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05 21:49:47| 人氣13,6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台南市安定區(原台南縣安定鄉)之歷史變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為2010年為台南縣安定鄉公所委託撰寫之安定鄉志歷史篇,如欲引用,請參閱該書,並註明出處。附圖亦已刪除,如需參考,同樣請參閱該書。


安定鄉位於臺南縣,以曾文溪與臺南縣麻豆鎮、西港鄉為界,比鄰臺南市安南區及臺南縣善化鎮、新市鄉,為漢人在臺灣最早開發區域之一。歷史記載,從荷西時期就有漢人入墾本鄉,當時本鄉大半為臺江內海,陸地範圍約今日蘇厝、蘇林、安定、港尾等村落之地。 

當時本鄉有西拉雅族居住,今日在蘇厝、安定、港尾等地附近,已陸續挖掘出先民遺址,而安定舊名「直加弄」也是西拉雅族社名,可見西拉雅族曾活躍其間,只是在漢人移民到達後,較少出現在文獻記載中,其被同化或遷徙,需日後再進一步探討。

    本鄉為漢人在臺較早開發區域之一,據歷史記載從荷西時期就有漢人入墾。最早的漢人移民,應是荷西時期荷蘭政府召募至此開墾。鄭氏、清代陸續有許多先民在台江內海沿岸登陸,於沿海地區或順著灣裡溪(古曾文溪)尋找居住地,後逐漸發展為聚落,以沿臺江內海的直加弄、灣港兩港口,及灣裡溪沿岸的蘇厝等地為基礎,逐步擴展,成為本鄉的主要聚落:直加弄後成為安定村、安加村、保西村;灣港成為港尾村、南安村及港口村、港南村、中榮村;蘇厝成為蘇厝村、蘇林村。而這些先民多半以同姓或原籍相同者居住在一起,這從地名中也看到出來:如蘇厝、林厝等,就是同姓者開墾的聚落,另外如興化厝、同安厝,則是來自同一個原鄉。

除了臺江內海,本鄉的發展與曾文溪(舊稱灣裡溪)更是息息相關,曾文溪雖然帶來交通、灌溉、飲水之利,但被當地住民稱為「青瞑蛇」的曾文溪,每遇大雨也常引發河川改道、氾濫成災,不但對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威脅,甚至摧毀整個聚落,著名的道光3年(1823)大雨,不僅造成曾文溪大改道,讓蘇厝及菅寮舊聚落毀於溪中,遷徙至新住地。而其長期挾帶的泥沙,更讓臺江內海在道光3年後逐漸形成海埔新生地,使得本鄉不再靠海,這些新生之地,也在先民開發下,形成聚落,為中沙村(中崙、沙崙)、新吉村(新庄仔)等地。

面對陰晴不定的曾文溪,安定居民也集合眾人之力,興建堤岸與之對抗。清代道光年間興建的直加弄堤防,是清代曾文溪沿岸唯一的堤岸工程,可見安定居民貢獻之心力,但仍無法馴服曾文溪。除水患問題,經濟發展也是本鄉長期關切的課題。本鄉原有農漁之利,在臺江內海消失後,主要以農業為主,另有魚塭,農業則以稻米及甘蔗主要作物。但一來缺乏灌溉系統,二來許多土地是海埔新生地,鹽分過高,使稻米收成不盡理想,先民也在此著力不少,清代的直加弄圳,是曾文溪唯一開發的灌溉系統,但其績效仍有限。甘蔗製糖後則產值較高,在清代創造出許多富商。

日治時期,曾文溪及灌溉工程仍是本鄉建設重點。日治政府針對曾文溪多次修築堤岸,均無法讓曾文溪平靜,一直要到昭和年間,臺灣總督府對曾文溪做全面性整治,於昭和14年(1939)完工,才讓沿岸居民不會每逢大雨就膽顫心驚,但水患問題仍未完全根治,至今仍是安定居民所面對的首要問題之一。在灌溉方面,日治時期的嘉南大圳,讓本鄉土地可進行三年一作的耕種,但供水量仍嫌不足。

日治時期新式糖業興起,臺南製糖株式會社也在安定設立工廠,後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合併臺南製糖株式會社,工廠不復存在,但本鄉仍為原料區,也是本鄉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

    民國時期對本鄉農業影響最大為曾文水庫之落成,本鄉土地由三年一作改為三年二作,後更經過農地重劃,讓農業發展更為有利。但此時期臺灣經濟發展,逐步轉向工業,農民所得逐步下滑,本鄉也在此一浪潮下,嘗試轉往工業發展,民國60年代成立安定及中崙工業區,但亦有幾個工業區投資計畫失利,使其由農轉工的腳步緩慢,而民國84年在隔鄰新市鄉成立的南部科學園區,雖重點不在本鄉,仍對本鄉發展有正面助益。

本鄉的歷史發展,一直與許多不理想的自然條件搏鬥,更常因此遷村,如蘇厝、菅寮因曾文溪氾濫而被迫遷徙。民國時期更因為水質污染問題,造成復榮村(舊稱牛肉寮)居民大部分均感染皮膚怪病,被迫遷往今日的大同村。在這麼多困境中,安定居民依然昂首前進,成就不凡。以下我們按照時序,分為史前及荷西時期、鄭氏時期與清代、日治、民國時期四部分,描述本鄉的歷史發展。

第一章  史前及荷西時期

    本鄉歷史發展,以往對於鄭氏入台(明永曆15年,1861)前記載較少,近年來因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在臺南科學園區挖掘到大批史前遺址,以及荷西時期的《熱蘭遮城日誌》出版,使得此一時期的歷史有較新發現。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南科考古隊在本鄉的安定、蘇厝、港尾等地發現約距今2,800年至300年前的遺址,證明在荷西時期之前,已有先人活躍其間,也證實位於今安定村的「直加弄」舊社,確有其事。

    荷蘭統治臺灣時留下的紀錄《熱蘭遮城日誌》也記載直加弄原住民與荷蘭統治者、漢人之間的關係。在荷西時期,荷蘭統治者將直加弄等地租給漢人耕作,並遷離原住民。漢人在本鄉開墾及原住民被迫遷徙,從荷西時期就開始。以下就分考古發現與荷西時期分別描述:

第一節  本鄉的考古發現

    近年來隨著臺南科學園區的工程開發所需,學者專家在安定、善化、新市三鄉鎮進行調查,意外發現大批考古遺址。為對這些遺址有進一步瞭解,專家們也對該區域在史前時代的自然環境進行研究,目前將其分為五期:第1期為臺南海進期,其時間為距今18,000年至6,000年,該時期因冰河期結束,氣候變暖,全球海平面急速上升,到距今6,000年前後達到最高點,海水侵入至現今海拔35公尺的官田、山上、新化、關廟鄰近丘陵山麓下,本鄉當時仍在海中。

    2期為臺南海退期,時間約距今6,000年至5,000年。此時期海平面上升開始減緩,但此時期安定仍在海底。[1]3期為南關里期,距今約5,000年至3,000年前,約距今4500年前的善化南關里遺址,應是位於海邊之沙丘和潟湖地帶的一處聚落,[2]也就是臺江內海當時的沿岸位置,本鄉在本時期亦未浮出海面。第4期為三抱竹期,距今約3,000年至1,400年前,距今2500年前的三抱竹遺址,也推測是位於當時臺江內海沿岸的遺址,[3]本鄉的東北部也約在此時期浮現於海面,為台江內海沿岸,本鄉開始有先民活動。第5時期為五間厝期,距今約1,400年迄今,本鄉亦浮現更多陸地。[4]

至距今約400年前,荷蘭人及漢人陸續來到此地,對當時地形較有記載,當時安定仍有大半為臺江內海,故其早期發展,與臺江內海息息相關。當時臺江內海的範圍約北至將軍溪口,南至今七股鄉篤加村,海岸線東彎進入今西港鄉蚶西港、西港仔、安定鄉管寮村、安加村、保西村、港口村,然後再南灣進入新市鄉木柵、永康洲仔尾、臺南市鹽埕而止於高雄縣湖內鄉北方白沙崙。 

由此可見臺江內海是不斷地在變動,逐步向西淤積,形成新的陸地,本鄉的陸地大約在第4期開始浮現,並有先民活動,此亦可由考古成果獲得證明。

本鄉的出土遺址,目前集中在東北角蘇厝附近,主要是目前的挖掘工作為因應南科園區開發的先行調查,安定其他地區並未劃入南科的開發範圍,故未進行調查,但並不表示沒有先民活動的遺址。

臺南科學園區位於臺南縣新市鄉、善化鎮、安定鄉三鄉鎮間,由於地屬曾文溪長期洪水氾濫區域,土讓堆積迅速,以致遺址多深埋地下,不易發現,一般的地表調查難有斬獲。在園區未開發前,所發現的考古遺址僅有鄰近的看西遺址一處,但自84年選定此處做為園區開發後,考古遺址大量出現,也成為園區的重要話題。[5]截至目前為止,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已在此進行了三期的考古遺址調查及挖掘,也計畫要在南科園區內設置分館,展示其成果。

目前(民國99年)在本鄉,共發現有10處遺址:分別是位於新市鄉豐華村跟安定鄉中榮村的看西遺址(約1000-500B.P,蔦松文化晚期代表性遺址)、安定村鄭拐聚落西北方的鄭拐北遺址(約1800-500B.P,蔦松文化)、安定村位於安順寮排水路北側的船頭地遺址(約<300,近代漢人文化)、港尾村港仔尾聚落北側的港仔尾疑似遺址(約1800-500 B.P,蔦松文化)、蘇厝村牛尿港上游右岸的蘇厝遺址(約1800-1000B.P,蔦松文化)、安定村牛尿港河道左岸的牛尿港遺址(約2800-2000B.P,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與牛尿港遺址北側隔溪相望的牛尿港北遺址(約2800-2000B.P,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牛尿港下游右岸的三寶埤遺址(約3300-2800B.P2800-2000B.P,大湖文化大湖類型/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與三寶埤遺址南北相望的三寶埤南遺址(約2800-2000B.P,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位於安定村,與著名三抱竹遺址隔灣港河道相望的灣港遺址(約2800-2000B.P,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6]

    這些遺址,大部分集中於蘇厝及安定附近的牛尿港河道沿岸,包括蘇厝遺址、牛尿港北、牛尿港、三寶埤、三寶埤南、灣港等(見圖2-1-3),年代約至今有3000年至1000年左右,多半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湖文化,這也是南科園區附近遺址發現最多的時期。[7]另外如中榮村、港尾村及鄭拐聚落(安定村鄭拐)亦有遺址的發現,如對比西拉雅族及地名的說法,可互相印證。

    本鄉西拉雅族直加弄社據傳位於今日安定村,蘇厝村則是直加弄社的鹿場,中榮村許中營是鄭氏軍屯之處,安定村鄭拐之名亦與鄭成功有關,港尾村(港仔尾)則是最早期的港口之一。考古遺址則印證這些地區在漢人開墾以前就有先民活動,確實為本鄉最早開發之地。

第二節  西拉雅族與荷西時期的安定

15世紀是西方「地理大發現」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於1492年在哥倫布率領下發現美洲新大陸,1497年葡萄牙人繞過好望角打開歐亞航路,不僅為西葡兩國帶來財富,也讓歐洲各國效法東行,其中最重要的後繼者就是荷蘭。

荷蘭人對於葡萄牙人佔有澳門,打開與中國的貿易網甚有興趣,也想如法炮製,於16021622年兩度攻擊澳門,兩次均告失敗,隨即轉佔領澎湖。1602年荷蘭軍隊在明代官員沈有容警告下離開,但1622年則與明軍展開激戰,最後在海商李旦的調停下,荷蘭人於1624年來到臺灣,在安定附近的安平(今臺南市安平)建立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開啟臺灣歷史的新頁。

荷蘭人來到臺灣時,臺江內海海岸線已退至今日安定鄉附近,其中最重要的港口是直加弄港,約於今日安定村附近,「直加弄」一名多指由西拉雅族「直加弄」社而來,[8]但當時西拉雅族的發展情形如何,如今仍無法完全釐清。目前對本鄉西拉雅族聚落點說法有三:一是上述直加弄社,位於今日安定村附近。[9]二是在社址在灣港北岸蘇厝甲南的「犂頭標社」,在今日安定村領寄之東邊,目前該地無人居住。[10]三是有人認為蘇厝古名「沙吧」為西拉雅族地名,[11]而蘇厝一地也是直加弄社的鹿場。[12]

 這三者以直加弄社的輪廓較為明顯,今日安定村保安宮附近亦有社尾舊地名。至於犂頭標社,主要出現在康熙中期(約康熙35-43年,1696-1704繪製)的《康熙臺灣輿圖》中,本鄉僅有標示繪製頭標(見圖2-1-7),由於此圖是以原住民為主,故犁頭標有可能是當時西拉雅族的居住地,從圖上來看,繪者也是以西拉雅族聚落描繪。[13]康熙56年(1717)周鍾瑄的《諸羅縣志》提及渡口時,今日本鄉有「頭標渡、蘇厝甲渡……竿寮渡、直加弄港渡」[14]但在康熙之後,則不見頭標之名,是否因西拉雅族遷徙後無人居住,或因河道改變導致該聚落消失,都需要進一步的說明。「沙吧」更是僅存名稱。但比對考古資料,在今日蘇厝、安定一帶確實均有先民活動遺跡,故西拉雅族之傳說或有其可信度,但其細節則需更多資料佐證。 

直加弄社為西拉雅四大族中哪一族的屬社?有諸多討論。[15]但從考古資料中,可證明其在史前即已存在,而從荷西時期在臺荷人記載的《熱蘭遮城日誌》中數條關於直加弄的資料進一步探討,更可看到荷蘭統治者與直加弄社的互動:直加弄地區為原住民所居住,後來荷蘭在臺灣的統治者鼓勵許多漢人前往開墾,這可說明荷蘭人、西拉雅族、漢人在直加弄的開發關係。

    從《熱蘭遮城日誌》及其他荷蘭現存文件中可見,直加弄引進漢人開墾,在荷蘭統治臺灣時期是件大事,甚至造成在臺灣(大員)的荷蘭政府與其上級長官:巴達維亞(今日印尼雅加達)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不悅,雙方爭執長達十數年。直加弄原有原住民居住,[16]但當地原住民並不願意耕作,於是從1647年開始,在臺灣的荷蘭政府就將該地租給漢人耕作,但此規劃被其上級:巴達維亞政府所反對,因直加弄位於巴達維亞政府規定引進漢人耕作的區域之外,巴達維亞政府甚至下令驅逐在直加弄地區開墾的漢人,[17]但臺灣的荷蘭政府顯然不理會巴達維亞的命令,依舊將直加弄地區租給漢人耕作。[18]

1654年,在臺灣的荷蘭政府與原住民長老達成協議,以七年為期,將直加弄土地租給漢人耕作,巴達維亞政府雖仍下令禁止,[19]但漢人已進入直加弄耕作,[20]當地原住民則在荷蘭政府命令下,不得不離開直加弄,[21]此一漢人開墾的措施,也一直持續。但漢人的入墾,也造成許多漢人與原住民的摩擦,此問題直到荷蘭離開臺灣仍無法解決。[22]由此可見,漢人的入墾及原住民的遷移,最早是在荷蘭政府的計畫下執行,也開啟了漢人到本鄉的移墾。 

第二章  鄭氏時期與清代

明永曆15年(1661),奉明正朔在中國大陸與大清對抗的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後,思考未來走向,最後決定攻取荷蘭治理的臺灣。鄭成功軍隊在距離安定不遠的鹿耳門登陸後,與荷軍展開激烈攻防,兩軍主戰場就是離本鄉不遠的熱蘭遮城。鄭氏大軍包圍熱蘭遮城長達9個月,荷軍最後在永曆16年(1662)投降,鄭氏開始統治臺灣。

鄭氏在臺灣,仍與大清持續對抗,清康熙23年(1683)清軍攻臺,清軍在施琅率領下,與鄭軍在澎湖進行海戰,激戰後清軍獲勝,直逼臺灣,鄭氏決定投降,結束在臺灣的統治。

清廷治理臺灣,並未積極開發,其嚴禁大陸人民渡海來臺,來臺者均需申請並核准。但當時福建、廣東均面臨土地飽和,人民生計困難,而臺灣土地多半未經開發,遂吸引大批民眾偷渡來臺、開墾土地,本鄉亦不例外,大批漢人來到本鄉,建立起許多聚落。

清領台212年間,對本鄉最重要的大事就是臺江內海的消逝。鄭氏時期及清代道光3年(1823)前,本鄉仍位於臺江內海沿岸,漢人移民在此登陸,建立聚落,港口可從事商業,並有魚獲之利。但在道光三年的一場大雨,讓古曾文溪(灣裡溪)改道,臺江內海也因大量泥沙堆積逐漸成為海埔新生地,原本的港口及海岸消逝了,取而代之是新生的土地,今日本鄉各村落的樣貌也慢慢地建立起來。

由於此時期地形變動較大,加上漢人移民是逐步開發,故本章以時序為分期,分別介紹鄭氏時期、清代前期(道光3年以前)、清代後期(道光3年以後)本鄉之發展。然而本鄉各聚落,直到同治初年的《臺灣府輿圖纂要》才有詳細記載,故之前安定的聚落演變,也只能透過其他的文獻資料及地名、田野調查相互佐證,窺其變化。

第一節  鄭氏時期的安定發展

鄭氏來臺後,在臺灣設一府(承天府)二縣(天興、萬年縣),本鄉屬於天興縣之永定里。永曆18年(1664),鄭經改天興、萬年為州,本鄉改為天興州永定里。[23]鄭氏時期的漢人開墾,可分為軍隊及民間兩部分。鄭氏為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推行「寓兵於農」政策,許多軍隊開墾土地、自給自足,在本鄉,故可從許多地名由來找尋其軍屯之地,分別有領旂(今安定鄉安定村領寄聚落)[24]、許中營(今安定鄉中榮村)、西衛(今善化鎮胡厝里)。

「領旂」又名「領旗」,相傳其地名為鄭氏插旗之處。「許中營」古名為「海中營」,原為明鄭於臺江北岸所設的營鎮,因四周皆被海洋所環繞而得名。「西衛」名字由來則是明鄭營鎮最西的防衛之地。[25]領寄、許中營、西衛都位於「直加弄社」附近,因此其除了解決糧食問題外,尚有監控直加弄社活動的用意,此亦為明鄭軍屯的重要目的。

除了軍屯之外,另有民屯之開墾:如《熱蘭遮城日誌》中記載漢人在荷西時期就已入墾直加弄,其他研究調查指出明永曆15年(1661),福建漳州龍溪陳錦入墾安定。[26]另在永曆年間,亦有福建泉州王某,為鄭成功之部屬,入墾直加弄,後裔為現安定村之王氏宗族。以及鄭綢亦於明鄭時期入墾今港子尾地區,目前鄭氏已形成港子尾第一大姓。[27]

而蘇厝、林厝的開發,亦相傳是鄭氏時期蘇、林兩姓入墾,建立「蘇厝」、「林厝」兩庄,蘇厝因其為鄭氏「永定里」的一甲,故稱之為「蘇厝甲」,其地點位於灣裡溪畔,後亦發展成為本鄉重要聚落之一。[28]除此之外,本鄉各廟宇的建廟傳說中,蘇厝村長興宮與安定村靜安宮亦可追溯至鄭氏時期。[29]故在鄭氏時期,兩大港口:直加弄、灣港(港仔尾),以及沿灣裡溪的重要聚落:蘇厝、林厝,均已可見漢人移民蹤跡。

總而論之,鄭氏時期民間的開墾,與臺江內海及灣裡溪關係密切。漢人移民經由臺江內海沿岸小港(灣港、直加弄)或沿著灣裡溪至溪畔港口(蘇厝、林厝)上岸,形成聚落,這些區域,不僅取水及灌溉方便,也容易利用便捷的水路交通,將貨物輸出,透過安平,行銷至其他地區。

在鄭氏時期,目前有開墾紀錄者為民屯的安定(舊直加弄港口)、港仔尾(舊灣港港口)、蘇厝(舊灣裡溪河畔)、林厝(舊灣裡溪河畔),以及軍屯的領旂、許中營、西衛,這幾個地點成為今日本鄉發展的起點,民間開墾者更逐步形成本鄉的重要聚落。

對照考古發現,這些地區均為遺址發掘的區域,有可能是原住民曾在此居住,漢人移民來到此地後取而代之。而原住民是被同化;或如同直加弄社人,是荷蘭人驅離先住民,引進漢人;或是不敵漢人移民而離開,詳細情形均需有更多證據,方能解答。

     第二節  清代前期(康熙23-道光3年)的安定發展

康熙23年清廷治理臺灣後,改承天府為臺灣府,天興州為諸羅縣、萬年州為臺灣、鳳山兩縣,本鄉屬諸羅縣,但將永定里改為安定里,[30]此亦為「安定」名稱之由來,安定里分為安定里東保與安定里西保,今日本鄉大部分為安定里東保。乾隆52年(1787)因林爽文事件,諸羅改名為嘉義,本鄉改隸嘉義縣安定里東保。

壹、漢人之開墾

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本鄉,主要仍以臺江內海沿岸的直加弄港、灣港做為貿易中心,除此之外,由《諸羅縣志》中清晰可見,竿寮港(今管寮)亦為本鄉重要港口之一,貨物均透過此三港口與外界交換,移民也由此進入開墾,此為當時臺江內海沿岸諸港口最重要的功能。[31]但竿寮港此時屬安定里西保,故此處不多做討論,但其於清初即有郭、吳兩姓入墾。[32]

康、雍、乾年間,是漢人移民開墾臺灣西部的高峰,本鄉位於臺江內海沿岸,一如其他沿岸地區,有許多移民來到此開發。本鄉以鄭氏時期就有漢人開墾的直加弄、蘇厝、林厝、許中營、港仔尾等地為主,逐步開發。在紀錄上,此時期入墾人士及區域如下表:

年代

入墾人物

入墾區域

康熙初年

蘇起福

蘇厝

康熙年間

詹腳

蘇厝

康熙年間

歐陽輪

直加弄

康熙44

梁詹惜

蘇厝

康熙中期

蔡賽

直加弄

乾隆5

翁義、翁啐

許中營

乾隆30

胡楚

胡厝寮

乾隆末年

王栽

港口

2-2-1  康雍乾時期入墾本鄉之漢人 。資料來源: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24

下表則是比較鄭氏時期與清初安定之聚落,由表中可見,新增加之聚落並不多,主要為乾隆年間的胡厝寮,[33]還有港仔尾旁的港口、今南安村的油車等地。

 

鄭氏

清初

今行政區

發展情形

兩大港口

及其附近

直加弄

直加弄

安定村

安加村

保西村

 

 

鄭拐

安定村

 

領旂

領旂

安定村

為頂州仔陳光輸耕作之陳、楊兩姓居住於此。(南瀛地名誌,P129

 

頂州仔

安定村

清代因糖致富的大富翁陳光輸在此發跡。(南瀛地名誌,P129

 

油車

南安村

清初因有人搭寮裝設「油車」碾榨麻油而得名。

港仔尾

 

港尾村

 

 

港口

港口村

港南村

 

海中營

許中營

中榮村

乾隆5年(1740)翁義、翁啐、翁碧、翁鈺、翁港、鄭子利兄弟及張姓入墾。(南瀛地名誌,P149

灣裡溪沿岸

蘇厝甲

蘇厝甲

蘇厝村

 

林厝

林厝

蘇林村

 

 

後崛潭

蘇林村

 

 

嶺頂

蘇林村

後崛潭先民居住之地,乾隆年間大水毀庄,庄民多遷往後崛潭。(南瀛地名誌,P141

 

胡厝寮

胡厝里

 

西衛

西衛

胡厝里

 

2-2-2  鄭氏與康雍乾時期安定聚落之變化   製表:王御風

來到本鄉的漢人,以福建泉州為多、漳州次之。而各區域中又以從中國大陸相同地區移民而來的同宗逐漸形成小聚落,王姓、歐陽姓、陳姓、蔡姓宗族開墾直加弄聚落,各據一方角頭。蘇姓、梁姓、詹姓宗族開墾蘇厝聚落。林姓宗族開墾林厝聚落。鄭氏宗族開墾港仔尾聚落。翁姓宗族開墾許中營聚落。胡姓開墾胡厝寮聚落等。這也是本鄉聚落的特色。

貳、經濟活動

此時期本鄉的經濟活動,與港口有關。康熙56年(1717)的《諸羅縣志》記載:「灣港(海汊。小杉板頭船到此載五穀、糖、菁貨物。港水入至木柵仔止。港口甚闊,有魚塭)」「直加弄港(海汊。小杉板船到此載五穀、糖、菁貨物。港水入至安定里東保止)」[34]此清楚指出,小杉板船到灣港、直加弄港載「五穀、糖、菁」,說明甘蔗、稻米與蕃薯為本鄉主要作物。 

眾多經濟作物中,以糖最為著名。在領旂(今安定村領寄)西北方的頂洲仔,其因有港道可通灣港,成為本鄉的重要產糖區,並帶來大量財富,當時最有名的富商為經營黑糖貿易的陳光輸,相傳其在領旂興建大花園別墅,現今領寄的居民多為當年受雇照顧花園的園丁後代,更有俗諺「有頂洲富也無頂洲仔厝,有頂洲仔厝也無頂洲仔富」證明其富庶。但後相傳陳光輸因與鄰庄不和而沒落,今更已廢庄。[35]證諸同治年間的《臺灣府輿圖纂要》已無頂洲仔之聚落,在道光三年灣裡溪改道後頂洲仔確已沒落,即使無陳光輸個人因素,灣裡溪改道後缺乏貿易航道,也是主要原因。

至於稻米與蕃薯,則因為土地鹽分含量太重,再加上灌溉水源缺乏,導致無法有穩定的收成,但其生產之米,仍可透過直加弄港,送至安平販賣。除了農業外,更因其瀕臨臺江內海,安定、港口、港子尾等聚落,也以捕魚、養魚、插蚵維生,養殖更是著名,除上述《諸羅縣志》提到灣港內有魚塭外,高拱乾《臺灣府志》就記載:「草埔五塭在安定里,夏秋產麻虱目魚」。[36]漁業與農業是其經濟的兩大支柱。

    在此時期,灣裡溪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沈於臺江內海,使得海埔新生地逐漸擴大,沿岸居民也據地圍墾,搭建草寮從事養殖、漁撈等,由於海埔新生地的產權不清,往往造成許多居民戶爭的情形,乾隆25年(1747)的「安定里海坪歸鄉民採捕禁示碑」就說明此情形。[37]

在今日本鄉的許中營、灣港(今港口)、菅寮(今管寮)及西港地區的含西、西港,因此產生的海埔新生地(海坪)原由當地居民使用,後於乾隆12年(1747)由陳閎德向諸羅縣府申請開墾海埔新生地獲得核准,方鳳、方成、方院等人就依附於陳閎德名下,在海坪開墾蚶埕,並搭寮插標,不準其他民眾採捕。因海坪歷年慣例由當地民眾自由採捕營生,故當地居民蔡華仁等人赴府城控訴,乾隆25年臺灣知府余文儀對此事做出判定,將海埔新生地判定歸公,並立碑公告。[38]

參、朱一貴事件

除了開墾外,此時期本鄉最重大的事件,就是曾為朱一貴事件的關鍵戰役地點。[39]朱一貴事件為清代三大民變之一,也是臺灣納入清廷版圖後,首次發生的大規模民變。朱一貴事件發生於康熙60年(17214月,因臺灣知府王珍施政不當,引起民怨,在羅漢門(今高雄縣內門鄉)一帶養鴨的朱一貴獲得眾人推舉,率兵攻入府城,佔領全臺,震動清廷。

清初臺灣軍事屬於福建水師系統所管轄,故清廷派遣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及南澳鎮總兵藍廷珍集結12千大軍,6月由澎湖出發,在鹿耳門登陸後,攻下安平,兵分三路進攻府城。其中一路由藍廷珍率領,在西港鄉登陸後,在蘇厝甲與朱一貴部屬林曹、江國論等7千民兵激戰,朱一貴軍大敗。朱一貴逃至犂頭標附近,本想夜襲但失敗,遂又逃亡,最後在溝尾莊(今嘉義縣太保市)為鄉民所擒,結束其短暫的抗清戰役。

第三節 清代後期(道光3-光緒21年)的安定發展

    上述本鄉賴以維生的灣裡溪與臺江內海在道光三年(1823)後有了重大改變。道光3年夏天的一次大雨,造成時常氾濫的灣裡溪改道,原來由蘇厝甲、檨仔林轉蕭壠、歐汪西流入海,至此改道轉向西南方,從直加弄(保西村)北面,流向港口與管寮、新吉、海寮之間,再流向臺江內海。同治十年(1871)灣裡溪再改道從管寮、海寮北面與西港之間,直流入海。[40]道光年間後地形的改變,也影響到行政區域的劃分。

光緒元年(1875),原嘉義縣曾文溪南至北港溪北間之安定里東堡、新化里西堡、善化里西堡、善化東堡,改歸臺灣縣管轄,本鄉(安定里東堡)亦由嘉義縣改隸臺灣縣,改為臺灣縣安定里東堡。[41]光緒13年(1887)臺灣建省,行政區域再度調整,臺灣省下設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3府與宜蘭縣淡水縣、新竹縣、苗栗縣、臺灣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安平縣、鳳山縣春縣等11,以及隆廳、埔社廳、湖廳等3廳,和直隸州,本鄉隸屬於臺南府安平縣安定里東堡所統轄。

壹、安定聚落的變遷

    道光三年的灣裡溪大改道,對安定聚落造成兩大影響:一是大量泥沙注入臺江內海,使得原本就已逐步淤淺的臺江內海,加速形成新的海埔新生地,如今日中沙村的「中崙」、「沙崙」、新吉村的「新庄仔」、六嘉村的「六塊寮」,均在此時浮現,也形成新一波的移民潮。

此波新移民與鄭氏及清代前期的最大不同,是移民並非由中國大陸而來,而是原本居住在臺江內海北岸的居民,向南方的新陸地移民。[42]如來自麻豆溝仔墘、磚仔井的王姓先祖入墾「中崙」一帶,將軍漚汪竹仔腳與北門嶼的王姓先祖入墾今「六塊寮」一帶。只是這些海埔新生地,鹽分過高,不適宜農作物生產,多半只能做為魚塭。

另一則是許多原來的聚落被大水沖毀,在其他地方重建。如道光3年(1823)的大水,灣裡溪由「蘇厝甲」改道經「菅寮」由鹿耳門入海,沖毀「蘇厝甲」、「菅寮」兩聚落,當地居民紛紛遷村,「蘇厝」被迫南移,後灣裡溪又數度改道,「蘇厝」數度南移。[43]「菅寮」則南遷至今日管寮村之地,當地居民認為「竹頭」比「草頭」旺盛,於是將「菅寮」改名為「管寮」。[44]同治10年(1871)的曾文溪大水,「蘆竹崙」(今西港鄉)全庄毀於洪水,沒入曾文溪中,於是南遷至今日新吉村新庄仔之地,因其為後來新「結」之庄,故稱為「新結庄仔」,簡稱為「新庄仔」。[45]

同治初年的《臺灣府輿圖纂要》記載當時本鄉的聚落如下:「安定里東保(莊二十,城西北十六里起):牛肉寮、許東營、港口莊、四份寮、渡仔頭、上下洲、港仔尾、油車仔、領旂莊、加弄莊、鄭拐莊、六塊寮、大道公營、西衛莊、嶺頭莊、后崛潭、嵌頭百二甲、林厝莊、蘇厝莊、胡厝莊」[46]此為最早詳盡記載本鄉聚落的文獻資料,在道光年間地形產生極大改變後,到了同治年間,本鄉的聚落已逐漸成形,日後改變也不再如此巨大。 

貳、水利工程的修築

道光3年的大變動,說明了灣裡溪對本鄉的影響甚為巨大,當地居民更積極試圖馴服這條「青瞑蛇」,道光26年(1846),在當地官員、鄉紳捐款下,重新修護直加弄堤防,[47]希望能夠減少水患,此為清代灣裡溪沿岸唯一的防洪工程建設,[48]可見安定先民對於防洪之用心。但其功效並不大,灣裡溪及颱風、豪雨仍時時侵襲,使得堤防仍常毀壞,與水患搏鬥,仍是安定居民最重要的課題。

    在海岸線消失後,對安定居民如何謀生,影響更大。原本靠海,以漁業及商業為主的聚落,如港口、港仔尾等,在大環境的變動下,也只能改成農業為主。原本本鄉有農漁之利,如今除魚塭外,僅能農業為主,但本鄉灌溉系統並不完善,僅有水潭(如後崛潭)。而本鄉水資源亦不多,如目前在安定所能見清代之古井僅5座,分別位於領寄(1座)、直加弄(1座)、港仔尾(2座)、管寮(1座),[49]與鄰近地區相較,並不豐沛。為使其農業有所發展,清官方特別在同治年間興建直加弄圳,希望能讓當地農業就此起飛。

直加弄圳是臺灣道夏獻綸任內所開築,該圳可能為引曾文溪溪水,自今日安定鄉安定村田仔埔一帶,經過許中營進入五塊寮(今臺南市安南區東和里),再進入海尾寮(今臺南市安南區海東、海西里)至本淵寮西畔(今臺南市安南區淵東、淵西、淵中里)。[50]原在田仔埔一帶尚可見其舊址,但後來也因開闢道路而將其覆蓋,為今日安定村保安宮前之市場及公園。

其經營最大的難題就是本鄉頻繁的水患,如光緒2年(1876)年的颱風及大雨,就讓直加弄水圳被沖沒,「現存圳岸無幾」,[51]修復勢必又是一筆費用,這也使夏獻綸於光緒4年(1878)依照田地所處位置及用途,收取不同水租。其中水源較充沛的地區:直加弄至五塊寮,以及獲利較高的魚塭,收取較多水租(每年每甲抽穀二石五斗);水源較不豐裕的五塊寮至木淵寮,則收取較少水租(每年每甲抽穀一石五斗)。亦由此可見其經營的困難。[52]

缺水的情形,讓本鄉的田多半為旱田,作物的種植及收成均不佳,而新生的海埔新生地因鹽分過高,情形更為嚴重,只能種植一些雜糧作物,這從日治初期的「臺灣堡圖」中清楚可見。

由圖2-2-8可見,本鄉僅靠近今日新市及善化地區,由於清代就已經設立如新港西陂、新港東陂等水利設施供農田灌溉,如屬於今善化地區的「曾文」、「什乃」、「東勢宅」、「溪尾」等地,以及今新市地區的「道爺」、「看西」、「堤塘」等地,皆有大面積的田園可供耕種。也使得本鄉較適合耕種地區集中在與善化、新市交接之東邊,整個安定區域,在清末可沿著「胡厝寮」、「西衛」、「後堀潭」、「領寄」、「下洲仔」、「許中營」等聚落而成為一條區隔的線。以東的舊聚落,開發較早、土壤又較適合耕作,成為人口集中之地,以西的新土地,因土壤不適宜耕作,無法成為主要聚落。[53]

臺江內海消逝後,本鄉今日的地貌大抵成形,不再有劇烈變動。以同治年間的《臺灣府輿圖纂要》及日治統治初年日人記載的《臺灣事情一班》,可看到此時期聚落的變動。表2-2-3可見許多舊聚落,如渡仔頭、嶺頭被併入附近聚落,而海埔新生地,如中崙、沙崙開始形成聚落。

同治年間

光緒年間

今日各村

 

嘉義縣安定里東保

林厝莊

臺南府安平縣安定里東堡

林厝庄

臺南縣安定鄉

蘇林村

 

后崛潭

後潭庄

 

嶺頭莊

 

蘇厝莊

蘇厝庄

蘇厝村

 

鄭拐莊

鄭拐庄

安定村

 

領旂莊

嶺期庄

 

加弄莊

加弄庄

保西村

 

安加村

 

油車仔

油車伋庄

南安村

 

四份寮

四分寮庄

 

港仔尾

港仔尾庄

港尾村

 

上下洲

下州庄

 

許東營

許中營庄

中榮村

 

渡仔頭

 

港口莊

港口庄

港口村

 

港南村

 

牛肉寮

牛肉寮庄

大同村

 

六塊寮

六塊寮庄

六嘉村

 

 

中崙庄

中沙村

 

 

沙崙庄

 

胡厝莊

胡厝寮庄

臺南縣善化鎮

胡家里

 

嵌頭百二甲

頂崁頭

胡厝里

 

中崁頭

 

下崁頭

 

百二甲庄

 

西衛莊

西衛庄

 

嘉義縣安定里西保

 

台南府安平縣安定里西堡

 

臺南縣安定鄉

新吉村

 

 

 

海寮村

 

 

 

管寮村

 

2-2-3  同治、光緒年間本鄉聚落變遷表  製表:王御風

這些聚落的發展如何呢?日人甫統治臺灣時(明治28年,1895)做了一個全面性的人口調查,此為本鄉最早的人口統計數據,詳實記載清末本鄉的人口數字。由表2-2-4可知,清初最早開發的蘇厝、直加弄、港口為最重要的三大聚落,人口均突破1000人,緊接在後的許中營、胡厝寮,就與前三大聚落有所落差。不論是蘇厝、直加弄、港口,都是早期臺江內海及灣裡溪沿岸的港口,也是最早漢人移民的渡口,以及後來的貨物轉運站,也奠下發展的基礎。且相較於道光以後陸浮的新區域,新區域因土地鹽分太高、不適宜農耕。因此在歷經清代200餘年發展後,本鄉以蘇厝、直加弄、港口,這些最早開發的聚落,成為其發展重心。

聚落

人數

聚落

人數

聚落

人數

蘇厝庄

1581

加弄庄

1515

港口庄

1257

許中營庄

 635

胡厝寮庄

 482

林厝庄

 374

港仔尾庄

 356

油車伋庄

 335

牛肉寮庄

 309

西衛庄

 267

六塊寮庄

 234

鄭拐庄

 183

中崙庄

 167

後潭庄

 115

沙崙庄

 112

下州庄

 105

嶺期庄

  79

下崁頭

  76

頂崁頭

  75

百二甲庄

  63

四分寮庄

  32

中崁頭

  25

 

 

 

 

2-2-4明治28(1895)安定里東堡人口數。資料來源: 土屋重雄,《臺灣事情一班》,頁276

第三章  日治時期

光緒20年(1894)大清與日本為了朝鮮東學黨問題引發戰事,史稱「甲午戰爭」。這個距離臺灣甚遠的戰爭,卻影響了臺灣未來的命運。光緒21年(1895)戰勝的日本與戰敗的大清在日本下關簽訂《馬關條約》,大清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引起臺灣居民極大震驚,臺灣仕紳於當年5月成立「臺灣民主國」表達反對之意,並推舉當時的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但臺灣民主國面對強大的日軍,並無太大的抵抗力量,5月底日軍從澳底登陸,11月底定全臺,臺灣成為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以臺灣總督府統治全臺。

日治初期,總督府的統治基礎並不穩固,全臺盜匪橫行。如明治31年(18989月,加弄庄(後來的安定庄)庄長王江立,受參事蔡夢熊之邀府城商議事情,結果在城旁被匪徒擄走。[54]又如居住於許中營庄的居民王閣,明治32年(1899)年107日,其於新化里西堡軍路通行時,遭黃振明及其同夥搶掠並遇害,其妻後帶領數名庄民,於10月中在新化里西堡木柵路擊斃,更獲得官府的讚揚。[55]

日人統治,在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行政長官後藤新平於明治31年(1898)上任後,才逐漸穩定。後藤新平任內許多政策對臺灣影響深遠,如其以警察配合保甲、戶政制度,組成綿密的統治網,解決治安問題,又確立糖業為此時期臺灣經濟發展重心,本鄉也因此受惠。

日本統治擺脫初期的不穩定後,開始執行許多重大政策及建設,對本鄉最重要是新式糖業及嘉南大圳的發展,改變了安定區域農田的使用方式,不但可以種植收入較高的甘蔗,原本充滿鹽分的土壤及看天田,也得到了較充沛的灌溉,讓本鄉的稻米生產成長。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也對於氾濫成性的曾文溪進行整治,雖迫使許多聚落再度遷移,但對水患防治有相當大助益。本節分別以行政區劃、農業發展、水患整治敘述,從中亦可窺得日治時期安定的發展。

第一節  行政區劃的變動

日人來臺後,初期行政區域經常變動,直到大正9年(1920)年的全臺行政區域重劃才漸趨穩定,不再有大規模變動。在大正9年之前,安定所屬行政區如下表:

年代

本鄉所屬行政區

全臺行政區域劃分法

明治28年(18957

臺南縣安平支廳安定里東堡

三縣一廳,下各轄支廳

明治28年(18957

臺南民政支部安平出張所

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一縣下轄支廳、民政支部下轄出張所

明治29年(18964

臺南縣安平支廳安定里東區

恢復三縣一廳

明治30年(18976

臺南縣灣裡辨務署安定里東堡第一、二區

六縣三廳,下轄辨務署

明治31年(18986

臺南縣大穆降辨務署安定里東堡

改為三縣三廳

明治34年(190111

臺南廳灣裡支廳安定里東區

改為二十廳

明治42年(190910

臺南廳灣裡支廳安定里東區

改為十二廳

大正9年(19209

臺南州新化郡安定庄

改為五州二廳,成為州—郡市—街庄三級制

2-3-1  明治28年(1895-大正9年(1920)本鄉所屬行政區

上述短短15年內,臺灣的行政區劃共更換8次,可見變動之頻繁,而真正的穩定是在大正9年的區域重劃,將二十廳改為五州二廳,並成為「州—郡市—街庄」三級制,其中「街庄」更延續至戰後國民政府的「鄉鎮」。[56]

大正9年的劃分,安定區域屬於「臺南州新化郡安定庄」,並在原有的胡厝寮、蘇寮、直加弄、港仔尾、港口、六塊寮、百二甲、西衛、崁頭等9個庄落,加入管寮、海寮、新吉,並進行調整,形成9個大字。大字下再轄有各小字、土名或小地名,設行政中心於直加弄,並改其名為安定,後維持這樣的行政區域劃分直至戰後。

郡名

街庄

大字

小字

清末各庄

新化郡

安定庄

蘇厝

蘇厝

蘇厝庄

後堀潭

後堀潭庄

林厝

林厝庄

嶺頂

 

安定

安定

加弄庄

領寄

領旂庄

鄭拐

鄭拐庄

港仔尾

港仔尾

港仔尾庄

下洲仔

下洲庄

油車

油車庄

四份寮

四份寮庄

港口

許中營

許中營庄

渡仔頭

 

港口

港口庄

下寮

 

六塊寮

六塊寮

六塊寮庄

牛肉寮

牛肉寮庄

中崙

中崙庄

沙崙

沙崙庄

新吉

新吉

 

海寮

海寮

 

管寮

管寮

 

胡厝寮

西衛

西衛庄

崁頭

頂崁頭

 

中崁頭

 

下崁頭

百二甲

百二甲庄

胡厝寮

胡厝寮庄

2-3-2  大正9年安定庄行政區域表。資料來源;洪敏麟,《重修臺灣省通志  住民志地名沿革篇》,頁948-949

第二節  經濟活動

日治時期安定的經濟發展,與鄰近區域發展雷同,以農業為主,受到新式糖業及嘉南大圳影響最為深遠。

壹、新式糖業的發展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臺灣全力發展的產業為糖業,從明治34年(1901)的橋仔頭糖廠開始,臺灣各地新式糖廠紛紛設立,從清代以來就是糖業重鎮的臺南地區,自然也不會缺席。與本鄉關係最密切的是明治37年(1904),於臺南廳善化里西堡六分寮庄設立的臺南製糖株式會社,其在明治40年(1907)設立第四分工廠—直加弄分工廠在安定庄領寄,並設有鐵路通往灣裡本廠,這也是本鄉最早出現的鐵路。而直加弄分工廠並不是後來的新式工廠,在經費考量下,當時常有舊糖廍到新式工廠的過渡性產物,也就是改良糖廍,直加弄分工廠即屬於此。

臺南製糖會社的命運並不長久,當時規模最大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南部展開一連串的合併動作,臺南製糖也是其目標之一,明治42年(1909)臺灣製糖會社與臺南製糖會社合併,臺灣製糖會社以灣裡本廠的新式工廠為主,[57]改良糖廍的直加弄分工廠隨之關閉,本鄉僅成為提供原料的區域。

而為了提供灣裡製糖所原料甘蔗的使用,在其鄰近的安定、新市地區大量種植甘蔗。但種植甘蔗需要大量的土地,從事「官有地」之開墾植蔗者,政府無償借給土地,開墾成功後,更可無代價給予。糖業政策的重視,亦讓安定里東堡的土地得到積極的開發,突破了自清代以來貧困農耕的窘境。這股開墾官有地的趨勢,不僅在本地興起了一股開墾風氣,也逐漸出現大地主階級。[58]

貳、嘉南大圳的興建與影響

嘉南平原土地廣闊且平坦,非常適合農業發展,但其雨量集中夏季,而清代在此地水利建設埤多圳少,且其平均溫度高,埤塘集水有限,使其土地灌溉功能不佳,田地多半為旱田,以嘉南大圳未興建前的明治37年(1904)為例,安定里東堡水旱田佔總耕作面積87%,對農業生產影響甚大。

臺灣總督府治台後,以米、糖做為對臺灣產業的主要發展,這兩者均需要強化灌溉工程,故其先調查清代舊有埤圳,並將部分改為公共埤圳,後於1908年頒佈「官設埤圳規則」,著手興建桃園大圳等地工程。[59]桃園大圳於大正5年(1916)開工後,當時嘉義廳長相賀照鄉就要求總督府土木局仿照興建,土木局遂派曾參與桃園大圳的技師八田與一至嘉南平原調查後,最後決定在官佃溪及曾文溪上游的前大埔溪築壩,水源取自同為曾文溪上游的後大埔溪,配合三年輪作制,大正9年(1920)開工,歷時10年,於昭和5年(1930)完工,集水面積6000公頃,灌溉著嘉南15萬公頃的田園,[60]為日治時期規模最龐大的灌溉工程。

嘉南大圳之灌溉要道,分成幹線、支線和分線三種,總長度約1410公里。南幹線經官田鄉、善化鎮而迄於新化鎮,長10公里。該段於三上鄉分一支線經善化鎮而止於安定鄉,稱善化支線,長約10.9公里。善化支線在茄拔附近與南幹線分支後進入北仔店、社內後,進入安定庄,沿著百二甲、西衛、蘇厝、安定、管寮。在管寮之後稱為曾文溪分線,進入到新豐郡安順庄溪南寮,再進到鹿耳門溪口。 

在嘉南大圳出現之前,主要的水利設施為陂、塘、潭、圳。清康熙年間在安定里東保附近的水利建設只有位於新化裡的新港西陂和位於新港社附近的新港東陂,但對安定里東保沒有產生實質的灌溉作用。同治年間,官方建築直加弄圳,灌溉安定里東保與外武定里田園二千甲。日治初期,總督府雖有意修築直加弄圳,但也因為修繕金額太大,無力支付。因此日治初期,安定里東保仍缺少水源的灌溉。直到大正9年,嘉南大圳開工後,才使本區的水利設備進入到一個新紀元,也影響了本研究區的農業生態。

嘉南大圳完成後,最大的影響就是看天田與鹽分地的改良。最初的看天田,只能利用雨季的雨水,生產一獲的稻米,若降雨不均,則一無所穫,且其土質甚黏,不利根的生長。昭和7(1932)開始,利用大型蒸汽犁,進行翻土深耕達2.5公尺,並建造農田給水、排水路,大量使用堆肥、綠肥,提高土壤中氮、燐酸等含量。

鹽分地帶係指耕地以外的原野、養魚池、旱地等。為了改良土地的鹽分,首先從事土地的調查整理,組織土地改良組合建造給水排水設施,實施實驗灌溉以排除土壤中的鹽分,挖掘水井灌溉,利用風車排水。原本是不利種植的鹽田,慢慢變成良田,配合嘉南大圳三年輪耕制度,大大提升了安定庄內的稻米產量。

由於嘉南大圳的給水能力只能提供全區域三分之ㄧ耕地全年需要,五月到十月的半年間,有三分之ㄧ的耕地可得水以栽培水稻,11月到翌年4月之間,使另外三分之ㄧ的耕地甘蔗得到灌溉。本鄉的灌溉輪作方式,即以水稻與甘蔗為二大固定作物,而另配以雜作,例如:甘藷、落花生、豆類、黃麻,在三年一週期內,使灌溉水量與土地皆充分利用。輪作之實施方式以綠肥一水稻一甘藷一甘蔗之方式最常見。三年輪作使得土壤和地力得以維持,養分不易流失,容易驅除蟲害,土地利用價值與農作物生產增加。[61]

第三節  曾文溪與安定

曾文溪一直是影響本鄉的最大因素,其帶來灌溉用水,但也因其時常氾濫,造成居民生命財產損失,如何讓曾文溪帶來的災害降到最低,一直是各時期政府最關切的一件事,日治時期也動員極大力量,終於完成曾文溪的治水工程,讓安定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較有保障。除了水患,曾文溪的氾濫也帶來許多新生地,這造成安定與對岸民眾的爭執,為日治時期引人關切的事件。

壹、水利工程

道光26年所築的直加弄堤,由鄭拐庄北起至油車庄止,經過多年漸漸失去其功能,明治36年(19038月的大水造成直加弄庄多人傷亡,日治政府遂重新興築堤防,於明治37年(1904121日落成。但在明治44年(19118月的大風雨中,直加弄庄西舊岸受到損壞,大水從此鑽入。到了大正2年(19137月,缺口處再受到大水衝擊,越崩越大,對居民造成生命財產損失,日治政府於大正3年(19144月重新築堤,自直加弄庄至油車庄,至大正312月落成,竣工時並立碑紀念。[62]

該堤防完工後,僅前幾年能抵擋颱風大雨時曾文溪的衝擊,大正8年(1919)後,沿岸居民仍屢遭水患侵襲,溪埔耕地屢屢流失,大正14年(19258月的大雨,再度造成重大災害,台南州當局實地勘查後,決心再度施作護岸堤防,自大正15年(19261月開始施工,4月完工。[63]

由此可見,曾文溪堤防每次興建完畢,僅能抵擋大水沖刷數年,斧底抽薪之計是做全面性的整治。日治時期,對於臺灣的河川的治理工程始於大正5(1916),以濁水溪為中心,在縱貫鐵路沿線各橋所經過河川施以部分整理,主要是為交通安全,直到昭和4年(1929)河川法在臺灣實施後,才開始針對宜蘭濁水溪、烏溪、濁水溪、曾文溪、下淡水溪五大河川施以整治,[64]昭和5(1930)實施曾文溪施工測量,昭和6(1931)成立曾文溪治水工事事務所,[65]開始興修,直到昭和14年(1939)年才全部完成,共計堤防總長41公里,護岸94公尺,丁壩5座,其中本鄉興建安定堤防6525公尺、海寮堤防5579公尺、[66]蘇厝護岸。 

曾文溪的整建,也使得沿岸聚落再做變動,不僅徵收許多民間土地,[67]因日治政府規定所有位於堤防內的居民,全部必須遷移上岸,因此沿岸許多的村庄被迫遷庄,如檨仔林、五塊寮、十份溫、蘇厝等聚落,必須遷離河道,蘇厝西邊庄民及部分林厝居民往南遷移,和後崛潭庄形成一個更大的聚落,但在修建完畢後,蘇厝聚落也擺脫長期水患的困擾。[68]

貳、曾文溪新生地的爭執

曾文溪而產生的相關問題,除護岸工程、遷村外,更衍生許多土地問題。因曾文溪氾濫後,常形成新的河川新生地,清代原已協議該新生地,如在北側歸曾文郡,如在南側則歸新化郡(安定為新化郡)所有,但因曾文溪常氾濫改道,導致這些新生地常消失或重新出現,也引發兩邊居民的紛爭。日治時期最著名的一次事件發生於昭和4年(1929),蘇厝與對岸曾文郡麻豆街謝厝寮的紛爭。在此之前,曾文溪再度氾濫,原由謝厝寮耕作的河川浮覆地較偏向蘇厝一方,蘇厝居民主張依慣例為蘇厝所有,開始在此新生地耕作,此舉引起謝厝寮居民不滿,於是向郡政府提出訴訟,曾文、新化兩郡政府遂請台南州政府派員測量,以示公允,57日遂在州、郡及兩方庄民代表見證下測量,後判定為謝厝所有。此舉引起蘇厝民眾不滿,515日謝厝寮居民至該地開始耕作,不料卻有大批蘇厝居民前來,將耕作之24位謝厝農民毆成重傷。[69]警方獲報後直赴蘇厝逮捕多人,最後移送22名至臺南檢察局,[70]此亦為耆老所談「相扑溪埔」事件。[71]此事件後雙方爭執仍未平復,蘇厝與謝厝寮仍堅持該地為其所有,[72]最後在政府介入,並進行土地重測後,才暫告一段落。[73]但類似糾紛仍時有所聞,往往要勞動政府進行大規模測量,[74]可見該問題對曾文溪兩岸民眾的影響。

經過日治50年的統治,我們以大正9年劃分的9大聚落來觀察,可以發現,聚落與清末相比並無太大變化,但人口卻有顯著增加。清末安定各聚落人數最多依序是蘇厝、直加弄、港口、許中營、胡厝寮,日治時期將港口與許中營同列為港口大字後,港口就超越蘇厝,成為人口最眾多的聚落,蘇厝、安定、胡厝寮則同樣依序在後,倒是清末人數不多的六塊寮,在灌溉系統改進後,人口增加不少,超越港仔尾。但整體而言,經過日治時期的嘉南大圳及堤防等建築後,安定各聚落人口均呈現成長,也可見日治時期現代化建設對安定的助益。

 

胡厝寮

蘇厝

直加弄(安定)

港仔尾

港口

六塊寮

管寮

海寮

新吉

明治38

1392

2394

2087

1076

2414

1383

明治43

1550

2454

2261

1150

2512

1504

大正4

1919

2333

2424

1256

2673

1610

大正9

1828

2408

2356

1150

2690

1665

1104

1344

793

昭和9

2319

2865

2803

1357

3215

2146

1213

1531

994

昭和10

2376

2940

2809

1388

3255

2090

1205

1521

1017

昭和11

2448

3061

2887

1435

3435

2109

1203

1469

1039

昭和12

2553

3104

2894

1425

3544

2122

1254

1505

1089

昭和13

2604

3181

2926

1478

3565

2168

1289

1520

1098

昭和15

2635

3363

3116

1547

3745

2197

1195

1426

1177

2-3-3  日治時期安定庄各聚落人口統計表。資料來源: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66

第四章  民國時期

民國34年(19458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依據各戰勝國之協議,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接管。民國341025日,日本末代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向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中華民國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投降,結束日本政府在臺灣50年的統治,改由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行使治理權。

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治理範圍除臺灣外,尚包含中國大陸。但隨著二次大戰結束,主政之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立即展開戰爭,爭奪中國大陸之統治權。民國38年(1949101日,中國共產黨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及中國大陸沿海各島嶼,今統治範圍為臺灣、澎湖、金門、馬祖。

民國34年時,中華民國政府對臺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本鄉所隸屬之臺南州改為臺南縣,然此時之臺南縣行政範圍仍沿襲日治時期臺南州,包含今日之嘉義縣、雲林縣。民國39年(1950)再度調整,臺南縣分為臺南、嘉義、雲林三縣,本鄉仍屬於臺南縣管轄。

民國時期安定鄉的發展,有兩大重點:一是行政區域的變動,除了安定庄改為安定鄉外,其中亦因行政歸屬上不同,將一直屬於安定的胡厝里聚落,劃至善化鎮。也有因烏腳病緣故而遷村,將復榮村遷至今日大同村。

另一個重點是經濟發展的轉變,民國時期臺灣經濟發展由農業轉向工業,在安定鄉亦可見。原本以農業為主的安定鄉,民國時期在曾文水庫興建完成及農地重劃後,農業耕作雖獲得改善,但在時代朝向工業發展情形下,安定亦開始發展工業區,設置安定及中崙兩工業區,政府預定發展之大汽車廠亦曾預定在此設廠,但因計畫中止而告吹,最後則是南部科學園區落腳隔鄰新市鄉,雖對安定亦有影響,但安定仍維持農業為主。本章亦將以此兩重點做為描述。

第一節  行政區劃的變動

民國34年,中華民國政府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安定庄改為安定鄉,隸屬於臺南縣新化區。表2-4-1為清末(光緒21年,1895)、日治(大正9年,1920)及民國(民國37年,1948)三個時期,行政區域的改變,可以觀察到的是,本鄉的重要聚落,在清末就已經成形,大正9年則將曾文溪南邊的新吉、海寮、管寮納入後,民國時期最大改變,一是將安定劃為更細的16村,二是在民國37年(1948)將原本一直屬於安定區域的胡厝里劃入善化鎮,成為善化鎮胡厝里及胡家里,二是復榮村因烏腳病遷村更名。以下分而述之。

1895

1920

1948

1965

 

安平縣安定里東堡

林厝莊

臺南州新化郡安定庄

蘇厝

臺南縣

安定鄉

蘇林村

蘇林村

 

後潭莊

 

蘇厝莊

蘇厝村

蘇厝村

 

鄭拐莊

安定

安定村

安定村

 

嶺期莊

 

加弄莊

保西村

保西村

 

安加村

安加村

 

港仔尾莊

港仔尾

港尾村

港尾村

 

下州莊

 

油車莊

南安村

 

四分寮莊

 

許中營莊

港口

中榮村

中榮村

 

港口莊

港口村

港口村

 

港南村

 

牛肉寮莊

六塊寮

復榮村

復榮村

 

六塊寮莊

六嘉村

六嘉村

 

中崙莊

中沙村

 

沙崙莊

 

胡厝寮莊

胡厝里

臺南縣

善化鎮

胡家里

胡家里

 

頂崁頭

胡厝里

胡厝里

 

中崁頭

 

下崁頭

 

百二甲庄

 

西衛庄

 

嘉義縣西港仔堡

新吉莊

新吉

臺南縣

安定鄉

新吉村

新吉村

 

海寮莊

海寮

海寮村

海寮村

 

管寮莊

管寮

管寮村

管寮村

 

2-4-1  清末、日治、民國時期本鄉之行政區劃及演變

壹、行政區劃變動及胡厝寮改隸善化

上表可見,日治時期安定庄下轄9大字,民國34年(1945),中華民國政府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將安定庄改為安定鄉,屬臺南縣管轄,下轄16村。日治時期人口較多的聚落都分成二或三村,名稱也有所改變:由蘇厝分出的蘇林村與蘇厝村;由安定分出的安定村、保西村、安加村;由港口分出的中榮村、港口村、港南村;由六塊寮分出的復榮村、六嘉村。依舊維持日治時期單一聚落的是港仔尾的港尾村、新吉的新吉村、海寮的海寮村、管寮的管寮村。而由胡厝里分出的胡厝村及胡家村,則在民國37年(1948)脫離安定,被劃分至隔壁的善化鎮,安定鄉至此僅存14村。

胡厝寮一直都是隸屬於安定鄉的管轄,民國34年(1945),胡厝寮劃分「胡厝」和「胡家」兩村,前者轄西衛、百二甲、崁頭等聚落;後者轄胡厝寮聚落,仍歸屬於安定鄉。由於當時胡厝和胡家兩村的學生,必須步行遠至安定就學讀小學,距離約有6公里遠,相當不便,故於民國37年,將胡厝寮劃歸併入善化鎮,並將「胡厝」和「胡家」兩村改為里。

民國54年(1965)又再進行一次行政區域調整,將原「港尾村」內的油車,獨立劃分稱為「南安村」,同時將「六嘉村」內的中崙與沙崙獨立劃分,稱為「中沙村」。[75]至今則維持此16村,未曾改變。

貳、復榮村遷村

民國46年(1957),舊名為「牛肉寮」的復榮村,因全村大半罹患皮膚怪病而遷村,並將「復榮村」改名為「大同村」,此為民國時期首例因疾病而遷村者,故不僅為安定鄉之大事,也轟動全國。

復榮村皮膚怪病為流行於嘉南沿海烏腳病的一種,烏腳病是皮膚病,患病者初期其腳會變成蒼白或紫紅,主要是因為四肢末稍血管缺血,而後會呈現烏黑色,乃至潰爛,必須切除。而不同於相同症狀的糖尿病,烏腳病在切除後,病症有時仍會向上蔓延,病患得切除多次,痛苦之折磨,可想而知。但復榮村病症不同,其發作地點並不集中於腳部,而是全身有黑褐色之斑點狀及混合白斑,患者過世也多半是因癌症、肺結核等症狀。[76]

這種病症在日治時期就已發生,當時日人雖曾派遣人員進行研究,但未有結果,民國時期也陸續有醫療人員進行醫治及研究,但居民對此相當低調,故不為外界所知。民國40年(19514月安定衛生所成立之後,該所主任李忠誠醫師聽聞復榮村居民已感染此病30餘年,進行訪查,並於民國42年(19531119日提出報告,[77]經由媒體報導,引起全國震驚。

當時復榮村村民以30歲左右之患者最為嚴重。手掌及足□邊緣因角化性肥厚增殖、患部破裂,手足背及前臂下腿下部發生約黃豆或花生大表面粗糙的角化性丘疹,這都使其步行及操作困難。且村民常以不潔之小刀修削,引起細菌侵入,變成潰瘍或成壞疽,不易痊癒。況該村村民。因得此病後經濟逐漸困難,生活狀況比較一般農村為貧苦。

後經過台大醫院調查,方才瞭解烏腳病發病的主要地區,都是與本鄉相同,是由以前內海演化而成的海埔新生地。這些區域因土地鹽化,所以飲用水必須要開鑿較深的地河水,該水質含砷量過高,飲用久後,就會引起慢性砒素中毒,因此要解決烏腳病的發生,根本之道就是從飲水著手。[78]

復榮村之所以會在民國時期病症加劇,當地居民及調查均指出在光復前後,居民挖了幾口30多公尺的深井,許多喝了井水的村民,在數年內集體爆發患病過世。[79]後來參與調查的台大醫師則認為,因其飲水中含砷過量,居民飲用或洗滌後將水倒在地上,其日曬揮發後,砷反而留在地面,日治時期因常淹水,砷會被沖刷消失,但民國時期因堤防修築,淹水較少,反而讓砷殘留在地面,後隨風沙飄至居民身上。[80]但真實原因為何,迄今仍無定論。

雖無法查明原因,但知道病患只要遷離復榮村,至遲1年即可痊癒,因此當年(民國42年)年底縣府就開始考慮遷村。[81]當時的臺灣臨時省議會議長黃朝琴,連同陳海永、黃業、劉傳來、蕭秀利等議員會同衛生處官員實地勘查。並提出了改善飲水治療病患或考慮遷村二項方案。[82]由於當時民眾多引用地下井水,省府興建兩座蓄水池改善居民用水並全面實施預防注射來因應,但效果不佳,到民國44年,全村已9成以上染病。[83]

以自來水改善用水,也在臺灣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一次大會中,由議員黃業、林全義、梁許春菊提案建議,請省政府與美援會撥款補助,興建安南區及安定鄉之自來水廠,以改善受污染的水質問題,[84]但因經費過高,最後仍告失敗,僅能朝遷村一途。

民國44年(1955),臺南縣政府及安定鄉公所向臺灣省政府爭取遷村計畫。於當年815日下午3時,在省府建設廳召開遷村會議,會中決議由安定鄉公所提出遷村計畫及預算表。同年1024日上午9時,更由內政部召開「臺灣省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皮膚病案會議」,會中針對究竟是要改善飲水或是遷村提出討論,後與會人士均認為如果要改善飲水,經費龐大且成效有限,故決議以遷村為原則,遷村計畫由臺南縣政府提出,經縣議會同意後,送臺灣省政府核定實施。[85]臺南縣議會臨時大會於1119日亦通過此遷村案,新村地址暫訂為六嘉村。

但原設定之新村地址,經縣府開鑿深井、檢驗水質,發現與復榮村的水質相同,含有過量砒素,遂宣布放棄。[86]後選擇遷至同為六嘉村的新址,於民國46年正式遷村,命名為「大同村」,僅5戶留在原地,也讓當地居民不再受烏腳病的困擾。 

第二節  經濟發展

安定鄉為典型農業鄉,因此民國時期經濟發展與政府農業政策有關,同時隨著臺灣逐步以工業發展為主,安定鄉又無法完全轉向工業化,其發展開始出現瓶頸,人口開始停滯、甚至外流。[87]

壹、農業的改進:土地改革及曾文水庫的興建

民國時期,政府播遷來臺後,隨即推動多項改革措施,其中對農業影響最大者莫過於土地改革制度。日治時期土地多掌握在少數地主手中,此種租佃情形造成佃農生活普遍窮困。因此自民國38年(1949)開始陸續推動「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與「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政策。民國39年時(1950),安定鄉地區的自耕農有7,639人,約佔全部農業人口46.17%,到了民國50年(1961),自耕農已增為16,890人,約佔全部農業人口74.32%。佃農擁有自己的土地後,可以增加耕種的意願,不但有效利用土地,更提高作物產量,也使得本鄉有更多的人願意投身進入務農行列,農民比率一直高居不下。[88]

除了土地改革外,在農業灌溉用水方面也有進展。初期灌溉用水仍是依靠嘉南大圳來進行,但要以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負擔整個嘉南平原灌溉用水,仍感不足。為增加灌溉面積,民國時期興建了白河水庫及曾文水庫,大大改善灌溉問題,其中曾文水庫與本鄉較為相關。

烏山頭水庫用水主要取自曾文溪,但約莫僅能儲存三分之一,惟有在曾文溪上游擇址興建更大的水庫,與烏山頭水庫串連營運,才能更有效利用曾文溪。臺灣省水利局從民國48年(1959)開始進行規劃調查,於民國56年(1967)正式開工、民國62年(1973)完工。[89]完工後使得嘉南平原地區原來三年一作的耕作區,轉變為三年二作,[90]本鄉亦不例外。

除了灌溉用水有效提高,政府亦於民國57年(1968)開始進行農地重劃,所謂農地重劃是將原來不整齊的農田,經過交換分合,重新配置水路,變成井然有序,使每一塊農田都能臨水路及道路,讓其灌溉、排水更加方便。

本鄉的農地重劃開始於民國57年,完成蘇厝、安定、港尾、管寮、海寮、新吉等段,共1226公頃。民國58年再完成六塊厝和港口等段,共58公頃。至民國82年(1993),全鄉完成農地重劃者1661公頃,佔全鄉耕地面積75%,大大提升耕種效率。[91]加上農會系統的農事小組,全面推行農業的推廣教育,並且進行耕種技術的革新、改善化學肥料等,使得各種物產皆不斷提升產量。

    雖然農業經過多項改革,產量也隨之增加,但由於工資、成本皆提高,農產品價格不穩定,使農民所得無法提高,這也讓本鄉從事農業的人口逐漸下降,從事工業者逐步增加。

貳、工業的發展:工業區、大汽車廠到南科

雖然民國時期的本鄉在農業發展上,因灌溉等方面的改善,使其產量有所進步。但臺灣的工業卻在此時有更飛躍性的成長。民國46年(1957),接受美國援助的臺灣,在美國壓力下,經濟政策由以往的「進口替代工業化」,改成「出口導向工業化」,政府開始敞開大門,接納外資。這個結果讓民國50年代成為臺灣經濟成長的黃金時代,外資(主要為華僑、美資、日資)開始導入,在臺灣設立工廠,納入全球體系,成為國際分工的一環,從民國53年(1964)到62年(1973),臺灣經濟以每年二位數速度成長,所謂的「臺灣奇蹟」於焉誕生,也讓臺灣成為所謂的「新興工業經濟地區」,[92]也代表臺灣工業化的到來。

在工業化潮流下,像安定這種以農業為主的地區遭到較大衝擊,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農業工資急速上升,農用資材成本提高,農產品價格不穩定,農民所得偏低,臺灣農村進入衰退期。為解決勞動力的不足,於是推行農業機械化,抑制工資成本的上升,但是面對國外低廉的進口農作物,排擠了國內農產品,乃迫使國內農產品價格持續降低,因此耕作面積有減少的趨勢。農民被迫放棄間作,進行休耕。

進入工業化時代,臺灣各地紛紛設立工業區,安定亦不例外。民國65年(1976)安定都市計劃提出時,規劃了位於安加村的安定工業區,其規模較小,內有兩條聯外道路,工業一路與工業二路,可與178縣道銜接,整個園區廠商就依照這二條道路興建。工業區內有鋁業、皮革、塑膠、金屬、模具、製輪、樹脂、機械等工業。 

    安定鄉第二個工業區為中崙工業區,位於臺19號省道,安和路6段以西,隔和順橋與臺南市區洲北里為鄰,北方為安定鄉中沙村中崙聚落,西邊與沙崙聚落相隔,是由臺南縣政府主導,並由廠商合力開發的工業區。面積為25.99公頃,目前廠商有66家,經營項目以汽車零件、電纜、電線、眼鏡、塑膠、鋼鐵、壓鑄、五金、手錶、家電等為主,園區發展頗為蓬勃。 

    除了這兩個開發成功的工業區外,還有兩個未開發成功的工業區,其中原本是臺灣要重點開發的產業:大汽車廠,則是與安定擦肩而過。民國70年代,政府鎖定電子及汽車,做為下一個產業發展的目標,民國69年(1980)開始設置的新竹科學園區確實讓臺灣的電子產業升級,也讓臺灣成為以科技產業聞名的「綠色矽島」,但汽車產業發展則不如理想。[93]

    大汽車廠為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與中國鋼鐵公司共同投資,於民國711982)年12月簽訂合作協議,計畫為年產30萬輛汽車的大廠,政府也對此滿懷期待。民國72年(19838月,雙方勘察全臺適合設廠地點後宣布初步選定臺南縣安定鄉海寶工業區、台中縣后里及屏東縣頭前溪三處用地進行討論,[94]其中海寶工業區位於海寮鄉近公親寮及溪埔寮一帶,約有140公頃。在廠址的選定上,中鋼一直屬意安定,但豐田則比較傾向后里,雙方對此一直未有共識,[95]除此之外,亦有許多細節未能談妥,最後日方決定放棄,不僅使我國的汽車夢碎,更影響安定後來的發展。

    另一個後來也未開發成功的工業區為新吉工業區。新吉工業區面積有123公頃,原為臺糖農場,位於臺南縣安定鄉、西港鄉及臺南市安南區,於民國86年(1997)由臺南市政府及臺南縣政府共同開發,但開發過程一波三折,最後更爆發弊案,也使整個開發案終止。

    雖然安定鄉接連兩個工業區開發案都失敗,但南部最重要的「南部科學園區」卻在民國84年(1995)座落於安定鄉旁邊的新市鄉,對安定鄉仍有影響。該園區最早是行政院於民國80年(199111日「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所提出「新設科學工業園區」的構想,並於民國82年(199371日通過之「振興經濟方案」中,提出「增設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此園區引發南部各縣市的爭取,民國83年(1994)時國科會決定在臺南縣新市與高雄縣路竹擇一而建,最後經過評選,民國841月宣布由新市鄉脫穎而出。[96]因南科園區緊鄰安定鄉,因此對於安定之發展亦有助益。 

民國時期迄今60餘年的發展,從下表可以觀察到,在民國45年(1956)至民國55年(1966)之間,人口達到高峰,隨後就進入成長遲緩期,甚至有些下降。這也反應出由臺灣由農業社會轉入工業為主後,安定這種傳統農業聚落的處境。

而傳統的三大聚落:港口(港口村、港南村)、蘇厝(蘇厝村、蘇林村)、安定(安定村、保西村、安加村),人口與日治末期相同,依序仍是港口、蘇厝、安定。但近幾年來,在交通及工業區、南科的影響下,幾個以往因土地耕作價值不高而人數較少的聚落,則快速增加。如位於台19線交通要道兩側的新吉村、海寮村、與接近南科的中榮村,人口都逐步攀高。尤其是在新吉設有交流道的高速公路臺南支線通車後,讓交通便利的新吉村與海寮村,成為近幾年來人口增加最快速的村落,也可見近來安定的變化。

 

民國35

民國45

民國55

民國65

民國75

民國85

民國95

民國98

蘇林村

1843

2363

2978

2967

2791

2796

2629

2558

蘇厝村

1814

2286

2572

2577

2212

2331

2388

2348

安定村

1148

1486

1653

1701

1694

1872

1800

1761

保西村

918

1161

1340

1194

1044

964

978

966

安加村

1374

1351

1571

1615

1611

1532

1479

1498

南安村

 

 

686

635

571

600

706

740

港尾村

1797

246

1945

1952

1935

1913

1957

1961

中榮村

868

1134

1377

1530

1453

1353

1569

1804

港口村

1567

1811

2208

2334

2612

2910

3036

3184

港南村

1553

1976

2385

2395

2593

2924

2914

2838

復榮村

576

612

 

 

 

 

 

 

大同村

 

 

761

928

902

871

872

835

六嘉村

1404

1740

1408

1504

1601

1889

1851

1852

中沙村

 

 

663

848

814

961

864

827

新吉村

1154

1241

1477

1622

1832

2169

2529

2759

海寮村

1639

1933

2481

2379

2347

2874

3103

3071

管寮村

1233

1258

1506

1394

1250

1194

1155

1127

2-4-2  民國時期安定鄉人口統計。資料來源:安定鄉戶政事務所

參考及引用書目

一、漢文(含中譯本)

(一)原始資料及官方出版品

不著撰人,《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收於臺灣文獻叢刊第181種)。

六十七,《采風圖合卷》(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民國9612月)。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民國9212月)。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民國8312月)。

吳新榮、洪波浪主修,《臺南縣志》(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696月)。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文建會,民國946月)。

洪英聖編著,《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臺北:聯經,民國912月)。

洪英聖編著,《畫說乾隆臺灣輿圖》(臺北:聯經,民國912月)。

洪敏麟,《重修臺灣省通志  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民國848月)。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民國9311月)

徐世大,《臺灣省通志稿  經濟志水利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443月)。

莊英章,《重修臺灣省通志  住民志姓氏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民國866月)。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臺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結案報告》(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811月,未出版)。

臺南縣政府,《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遷村計畫》。

劉寧顏,《重修臺灣省通志  經濟志水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民國812月)。

(二)專書

石萬壽,《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民國796月)。

何培夫,《南瀛古碑誌》(新營:臺南縣文化局,民國905月)。

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南投:臺灣文獻館,民國9112月)。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民國9212月)。

黃明惠、黃明雅,《南瀛聚落誌》(新營:臺南縣文化局,914月)。

黃世傑,《臺灣公共工程外史:曾文水庫篇》(臺北:漢肯,民國896月)。

許清保,《南瀛遺址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312月)。

許清保,《南瀛港口誌》(新營:臺南縣文化局,968月)。

陳鴻圖,《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89月)。

曾曉馨、曾順忠,《南瀛古井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54月)。

楊森富,《台南縣西拉雅地名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21月)。

趙文榮,《南瀛內海誌》(新營:臺南縣文化局,954月)。

劉還月,《南瀛西拉雅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834月)。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58月)。

鍾騰,《南瀛大地主誌》(新營:臺南縣文化局,983月)。

韓家寶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民國915月)。

(三)論文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8年,未出版)。

林秀容,〈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史研究〉(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6月,未出版)。

吳昭儀,〈從遷村到防治:台灣公衛史上的烏腳病〉(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87月,未出版)。

吳建昇,〈道光三年以前臺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96月,未出版)

陳亮州,〈清乾隆年間臺南海坪的利用與糾紛〉,《南瀛文獻》第6輯(2008.3),頁60-71

臧振華,〈曾文溪流史前聚落的時空架構〉,《南瀛文獻》改版第1輯(2002.1),頁14-37

(四)報紙、網站資料

王金生,〈烏腳病流行病學調查參與記〉,《聯合報》民國801027日至114日,聯合副刊。

郭先盛,〈餘悸漸消  歸去牛肉寮〉,《聯合報》民國87527日,第39

陳有俊,〈皮膚怪病蔓延無邊  復榮村民苦海無邊〉,《聯合報》民國44614

〈為癒鄉民皮膚病 縣長計畫要移民〉,《聯合報》民國421212日,第3版。

〈復榮遷村 另覓新地〉,《聯合報》民國4515日,第5版。

〈大汽車廠用地  初步選定三處〉,《經濟日報》,民國72827日第2版。

〈大車廠廠址未獲協議  將由董事會商議決定〉,《經濟日報》,民國7299

日第2版。

〈南部科學工業區發展沿革〉http://www.stsipa.gov.tw/web/WEB/Jsp/Page/cindex.jsp?frontTarget=DEFAULT&thisRootID=195瀏覽日期:98.12.20

日文

(一)原始資料及官方出版品

土屋重雄,《臺灣事情一班》(臺北:成文,民國74年影印出版)。

新化郡役所編,《新化郡概況》(臺南:新化郡役所,昭和4年)。

新化郡役所編,《新化郡概況》(臺南:新化郡役所,昭和9年)。

新化郡役所編,《新化郡要覽》(臺南:新化郡役所,昭和12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39年)。

(二)報紙資料

〈為匪所擄〉,《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1928日第3版。

〈賞金給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3118日第3版。

〈蘇厝部落民百餘名手凶器  為爭溪埔地傷及多人〉,《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517日。

〈新化安定庄蘇厝暴民〉,《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518日第4版。

〈蘇厝寮民暴行送檢察〉,《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523日第4版。

〈曾文溪浮復地所屬  兩庄爭執未易妥協〉,《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81日第4版。

 

〈曾文溪治水續報  安定庄土地問題已解決〉,《臺灣日日新報》,昭和8627日,第4版。

〈新化、曾文兩郡堺  問題となつた浮覆地〉,《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132日。



[1]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臺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結案報告》(臺南: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民國9811月,未出版),頁6-11

[2] 臧振華,〈曾文溪流史前聚落的時空架構〉,《南瀛文獻》改版第一輯(2002.1),頁26

[3] 許清保,《南瀛遺址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312月),頁29-30

[4]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臺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結案報告》,頁11-13

[5]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58月),頁14

[6]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臺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結案報告》,頁11-13

[7]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臺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結案報告》,頁41

[8] 董秀婷,〈安定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9112月),頁565

[9] 盧嘉興,《臺南縣志卷二人民志》(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596月),頁54

[10] 吳新榮,《臺南縣志卷一自然志》(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596月),頁105

[11] 楊森富,《台南縣西拉雅地名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21月),頁94

[12]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878月),頁137

[13] 洪英聖,《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臺北:聯經,民國912月),頁241-242

[14]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文建會,民國946月),頁111-112

[15] 關於直加弄社屬於哪一社的屬社?傳統說法為目加溜灣社,可見吳新榮,《臺南縣志 卷一自然志》,頁98、盧嘉興,《臺南縣志 卷二人民志》,頁54-55,石萬壽,《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民國796月),頁55、劉還月《南瀛西拉雅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834月),頁53-54、楊森富,《台南縣西拉雅地名誌》,頁90-93。但也有人認為其與目加溜灣社無關,如林秀容,〈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史研究〉(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6月,未出版)。從《熱蘭遮城日誌》看來,直加弄社似乎與蕭壠社關係較為密切。見其16551014日條:「頭家Sako來向我們投訴說,蕭壠社有些原住民不肯離開他和其他人去年獲准租用在直加弄的土地,雖然很友好地同意收取(承購)他們種在那土地上的全部作物。因此,今天長官閣下寄一封信去給那裡的政務員,要他命令那些原住民說,只要Sako使他們滿意地轉用這些土地,例如補償在這土地上的果樹和竹子,他們就得離開這些土地。」見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 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民國9212月),頁570由於直加弄地區位於蕭壠、麻豆、目加溜灣社交界處,也有人認為此地為三社的緩衝區,見吳建昇,〈道光三年以前臺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96月,未出版),頁40

[16] 同上,《熱蘭遮城日誌 第三冊》16551014日條。

[17] 韓家寶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民國915月),頁86-87

[18] 165041819日「遵照我們本月5日的決議,將公司轄區裏全部福爾摩沙的村莊、河川和漁場給出價最高的人……Hammekan(含西港溪)和Tickeran(直加弄溪),包括蕭壠地區的邊緣直到岸邊,因為位於魍港南邊的那條淡水的蕭壠溪的溪口也一起發。」見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 第三冊》,頁127

[19] 韓家寶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頁88-89

[20] 1654430日「要在Tikaran直加弄田園耕種的中國人將可被分發耕種七年,他們被分發耕種的土地,每morgen地每年必須繳納2里爾,以1里爾51stuyvers計算,不過第一年例外,因為播種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因此這一年每morgen地只收一里爾,以後他們繼續開墾的土地,每morgen也只需繳納一里爾」見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 第三冊》,頁322

[21] 同註16

[22] 韓家寶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頁88-90

[23] 盧嘉興,《臺南縣志卷首》(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696月),頁88-89

[24] 吳新榮,《臺南縣志卷一自然志》,頁105

[25]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頁129149195

[26] 莊英章,《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姓氏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民國866月)。

,頁74

[27]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6月,未出版),頁19

[28]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頁137

[29] 詳見宗教篇。

[30] 盧嘉興,《臺南縣志卷首》(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696月),頁39-40

[31] 許清保,《南瀛港口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68月),頁262-269

[32]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頁164

[33] 胡厝寮聚落在民國時期劃分至善化鎮,故本篇對其著墨較少。

[34] 周鍾瑄,《諸羅縣志》,頁89

[35]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頁129

[36]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民國9311月),頁120

[37] 碑文收於洪波浪、吳新榮,《臺南縣志卷十附錄》(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696月),頁29

[38] 陳亮州,〈清乾隆年間臺南海坪的利用與糾紛〉,《南瀛文獻》第六輯(2008.3),頁63-64

[39] 另一民變:張丙事件的戰場位於胡厝里百二甲,該地於清代與安定同屬「安定里東保」,但民國時期行政區域劃屬於善化鎮,故本文將不提及。

[40] 董秀婷,〈安定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頁557

[41] 盧嘉興,《臺南縣志卷首》(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696月),頁44

[42] 趙文榮,《南瀛內海誌》,頁62-65

[43]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頁137

[44]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頁164

[45] 黃文博,《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頁159

[46] 《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收於臺灣文獻叢刊第181種),頁100-101

[47] 關於其築堤過程,可見〈直加弄築岸碑記〉,收於何培夫著,《南瀛古碑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55月),頁221-222,主文如下:「直加弄在安定、新化二里中,上通曾門大溪,下達洲尾諸澗,地卑濕而人安居,則以有古岸存焉。自道光二十年間雨侵岸失,變成滄海,田不耕而俯仰無資,賦莫償而追呼孔亟,蕩析離居,所惻然也!爰議敦請郡內職員許世澤總董其事,呈懇邑主胡親臨詣勘。職員首先倡捐,計田數之多寡,分起止之重輕,按業鳩金。聿新基址,即舊岸而更廓之,以期久遠。工程浩大,所費不貲,賴諸君子樂善好施,遂以告竣。從此水旱有備,田里無虞,堤上春風世世共之矣。」

[48] 徐世大,《臺灣省通志稿  經濟志水利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443月),頁237

[49] 曾曉馨、曾順忠,《南瀛古井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54月),頁380-381

[50]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收於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頁85

[51] 《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收於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頁2-3

[52]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頁84-85

[53]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53-55

[54] 〈為匪所擄〉,《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1928日第3版。

[55] 〈給金賞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3118日第3版。

[56]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200312月),頁118-121

[57] 許永河、周俊霖,《南瀛糖業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811月),頁111-112

[58]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76-79

[59] 陳鴻圖,《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89月),頁88-104

[60] 徐世大,《臺灣省通志稿  經濟志水利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443月),頁200-206

[61]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79-80

[62] 〈直加弄庄築堤碑記〉,收於何培夫主編,《南瀛古碑誌》(新營:台南縣政府,民國905月),頁223-225

[63]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5413日,第4版。

[64] 徐世大,《臺灣省通志稿  經濟志水利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443月),頁247-248

[65] 謝嵩林,《臺南縣志》(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696月),頁44

[66] 徐世大,《臺灣省通志稿  經濟志水利篇》,頁247-248

[67] 如管寮就徵收33甲,補償金額合計31千圓,見〈曾文溪治水續報  安定庄土地問題已解決〉,《臺灣日日新報》,昭和8627日,第4版。

[68]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103

[69] 〈蘇厝部落民百餘名手凶器  為爭溪埔地傷及多人〉,《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517日、〈新化安定庄蘇厝暴民〉,《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518日第4版。

[70] 〈蘇厝寮民暴行送檢察〉,《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523日第4版。

[71] 黃明惠、黃明雅,〈鐵漢王賞大戰無目蛇〉,《南瀛聚落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民國911月),頁382-385

[72] 〈曾文溪浮復地所屬  兩庄爭執未易妥協〉,《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81日第4版。

[73]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75

[74] 〈新化、曾文兩郡堺  問題となつた浮覆地〉,《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132日第5版。

[75]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110-112

[76] 大同村採訪,民國981128日。

[77] 臺南縣政府,〈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遷村計畫〉

[78] 王金生,〈烏腳病流行病學調查參與記〉,《聯合報》民國801027日至114日,聯合副刊。

[79] 郭先盛,〈餘悸漸消  歸去牛肉寮〉,《聯合報》民國87527日,第39版。大同村採訪,民國981128日。

[80] 王金生,〈烏腳病流行病學調查參與記〉,《聯合報》民國801027日至114日,聯合副刊。

[81] 〈為癒鄉民皮膚病 縣長計畫要移民〉,《聯合報》民國421212日,第3版。

[82]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139

[83] 陳有俊,〈皮膚怪病蔓延無邊  復榮村民苦海無邊〉,《聯合報》民國44614日,第5版。

[84]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139

[85] 〈內政部召開關於台灣省台南縣安定鄉復榮村皮膚病案會議紀錄〉,收於臺南縣政府,《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遷村計畫》。

[86] 〈復榮遷村 另覓新地〉,《聯合報》民國4515日,第5版。

[87] 董秀婷,《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頁560

[88]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128

[89] 黃世傑,《臺灣公共工程外史:曾文水庫篇》(臺北:漢肯,民國896月),頁128-131

[90] 臺灣省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曾文水庫建設誌》(編者自印,民國693月),頁1-2

[91] 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頁130

[92]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建、耿景華譯,《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頁40

[93]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吳偉建、耿景華譯,《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頁155

[94] 〈大汽車廠用地  初步選定三處〉,《經濟日報》,民國72827日第2版。

[95] 〈大車廠廠址未獲協議  將由董事會商議決定〉,《經濟日報》,民國7299日第2版。

[96] 〈南部科學工業區發展沿革〉http://www.stsipa.gov.tw/web/WEB/Jsp/Page/cindex.jsp?frontTarget=DEFAULT&thisRootID=195瀏覽日期:98.12.20



台長: 王御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