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31 23:57:52| 人氣4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撿起棒球先生的碎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李居明專集封底/兄弟棒球隊1992出版)





★2003/3/27,卷頭的批ㄟ司★


這篇文章,其實是我之前在棒球家族簽名簿跟家族成員對話的整理,對於李居明從人人喜愛的「棒球先生」,摔成「新職棒聯盟拒絕往來戶」,又被某些網路球迷以恨之入骨的不堪言語謾罵,其實我想說的感慨還很多,只是留待以後有空再慢慢說吧。



★2003/3/31,尋找照片的補註★


為了將此文當成下期棒球電子報的封面故事,特地把十一年前買的「李居明專集」翻出來重看。裡頭提到棒球先生的典故,是轉載自李居明在中華職棒剛開打時,接受兒童雜誌專訪的一段報導(原刊於新學友兒童週刊第232期第三版):

===========================

李叔叔說:「職棒聯盟為我安排這個『棒球先生』的稱呼,可能是因為這二十年歷史的累積吧。」

什麼是「二十年來歷史的累積」?原來他從小就與棒球結下不解之緣,從台南巨人少棒隊、美和青少棒、青棒隊、業餘的合庫棒球隊,到職業的兄弟象隊,棒球一直是他的生活重心。即使是今天,棒球仍是他最喜愛的運動呢!因此,「棒球先生」的稱號他可說當之無愧啊!

在棒球場上,李叔叔動作靈活,只要他往中外野一站,幾乎沒有任何一球可逃過他的手掌心。而他靠實力打球,球場上不口出惡言的踏實作風也使他擁有眾多的球迷,在比賽時為他加油、喝采。

===========================





。撿起棒球先生的碎片,2003/3/24。
-----------------------------------------------------------------------



既然講到我最喜愛的球員棒球先生李居明,我也有話要說。當初李居明跳槽時,一開始我也覺得很受傷,不太能理解,但當我工作越來越久,越能體會李居明的傷痛。一開始那魯灣的挖角行動早已鎖定李居明,但他惦記著和兄弟隊的感情不為所動,直到後來才在「那魯灣的刻意算計」、「某些人的挑撥離間」、「兄弟的保護不夠力」之下,造成李居明最後的跳槽,這是我知道的內幕。


李居明何許人也?從小到大,他除了棒球還是棒球,在以將近三十歲的高齡進入職棒之前,他為中華隊立下的汗馬功勞、他練球打球的絕對認真和無比執著、他對待後輩和球迷的謙和態度,都使他成為後輩學習的典範和球迷喜愛的偶像,那是李居明被尊為「棒球先生」的原因,但棒球先生也是凡人,這是所有支持喜愛李居明的人絕對不能忽略的。


李居明不像國外很多大牌球員有所謂的經紀人,當年面臨挖角事件,年紀越來越大遲早只能卸下球員身份的他,必須為妻子和兒女考量,盡量四十歲以前賺夠養家活口的錢,因為當球員和當教練薪水差太多了,他當球員還有固定可信賴的身手,他當教練的能力能不能受球團信賴?那可是無法保證的事。


也因此,當初考量跳槽,最受煎熬的人應該就是李居明本人,一邊是共事多年、感情深厚的球隊,還有支持他多年的球迷,另一邊則捧著他可以繳清房屋貸款、足以養家活口的薪水(當時那魯灣並不像近兩年如此沒有人氣),他該要選哪一邊?


那些說跳槽球員愛錢的球迷,我猜多半沒有承受過「經濟壓力」,錢不是萬能,可是對「一家之主」來說,沒有錢是萬萬不能,職業球員能以球員身份賺錢的年資,比一般行業縮短十五年以上,他們對薪水斤斤計較是絕對合情合理,也不容一般球迷用「愛錢背叛」來侮辱之。


李居明最後選擇跳槽,中間有太多勢力的「算計」,甚至連某些媒體記者都有介入,李居明過了那麼多年「只知打球和釣魚的生活」,他如何有能力去應付那些算計?他在棒球領域是棒球先生,但他在「談判領域」的能力卻比一般正常職員差得遠了,這是所有球員共通的弱點,也是台灣職棒球團能動不動就以遊走法律邊緣的合約、規定,來箝制諸多球員的最大關鍵。


身為一個真心喜愛台灣棒球的球迷,我們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去考量跳槽事件,除了捧錢挖角的那魯灣,跳槽事件其實傷到的是「球員、球迷和被挖角的球隊」等三方面,我們若只惦記著自己的傷害,想著仇恨、想著報復,對台灣棒球於事何補?

「公道自在人心」,這句話非常正確。請所有堅持己見的中職基本教義派球迷好好想想,什麼是「公道」?「公道」者,本來是應該要維護每個人的基本人權,找出人人能夠和平共處之道。剝奪別人工作權的「永不錄用政策」有何公道可言?剝奪球員尊嚴的「X將」兩字有何公道可言?剝奪無辜球迷看喜愛球員在場上打球的權利,有何公道可言?


何況,兩聯盟合併會殺出「永不錄用一事」的實情,的確是兄弟球團的堅持,逼使想要合併的那魯灣球團,以及其他想錄用跳槽球員的五支球隊「不得不讓步」,那魯灣最後才會沒有向中職提出「本來應該要提的名單」,那魯灣當然有錯,但以永不錄用一事來說,原點還是出在兄弟球團身上。


永不錄用政策,讓「還想繼續在場上打球」的球員們,被迫轉行當教練、回家陪媽媽或妻女、賣咖啡,他們沒有選擇回「目前台灣唯一職棒聯盟」的工作權,這就是我前面強調的「剝奪」。當然我也不想忽略,最早「濫用錯用」李居明在棒球的「典範形象」,「剝奪」他繼續當「棒球先生」的,的確是先前的那魯灣高層。


很多人是從自己當父母之後才知道父母養育兒女的辛苦,或許等這一輩的球迷都年長到「成為家庭經濟的主要支柱」,就能體會我寫這些的心痛了。






關魚,2003/3/24








批ㄟ司萬

卷頭所提的棒球家族在:
http://tw.club.yahoo.com/clubs/twbaseball

(需登入奇摩會員才看得到)



批ㄟ司兔

本文同步刊登在「關於棒球」新聞台: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aboutfish5/

台長: 關魚
人氣(4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