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自由主義的終結》(北京:社科文献)?該不會又是本炒作《xx終結》的庸俗性後現代主義之作吧!
非也!《自由主義的終結》是以「世界體系理論」著稱的華勒斯坦之作:
<另眼向洋看世界—解讀華勒斯坦《自由主義的終結》>
朱蓉蓉 , 薛恒 <<社科與經濟信息 >>2002年11期
20世紀90年代初柏林牆倒塌、蘇聯解體引起了各種各樣的因果解釋,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並不得不佇足沈思的是當代"新左派"社會--曆史學大師伊曼努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觀點.在他1998年出版的新力作<自由主義的終結>(The End of Liberalism)一書中,華勒斯坦獨樹一幟地認爲,蘇聯東歐十年前發生的一系列戲劇性變化,實際上是主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意識形態及其施政近150年的自由主義的終結,而不是大多數論者直觀認爲的是自由主義對社會主義的勝利.
曆史終結于資本主義還是資本主義曆史的終結——福山與沃勒斯坦曆史趨勢論之比較> 江華 <<學術研究 >>2006年12期
福山和沃勒斯坦的曆史趨勢論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何種曆史的終結.福山認爲自由民主社會將終結人類意識形態的發展史,沃勒斯坦聲稱資本主義作爲一種曆史體系將面臨崩潰.
二是兩種不同的曆史觀.兩種不同的曆史趨勢是兩種不同的曆史觀演繹的結果,福山的曆史觀是唯心主義的、單線進步的和歐洲中心主義的,沃勒斯坦的曆史觀是唯物主義的、多元的和全球性的.
三是曆史的終結和主體的實踐.福山認爲在曆史終結于資本主義後,人們的實踐是消極的,所獲得的只是物質的滿足;沃勒斯坦認爲資本主義曆史終結後,美好的社會只是一種可能,因而主體的實踐變得非常必要並且意義重大.總之,兩人的曆史終結論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今西方世界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曆史前景的不同認識.
可惜華勒斯坦的《自由主義的終結》和福山的《歷史的終結》皆似論文集,不像三卷的《世界體系理論》立論嚴謹。
這個嘛!可參考我館《台灣共犯體之析判》
第六章/二 經濟發展的諸典範
(三) 依賴理論之分析……………………………………………
1 現代化理論與依賴理論……………………………………
2 拉丁美洲依賴結構之形成…………………………………
3 NICs與依賴……………………………………………
4 陳玉璽的《台灣的依附型發展》…………………………
(1) 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
(2) 陳玉璽的方法論……………………………………………
(3) 依賴發展之批判……………………………………………
5 杭之的《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少自吹了!還不如下文深入淺出:
世界體系理論概述>楊博智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世界體系(world-system)理論由學者華勒斯坦(Wallerstein)於1970年代提出,前承依附理論、後開媒介帝國主義之先河,成為政治經濟學在討論不平等國際分工時的重要依據。以下本文將就其中幾個重要概念以及受批評之處加以整理說明,並提出幾點問題與思考。
世界體系與核心─邊陲
在華勒斯坦的理論中,現代世界體系是「一個有著廣泛勞動分工的體系。這種分工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地理上的。…經濟任務的分佈範圍不是平均地分配在整個世界體系之中。…它擴大和合法化了這個體系之中某些群體剝削其他人勞動力的能力,也就是能得到剩餘的更大分額。(郭方等譯,1998a:522)」這樣的一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體系起源於十六世紀的歐洲,所得物分配的不均,導致一種層內有層的多層結構,在16世紀歐洲世界經濟中存在核心地區與邊陲地區的差別,在核心地區有國與國之間的區別,在國家內部有地區與階層間的區別,在某地區內有城鄉之間的區別。(郭方等譯,1998a:123)
而其中「核心」與「邊陲」為一種關係,涉及不平等的交換關係、不平等的地理關係、以及擊壟斷與自由競爭的關係。如果有兩對剩餘價值的生產者和受益者,而其中一對的受益者也將得到另一對部分的剩餘價值,這不是直接來自於第二對剩餘生產者,而是其受益者,這樣的關係即是所謂的「核心─邊陲」關係。越靠「核心」越有壟斷權,而越靠「邊陲」則有越多擠破頭的競爭,核心化與邊陲化亦形成兩極分化的局面。」(蕭新煌,1987:320-321;郭方等譯,1998c:420)
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內的普遍原則即是追求最大的資本累積,其本質上是對累積資本的酬報,這也包括個人資本,它們要比未訓練的勞動力得到更高比例的酬報,是以需要高水平技藝和較大資本額的任務保留給較高等級的地區,而世界經濟缺乏一個中央政治機制使它很難對報酬的分配不當有著加以制衡的力量。(鄭斐卿,1998:11-12;郭方等譯,1998a:523)
循環與週期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通常處於一種漫長的「擴張」與「衰退」的循環律動之中。由於資本的累積往往透過壓低成本與提高售價來達成。然而,壓低直接生產者所分配的剩餘與提高售價的企圖是相矛盾的,因為前者會造成市場需求的削減,後者則需提高市場需求。而生產與供給的決定則無秩序可循,供給的決定權決定在廣泛的生產的手中,使得世界的總生產量大於世界的「有效需求」,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於是走向衰退。而面臨衰退,有兩種方式可以增加世界的有效需求,其一是體系範圍的「擴張」,其二是重新議定歷史既定的工資。(鄭斐卿,1998:12)
半邊陲
資本累積主要是透過壟斷,壟斷則轉化為核心─邊陲關係。而我們在地理上可以觀察到一些傾向核心行為的地區以及另一些傾向邊陲行為的地區。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三層式的區域分配。(郭方等譯,1998c:422) 生產行為在這些半邊陲(semi peripheral)國家裡更平均的分割。一部分表現的像是邊陲國家對核心國家的行為,而另一部分反是。(Wallerstein,1979: 97) 而核心地區國家企圖使它們成為聯繫邊陲地區的中介,剩餘利潤的傳送帶,在核心國家相互爭鬥激烈的地方,某些地區可以改善自己的相對地位。(郭方等譯,1998b:342)
變遷的可能 vs. 體系的穩固性
在世界體系之中的國家位置並非全然不變的,隨著自然條件、生產技術、以及國家政策等內外在因素的改變,一個世紀裡的外部競爭場經常在下一個世紀變成邊陲或半邊陲地區。而核心國家可以變成半邊陲地區。半邊陲地區也可以變成邊陲地區。(郭方等譯,1998a:523-524)
華勒斯坦強調「體系的穩固性」是在於,任何國家在世界體系內位置的變化,都不會使得體系本身改變。(蕭新煌,1987:313)由於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交換基礎乃是在於剩餘資源的徵收與佔有,是以不能讓所有國家都同時「發展」,此體系本身在功能上運作即是不平等的、有核心與邊陲之分的。(Wallerstein,1974a;引述自蕭新煌,1987:313;戴曉霞,2002:62)
而此體系有日益穩固的趨勢,包括三項主要發展:其一是「普羅化」的發展(proletarianization),世界人口逐漸成為薪資勞工,小規模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則逐漸消失,使得更多的人口更容易被剝削與控制;其次是科技的發展與「工業化」,工業化由核心地區往邊陲與半邊陲擴張,然而邊陲地區的些微工業化並不會改變其面貌,更不會使它成為核心國家,因為核心國家一直會去發展更新、更專門的工業活動,維持兩者間的差距;其三是「科層化」,國家組織、經濟組織、甚至文化制度對個人與團體的影響更加擴大,而其中核心國家的政府依然比邊陲地區的強大許多。(蕭新煌,1987:315)
國家的角色
「國家」是世界體系中的主要行動者,世界經濟中國家在幾個地區不斷地壟斷商品,利用國家機器在世界經濟中使其利潤最大化,這些國家遂成為核心國家;而有些國家在世界經濟中利用不太進步的技術與過多的勞動力,遂成為邊陲國家。剩餘的分配由邊陲移向核心,提供進一步機械化的資金,增加了產品的優勢,由是重複資本累積的過程。(鄭偉民、王正毅,1999)
而這並非純然是一個經濟現象,核心國家的強勢,必定伴隨著強力的國家機器作為援助;而邊陲地區,則次可能出現有力的國家,世界分工的核心地區與強力科層國家機制的存在,實為一體兩面。(Wallerstein,1974;引述自陸先恒,1988)
然而國家政策並不是原動力而只是干預過程。並不是一切國家都可以任何為期喜好的政策並指望取得好結果。在世界勞動分工中,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成功地將其國家地位等級做出重大改變。(郭方等譯,1998b:P.272)
科技的角色
華勒斯坦認為生產技術的發展使壟斷更為強化,因為「較高的生產率轉變為較低的費用,使得對「技藝和知識」一時的市場壟斷成為可能。」(郭方等譯,1998c:32)
然而技術進步並非資本主義發展的充分條件,雖然世界經濟將愈可能透過技術的進步而加以擴展,從而使少數特定區域有機會運用策略改變它們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既定位置,但對這種流動性的強調往往掩蔽了體系普遍存在的剝削─依附關係,並忽略不均衡的分配機制常使發展期待落空的事實。(紀金山,2001:83-84)
批評與修正
Skocpol提出世界體系模型的兩個化約,其一是將社會經濟結構化約為受到世界市場的機會與科技生產的可能性所決定;其二是將國家結構與政策化約成受到「統治階級」的利益所決定。
前者對體系基本經濟動力的解釋,完全是藉由自由經濟學家所強調的變項,而忽略了馬克思對生產關係與是於價值侵吞的基本觀點,只是將「勞力控制」視為統治階級改善市場的最佳策略而已。
後者將政治化約為追求世界市場的階級利益,藉由有關經濟條件與世界市場利益的論證,解釋國家強度的差異,卻忽略諸如歷史上原有的制度型態、來自下層階級的反抗、以及地緣政治的限制等潛在變項。一方面給予國際政治霸權決定性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剝奪了政治自主的功能,將之化約為階級市場利益的「庸俗」表現而已。(蕭新煌,1987:408-410)
紀金山(2001:89-90, 92)則將之與90年代以後,Castells等人的全球化論述作比較,認為前者的「世界體系經濟」與後者「全球化經濟」間存在以下斷裂:
在體系結構上,世界經濟的主要行動者是國家單位,全球化經濟則重視區域經濟和商品鏈等超國家網絡組織或跨國公司。在經濟活動的累積與擴張上,前者著眼於實際商品在空間中貿易交換所產生的利益,後者則是著眼於透過生產要素在流動空間中的有利組合,所擴大的經濟生產勞動力剩餘價值的剝削與佔有。在位置決定機制上,前者重視整體歷史時空條件結構影響,後者強調區域所擁有之知識技術優勢。在累積分配上,前者強調地理優位性,後者強調區域經濟和產業網絡的學習與互賴機制。空間形式建構邏輯,前者以「核心─半邊陲─邊陲」之剝削與依賴關係運作,後者則強調區域經濟和產業網絡的學習與發展機制。
最後,全球化經濟透過地方空間制度與技術、策略等學習累積特殊性的關懷,可以修正過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歷史決定論和依賴的論點,進而導出全球互賴關懷取向。
而關於「政治自主性」的問題,華勒斯坦指出,資本加為了追求最大的資本累積,會嘗試一切可能之手段,其中包括經濟、政治、甚至是文化。但在具體的情況下,你想辦法組合它們以配合當時迫切的需要。性別岐視與種族歧視是伴隨著其他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內追求最大資本累積之行為而生的現象。(郭方等譯,1998c:423;Wallerstein,1990:49)
問題與思考
總而言之,世界體系理論的核心在於「核心─邊陲」的依附與剝削關係,這種「不平等」的關係是以「資本累積」為目的、以「壟斷」為方法來達成。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核心國家都以其特殊的方式維持其壟斷地位,例如十七世紀的歐洲,各地區在勞動控制的形式上有所區別(核心:工資勞動者、個別經營者;半邊陲:分成制佃農;邊陲:封建制);而壟斷能力並非是非有即無的,是以「核心行為」與「邊陲行為」在一個國家中往往是同時呈現,所謂「半邊陲」國家即是兩者的比例相同者,是以所有的「半邊陲」國家並不一定具有相似的生產方式,例如在十七世紀的歐洲,西班牙(對南美的殖民地而言是核心,對英法而言則是邊陲)、瑞典(在銅、鐵、焦油的生產上具有壟斷地位)、以及二十世紀的OPEC諸國(在原油生產上具有壟斷地位)。(郭方等譯,1998b:278-324;Wallerstein,1979:95-118)故嘗有人將半邊陲定義為「出產勞力者」、將邊陲視為「出產原料者」,恐怕是對華氏論述十七世紀半邊陲國家時「半邊陲地區國家加工包銷工業這一事實,正是使它們自己在此時別於邊陲地區的標誌」一語的誤解。
而針對紀金山(2001)所指出「世界體系」與「全球化經濟」的斷裂,嘗試做出以下再思考與回應:
在經濟活動的累積與擴張上,該文指出世界體系經濟以「貿易交換」作為剩餘累積的方式,全球化經濟則是一種「全球生產鏈」。然而事實上,華勒斯坦曾指出體系中「商品化」的趨勢,土地與勞力等「生產因素」逐漸被商品化,而由價格機制來重新連結。(蕭新煌,1987:350)由此觀之,當「生產要素」被作為商品而在全球範圍流通時,似乎與「全球生產鏈」沒有根本性的差別。
而整理其間的相異點,歸納兩個世界體系論在90年代以後可能的修正:
其一是國家的角色。世界體系論中的「國家」的政治力是資本家得以行程壟斷的要素之一;而「全球化經濟」則認為,生產要素可以透過去管制、科技及資訊技術,避開國家的規制。雖然「去管制」常常也就是一種「積極的國家管制」,而華氏也論及核心國家常透過「開放自由競爭」的方式以遂行其剝削,然而在跨國企業如此興盛的今日,國家與資本家的關係亦需要重新再做思考。(世界體系論中,核心國家幫助資本家加強「核心─邊陲」關係之目的在於,將邊陲的剩餘帶入國內以供其課稅。)
其二是科技的轉變,這體現在兩方面上:其一是「全球壓縮」後地理距離的消失,世界體系中,半邊陲國家─例如普魯士,由於核心(西歐)與邊陲(東歐)的地理距離,「足以提供一個半邊陲強國在中歐活動的餘地」,以成為剩餘價值的輸送帶。而在資訊科技發展下,全球壓縮後,此類型的半邊陲國何去何從,是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其二,全球化經濟強調技術的「學習與互賴」,是否在體系內能普遍地縮小核心與邊陲間「技術的差距」,繼而改變世界體系中的「垂直關係」,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過,Castells也認為,全球化經濟的結構,依然是「不對稱互賴」的世界。(紀金山,2001:88)
參考文獻:
紀金山(2001)。全球化空間論述的歷史省思:兩種資本主義範型的比對。東吳社會學報,第十期:67-100。
鄭斐卿(1998)。台灣勞工失業問題研究:世界體系之分析。勞動研究季刊,132期:1-27。
戴曉霞(2002)。從依賴和世界體系到全球化:觀點的轉變及其對高等教育的意義。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7-77。
陸先恒(1988)。世界體系與資本主義:華勒斯坦與布勞岱的評介。台北:巨流。
郭方等譯(1999)近代世界體系(第一卷~第三卷)(原書Wallerstein, Immanuel〔1974〕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III)。台北:桂冠。
路愛國等譯 (1999)歷史資本主義(原書Wallerstein, Immanuel 〔1993〕Historical Capitalis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蕭新煌(1987)。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台北,巨流。
Wallerstein, Immanuel.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lerstein, Immanuel. (1990). Culture as the Ideological Battleground. Featherstone, Mike. (Ed.)Global culture :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 a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special issue, 31-56.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5/5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