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08-04 10:39:57|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島國視界〕跳出語言的牢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登輝總統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及英國泰唔士報記者專訪時,稱「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引起朝野議論、猜測;政府相關單位表示,外國媒體誤解、誇大了李總統的用語,並去函要求記者更正。訪問記者除確證未誤解李總統說法外,也承認李總統在訪問時是以「中華民國」、「台灣」交混使用指稱。而各界人士則紛紛競相依隨己方意識型態詮釋李登輝總統的訪問用詞,大罵、讚賞、不以為然之聲此起彼落,眾聲喧譁地再一次證明台灣島上分歧、混淆的國家認同圖像。

平心論之,與李登輝總統過去的發言比較,此次訪問所表露的意涵,實則並未越出其一貫堅持的:兩岸在國際法架構之下必須擁有的對等地位與權利。亦即我們若願意暫時擱置在談論兩岸問題時,慣於在字詞用語間去猜測、想像使用者國家認同的惡習,轉而正視使用者在討論問題時陳述、解釋了什麼樣的事實認知,或許可以避免無謂的口舌論爭,以及模糊的問題呈現。

在這樣的基礎態度上,我們討論問題,關注的是李登輝總統是否在訪問中清楚地表明了,現在建立在台灣這個地理實存島嶼上的政治實體,其在國際法上擁有獨立自主的國家主權地位,這一不容否認與漠視的雄辯事實;而非只是斤斤計較地用餖盯目光注意其是以「台灣」或「中華民國」來指稱這個事實。在國際法的法理基礎上,無論使用何種名稱都改變、否認不了「建立在台灣這一地理島嶼上的政治實體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一事實;我們國家在外交空間的窄化與矮化現象,絕非台灣作為一獨立自主的國家在法理及事實上有所欠缺,而是根源於國際權力政治擠壓的無情現實所造成。若我們在討論國家未來前途與釐定兩岸互動政策之際,忽視、看不清這一現存事實的本質,難免會有討論失焦與錯亂的觀念出現。

指出這樣的事實本質,並非天真地以為在討論國家未來的發展與定位時,可以輕鬆地越過島嶼上分歧、混亂的國家認同意識形態而不受干擾,而正是因為清楚地認知到我們國家認同的破碎與分歧,已對問題的理性討論造成太多的干擾與妨礙,才要如此孜孜迄迄地在這般破碎的國家認同鏡面中去尋找、求索一討論問題的共識基礎。

過往,我們在討論兩岸問題時,已經虛耗太多的心力與精神在防備、猜測對方使用語詞裡所隱含的國家認同與自己的差異,太斤斤計較、認真地想在語詞裡去劃分敵我,並且不斷地讓語言負載過多的意涵,而使得社會彼此間共同的對話與溝通變得困難。明明大家談得都是同樣的事實,明明都認知我們國家主權的獨立自主是一無法否認的存在,可是討論問題時卻偏偏喜歡在字詞語句裡繞圈打轉作文章,讓語言的使用不再具有澄清、說明事實的效果,而是反過來為我們建築了密不可破的牢籠,我們各自便在自己建築的語言牢籠裡,拒絕靜心聽清楚對方到底說了什麼,只是一昧地想當然爾的否認對方、貶低對方。所以,現在就讓我們跳出語言的牢籠,不要一再地錯失了在本來就有的共識基礎上,織縫、彌補起島嶼分歧、破碎的國家認同的大好可能性。


島國視界/1997/11/13

台長: chihta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