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14 14:16:25| 人氣3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心得報告之尋訪愛智國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撰稿同學資料:
黃以婕:私立新興高中-高2年06班10號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主標題●尋訪愛智國度
書籍作者●向培風
出版單位●笙易
出版年月:200108
版次:初版一刷


分享心得內容:

一●相關書訊:

作者向培風先生對古希臘思想史感到興趣是起於多年前閱讀一篇由梁志平先生所刊於雜誌上的文章,自此在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記憶。而後向培風先生又斷斷續續地閱讀了與此相關的書籍,接觸此類資料,對於古希臘的思想更加深入了解則是始於西元一九九四年獲得由汪子篙、范明生、陳村富、姚介厚四位老師嘔心瀝血之鉅作《希臘哲學史》。在此引導之下,向培風先生翻閱了所能找到的相關原著,領會雅典何以產生如此輝煌之文化及人格。

二●內容摘要:下列文字摘自《尋訪愛智國度》

蘇格拉底講靈機,講神意,但「偷梁換柱」,以理性代替之。蘇格拉底講要「認識你自己」,使之成為希臘人的格言,已之代替神的英雄和神的命令。

蘇格拉底拿人的自我意識來代替神諭,將傳統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通通交給理性審判。

蘇格拉底的悲劇,是希臘文化的悲劇,這個文化由於過早過快的輝煌,沒有時間來加以反思,變得嬌縱而麻木。短期盛世的飄飄然一不再對宇宙產生好奇,也不再磨練真正智慧的動力,因而本該自由奔流的思想大河現在卻變的乾涸枯竭<P.134>

三●我的觀點:

(一) 蘇格拉底:全希臘第一悲劇

1. 人是萬物的尺度

在人類尚不知科學為何時,便創造了神以及神話來解釋一切未知的現象例如天文、地理,試圖藉此掩飾自己的無知。然而久而久之,竟忘卻自己的行為,開始迷信原本就是人類自己創造卻忘了自己曾經創造的東西。

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的佩托拉克曾說:『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中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揚棄了以神為本位的思想,轉而注重人的價值,這也是蘇格拉底一再強調的。

神以及神話因為有人類信仰、相信而存在,因為人類的生存而越顯得崇高偉大,因此世界是以人為軸心而發展的;人事物的一切美醜、有用無用,在於它們對人類而言的意義,如果人類視其為無物,那它們就等於不存在,人是萬物的尺度,這點無庸置疑。

2. 認識你自己

關於這個議題,其實也是我不斷思索的問題。我認為人永遠無法了解自己 、認識自己。比如說每個人都會為了很多小問題想很久像是今天要穿什麼、午餐吃什麼之類的,也就是說無法立刻憑直覺指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我認為人不可能真的認識自己。

既然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那更別說別人了。可無奈的是,我又無法反駁別人的確看的到我看不到的我,即使我就站在鏡子前審視自己,看來清楚分明其實模糊不清。

我將「我」這個個體分為「真我」和「表相」。我認為我和別人看到的我是「表相」,而「真我」早已消失無蹤了。人的「真我」,早在形成生命的同時殞落。在母體內我們接受胎教,藉由母體為媒介接收事物;出生後接收周遭人們直接或間接影響,和什麼人交往得到什麼思想。我們的菱角被摩地圓滑,所以我們是雜集了所有人思想的容器,因此我對於蘇格拉底認識自己的認識對象認為是「表相」,或許說的再透徹一點,「真我」並不存在,因為在生命之前,人不是人,所以「真我」不存在。

(二) 柏拉圖:阿波羅神之子

1. 靈魂馬車

一件事物總有正反面如同一個人的內心同時接受理性和野性召喚一樣,而此時的抉擇相當重要,決定自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十九世紀前期,西方思想界興起了反啟蒙運動重視理性觀點的浪漫主義。過於理性,生活無所期待;過於浪漫,生活無所用心…,那就折衷吧。

2. 理想國

柏拉圖認為政治必須與哲學結合,因此統治者必須是懂哲學或本身為哲學家的人。但是柏拉圖也發現理想國很難架構於現實,他領悟到哲學用理性打下的天下必須以法律來維持,這也奠定了日後西方三權分立的基礎。

理想國中實施的是共產主義,這是一套相當優秀的理論。只是它錯判人心及惰性。理論實行於當下,而其成果卻非原所預期,一反柏拉圖所想的民主政治形成獨裁政治,反倒是共產主義淪於寡頭,恐怕柏拉圖也沒料到吧。

(三)亞里斯多德:不聽話的小馬駒

1. 中道理論

無過無不及即是中道,例如卑微和頑強的中道是高尚、富裕和貧窮的中倒是中產,也就是以避免兩極化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我曾想過如果以中道理論為先決條件,那麼就技藝而言,專精和不懂的中道是半調子,有句俗諺也說:『半瓶水響叮噹』,那麼中道理論是否不成立?亞里斯多德補充道:『對於我們而言的中道,及相對的中道,意味不太多也不太少,這是因人而異。』我想也因事而異吧。

2. 慎思

毫無疑問,決不會有人要推翻這個說法,幾乎每一件成功的事,它成功的原因皆是慎密的思考,而後才有所行動。生物憑著本能在艱困的環境下求生存,這種智慧來自於經驗,這也是每一種生物所有的基本條件,但是經由思考所得的智慧卻是人所獨有,因此人類得以創造文明、得以修身養性,有別於禽獸。

四●討論議題:

生活畢竟不是理論,例如柏拉圖的理想國無法立於現實,那麼哲學是否無實際用處?

台長: Gabriel
人氣(3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