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17 23:52:58| 人氣1,9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梨樹與荷花 ︱從世紀詩選進入管管的世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管管





一、世紀詩選方便研究管管
 管管本名管運龍,一九二九年生於膠州,長在台北,自稱寫詩以消愁五十多年,出版有詩集二冊,散文集四本,畫若干幅,電影二十餘部,得過兩個詩首獎,去過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最近從二冊詩集中挑出五十八首,加上未出版的﹁未名集﹂中挑出二十首,一共七十八首,集結成﹁管管世紀詩選﹂出版,前面附有小傳、手稿、詩觀以及一篇長達九千字的序文﹁大膽潑辣奇怪﹂,由黃粱執筆,以﹁庖丁解牛﹂的方法,把管管大卸八塊,分析管管有關在超現實、語法、形象思維、意象、節奏、主題關注、章法等方面及管管個人的特色,有助於進入管管詩中的世界。書末附有管管評論索引五十四則,有助研究論文寫作查考,算是一本體例十分完備的書。
 一般人讀管管的詩,常覺得頭大,不易瞭解,有時形式怪異,有時十分粗獷,有時寫作方式是非邏輯方式的呈現,常讓人有怪誕的晦澀的印象,因此有一家書店替他出版﹁管管詩選﹂賣了十年還沒賣完第一版,黃粱先生戲稱﹁好種!﹂如今再出版﹁管管世紀詩選﹂,黃先生更評為﹁好種加三級﹂。其實,讀者排斥有創造性的詩是讀者的損失,我在這裡要從各種角度,替讀者找到開啟管管詩作的幾把鑰匙,方便讀者欣賞瞭解管管的詩篇。
 二、黃粱眼中的管管
 黃粱認為管管這個人細膩粗獷,喜近青春,七十邋遢,居心還很活潑,挺詩意的活著,他想,奇人必有奇詩,因此以庖丁解牛法,四刀八塊,大卸起管管來。這種分析法,的確可以幫助讀者瞭解管管。
 第一一定要瞭解超現實在管管詩中的分量,他舉﹁老鼠表弟(頁六)﹂一詩為例,加以分析﹁第一節轉印廣告上誘人的感官刺激,第二節描寫廣告招牌下靈肉阻絕的生命不得不走入性的慰藉,第三節鋪陳時代背景……﹂讀者經由這樣的指引,自然明白詩人在寫什麼了。
 第二黃先生指出管管獨家特有的語法最主要的成分是比喻和比擬,兼用誇張和摹擬,這樣聲音、顏色、動作、氣氛都能精確捕捉,奧妙在於修辭方式的靈活,擴張語言的想像空間。善於喻擬的作者須得觀察敏銳,才能進行描繪命名的聯繫替換,勇於拋棄因襲的語詞,巧妙編織自成格調。黃先生並舉了一首管管六十年代的作品﹁四方的月亮﹂加以分析,讀者很容易進入管管的世界。
 第三黃先生談到管管的形象思維,認為管管造象時而端正時而潑辣,遊戲古風荒誕間,他舉了管管兩首詩﹁車站(頁一○四)﹂及﹁禽(頁八六)﹂為例,分析了管管詩中的古典漢詩空間靈動的特色及東方思維的特徵,那就是直覺感應仍是美學的核心,不循推理辨證的思路。東方思維是氣之所至,心靈能量全神貫注,遊走實體與空體之間的界膜,虛實相生的意念軌跡,恢恢乎遊刃有餘,與線性邏輯的理性自覺斷然有別。讀者因為瞭解管管的思考模式,就不再有怪誕的觀感了。
 第四是意象,黃先生指出﹁梨樹﹂意象在管管詩中的重要性,﹁梨﹂乃﹁離﹂的諧音,管管之﹁梨﹂最早出現在﹁弟弟之國(頁二三)﹂,之後又有﹁梨樹(頁五四)﹂及﹁滿臉梨花詞(頁七一)﹂……等等,﹁梨樹﹂意象已在管管詩中產生無窮的變化,黃先生認為作品的關鍵意象常非主觀選定,而是與生命情境聯繫,或與心靈經驗同盟,常年進駐,潛移默化,因此管管的﹁梨花﹂意象便在詩中自由生長,讀者若能瞭解,則管管的詩已破解大半矣!
 第五是節奏,黃先生認為管管深得節奏三昧,他能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節奏來呈現詩篇,例如在﹁荒蕪之臉﹂的時期,因受時代的蹂躪,語調顯得蒼茫,感傷兼嘲諷,到了七十年代結婚之後,語調略顯高昂,精神空間移向豐潤,到了﹁古剎(頁六二)﹂一詩,則慢到寂靜無聲,空境幽深沁人魂靈,讀者若能深入體會,則管管詩篇將帶給你無窮的享受。
 第六是主題關注,管管認為詩是小道,文學也是,因此黃先生指出管管另一饗宴是沐浴男女情色之美,如﹁臉(頁三八)﹂與﹁斑鳩詞(頁九九)﹂,並加以分析,讀者詳細研讀,自然心領神會。
 第七是章法,黃先生舉﹁缸﹂和﹁甕﹂兩首,分析兩詩之章法成敗,又舉﹁釘子﹂和﹁十六把剪刀﹂為說明管管詩中以這兩首在聚焦章法上最為特出,有結構宏觀之特色,文字老辣。
 第八點就說到管管這個人了,因他的人比他的詩有名,黃先生說他醜俊,高個長髮,老嬉皮樣,人挺風趣健談,比多數年輕人看來瀟灑(在精神上),你同意否?總之,經由黃先生九千字的指引,讀者將更容易進入管管的世界。
 三、名家眼中的管管
 研究管管詩作的文章,列在世紀詩選書後的就有五十四篇之多,一定還有未列入的,可見研究管管是一般詩評樂意做的,我擬在此摘錄一些名家的重點,供讀者參考。
 首先周寧就在一篇﹁或許這才是管管應該走的方向﹂乙文中賞析一首管管的詩﹁空原上之小樹呀!﹂,說管管這一首詩﹁以極淺顯的文字,觸及了極深邃的內心世界,並在詩意中浮現出清淡的哲味,使人在吟哦欣賞之間,同時也跌入沉思的領域。﹂(原載﹁中外文學﹂第十期,六十二年三月出刊)。
 其次是張漢良在一篇﹁試論管管的風格與技巧﹂乙文中,舉﹁藍色水手﹂與﹁繾綣經﹂兩首詩為例,來駁斥視現代詩為異端、為夢魘般情緒的任意宣洩者的論調,並認為在﹁荒蕪之臉﹂中,詩的段落、格律最為工整,詩思發展最為字的表現能力,對初學者也可以玩得很高興。以上三個重點是否已經說服你了?若沒有,把原文找來看看,也許你就不會對蕭蕭存有「偏見」。
 第二篇我們再來看看方群的「凝神諦聽回音—談蕭蕭的『凝神』」。文章一開始先肯定蕭蕭的努力以及他在詩壇的地位,這一點眾所皆知,不再贅述。先說他對「凝神」一書的評價:「不僅僅是他個人實驗的里程碑,同時也對現代詩的未來發展,標誌出更多值得期待的可能。」方群舉了蕭蕭「山壁二景」及「虎威二式」兩詩來分析說明在形式經營上是「形先存,意後立」的外在形式規律,和「意為主,形為輔」的內在組織結構,而表現手法則以「正反相生,前後對應」為原則。因此整組詩常是一種「相似的矛盾,相反的和諧。」方群指出蕭蕭在詩中有意挑戰既有的僵直觀念非常明顯。並以蕭蕭的「一題多寫」來印證詩的無限可能。方群接著舉「賴床二法」乙首,來說明蕭蕭寫作的題材都是以日常生活的各種事物為主,都是我們身邊唾手可得的現象和事物,經過巧手慧心,織錦成文,便成佳篇。方群又舉了幾首詩來說明蕭蕭的風格,富有禪趣,由生活入禪,由柴米油鹽入禪,由喜怒哀樂入禪,生活無處不是禪,禪也無所不在。以上是方群就蕭蕭詩作的形式、技巧、題材、風格所提出的論文要點,讀者若欲進一步瞭解,可以參閱第一二三期創世紀詩刊,俾便進入蕭蕭的世界。
 五、蕭蕭的風格技巧試論
 第一,蕭蕭的詩風格多變,題材寬廣:除了前面三位先生所提的詩作需要多費心思外,也有十分清爽可口的小菜,例如世紀詩選二十九頁的「茶葉心事」和四十四頁的「氣象報告」,不但一看就懂,而且容易感動人。七十四年詩選第一九一頁也有一首「石頭也有淚要流」,不但語言精鍊,情意綿邈,而且詩意無限,絕不枯燥,可惜沒有選在世紀詩選中。
 第二,作者從作品中淡化出來到退讓:蕭蕭和一般詩人一樣,早期的作品往往借物抒感,例如有些人借花木,有些人借風雨,而蕭蕭偏愛風雲,以之自擬,寄託傾向,如「煙雲」乙首,但到了「毫末天地」時的「老僧」一詩,作者的自我就更淡化了,簡直是「退讓」,把心房都讓給了雲(參見李癸雲的導讀頁二十三至二十五)。看來詩人的作品與參禪學佛脫不了關係。這也是方群指出的:「就風格的塑造言,富有禪趣一直是蕭蕭詩作的特色。」
 第三,蕭蕭詩作描寫深刻而非浮泛表相之書寫:不論是「田間路」中描寫農家生活的艱苦辛酸,或是「孤鶩」中描寫作者的孤單鬱悶,在在都力透紙背。「田間路」中的父親影像「爸爸披著外衣就跨出門/說田裡的秧苗在夢中呼喊他,像我們一樣/又飢又渴」在丑時外出巡田,秧苗和兒子一樣都「又飢又渴」,需要灌溉,沒有真正下過田的人,無法體會其中之辛酸。此詩之深刻,可以為台灣的農業社會的苦況造像。
 第四,蕭蕭的詩作特重寫作技巧:這和他寫作詩評,深研詩論有關,因此蕭蕭的詩作絕對不甘於平凡演出,比如「聞你不能與我相會」乙首,雖然只有幾行而已,就特重寫作技巧「我的心緊緊一縐/瘦成一粒/☆//在無邊的黑暗裡/拒絕出聲。」星,他就真的畫了一顆☆。聽他的學生們說:「跟蕭蕭學寫詩很好玩。」
 第五,詩有源頭活水:蕭蕭勤學多聞,從他的詩作中,不難看出其深耕的成果,所謂根茂實穟,讀者可以從詩作中印證一番。
 六、結語——在輝煌中,奮力向前
 有時優美也是缺點,尤其在文學藝術方面,由於蕭蕭詩作特重技巧,不容易討得讀者喜歡。比如他的「田間路」和吳晟同樣描寫農人的作品,吳晟就深受喜歡。比如「我心中那頭牛啊!」與王潤華的「牧牛記」(刊聯合文學十六期,選入七十五年詩選)同樣都是看了鼎州梁山廓庵師遠禪師所作的「十牛圖頌」有感而作,但蕭蕭的作品過份強調技巧反而沒有王潤華詩作的味道,語言也不如王詩乾淨清爽。方群說:「這批經歷水火煎熬、嚴格汰選的菁英,已經成為帶領台灣航向下一個文學新世紀的主要掌舵者。在這批足以標舉當今台灣詩壇的重要詩人中,蕭蕭的地位是無庸置疑的。」其實誰也不能懷疑蕭蕭在詩壇中的地位,起碼蕭蕭也會有這一份自信。從他的編、選、著作書目多達七十一種就可得知其份量之重。不過,一個在高峰頂上的文學藝術家應知如何再向前進,如何與國際人士爭勝而不是只在小島上自我滿足。以蕭蕭的地位,應該知道他的禪詩味道絕對不如管管的小詩頁,對家常事物的體悟詩篇,也沒有向明詩作的憾人心絃。虛名易得,實力難臻真境。蕭蕭的世紀詩選已出版,應有在詩作上重新出發的準備,才能達到藝術境界的至高峰頂。「看水開花」是蕭蕭一首詩作的題目,李癸雲說:「詩人是那個過客,與水花風景自由自在同在時間前進,生命的本質就是流動,無須為外象變化而駐足,無須追問,更沒有答案。而讀者也是詩的過客,在詩作風景中走過,賦予意義的行為也許已違反自然,不如靜靜展讀,靜靜體會。讀詩如『看水開花』,詩語言才能自在如水花,長久又豐盈潔白。」我倒認為看蕭蕭的「看水開花」中頗有深意,蕭蕭若能把心中的理論在寫詩時放空,如水花自然噴出,自然形成,以他的學養功力,則他將來的詩作一定如蘇東坡的「捲起千堆雪」,一定在中國詩壇上造成「驚濤裂岸」,蕭蕭加油吧!
什麼了起...我的詩,是齊白石的蟲草,照著葫蘆畫瓢,很不情願加進一些意義或哲理,如果有,那也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吾的詩,是紀錄電影,有什麼拍什麼,是鏡面,有啥照啥。吾的詩,不可能像艾略特那種大詩人,有救世救人良方妙藥,如果非要有不可,我去賣藥好了,何必寫詩。」(引自「鬼臉與春天」︱剝析管管作品,原載六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新生報副刊)多麼滿不在乎,讀者若要懂奇詩,一定要先懂奇人,要懂奇人,則先要懂其奇想,這一段話,不失為瞭解管管的一把很好的鑰匙。另外他在詩觀九則的第六則中說:「如果上帝是造人,詩人乃造詩,皆是無臍帶者。」更能幫助讀者瞭解為什麼管管是「前無古人」的詩人,我想恐怕也是「後無來者」了,他的詩的形式、語言、內涵是那麼「空前絕後」。黃粱在八卸管管結束時說:「既然管管老兄還要繼續寫(鐵定),這第八塊留著以後再嚼。」那麼就讓我們期待管管的新作吧,就像小詩葉那幾首,連余光中都說「是管管的獨門暗器,吾不能也。」既然管管那麼愛嘻笑怒罵,那麼愛無拘無束,我們就讓他盡情玩樂,直到他「把自己寫成詩」(見詩觀第七則)。綜觀管管全部詩作,梨樹與荷花意象不斷出現,也許這正是管管詩作的兩大母題天涯美學(梨與離同音,乃是漂泊不定的浪跡天涯意象)及愛情美學(荷花代表陰柔,乃女性美也,證之管管的愛情生活,其心中一直在追尋一朵荷花),讀者不妨從詩作中慢慢去體會,再看看管管的實際人生,則管管之門已為你洞開矣!誰說管管難懂!?

台長: 落蒂
人氣(1,9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