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9 08:24:41| 人氣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6)/證嚴上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6)

 

◎證嚴上人
爾時,如來即以八種深重梵音,告諸大眾:「汝等當知,我今為汝,分別
解說。」


佛陀看到弟子又激動又後悔,懂得改過自新,就很慈悲地以八種深重的梵
音,向大眾分析應如何報答父母恩。


梵音啟發菩提善種


佛具足八音,他的音聲甚是柔和,不輕不重,站在遠方的人也聽得到,這
叫做「不遠音」;而距離佛很近的人,聽到佛的聲音也不會覺得很大聲。
總而言之,佛陀的聲音不管遠近,聽起來都是輕聲柔語而清晰,這是佛陀
的清淨梵音。

梵音的意思也就是沒有夾雜著不悅耳的音,完全都很順暢而清淨,每句話
都能深入人心,所以佛陀的音聲被稱做深重梵音。一般人說話都是隨便講
講,多一句無所謂,少一句也沒關係,但是佛陀的話卻句句妙語,不多不
少。

佛陀講經時,絕不曾「加減」(隨便)講,聽的人更不能「加減」(隨便
)聽,一定要認真諦聽,此即是句句妙法,也稱為清遠梵音,意思就是說
句句都能啟發大眾內心深處的菩提善種。

佛陀的清淨音就是要讓聞法者用心地聽,佛陀向大眾說:「你們要注意聽
啊!現在我要為你們解說。」

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
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我們要用什麼心態來報答父母恩呢?佛說,父母年老了,行動不方便,若
要遠行,做子女的為了盡孝道,就用扁擔挑著米籮,讓父母分坐在左右兩
邊,擔著父母走路。即使肩膀的皮磨破了,深可見骨,也不以為苦,甚至
皮破見骨之後,有磨損到骨髓,為人子女的還是要堪受得起,那怕再遠的
路、再高的山,身為人子的還是要繼續往前進啊!

須彌山就是當今印度的喜馬拉雅山,這座山是世界最高的山,一個人爬這
座山已經是很辛苦了,何況還必須兩肩挑著父母,當然更辛苦了。而他不
只爬山,且用很長久的時間繞山--「經百千劫」意指難以計數的長時間
。他挑著父母長時間的走路、爬山、繞山,挑到肩頭的皮破了,骨頭也裂
了,血從肩頭流到腳踝;即使是這樣的付出,還是無法報父母的深恩啊!


以長久心報父母恩


常聽為人媳婦的抱怨說:「不論我怎麼做,我的婆婆還是不高興。」我也
曾經聽為人兒子的說:「不論我如何對待我的父母,他們還是不滿足。」
我都回答一句話:「你們在父母的養育下長大,你有能力奉養父母的時候
已經幾歲了?相比起來,到底是父母疼你的時間長?還是你奉養父母的時
間多呢?」孝順父母不應該有計算時間的心理,供養父母不應有衡量物質
的心態。須明白,父母養育子女的時候,他們從來也沒計較啊!他們盡心
盡力,把一切的時日、心力和物質,都給了孩子,今天做子女的如果能有
如父母一樣的心思回饋他們,那才稱得上孝順。

要報父母恩,一定要有一分長久心,從自己有力量回報父母開始,一直到
父母在世的最後一日,甚至父母不在了,還要慎終追遠,這樣才是真孝。
這段經文也就是佛陀所做的比喻,即使是雙肩研磨到皮開肉綻,甚至穿透
骨髓,還是不敢放下,意思也就是教導為人子女者應盡責任,不管多惡劣
、多辛苦的環境,為盡孝道,還是要忍耐下去啊!即使已經做到這樣,這
分心還不及父母所付出的慈愛心啊!由此可知,父母對我們的恩德很大,
要回報父母恩一定要用長時間,盡為人子的力量去孝養父母,讓父母安心
、歡喜。

佛陀一再啟示弟子,做人如果不知父母恩,要想在社會成就人間事,那實
在是太困難了。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雙手牽著子女,一副愉悅的樣子,相
較之下,子媳兒女雙手牽著父母或公婆的情景就少見了。

願天下為人子媳者,快伸出雙手,時時扶著自己的父母、公婆,讓他們歡
喜,給他們快樂,這才是最大的孝敬,有孝才有愛,有愛才能造福人群,
能造福人群才是真正的智慧者,如此就是福慧雙修的人間菩薩啊!

假使有人,遭飢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
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從電視畫面上,我們常看到有些國家人民受到飢餓的威脅,目前物質豐裕
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得到的飢民就已經這麼多,何況幾千年前佛陀那個時
代呢?


割皮挖肉難報恩


「飢饉」就是缺乏糧食,「百千劫」是形容時間的長久。這個意思也就是
說,經過很長時間的飢貧,沒有東西可以吃。一個孝順的人自己餓了可以
忍耐,但父母親年老了,如何忍心看他們受飢餓之苦?為了讓父母維持生
命和體力,必須要有糧食,但遇到了飢荒,又要去那裏找食物呢?為了讓
父母活下去,他願意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割下來,當做父母充飢的
食物。

「臠割碎壞」的「臠割」也就是挖下一團團的肉。為了維持父母親的生命
,因此把身上的肉一塊塊的割下來,直到身體被割得支離破碎。但經文中
說,即使是長久如此,還是無法報答父母的深廣恩德。

我們現在聽起來,會感覺是無稽之談而難以置信,其實真正是有這回事的
。幾年前,記得報紙上曾報導過南投縣的某座山上,有位媳婦照顧生病的
婆婆,他們住的是草寮,離市區遙遠,婆婆一直想要吃肉,由於山上離市
區很遠,交通不方便,臨時要到那裏去找肉吃呢?因此她割下手臂的一塊
肉煮給婆婆吃,婆婆吃了這塊肉,還問媳婦是不是只買豬皮而已,怎麼都
是皮沒肉呢?

後來看到她的手還在流血,才知道原來媳婦是割手臂肉給自己吃,消息也
因此傳開了。這是發生在現代的事,所以說割身上的肉給父母充飢也是確
有其事啊!

佛本生經中有篇故事是這樣的:

一位國王為躲避敵人的侵襲,準備了糧食,帶著王后和一個七歲的王子投
奔鄰國,原本計算好七天的路程,所以他們只攜帶了七天的糧食。沒想到
上路後方向走偏了,結果七天之後糧食吃完,目的地仍遙不可及,眼前是
一片茫然無盡的沙漠,三個人餓得頭昏眼花。國王心想:三個人當中一定
要犧牲一個,才能讓另外二人維持生命,到達目的地。他決心要犧牲王后
,以她的身體血肉來維持父子倆的生命。

這個念頭被七歲的孩子知道了,他向父親說:「要復國一定是有希望的,
但必須維持父王的體力和使命,假如殺死了母后,也只能維持父子倆的生
命。孩兒我年紀輕,生命力旺盛,倒不如割我的肉,把它分成三份,父王
和母后各一份,我一份,如此一定可以維持幾天的生命,越過沙漠到達目
的地。」

國王想想覺得有道理,為了要復國,不管是殺了夫人或兒子,同樣都是一
條命,既然兒子有那分意志和毅力,在幾天中只要能維持生命,到達友邦
借兵,除了復國不難,孩子也可能繼續生存,於是就照他的意思去做。又
整整過了七天,要投奔的國家已在望了,兒子向他說:「父王,母后,目
的地已經在望,我身體上的皮和肉已割盡了,筋骨也將要脫離,你們不要
顧慮我,趕快向前去吧!請你們把握時間,趕快去吧!」說完這些話,人
就仆倒在地,因為一路上支持他的,是毅力與孝心啊!

這是佛陀過去無量生中的孝行之一,為了行菩薩道,必須先盡孝,王子的
孝是做到割皮挖肉供養父母。

然而,經文中說,即使我們歷盡了身心的苦勞來孝順父母,甚至割自己身
上的肉、流盡身上的血來供養父母,還是無法報盡父母恩,可見父母對子
女的宏恩如天高海深。

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持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
能報父母深恩。


眼神經是最敏感的,稍微跑進灰沙就很痛苦難堪,如果受到一些傷害,那
種疼痛真是深徹心肺,所以眼睛實是人體中極其重要的器官啊!法華經中
說,眼睛有一百八十種功德,因為眼睛可以分別人生的形形色色、高高低
低,一切的外相大都是由眼所接觸,假如欠缺了眼睛,我們的人生不知將
如何度過?

有句話說「眼睛是靈魂之窗」,靈就是靈感,很靈活的感觸;魂就是我們
的性識。眼睛既是靈魂之窗,欠缺了眼睛等於是失去了靈魂,這就可以知
道它對人生的重要性了。


利刀挖眼難報恩


曾有一位阿婆,帶著一個九歲的女孩子到慈濟醫院求診──這個個案發生
在高雄,經由會員的傳達,慈濟委員親自去了解關心。原來小女孩的家境
非常淒慘,母親離家出走,父親也不知去向,留下她與一位年老的祖母,
家計重擔完全落在女孩子的姑姑身上。半年前,小女孩在學校和同學玩耍
的時候,不小心被同學打到眼睛,當時只是輕微地流淚水,隔天眼睛紅紅
的,從此淚水一直流個不停。

等到眼睛又紅、又腫、又流淚水時,鄰居要她的祖母帶她去看醫生,看遍
了大小醫院,也吃遍了各種草藥,甚至問神卜卦,可是小女孩的眼睛卻越
來越凸腫。委員瞭解後,馬上安排她住進慈濟醫院。當我在醫院看到她,
不由得一陣心疼:一個九歲的孩子,卻受到這麼大的折磨,將來她又會過
什麼樣的日子呢?醫師當然會盡全力醫治她,但即使命保住了,她的眼睛
也可能……。

以前也有過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孤被送到慈濟醫院時,她眼球也已腫得十
分厲害,甚至連半邊的臉頰和牙床也都是凸腫的。她的嘴無法咬合,舌頭
也都腫起來,口水直流,雖然能夠發出聲音,卻無法聽懂她在說什麼,聽
說她罹患的是牙齦癌。在小女孩一、兩年的治療過程中,可說是耗盡了家
產,父母親無心工作,整天不離左右地照顧她。這個女孩子曾向父母親說
:「爸爸為了治療我,花了很多錢,媽媽為了照顧我也很辛苦,我病得好
痛苦,我不想治療,也不想再活下去了!」

相信為人父母者,聽了孩子的這段話,一定能體會她父母親心中的痛楚。
這個孩子家住屏東縣,父母親帶著她從南部求醫到北部。有一位委員得知
消息,帶他們夫妻倆和這個女孩輾轉前來看我,當時那個女孩子說,如果
她能好起來,她要當醫生或護士,因為她知道生病的痛苦,所以她發願將
來要當一位好醫生或好護士來照顧病人。這是小女孩當時純潔誠摯所發出
的一念好心、善念。

後來,聽說這個女孩的病完全好轉,她能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的奇蹟。

八大福田中看病功德第一,能夠發願為病人拔除痛苦,是最崇高、最聖潔
的善念,小女孩因為體受病苦,所以發願要當醫生、護士解救病人的苦,
有了這分善念,所以不可思議地奇蹟現前。

前面提到那位九歲的女孩被送到醫院時,有很多人叫她要唸阿彌陀佛,要
去拜佛,她都不肯;但當我去慈院看她時,她被祖母背著,委員們教她向
師父說阿彌陀佛,她竟然開口說聲:「師父,阿彌陀佛!」大家都很高興
她終於歡喜唸佛了──但在幼稚的心靈上發了一個善念,就已經種下了善
因。法華經說:「假如童子戲,指爪畫佛像」,意思是說,連小孩子玩遊
戲時,在地上用手指頭畫佛像,他是有功德啊!因為在幼稚的心靈上自然
生起敬信佛僧的心念,就是入初信門。

「信為道源功德母」,初信門如果開啟,諸功德即由此而生,有了信念,
功德也就不斷地產生,如是善因,就會有如是善果。

以上舉兩位小女孩有關眼疾的實例,由此更能體會眼睛是人體生命中很重
要的器官。

這段經文也就是說,假如有人為了爹娘,手中拿著利刀,把眼睛挖掉,也
無法回報親恩。

佛教經典中有段故事:

舍利弗在過去生中想要行菩薩道,天人就化身成年輕人考驗他說:「我的
母親病了,需要一顆眼珠子當藥引。」當時舍利弗為了要修菩薩行,所以
把天下年老的人都當成自己的父母,當他聽到這位年輕人這麼說,便很樂
意表示願捐出身上能用的東西,並且拿起刀子挖下自己的一個眼珠交給年
輕人拿回去救母親。

沒想到年輕人說:「唉呀!你這個人怎麼這樣性急呢?我要的是左眼不是
右眼,你為什麼這麼快就把右眼挖了呢?」舍利弗心想,既然我的右眼都
犧牲了,又哪在乎左眼呢?因此又把左眼挖下。

這個年輕人拿著左眼,故意放在鼻子前聞說:「好臭、好腥啊!你一定是
沒修行吧!聽說有修行的人身上的器官都會有香味,我母親所需要的藥引
是修行者的眼珠,現在你的兩個眼珠根本沒有一點用處,腥味這麼濃。」
說完就把兩顆眼珠往地上一丟,再故意用腳踩出聲音,讓對方聽到。舍利
弗當下覺得大乘菩薩行難修,因此退轉道心,改修小乘行,直到遇見釋迦
牟尼佛,他還是執持小乘行中,不敢進取菩薩道。

現在的醫學發達,用眼睛救人(捐眼角膜)的事實的確存在啊!但這必須
靠具有慈愛心的捐贈者才做得到。以前曾經聽過一位母親告訴我,她的兒
子患了青光眼,等到去看醫生時,醫生說必須移植眼角膜方能讓患者重見
光明。做母親的知道了這情形,便要求醫生取出她的眼角膜給兒子。這是
父母要捐眼角膜給兒子的事例,至於為人子女要捐眼角膜給父母的消息,
就比較少聽聞了。

 

轉貼慈濟月刊第327期

台長: 自如
人氣(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甘露清涼 |
此分類下一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7)/證嚴上人
此分類上一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5)/證嚴上人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