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7 07:22:39|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體解大道深入教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體解大道深入教育

◎證嚴上人開示

信佛、拜佛不如學佛;講經、聽經不如行經。在慈濟醫院裏,常常有許多發心的老師志工,穿梭在病房裏行菩薩道。他們經常探討並了解病房中所看到的人生--“生、老、病、死”,這也就是“行經”啊!假如老師們能很用心地做志工,從產科及嬰兒室開始服務、觀察,並且到往生助念堂助念、關懷,將能發現同樣是生、同樣是死,卻有不同的果,而且還有千差萬別的家庭背景。

這一篇又一篇人生的大道理,看起來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其實再用心去想一想,就可以了解每一個小故事都是人生的大道理,每一時、每一刻都離不開因緣。因此,老師們只要能用心去看,深入經藏後,自然能體解大道,智慧如海。

◎ 以佛心為已心

大道就是“佛心”,每個人原本的清淨心就是佛心,也就是人的本性。我常說:“以佛心為己心”,只要我們有一念清淨、善良、充滿長情大愛的菩薩心,就是真佛心,也就是我們要探討的大道理。

身為佛教徒須三歸依,“歸依佛”--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如果只追求道而不肯發心,就如一般平常人所說的:“我有愛心就好,不用去做、去付出。”這是沒有道理的,有愛心就要去做,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並且身體力行。

身為佛教徒須三歸依,“歸依佛”--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如果只追求道而不肯發心,就如一般平常人所說的:“我有愛心就好,不用去做、去付出。”這是沒有道理的,有愛心就要去做,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並且身體力行。

“歸依法”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果只是看經、看文字,而不能真正投入經中的道理,實際去體會,就算讀過千經萬論還是一無所得。靜思精舍每天早上的志工朝會心得分享,當老師們述說個案時,把自己的感受與心聲傾吐而出,將自己當成當事人一樣,非常投入,這就是體會、體貼,又叫做深入。

“歸依僧”統領大眾,一切無礙。“僧”是生活的規律,不是穿出家衣服就叫做僧,僧眾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用心,在舉止動作中要很有規矩,守戒、持戒、正言正行,以身作則。

◎ 防非止惡

“戒”是防非止惡,“非”就是過錯,每個人都要常常警覺自己錯誤的心態,更要預防錯誤動作的產生。剛才有幾位老師談到去監獄關懷受刑人,他們平時就是少了“戒”字,沒有受戒防非,一旦心念錯誤,行為就犯錯了。“戒”能防止不對的事,能使我們止惡,人是凡夫,有時忽然間會衝動,即將犯錯,馬上就能在一念間制止。

有一位老師曾在心得分享時,說他用靜思語教學後,平常和學生相處得不錯。但是有一天,有一位學生很頑皮,很不聽話,又反抗老師。他伸手想給學生一個巴掌,但是才一舉起手,忽然想到師父說的:“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於是心念一轉,把手轉而輕輕放在孩子的肩上,說:“對不起!老師錯了,你也不對,我們兩個人都要好好檢討。”本來那個孩子是聳著肩、皺著眉,害怕將受到懲罰,又很不服的姿態,但當老師的手輕輕放在他的肩上後,他也立刻將態度調整回來,向老師行禮說:“老師,對不起!”這就是防非止惡,善念一提起,惡的動作馬上就停止了。

修行是修心養性,端正行為,希望老師們抱著修行的心,在“靜思”中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深入經藏後去體悟小故事中的大道理,自然就能啟發智慧。

教育對於佛法而言是無定法,因為“方便有多門”、“對機就是妙法”,老師們在教學上,平時要多做教學心得分享,遇到困難時大家提出來討論,讓有經驗的人和大家分享妙法,可以解決老師們遇到的困難。當別人將通達的方法和知識傳給我們,再照著走,應該也會順利通達,希望大家多用心。

◎ 化無形為有形

不管現在社會上的情況如何,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而未來的希望要從現在著手,也就是要教育,教育非常重要。現代的教育是要將“愛”好好的扎根在孩子們的心中,讓愛苗在他們心中茁壯,把愛啟發出來,淨化人心。

要如何淨化人心呢?就是從最單純的孩子開始,在他幼年時,還沒有受到污染以前,就讓他了解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意義,那他就會很明了不要等心念受到污染以後才來淨化。所以,我們平時要盡心盡力加強教育,用心,用愛來帶動,創造好的教育環境,保護未受污染的心靈,讓他永遠清淨,永遠有一份天真的佛性。

慈濟走過三十年的路,從無形的精神理念,轉變成有形的志業建設,更希望淨化無形的心靈,啟發每一個人的愛,並且將這份愛的力量集合在一起,讓社會更祥和。因此,慈濟從慈善而醫療,從醫療而展開教育,教育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聲、有色、有形,老師們已經將教育精神紀錄成很多資料,很用心地將周遭可運用的資源作成教材;又將孩子們的心得透過文字寫出來,這就是化無形為有形。

教育的責任不只老師身上,家長也有責任。各位老師用心的教孩子,也影響他們的家庭。慈濟北區教聯會舉辦的“靜思語教學成果展”中,展出老師們的教育方法、孩子們純真而天真的靜思生活心得,還有家長熱烈迴響等等;每一句話、每一段文章,都很吸引人,也可看出老師用心投入、真誠灌溉幼苗的成績。如果將這種真、善、美的教育方式,推展到所有的教育界,則每個學生家長將能認同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了解和老師互相合作的責任,如此一來教育的成果一定會更好。

◎ 智慧的教育    靜思語教學

這幾年來,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很用心地推廣“靜思語”教學,有了很明顯的成果,學生們聽老師的話,將“靜思語”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台中盧老師在母親節的前幾天,以“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這句靜思語教學生,並強調父母恩大的孝道精神。因為父母平常對孩子的付出很辛苦,適逢母親節,所以老師鼓勵學生回家後要多疼惜媽媽,孩子們要聽話,把老師說的話都記在心裏,但是,有時候一不小心,習氣還是會浮上來。

母親節那一天,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不小心犯了錯,讓媽媽很生氣,後來媽媽不理他,就進去浴室沐浴。這時孩子想到了老師說的話,也想起老師教過他們的一首歌,這首歌的內容是:“我有一個好爸爸,也有一個好媽媽,他們養我、育我,恩情真偉大!我愛我的好爸爸,也愛我的好媽媽,我要用功讀書,永遠敬愛他。”於是,他站在浴室的門口一直唱這首歌,反復不斷的唱。起初媽媽很生氣沒有注意聽,後來,媽媽想知道他在唱什麼?當聽清楚了歌曲的內容,媽媽很感動,就開門出來,孩子立刻抱著媽媽,媽媽的氣就消了。這就是化無形為有形的成果,只要老師將愛落實在孩子的身上,用媽媽的愛心、菩薩的智慧來淨化孩子的心,啟發孩子心中的愛,就能天天收穫成果。

◎ 展現無限的力量

老師們,不要輕視自己,我們有無限的力量、無限的智慧、無限的愛心。把這一份無限量的愛、智慧和力量奉獻出去,發心為社會教育努力,為未來的子弟施教,用愛心來教育;將普天下的年輕人當作是自己的孩子,用父母的心來愛這些孩子,用菩薩的智慧奉獻給普天下的眾生。要點亮自己無形的心燈,將內心深處的光明照耀出來;不管世界上多麼黑暗的地方,但願只要有你,就能現出光明,讓社會到處都是光明。

(摘錄自靜思語教學月刊第十期) 

 

台長: 自如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證嚴上人 |
此分類下一篇:尊重心.感恩心
此分類上一篇: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