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0 10:35:15| 人氣1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2 秦漢之際的異化(一)社會結構的改變(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2 秦漢之際的異化(一)社會結構的改變(3)




但,搜羅、鞏固權力,則與公侯王地主階層發生利益上的矛盾。可見,漢家王朝的統治基礎確實並非穩固;他們只能靠公侯王地主階層效忠。而公侯王地主階層則未必效忠,他們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從戰國時期所延續而下來的,他們對漢王朝建國沒任何功績可言,家產也非得之於漢王朝分封。就算家產得自於漢王朝分封,在利益出現矛盾的狀況下,也要盡力維護自家利益。

漢朝國祚之不永,從這個社會結構上可以看出端倪,因為統治基礎實在磽薄;矛盾叢生。以「遊戲理論」的觀點看,帝王與諸公侯王之間的權力遊戲,顯然屬「非合作遊戲」,彼此激烈地競爭;此方之所得,正是彼方之所失,因此又是一種「零合關係」。事實,秦漢以後的王朝之必然走向自毀,已經從這裡可以預見。

因為這時王朝的統治基礎,一在官僚階層,一在公侯王地主階層;至於小民,只被視為餵養上述王朝統治基礎(官僚、公侯王地主階層)的資源。官僚階層分化成「君先派」與「國先派」那是早晚的事;而公侯王地主階層的利益基本上與王朝處於對立狀態。這樣的王朝基礎自然算磽薄。

我們可以說,周朝的宗法分封建國制度既已被推翻,那麼就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制度,作為新朝代的運作基礎;秦漢之際就是這種新制度的過渡期與建立期。一等這新的體制經漫長時間後落實,以後各朝各代就繼承、垂衍這樣的體制。

漢代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特別表現在皇族和豪族之間的鬥爭。漢代皇朝對於豪猾之民或強宗豪右,雖然實行「強本抑末」的政策,不論通過遷徙豪右充實京師,或與豪右大姓妥協,或通過夷族殺戮的殘酷法律,而終漢之世,它的「本」並沒有根本性地強了起來。雖然利用了酷吏、宦官閹寺和外戚、乳母集團以保衛皇權,但結果卻直接導致皇權削弱,並造成皇權的新威脅,王莽的篡漢,東漢末期宦官囂張、三國豪族勢力取代漢,就可以說明問題的所在。

簡單來說,通過族誅以殺戮豪族,是有些倒楣的給清洗了;但眾人的眼光都雪亮的,朝廷政策如此,那他們還會看不懂?所以,王朝必然耗費大量精神於內鬥之中。歷史中國之內鬥內行,在此養成。讀史者不能認為漢代已經成為一個統一的王朝,所以漢代帝王對國內一切都可以如臂使指一樣地運作;其實內部仍然矛盾叢叢。

至於外鬥外行,還必須站在更高的層次看;經兩漢、三國、西晉長期自我內鬥,都掏空自己了||人口大量被消滅、生產停滯、文化淪喪,整體社會幾成無政府狀態||面臨弱小異族興起,僅以微弱的兵力就可以大敗西晉王朝,外鬥就一敗塗地。整個過程看起來,當然就像個外鬥外行樣。所以,劉淵以二萬之眾,可以輕易建國;而晉武帝司馬炎時,人口雖還有一千六百萬之多,但經八王之亂後其實已成一團混亂,已經無從凝聚力量對抗弱小異族。中國就這樣第一次大敗給「今吾眾雖衰,猶不減二萬」(《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的弱小異族。

所以,從長遠的歷史眼光看,漢朝文景時期的富裕與安定,與所謂「與民休息」,事實並不是矛盾的解決,而是矛盾擴大的起點;並且是從統治階層中醞釀出來。我們必須知道,當時富裕的只限於公侯王地主階級;至於農民大衆的生活,不但未在與民休息中減輕分毫,而且強烈突顯出社會階級的基本矛盾。因為,「什稅五也」。既然「什稅五也」,農民階層如何輕鬆得起來?

面臨這一切,史稱雄材大略的漢武帝,在經濟上爲了削弱諸侯王國的叛逆基礎,厲行煮鹽、冶鐵、鑄錢的國有化政策,特別是爲了打擊豪強地主,而強化土地國有政策。所以他透過各種方法要向公侯王地主搜括;「皮幣」,這個導致大司農顏異以「腹誹」喪命的政策,只是其中之一。而顏異應該只是被拿來當成殺雞儆猴的犧牲品;抿一抿嘴唇都可以喪命,「腹誹」都可以當作是罪名,就清晰地顯示,「皮幣」這筆錢朝廷是要定了。這是財富與權力上,皇帝與公侯王地主階層的交鋒。

而表現在文化思想上的交鋒,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政策。

所以,漢武帝之「雄材大略」,必須從幾方面來觀察:

一、 對外政策上採擴張主義、
二、 對封國政策上採壓抑主義、
三、 對朝臣政策上採削權主義、
四、 在思想政策上採統一主義。

他將財富、權力、思想,所有有形、無形力量一統在自己手下,然後用之對外擴張。

於是,社會結構上的問題,轉身一變,又多出了意識型態上的問題。朝廷希望透過意識型態的改變,讓帝王能集大權於一身,以解決與公侯王地主階層在利益上的矛盾。換句話說,兩漢帝王希望以改變公侯地主的意識形態,讓公侯地主階級的既得利益,轉化為朝廷的利益;這個任務就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身上激發出來。意思是說,在漢武帝時期,王朝與諸公侯王地主階層的矛盾給激發得最激烈。

我們看漢武帝搜羅權力、財富不遺餘力,不是沒緣故的;因為公侯王地主階層始終都對王朝存在著不小的壓力。

漢武帝可謂另闢蹊徑,他固然在權力運作上不遺餘力去打擊公侯地主階層,而最重要的在於他意圖自意識型態上,改變諸侯王地主階層的認知。他透過「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改造儒家以符合他個人的主觀期待。並且又有董仲舒雜揉陰陽、儒、法,提出「屈民而伸君」的主張,完全滿足漢武帝的需求;至於「屈君而伸天」,那屬帝王與天之間的另一層次問題。

屬於意識形態上的鬥爭,我們後文再做討論;屬於社會結構性的問題,從宮闈之內的鬥爭,也大致可以看出強宗豪族與王朝皇族的矛盾。

兩漢的外戚,原多屬強宗豪族,諸如西漢的呂家、竇家、衛家、霍家、王家˙˙˙,東漢的陰氏、馬氏、鄧氏、閻氏、梁氏、竇氏、何氏,都是有名的外戚群。他們最初就是皇權的支援力量,跟著劉邦、劉秀一起打天下,建國後成爲新興的強宗豪族中極有力量的一支。透過婚姻,皇族與外戚結成控權集團,以外戚作為皇權對外鎮壓力量。

在皇族方面,封王的諸劉,雖然漢朝政府限制諸侯很嚴,但無疑的,並不足以妨礙他們形成一種宗室群的強宗豪族。西漢諸劉長期相互鬥爭(包括七國之亂),到東漢之末劉焉、劉虞、劉表以宗室子孫,開創了州牧的局面,掌握了地方的軍政大權,首先實行割據。這一事實,正可以說明宗室群的強宗豪族,力量是一向很強大的。東漢王朝開國之君劉秀,出身也正是這一類強宗。

至於朝臣方面,如黃氏(黃香、黃瓊、黃琬),楊氏(楊震、楊秉、楊賜、楊彪),袁氏(袁安、袁敞、袁閎、袁紹),班氏(班彪、班固、班超、班勇、班始),荀氏(荀淑、荀爽、荀悅),李氏(李陰、李固、李燮),李氏(李修、李益、李膺),王氏(王龔、王暢、王粲),崔氏(崔駰、崔瑗、崔實),應氏(應奉、應劭、應璩),第五氏(第五倫、第五種),朱氏(朱暉、朱穆),陳氏(陳咸、陳躬、陳寵、陳忠),都是累世顯宦,形成一種官僚群的強宗豪族。

此外,以儒學進身的,如桓氏(桓榮、桓鬱、桓焉、桓鸞、桓典、桓彬),張氏(張霸、張楷、張陵、張玄),馮氏(馮衍、馮豹),形成一種儒學的強宗豪族。

另有以武功榮顯的,在關隴方面,如皇甫規、張奐、段穎、皇甫嵩,形成一種關隴的強宗豪族。但儒學與關隴,地位同屬官僚,且官僚也都由儒學與武功選用,實可歸入官僚群的強宗豪族一類。(以上參考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第十章》)

從社會結構上來看,皇帝一人掌握大權高高在上;但皇帝以下無論諸侯、朝臣、儒學、武功,這些人卻掌握著王朝與地方的實權。他們的子孫,透過「徵辟」、「察舉」,與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明經、明法、童子考試,都還是未來王朝的權力行使者。可以看出,皇帝與諸侯、官僚處於既合作又競爭的立場;事實競爭為主,合作為次。

合作者,拉一派是也;競爭者,打一派是也。拉一派、打一派,遂永遠分裂岀被打的一派,鬥爭便無窮無盡進行下去。而基層小民作為一個被嚴厲剝削的階級,與統治階級而言,關係是對立的,自然不構成王朝的統治基礎。

從兩漢帝王普遍以酷吏、外戚對付豪強,意圖解決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可以看出上述所談的既合作又競爭的立場,其實是尖銳的矛盾。並且皇室借用酷吏、外戚、宦官來制服強宗豪族,也使得宦官取得了生殺予奪的大權,這突顯岀王朝基礎磽薄。

我們可以說,兩漢的社會結構大致可分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為居最多數的基層民眾,他們擔綱著餵養統治階層的任務,卻毫無權力可言。而統治階級又可細分為皇室、皇族、累世顯宦(含外戚)、宦官。正由於漢皇室面臨眾多的豪強,這些豪強進則握有政治權力,退則威鎮一方、富甲一方,遂激起他們內心深處強烈的不安感,使得清洗長期持續。劉邦清洗功臣,呂后清洗諸劉等等以下,乃至於利用外戚、宦官作為工具,清洗公侯王、官僚,其本質上都是一致的。都在顯示帝王對自己帝位的不安;這種不安感與由此產生的長期清洗,就是極私統治哲學社會結構上的基礎。

簡單來說,兩漢帝王大都採取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意圖進行清洗動作;被打的一派固然遭受清洗的噩運,但被拉的一派卻又成為王朝的威脅。既然皇族大多數權力被黜,累世顯宦成為其次目標;外戚被黜,宦官就崛起。以上,是就社會結構看兩漢歷史。迫害的一方與被迫害的一方,都處於迫不得已的境地;他們只是猜忌的奴隸,龍的自裁的被動執行者!

這種社會結構的轉化,一直到唐朝武曌時,開始大量晉用科舉官僚才獲得最終解決。因為兩漢時期的公侯王勢衰之後,豪門世家興起,成為另一種有爵位或無爵位的強族;那只是公侯王階層的轉化。我們在以下各卷中,將陸續論到;本文只是揭示出秦漢之際所面臨的社會結構異化的問題,與在社會結構異化時所出現的歷史現象。

但,我們同時可以注意到,由於統治階層的互鬥是屬「零合遊戲」,所有各方的得失合為零;歷史中國遂在秦漢之後兩千年中,基本上成為一個無什變動的社會。

註釋:

註一:即後來的漢文帝。周勃等人說少帝不是惠帝血胤,所以殺去少帝。惠帝既然無嗣,於是只能從劉邦的兒子(惠帝的兄弟)中找人來繼承帝位;這時,劉邦只剩兩個兒子。其一就是漢文帝,另一個就是淮南王。劉邦共有八子,各人遭遇簡介如下:呂后所生的漢惠帝,早死;事實不滿呂后的作為,因此酗酒早死。其次是劉肥,差點讓呂后以毒酒鴆殺,這時也已死;劉如意,為呂后鴆殺;劉友,為呂后幽禁死。劉恢,被逼後自殺。劉建,早死,有子,呂后派人殺了。最後就是淮南王劉長。呂后之誅殺劉邦諸子,也是勢所主導;既然要大封諸呂,諸劉就不能留。完全沒選擇。淮南王並非呂后所生,但因其母自殺,由呂后所養大;這是他能不死的原因。至於文帝之所以能不死,史書未交代;應該是他當時看起來不具有威脅性吧?

各皇子的命運普遍悽慘,不限於劉邦諸子;《卷四》我們將談到唐太宗諸子的命運,其實差不多一個樣。若放開眼界檢點歷史上各朝代的「諸皇子」,被「誣反」慘死、幽禁的比率非常高。

註二:原文是:「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有太傅輔王,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丞相統眾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漢朝。景帝中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禦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謁者、郎諸官長丞皆損其員。武帝改漢內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金吾,郎中令為光祿勳,故王國如故。損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僕曰僕,秩亦千石。成帝綏和元年省內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漢書˙卷第十九上》)

台長: 老伙仔
人氣(1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