銘踏入一個行業,這個行業就完了,」這是業界名言,但是在郭台銘眼中,
這就是執行力。在郭台銘看來:「執行力(Execution)就是速度(Speed)+准度(Accuracy)+精度(Precision),也變成了公式E=SAP」。鴻海發展執行力,要執行五大重點:「一是執行新事業開創、建立團隊的速度力及整合力;二是執行本業營收的成長力;三是執行稅後淨利的成長力;四是執行資產淨值的報酬力;五是執行全球市場產品數量的占有力。」而這也說明了一家公司如果做到執行力,並且把這些能力帶到任何一個領域,市場上的遊戲規則馬上產生變化。
進一步觀察,鴻海其實是看准了趨勢變化,順勢完成「逆向整合」。2002年底時郭台銘
就指出,主機板最重要的就是晶片和電路的設計,但隨著晶片組的整合功能愈來愈強,電路設計愈來愈少,主機板行業也愈來愈不像電子業,「反而需要更多的精密製造和生產效率。」
郭台銘是如何看准了晶片組的整合趨勢?以郭台銘和全球大廠高層的交情,瞭解晶片組
發展趨勢不難,確立了方向之後,先默默練兵,再發揮自己在機械業累積的特長,等到市場成熟,由電子業變成「機械業」,市場價格開始激烈競爭,鴻海便大幅切入,「與其說鴻海逆向整合,不如說鴻海抓住了產業變化的機會。」分析師Kirk Yang說。
「客戶要求」,也是鴻海跨進主機板領域最好的答案。不過就營運模式來說,鴻海也非
得佈局主機板。因為鴻海在PC「垂直整合」的過程中,零元件需要很多的測試,像承載零元件的主機板就是一項重要基礎條件,「我有了主機板,再跨進整機測試就更穩健。」郭台銘分析。
不過,鴻海知道的趨勢,對手也知道。關鍵在於鴻海的「基本盤」,也就是「超競爭平
臺」的四種力量,讓鴻海的主機板也可以有四大優勢:低成本生產優勢;連接器、輸出入裝置等零件供應優勢;快速且大量的出貨爬升;在「全球行銷」上,鴻海還可以提供PC所有需要的服務,包括售後通路的維修。
也難怪五年來臺灣財經媒體最喜歡捕風捉影的,正是鴻海有可能踏入哪些新產業。像鴻
海進軍筆可?式電腦市場,就是主機板之後下一個注目焦點,筆可?式電腦2004年約年產
4,600百萬台,未來每年至少10%成長,外界都認為鴻海不可能放下這一塊市場,加上鴻海
和英代爾的緊密關係,更是讓外界緊盯所有風吹草動。
2004年年初,傳出鴻海透過旗下關係密切的投資公司,買下志合電腦10.6%的股票,加
上鴻海在鎂合金機殼的能力,與大陸聯想電腦合作密切,就引起市場議論紛紛。不過即使傳聞不斷,但是筆可?式電腦廠商還是喜歡和鴻海買低價位、高品質的零件。
成長是一條不歸路
即使攻無不勝、大軍一路挺進的同時,2003年初尾牙上郭台銘一面大發紅包,一面提醒
幹部,「成功是最差的老師,它只會帶來無知和怯懦。」
哈佛大學企管系教授、也是1997年推出《創新的兩難》一書的克裏斯汀生就在2000年
的《哈佛商業評論》上指陳,「任何組織都擁有某些特定能力,但是這些能力,也使他們欠缺某些能力。」
郭台銘也提醒幹部勝不能驕,必須預見成功帶來的「包袱」,特別是過去在代工製造上
所打的勝仗。
首先,是高產能的負擔。
2004年初,產業迎來一波景氣回春,但許多代工廠EMS和ODM仍不賺錢。麥肯錫顧問大
中華區董事長歐高敦(Gordon R. Orr)就曾在媒體上提出建言,臺灣代工大廠必須調整思
維。他認為代工廠未能賺錢,主要原因是臺灣代工大廠「低估了經濟衰退持續的時間和影響廣度,所以未能即時縮減產能」。
根據歐高敦的估算,臺灣前十大ODM公司的稅前獲利,從1996年的平均9.6%,下滑至
2003年的3%,等於少了三分之二。
按照郭台銘的說法,「產能」是指「生產的能力,也就是某一時間點,由人員、設備、
土地、廠房等生產資源分析所產生的能力。」而產量就是「依照需求」生產的數量。如果說為了擴張規模而不斷增加的生產線,愈來愈不能忍受空轉的成本,郭台銘必須把握每一張訂單來喂飽這些生產線。雖說成長本來就是一條不歸路,但是成長過程如果過於虛胖,未來的考驗更大。
第二,則是「被寵壞的客戶」。
「在經濟衰退期間,他們一心一意努力創造營收成長,以確保廠房能繼續營運,拚命在
數量上沖剌,壓低價格、提供更優惠的條件贏得訂單,甚至甘冒不合理的風險,」歐高敦也舉例,例如工程變更設計(ECG)的費用等,過去應該是客戶自己要負擔,但是現在代工廠
自己吸收了下來,以服務客戶。
這是郭台銘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用自己二十四小時運轉的全球支援系統吸收成本,讓資
源做最大運用。這也是郭台銘常向主管強調,「經營的工作,是取得資源、運用資源、分配資源」。
但顧客會不會被「寵壞」了?這些滿足了顧客的生產線,未來會不會回頭來侵蝕鴻海的
獲利?
超大規模的生產線,讓代工廠EMS設備的「固定成本」極高,而這些製造設備的「產能
利用」則是管理者的首要責任。也難怪專家指出,「業務能力,其實是這一波最重要的生存法則。」
根據麥肯錫的資料,EMS的產能利用率已從1990年代末的75%,經過谷底時的44%,到
2003年的50%左右。而代工大廠不論訂單多苛刻,都硬著頭皮吃下來,「他們希望透過信守
對客戶的承諾,來換取未來需求突然拉高時,能快速拉高產能。」歐高敦一言中的,代工大廠看准未來的投資,就是希望現在的犧牲,能換來未來的大訂單。
共體時艱,犧牲眼前小利,一向是經營長久客戶之道。郭台銘有一次面對媒體質疑鴻海
低價搶單時,以這個小故事比喻鴻海長久經營的哲學。「倫敦有一個流浪漢在街頭行乞時,遇見了一個好心人士,拿出一英鎊和五十便士,問流浪漢要拿哪一個?流浪漢最後選擇五十便士。當別人問流浪漢為什麼不選擇價值多一倍的一英鎊時,流浪漢說,他不希望別人覺得他很貪心,他希望細水長流。」
高產能、高業務能力,加上不願多賺客戶的錢,讓鴻海一路高成長,根據中國商務部資
料,2003年時鴻海在大陸工業產值670億人民幣,約2,800億台幣,其中出口額56.7億美
元,約1,800億台幣,為中國創造外匯30億美元,約1,000億台幣。
但郭台銘也必須對內、對外佈局更加完整,來彌補鴻海「欠缺的某些能力」,化解高產
能帶來的壓力,並平衡地追求多元化產品成長,「鴻海當然有危機,但是鴻海是一家有能力處理及控制危機的企業。」郭台銘面對外界對鴻海有各種「看不見的危機」傳言,信心滿滿。
他進一步分析,許多老闆都可以看見自己的危機,但是他們沒有能力處理,就像戴爾追上康柏,康柏其實已經看到傳統經營方式的危機,但是,有這麼多供應商,股權又很分散,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危機發生。但是郭台銘只要一看見狀況不對,就有能力馬上採取行動。
看准趨勢,從3G擴及6G
圖7-1 由3G 到6G
在對內方面,從2003年開始,鴻海內部決定了三項重點工作:
第一,強化「垂直整合」佈局,自己生產「關鍵零元件」,以具備「出貨彈性」的能力,
來克服某一項產品突然訂單轉移的風險。
第二,強化「海外佈局」,降低單一經濟區域的風險和成本。
第三,必須更深入「通路市場」,向下提供維修服務,最後再進入或強化品牌市場。
像通路市場(Channel)就和鴻海過去的生產領域不同,但是發展通路的佈局,卻讓鴻
海得以順利進軍主機板領域,因為Channel可以提供主機板客戶需要的維修和通路,未來甚
至可以直接和全球大賣場合作、直接進軍像是沃爾瑪(Wal-Mart)等美國超市。
「最佳的防守,就是攻擊」,這也是鴻海從「3C」走向「6C」的意義,不要讓過去的成
功成為包袱,而是下一步成長的基石。像2003年以後,鴻海開始每一年的營業額都要成長
超過一千億,即使組織沒問題,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空間,根本無法應付一年一千億的成長。郭台銘在2002年中就宣示要準備進軍下一個「3C」:分別是Car(汽車)、Channel、
Content(數位內容),這三個發展方向,將是鴻海營收的動力來源。
這也再一次考驗CEO看准趨勢、提前佈局的能力,郭台銘曾指出穩定成長的四要件:「規
劃、投資、創新、執行。」
首先,是從大環境著手,郭台銘就曾解釋經濟的輪動性,「從消費型態來看,就可以看
出人們消費的一個採購程式,」他以美國市場為例,人們有錢之後,一定先買房子,再買車子,再來消費電子等等,依次類推,「而經濟的問題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的答案不同。」
郭台銘說,像鴻海看准汽車工業,未來一部車子就是一部電腦,現在一部車子裏的電子
系統價值已超過兩百美元,「汽車上的導航、油路、通訊及電腦自動化系統日漸成熟,鴻海兩三年內就可以準備跨入了。」郭台銘指出。
第二,是要結合本身能力的發展。
像在機殼件方面,許多曾到鴻海深圳龍華廠參觀的客人都對鴻海內部一座「二千噸模具
衝壓機」印象深刻。事實上電腦的機構根本用不到二千噸衝壓機,這種衝壓機來壓出汽車的零件則綽綽有餘,像一整個汽車儀錶板等,說明了鴻海從購買設備開始早就積極備戰。
再以鴻海最擅長的「連接器」領域市場來看,2002年全球連接器市場大約是472.84億
美元。其中,像PC約占14%市場,另外,資料傳輸約17%,電信14%,而汽車約占11%。但
是以臺灣為例,PC就占了連接器64%市場,但汽車只有1%,這說明了臺灣仍以PC為主,汽
車電子幾乎從零開始,其實比較電子專業製造大廠營收,如鴻海主要對手旭電等公司,就有20%營收是來自汽車電子方面。
鴻海進軍汽車市場的戰略思考
但是鴻海過去為什麼沒有進入這塊肥沃市場?
這也是「時機」問題。首先是鴻海自身的準備,「汽車和PC零元件的市場不同,」一
名鴻海內部主管指出,PC的組裝維修都比較簡單,但是汽車的認證時間很長,萬一汽車的零件品質有問題,可能要全球同時召回,「我們在技術上和資金上都要做好準備。」這名主管說。
第二是等待「產業結構」的改變。
汽車工業其實相當封閉,產業供應鏈更講究配套,由大車廠帶領著數以百計的協力廠商
和衛星工廠,所以也被喻為「火車頭工業」,能帶動相關零組件成長。問題是鴻海要打進以美國、日本為主的汽車業供應鏈並不容易。但是現在大陸汽車產業崛起,對原本汽車產業的成本結構又是一番衝擊。
事實上大陸的崛起,未來全球車廠可能都要到大陸組裝及尋找零件供應商,鴻海也可能
和全球其他大車廠合作。而在人才方面,像鴻海副總經理戴豐樹是東京帝國大學工學博士,也在豐田汽車有超過十年的資歷,也直接影響鴻海及時生產(JIT)的能力。在郭台銘看來,「及時生產,就是Well Planning(良好規劃),也等於同步製造,也代表要先做好Zero Defect
(品質零缺點)」。雖然他目前主要負責手機產品,但是外界認為鴻海在兩年內正式設立事業群後,他將會是前鋒戰將。
郭台銘指出,中國汽車產業最缺的就是零元件,王永慶也曾找他一起合作生產年產量六
十萬台的汽車廠,但他不敢答應。未來鴻海以零元件打入組裝的CMM模式,還能在汽車領域攻無不勝嗎?這將是未來臺灣電子業最令人注目的話題了。
商機無限,卻也危機重重
在Content方面,主要還是製造與設計模具的3D智慧軟體和生產系統。這也是鴻海未
來向外擴大結盟及快速製造的本錢。像郭台銘就發現在「衝壓」制程中根本沒有軟體,他希望富士康能成為全球第一家率先開發出來的公司。
在Channel方面,鴻海也是大動作。以郭台銘的三弟郭台成為首,在大陸從主機板的自
有品牌「富士康」開始經營。另一個部分,鴻海在兩年前就投資電腦賣場「賽博資訊廣場」,網羅行銷經驗豐富的張瑞麟及專業經理人朱家義等。通路對郭台銘來說是新經驗,誠如郭台銘所言:「經驗只有四個字:時間+金錢。」
過去外界都看好賽博會勝出,因為大陸的PC市場仍在爆發期、而賽博積極擴點的方式
也符合動態市場,而賽博展店可以快速展店的主要原因,是用「二房東」的方式,先租下地點不錯的大賣場,再分割給不同的攤位出租,同時配合廠商的促銷活動來凝聚買氣,更進一步帶動附近房價。
鴻海跨進新3C的「長征」,有廣闊的市場,但也有巨大的挑戰。賽博再大,還是必須
面對本地廠商的追趕。特別是當地競爭者也用「二房東」的模式來複製商場時,賽博的獲利情況就會受到挑戰,加上PC利潤愈來愈薄,賽博想要建立規模、掌握大量、再回頭來獲取利潤的方式就一再受阻,也面臨了下一個調整階段。
賽博目前仍是中國第一大的全國性電子賣場,在上海市淮海中路上的「旗艦店」生意仍
舊熱鬧滾滾,而鴻海還預備在中國設立六千個以上的「網吧」,在工業園區成立「數碼銀狐生活館」,做為另一個和網路使用者接觸的平臺。
「從品牌、通路、供應鏈、產業結構以至不同經濟板塊的消長,將創造無限商機,但卻
也是危機重重。」郭台銘對內展望2004年的演講時特別指出,全球經濟結構性的調整仍將
繼續,也將決定五年後下一個贏家的遊戲規則,郭台銘也對幹部重複強調:「事業成功的要素,就是意願、專業和耐心。」
第七章多元整合——超競爭平臺的下一個三十年
第三節壯年期最適合分權嗎?
2004年結束時,鴻海已是一個全球超過十三萬員工的跨國集團,經過了內部成長和一連
串並購,其實早在2003年時郭台銘就宣稱未來三年內,也就是2006年「富士康」將成長到
二十萬人,其中至少要有五萬人是工程師。
「當龍頭,就要有隨時被摔下來的準備,一半的人要超越你,一半的人要拉你下來。」
郭台銘對鴻海的下一步更小心翼翼,尤其是全球組織的管理能力。
管理的人數,可能是鴻海組織切割中最小的挑戰。因為多年來生產製造的流程架構,讓
鴻海知道如何用最少的人事成本發揮最大效益,但是組織與組織之間如何協調及整合,郭台銘必須開始做更明確的規劃。
組織切割工作決定分工
「我現在90%的時間,都放在組織的切割了!」郭台銘在2004年10月的公開演講中,
透露了這名一天工作十五小時的執行長現在主要精力,就是放在組織的安排與調動,「組織的切割,牽涉到企業內部分工活動的成敗與否。系統切割不同,正是為何有人做會成功,但有人做就會失敗的原因。」郭台銘在演講中指出。
首先的挑戰是,鴻海過去透過以PC為主、以「產品」為主的事業單位全速推進,但是
現在想要快速整合「3C」,原來的經營體系和營運模式都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因為原有PC
大廠的分權和利潤中心制管理架構,可能無法快速產生綜效。
像臺灣另一家千億大廠光寶「五合一」的合併,就是為了迎接這種「3C」整合的挑戰,
從「研發的資源」到「採購的綜效」、「產品設計實力」、到「顧客一次購足」,臺灣的代工大廠必須更有效率地整合經營。
第二項挑戰,是「成熟事業單位」及「新創事業成長單位」的整合。鴻海旗下事業單位
眾多,每個單位成長速度和階段不同,所需要的資源也不一樣,如何判斷不同時間,把成熟單位的資源移到新單位,又不破壞成熟單位的發展,也考驗郭台銘管理龐大集團的能力。
第三項挑戰,是管理全球單位協同作戰。
雖然鴻海的執行力串起了美國與中國的時差,但是隨著全球投資生產基地眾多,如何不
要讓投資成為負擔,而且可以快速做最佳運用,讓鴻海各單位都可以分享成果,這也是另一種橫向管理的挑戰。郭台銘就強調「企業改革三部曲是:改善(最容易)、改革、革命(最困難)」。
組織切割的工作也只有CEO最清楚,過去鴻海靠「郭台銘」一人來整合,但現在進入「多
元整合」時代,郭台銘對媒體承認,科技的鴻海也必須吸引更多年輕人才來冒險。「像我成立所謂世幹班(世紀幹部訓練班),讓他們去海外受訓,為此花費上千萬美元,與其說花錢是我的一種享受,還不如說花錢是我的一種追求,這就是我的哲學。」郭台銘說。
敏感的接班問題
表7-2 鴻海組織架構圖
在2001年的股東會上,郭台銘一度信誓旦旦,要晉升二十位「副總」,但一直沒有下
文,到了2002年時又對外宣告了一次,後來又遲遲不見動靜。
外界變化太太快,產業競爭環境超過預期,可能是郭台銘無法「一次攤牌」的主要原因
之一,也讓他不能只用原有的框架來思考接班問題。
鴻海一個部門的營收可能就等於一個臺灣前五十大企業(約兩百億台幣)。郭台銘後來
在2003年股東會上宣佈鴻海的架構,以產品區分,主要是分成九個不同的事業群,各自有
自己的總經理(General Manager),未來再從這些經理人之中找尋新的CEO。
「在頭一個三年裏,借著我與他們互動,讓他們學習如何管理一個年營收五百億的集團,
等於是把公司縮小,再重新長大一遍。」郭台銘指出,從2002年開始的第一個三年,要讓
各事業群自己競爭,看出一定的成績之後,做第二次調整,也就是2006年第二次調整後,
日常營運就由他們自己負責。再過三年,也就是宣佈退休之前,再調整一次,等於是用六年的時間,把董事長這個位子交出去。
第二是以地區區分。像臺灣之外,鴻海的各地區事業部門分成三大塊:美洲、歐洲、和
中國大陸。而像在中國大陸又可分成華北、華東和華南,下轄鴻海的五大科學園區:深圳、昆山、北京、蘇州、杭州。但各事業部都有自己的置產方式,比如說深圳的觀瀾湖高爾夫球場屬於華南,包括人事、採購等等都相當獨立,而這些總部旗下對於各事業單位,也像「房客」和「房東」的關係。比如說手機部門在匈牙利廠還沒蓋好之前,先「寄住」在捷克廠,暫時拉一條生產線出來,這是「房客」角色,也要付一定費用給捷克的事業群單位。
第三是以功能區分。像財務、法務、研發、人事部門等等。像是各地區及事業群的財務
人員就由中央派出支持,但他們也要到不同事業群去受訓。像鴻海財務長黃秋蓮就在鴻海的成長過程扮演重要角色,鴻海的資深幹部都叫她「錢媽媽」,因為她是除了郭台銘之外,全鴻海唯一知道每位幹部各拿多少張股票的人。但是對於資深鴻海人來說,「錢媽媽」對鴻海最大的貢獻,是為郭台銘留住不少的人才,特別是郭台銘有時罵起人來不留情面,許多自尊心強的幹部未必受得了,這時黃秋蓮常在幕後扮演調和鼎鼐、安撫同事的角色。
鴻海的各事業部門之間,像是「兄弟關係」,和總部的關係則像是「父子關係」,這也
是郭台銘口中「動態邦聯」的雛型。雖說每一個事業群對郭台銘來說都像自己的「兒子」,但每一個自己的兒子慢慢也要成家立業,各自獨立。事實上2003年以後的鴻海正處於這樣的關鍵時刻,因為一方面要成長及整合,一方面終究要面對制度化的需求。
而分權,正是制度化的開始,也是鴻海經營模式再一次的創新,郭台銘就指出,「產品
與技術創新,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而經營模式、組織和流程的創新,才能帶來長治久安的營運系統。」
郭台銘如何來衡量分權之後,各大事業部未來能不能更上一層樓,事業群副總經理未來
能否更受重用,主要取決於三個指標:「成長是否有達到30%基本要求」、「中央的計畫和
命令有沒有充分配合」、及「發展新計畫有沒有賠錢」。
另外一方面,中央為擔心各事業群發展失控,所以仍掌管財政大權,各事業部門也向中
央交錢,這是郭台銘控制各事業群的最後一道關卡,由中央提供發展所需金援,再加上一套完整的跨國企業基礎建設。就現階段來說,全球企業還是要靠「棒子」和「蘿蔔」並行,也難怪郭台銘在2003年尾牙前表示,「我簽獎金簽到手軟。」
組織變革管理大師阿迪茲(Ichak Adizes)就指出,資本主義最偉大的發明,就是經營
權和所有權分開。而優質的管理,不是跑馬拉松,而是跑接力賽。「企業要經過授權,才能度過青春期。而企業在壯年期時,最適合分權。」
顯然鴻海正處於從青春期邁向壯年期的中間階段。而在這過渡期有兩件事情需要時間來
沉澱:一是用人傳承;一是發展產品方向。
在用人方面,郭台銘曾經提出「接班人的三條件」:「品德、責任感及工作意願(肯做
事)。」至於「天才,就讓他留在天上吧!」意思是對於聰明、但無法守紀律的人只能割愛。
比較明朗的集團大位接班人是郭台銘的兩個弟弟郭台強和郭台成,這一直是最沒有爭議
的部分。雖然郭台強的經營理念傾向於「儒家思想」,早期被郭台銘批評「不夠強硬」,但是他經營的「正崴精密」發展平穩,產業經驗豐富;而小弟郭台成對外關係也相當圓滑,最能貫徹郭台銘的意志,是第一備位的准王爺。
在各事業群副總方面,過去外界對各副總的印象不同。連接器部門起家、擁有伊利諾大
學博士學位的盧松青,他的父親也是碧悠集團的創辦人之一,在鴻海發展上曾提供助力,P4
連接器一役奠定鴻海在全球產業的地位;負責手機的副總戴豐樹,是東京帝大工程博士,和日本產業界關係緊密;副總經理游象富坐鎮鴻海華東的關鍵零元件生產基地;副總戴正吳則是鴻海的「製造先生」;另一位副總蔣浩良,則是鴻海內部有名的策略家,尤其擅長擘畫變動快速、前景不明的新興產業佈局策略,甚受郭台銘倚重。
雖然每一位副總都有全方位能力,但郭台銘也特別對媒體指出,「棒子不能一下子就交
出去,要先從百億的規模開始磨練,畢竟臺灣Run過數百億公司的專業經理人還是不多。」
郭台銘像是一位產業的老教授般強調循循善誘,但並不表示他不急。郭台銘強調,他不會像雍正一樣,累死在公文桌上;也不會像乾隆一樣開創出六十年清朝盛世,卻因為六十年間沒有機會培養未來領導人,而埋下日後衰敗的伏筆。所以鴻海的「盛世」,正同時在為未來的領導人佈局。
在發展新事業部分,「不但個人的品性能力很重要,他所處的產業也很重要,」一名內
部人士指出,這不光只是看個人能力就可以,也包括這個人所在的產業潛力有多強,萬一董事長看錯產業,升了一個人,卻讓別人離開,這對鴻海都是損失。「所以董事長其實還在觀察,到底鴻海會長成什麼樣子,到底需要哪個人。」
關於接班的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還要看准趨勢、看准產品,才能決定要找哪個人來
做、決定進攻哪個客戶、決定選誰做「策略聯盟」夥伴,也難怪郭台銘說,「讓這些接班人永遠有一個希望吧!」
鴻海若能早一天建立制度化,郭台銘才有可能早一點退休。但是,郭台銘形容,2008
年要退休,連他太太也不信。「但如果我做成了,就突破了這一關,我若做不成,我就會和成吉思汗一樣,死在沙場上,這場戰役就宣告失敗。」郭台銘感性地說,鴻海也等於是他生的兒子,要把它弄得很好才交出去,至少再維持五十、一百年,這是他的理想和目標。他不願意看到這間公司被賣掉的時侯,做得很爛,股價只有十塊、十五塊。「我寧願五十八歲交棒錯誤,而不要等到八十八歲才交棒錯誤。」
“中國最大工業銀行誕生”
表7-4 鴻海四大並購案
郭台銘信誓旦旦要在五十八歲那一年退休,但是退休之後,他要如何監督公司?他也只
有靠制度,而制度的調整,也牽涉到他對未來的看法。
郭台銘希望他留給鴻海的,是他訂下的企業理念:「愛心、信心、決心」,及工作精神
「融合、責任、進步」,並做到「長期、發展、穩定、國際、科技」,而不是郭台銘三個字,「我並不希望未來鴻海會郭台銘化(Terrilization)。」他在一次專訪中提到。首先令人
更好奇是,五十八歲以後的郭台銘就真的不管事了嗎?
「我仍然會是鴻海集團的董事長,」郭台銘也用英代爾的創辦人摩爾及葛洛夫為例,畢
竟集團太大,他可以一面在董事會發揮功能;另一方面,他可以專心觀察集團的投資和佈局。
但如果郭台銘沒有建立一套真正可以傳承的制度,他根本不可能退休,「鴻海未來的變,
不能只靠總裁了,必須更建立在法條基礎和良性衝突之上。」一名資深員工指出,集團愈大,必須愈強調「系統性的制度」,從這個角度來看,離郭台銘退休還有三年多,大約是一千多天,他必須要完成鴻海內部「法治體系」和「神經網路體系」的建立與結合。
所謂「神經網路體系」,指的就是內部管理稽查許可權及電子化系統,就像一個大一統
的帝國一樣,要靠各種高速公路連結,從國道、省道、縣道等等,這要靠制度設計,也要靠科技調節。所以,鴻海為了走向更制度化,未來將不得不變得更透明,否則下面的人將容易欺上暪下,轉好幾手拿回扣,而這主要也是為了日後確保帝國的連接順暢。
而所謂「法制體系」,還是回到權力和義務的關係。目前郭台銘手握「所有大權」,他
也知道這種情況之下「說真話的人將愈來愈少」,他在思索組織問題時,最多只能自己看歷史小說、歷史劇來找靈感,「歐洲許多百年企業如何分權,正是鴻海的參考對象。」郭台銘指出。
在郭台銘退休之後的「後郭台銘時代」,一名產業界人士預言,鴻海將走向類似台塑或
宏碁的「五人小組」運作模式,處理一般性的決策。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鴻海的運作勢將和外界變化加強互動,一面避免風險、一面延伸控制勢力,特別是全球跨國企業「虛擬整合」的運作趨勢。
事實上當鴻海從「垂直整合」走向近兩年的「多元整合」時,國外許多集團已往「虛擬
整合」階段移動。誠如美國企管顧問傅瑞德漢(Cyrus Freidheim)在他著名的《策略聯盟》
(The Trillion-dollar Enterprise,智庫出版)中指出,由於「後全球化時代」的國家限
制和成本限制,其實不利於企業「並購」,反而是「策略聯盟」的時代來臨。
或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鴻海發動一連串並購活動,外界並非全然拍手叫好,包括媒體
報導鴻海並購藝模、墨西哥摩托羅拉後一個月,鴻海股價下挫了6%,但是同一時期大盤加權指數卻上漲3.5%;並購國碁一個月後,鴻海股價甚至下挫11%,而加權指標僅下跌2.7%。「鴻海和國碁目前雖只有做到1+1=2.5,但是未來一定會做到1+1>5。」郭台銘對外強調。外界雖然不懷疑郭台銘的執行力,但是「並購」本身就是一項高挑戰的長期工作。
良好的「策略聯盟」能代替跨國投資的成本。也只有「策略聯盟」,才能掙脫跨國公司
的四大束縛:「資金」、「所有權」、「對官僚體系的依賴」、「對優秀人才的渴望」,傅瑞德漢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跨國公司再強大,速度還是比不上當地的大企業,否則成本會加倍提高,不如用虛擬整合完成。而這也將是郭台銘未來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完全不同的角色,積極對外擴展更多合作夥伴。
「中國難題很多,機會也很多,」郭台銘胸中似仍有千軍萬馬,也很清楚自己的下一個
角色,從創業家、實業家,再到「投資家」,他在2004年年初對內部的幹部強調,未來中
國最大的工業銀行將是「富士康集團」,而郭台銘未來有三大任務:「第一,培養人才;第二,給大家分成分利;第三,發展工業。」
郭台銘沒變,仍是那一個永不滿足于現況的領導人;而鴻海將繼續改變,發展了三十年,
為了生存,也是為了發展,仍是還沒有「定型」的企業。2005年離郭台銘五十八歲退休的
2008 年,還有3年,大約是一千一百天,似乎也只有變化,才能繼續迎戰未來一千一百天。
第七章 多元整合——超競爭平臺的下一個三十年
第四節沒有郭台銘的鴻海,才是真正的鴻海
鴻海進軍汽車業的傳聞早就不是新聞,像昆山廠2000年就通過了ISO 9000認證,這種
認證足以符合汽車零元件代工的基本要求。
而郭台銘和王永慶合力進軍汽車業的傳聞一直沒有停過。華人財團遍佈全世界,但是當
歐美、日本,連韓國都有自己的汽車工業,華人卻交了白卷,這次電子業的「成吉思汗」碰到「經營之神」一起合作,真的能夠為華人打開汽車產業的希望?
郭台銘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他敬佩的企業家王永慶。兩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創業型企
業家,如果合作會是怎麼樣的情況?
當“經營之神”遇上“成吉思汗”
2003年一個和風微涼的晚上,王永慶邀請郭台銘到台塑大樓的自宅裏吃飯,談的就是雙
方合作進入事宜。根據在場人士回憶,當天有一場精彩的對話:
「對不起,王董,請問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如果我鴻海要進軍汽車零元件,為什麼不和
全球前三大車廠合作,要和你合作?」郭台銘直接向大他三十歲的長輩「請益」,沒想到王永慶不但沒有生氣,還頻頻點頭說,「對,對,這正是我台塑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擁有北方人率直個性的郭台銘進一步建議台塑可以先和日本豐田、本田等大廠合作組裝
開始,沒想到王永慶也反問郭台銘,「請問郭董,我台塑進軍汽車產業,為什麼一定要和別人合作?」
郭台銘一時間也啞口無言。王永慶進一步解釋,一部車子最重要的就是外觀的設計和內
在引擎變速箱,現在全球最好的設計師都獨立出來了,而且做引擎的機械也都是外面買的,「我自己花錢請來最好的設計師、買最好的設備,自己一步一步來做,就不用受制於人。」
八十七歲的王永慶仍堅持用最慢,但是最穩健、最負責任的方式。
餐桌上沒有針鋒相對,卻是直來直往。當天的菜色,彷佛也反映著企業家的個性,兩名
臺灣最有錢的人吃飯,桌上沒有擺著魚翅鮑魚,也沒有台塑牛小排,倒是新鮮的生魚片和一盤「香煎雞屁股」,讓在場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另外餐後的水果有七、八種之多,王永慶的養生飲食並不奢華,都是一般平民老百姓吃得到的東西。
餐桌上也反映出了企業家的真性情和企圖心。王永慶和郭台銘當然知道,汽車產業經過
近百年整並,才有今天全球前三大車廠的經濟規模,和各自站穩腳步的產業供應鏈。但是臺灣企業家不但毫無懼色、努力「夢想」,寧願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而且用最扎實的方式前進,不抄快捷方式。而這也是郭台銘常說的「三助:自助、人助、天助」。
一名熟識兩家企業的經理人指出,「他們不貪小便宜,是因為不想賺小錢;他們要賺就
賺大錢,所以要從根基打起,」,而這也是王永慶和郭台銘最相似之處,其實他們都寧願吃大虧,把吃虧當吃補,再來占大便宜!
一個八十七歲,一個五十四歲,內在的企圖心像極了充滿夢想的二十歲大男孩。
而郭台銘、王永慶相似的還不只是這一點。像王永慶習慣早起,拿著用了二十年的毛巾
做體操,九點準備上床睡覺(連和郭台銘商討進軍汽車產業的這天晚上也是)。郭台銘的作息也相當規律,連他自己都會背了:六點起床後游泳,接下來給臺灣公司和歐洲公司打電話,八點半陪客戶吃早餐,九點半跑廁所,接下來開始上班、看公文,郭台銘還特別強調:「整個上午只跑兩次廁所。」
王永慶的勤儉也是舉世皆知,沒喝完的咖啡都要打包。而郭台銘「董辦室」裏的辦公桌,
從臺北土城到深圳龍華,都是用幾張大桌子拼起來的,辦公室裏的沙發,則是在臺北長沙街的二手傢俱店買的,一張一千五百元。
「喂!我也不笨吧,」郭台銘有一次又談起節省的問題,「今天我可以多享受一下,也
沒有人會講話吧,比如說多花一、兩百萬,買最好的賓士六○○、七○○,誰會反對?但是我的第一部賓士就開了十三年,而且還停在工廠裏面,為什麼我工作這麼辛苦,不開始做頂級的享受?」
求真的企業家
「但是我反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這個享受?既然我還很年輕,就不要讓自己什麼東西都
做到很極致,我反而每一階段都給自己訂一個很嚴格的工作目標,再問有沒有做到真正的成功。」郭台銘自己承認,當每個人都說要買最好的東西和享受時,「我就故意買比最好的再低一個等級。」郭台銘再次強調這不是笨,這也形成了郭台銘強調鴻海幹部的「共同價值觀」:
「一、先耕耘,後收穫;二、領袖必須以身作則;三、不斷學習面對挑戰」。
「今天我也很會玩啊!我可以買最好的享受,」郭台銘語重心長地說,「給自己一個還
有追逐的空間,不要什麼事情都要TOP。」
英國寶源集團董事施羅德(Bruno L. Schroder)是1804年創立的寶源集團第五代傳人
CEO,他雖是銜著金湯匙出生,但是開的是十四年的BMW,用的包包也快磨破了,而且也沒有信用卡,這點倒是和郭台銘一模一樣,帆布公事包裏是秘書準備的零用錢,開的是老賓士。
而施羅德也指出,許多財產直接留給孫子,而且,家族有能力隨時買回任何一個人的股份,是寶源挑戰中國諺語「富不過三代」的秘訣之一。
「自律」、「霸氣」和「毅力」,郭台銘已經是臺灣產業界「喊水會結冰」的領導人。
2003年年初面板景氣開始轉好,包括對手友達、廣輝、華映等都大幅調升面板價格賺錢,但2003年9月,郭台銘率先指出面板有過熱的危機,於是股市連跌三天。
「也許有些人對我印象不好,但我說的都是真話,」郭台銘有一次感歎地說。事實上外
界對企業領導人言行的高度關注、及強烈的貶褒,主要還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角色已進展到不同階段,企業領導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風向標。
誠如學者巴肯(Joel Bakan)在《企業的性格與命運》(The Corporation,大塊文化
出版)中所言,公司的形態在最近三世紀內崛起,是因為能彙集資本及人力,做最有效率的運用,而在十七世紀時,公司一度被視為「非法組織」,而作者甚至率直地指出:「企業整個本質其實就是占外界的便宜。」
也因此,社會將愈來愈重視企業家的分寸、自律和誠信。當鴻海從「逆境」中走向跨國
企業,掌握更多資源時,也是一個新的「全球化」時代碰上了企業界的「成吉思汗」,郭台銘可以打造更波濤洶湧的企業故事,也為產業帶來更多演進的機會,郭台銘的領導和眼光也必須快速更新。
過去社會對企業家沒有這麼嚴苛,但隨著知識的演進,外界也一樣用嚴格的眼光,檢視
企業領導人的數字成績和無形操守,從通用電氣的前總裁韋爾奇、惠普的費奧莉娜,到台積電的張忠謀以及郭台銘。
而且外界還會在不同的時間點,回過頭反思兩個問題:過去在那個時代裏,偉大的企業
領導人做了什麼?未來還會往哪里去?
像1970年代惠普創辦人做了哪些事,讓較低層的部門管理人員能夠不斷創造新產品及
新的工作處理方法,使公司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
還是像1990年代英代爾創辦人葛洛夫鼓吹「唯深慮者得以倖存」的哲學,在《10倍速
時代》中生動地描述,在穿越死亡之穀途中,最嚴重的危險,便是站著不動?
可以確定的是,讓整個組織整個動起來,並且往某一個目標踏實前進,是領導人永遠不
變的工作,即使企業規模再大,即使外界變動速度再快。
這也是郭台銘最擅長之處。
不變的郭廠長
2002年4 月,鴻海為了爭取蘋果電腦第一台六十四位元伺服器Q37的訂單,這是蘋果下
一階段最重要的產品,因為儲存量大,而且功能速度更快,蘋果為了搶進市場,要求鴻海在四個月內完成量產,「如果達成目標,未來訂單都是我們的!」一名人員回憶當時的情況,但更大的驚訝是,郭台銘親自換上了廠長制服,下工廠生產線掌握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很難想像,當時營業額兩千億大廠的CEO 還會去管伺服器螺絲鎖得緊不緊,「但是他就
是做了。」一名員工回憶,或許是因為鴻海的對手,除了臺灣,還有韓國,而蘋果電腦從功能到外觀,都是難度極高的產品;也或許,是為了重新再鎖緊鴻海這個「製造大機器」運轉的螺絲釘。儘管郭台銘強調CEO的角色是做好「選擇」、「判斷」和「決策」,但「領導人要以身作則,任何困難的事,我半夜一定不睡覺在場。」郭台銘雖然滿口「語錄」、「三條」,但他絕對是個執行家。
先扶正,再放手。是郭台銘要求幹部的做法,但事業這麼大,還要親自下去到第一線打
仗,成本效益顯然更高。
不過也唯有如此可以解釋歷史學家筆下,只有第一線衝鋒的成吉思汗或是亞歷山大,才
有可能建立挑戰前所未有之疆界的帝國,而不只是管理學上的各種名詞。
「企業陷入困境的兩大原因:一是遠離客戶,二是遠離員工。」這是郭台銘的名言之一,
郭台銘一路貼近現場、掌握細節,從工廠流水線到市場第一線。郭台銘口中「永遠有一個追逐的空間」,已是企業家的一種生命形式。特別是在跨國企業已經藉由「全球化」之名,擺脫地域束縛、國家限制時,企業版圖將更有可能超越以往。
鴻海版圖才剛剛開始,並不是聳人聽聞。
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就曾經這樣描寫:「如果有人對企業家永無止盡的追求感
到驚訝,無法明白為什麼他們對自己所擁有的永遠無法滿足……企業以及持續的工作,已經成為他們生活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實上,唯有下列這個解釋,才能貼切地突顯出這樣的生活方式(從個人快樂的角度來看)是如此非理性:人是為了企業而存在,而不是企業為了人而存在。」
郭台銘也常常強調,這b二、三十年來在商場上奮戰過程,就是「神仙、老虎、狗」:
接到訂單時像神仙、交不出貨來的時侯被罵得像狗一樣,出去外面和競爭對手搶市場時,就變成了一隻虎。
但是他也的確很「享受」,郭台銘就指出,如果別人覺得看一場歌劇很享受,「我今天
可以跟我的客戶聊一些理想,我覺得這比看一場歌劇還更享受。」他並且強調:「做一件事,你一定要忍受一些孤獨、忍受一些冷漠。」
就像「經營之神」王永慶到現在還在創業。媒體報導王永慶在臺灣蓋大煉鋼廠、在大陸
蓋醫院,至今如此高齡還是為了這些新創事業到處奔波。有人說兩名臺灣企業家都像水牛,這只能描述他們酷愛默默工作的部分,他們的企圖心仍舊狂野。
也難怪有業界人士私底下分析,當王永慶和郭台銘合作,如果兩人都是「虎」或兩人都
是「狐」,一定無法合作,除非「一虎一狐」才有可能。
誰扮虎?誰扮狐?一時間沒有答案。
即使郭台銘已經對外宣佈「退休後」的生涯計畫,來突顯他對於生命的其他追求,包括
了買下一個小島,來實驗他對於「自主自給」生活的構想,教他們自食其力,讓小島上的人民即使沒有民主方式,也能活得更好。
還有找來全中國最好的人才,加以訓練,並且進軍奧運、為中國人爭光。另外,他也透
露很可能會辦一個媒體,來宣揚他的價值觀。
但他最有可能扮演創投的角色,辦一個工業銀行,來幫助更多想創業的年輕人。這些類
似的構想,有些其他國外大亨已經實驗過了、有些則沒有,以郭台銘言出必行的風格,實現的可能性極大。
隨著郭台銘連續三年坐上臺灣最大民營製造業的王座,鴻海的名號也更加響亮,2004
年12月30日郭台銘首度進入電視公司攝影棚,進行生平第一次電子媒體專訪,不經意的一
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我覺得和真實的自己,好像距離愈來愈遠的感覺。」
或許,是他不慣於浮華,或許,是他渴望保留更多赤子之心。想像郭台銘在自己的小島
上當「島大王」、或是「銀行家」,真的如他所說的退休了,坐擁金山、手握上億資金調度權時,他會最懷念的是哪一段時光?
是當年趕三點半、到處借錢的時光嗎?
還是為了拜訪客戶,在大雨中等著送禮,結果對方連門也沒讓他進去?
還是為了趕訂單,一個星期都只有睡三小時?
「要不是逆境,我還走不痛快呢!」誠如郭台銘所言,鴻海的發展都在走逆境,追逐本
身就是一種競爭,郭台銘也指出,「鴻海就是他個人的化身。」。
命運充滿未知,但偏偏企業家充滿了挑戰命運的個性。
鴻海在全球廠房都安有土地公庇護。郭台銘深知,他現在和數百億美元的集團合作,但
未來還要和數千億美元集團做生意,沃爾瑪(Wal-Mart)、通用(GM)汽車這種集團才是真正的大老虎。大老虎不用太聰明,甚至要學會裝笨,而扮演狐狸的一定要夠機智、夠快速,還要有一點點運氣。
虎有虎的優勢,狐有狐的專長,博學強記者如郭台銘似早就了然於胸,而當外界愈來愈
把他當作景氣的「晴雨錶」時,他也奉勸觀望的人努力練好內功,「景氣不要問別人,問自己最曉得。」他也清楚「超競爭平臺」還有更大的挑戰,需要更多人來加入和思考,才能突破個人的極限,真正達到「沒有郭台銘的鴻海,才是真正的鴻海」。
要達成這樣的轉變,正是鴻海下一個三十年的起點。

台長: Alan
人氣(9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財經企管 |
此分類下一篇:當錢的主人
此分類上一篇:虎與狐 (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