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60年代》(麥田,1998)?不過是本介紹「美國」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反文化運動、和反越戰等為主之書,而非Hobsbawm,E.J.在《極端的年代》(麥田,1996,H.書後評)以「文化革命」稱呼「全球」60年代。
六○年代是意涵最豐富的美國歷史名詞之一。這十年間,人類和地球的關係因太空計畫而切斷,官方的種族歧視制度因受害者的不願忍受而動搖,禮節傳統也因男人的頭髮增長和女人的裙子減短而崩潰。在這諸般約束紛告瓦解的過程中,自由民主主義無疑扮演著加速的角色,本書便以這股思潮的發展為經,帶我們窺探六○年代各種衝突力量的基本性質。 理想、啟蒙、衝突、暗殺,搖滾樂、性解放、言論自由、回歸自然…… 「六十年代」,美國最豐富的一段歷史,在這個十年的第一年,一位後來死於暗殺的年輕總統宣誓就職,一個新世代的序幕就此展開—— 黑人民權運動在這十年取得重大成就,卻也在這十年分裂、對立、趨於沒落;反文化的嬉痞開創出新的文化,學生革命實驗著不一樣的民主政治;而令一整世代美國人痛苦的越戰,在這十年開打,也在這十年步入尾聲…… 面對這段複雜的歷史,本書透過議題的選擇與深入,探討各種政治與社會力量的激昂與分裂,照見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美國文化與政治深層的矛盾與特質。
「美國」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反越戰、學生運動、反文化運動、和垮掉的一代或分裂的一代等主題就已超負荷了,此文先貼黑人民權運動和反越戰之文,至於「六十年代」也早已成「懷舊」名詞。
懷舊指對過去的憧憬,通常是理想化而不現實的,經常和一個溫暖的童年回憶、某種遊戲或者珍貴的私人物品聯繫在一起。
研究表示,許多人相信,過去的歲月比現在美好,他們也相信過去他們過的是較佳的生活,甚至當實際上並非如此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是鄉愁的特質:美好的舊時光。流行文化經常撩撥鄉愁情緒。諸如Lost In Space和Moon Pies的電視節目總可以引起對太空時代的懷念。
在當代的流行文化中,對於過去的某個年代有一種懷舊情緒。
在美國,懷舊情緒基本上是針對20世紀,特別是1950年代到1980年代。其帶有嚴重的偏見,只針對數量有限的某些流行文化的物件,而且通常是西方,或者更準確地說,美國中心觀點的文化。
最值得注意的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對於1950年代的懷舊情緒(即使是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那是一種對戰後美國的懷念,而不是(舉例而言)對經過儉樸生活而復原的1950年代英國的懷念。同樣的,一個典型的1960年代中國人物的經歷,絕不會符合一般西方印象中的60年代。
1950年代
50年代是一個普遍被懷舊的年代,即使是在2000年代,50年代仍在美國被某些人認為是理想時代。Diners, jukeboxes, doo-wop音樂,以及通俗的科幻電影被視為50年代懷舊的重要主題。這個年代也被理想化為犯罪率低,生活簡單但是不困苦。比較諷刺但是也饒富意義的是:1950年代是種族歧視不被抨擊而婦女、兒童權利尚未發展的最後一個時期。對50年代的懷舊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
1960年代
60年代被很多人,特別是嬰兒潮世代,認為是20世紀最棒的10年。不過,現在被視為60年代(The Sixties)的實際上是從1963年底晚至1974年,其他和50年代很類似。60年代的主題有:嘻皮、搖滾、披頭四和Woodstock音樂節。60年代常被稱為「Swingin’ Sixties」,一方面因為那十年的巨大文化變遷,另一方面也因為swinging的普遍流行。60年代從1980年代開始成為懷舊的對象。
1970年代
在美國,70年代,從懷舊的角度看,不是指1970年到1979年,而是指這10年的後半段,因為前半段被視為60年代的一部份。70年代常被成為迪斯可時代,因為這種音樂在那10年間非常流行。在英國,70年代的懷舊包含整個十年。龐克搖滾和迪斯可(後者沒有像在美國那樣全面被接受)和70年代後半段最有關係。然而,華麗搖滾(glam rock)被認為是英國70年代的典型。被認為屬於70年代的物品有笑臉、迪斯可、放克(funk)和爆炸頭。
1980年代
80年代常被90年代嘲弄,儘管如此,早在1997年,對80年代的懷舊就開始了,因為它與70年代和90年代都是完全不同的。被認為屬於80年代的有:New Wave音樂、華麗金屬(Glam metal)、老電玩遊戲、魔術方塊、冷戰和電子合成器。從流行文化的角度看,80年代通常被認為開始於1979年的迪斯可沒落,結束於1991年油漬搖滾的出現。另外,80年代也常常被稱為「溢越的十年」(Decade of Excess),因為在這十年間開始富裕帶來的困惑,以及沃爾瑪等大公司的出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7%B7%E8%88%8A
美國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United States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黑人反對種族隔離與歧視,爭取民主權利的群衆運動。戰後頭10年,美國黑人爭取平等自由的運動只限于由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在法院進行的鬥爭。
1954年5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爲改變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就布朗控訴托布卡教育委員會一案作出判決:公立學校所實行的種族隔離教育是不平等的,違反《憲法第14條修正案》。
1955年12月1日,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車上拒絕讓座給白人,被捕入獄。在青年黑人牧師M.L.金的領導下,全城5萬黑人團結一致,罷乘公共汽車達一年之久,終于迫使汽車公司取消種族隔離制。1957年,金牧師及其支持者組成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將運動深入到南部生活的各個領域。1958年南方21個主要城市組織集會,發動黑人爭取公民權利。
1960年2月1日,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伯勒城 4個黑人大學生進入一餐館,白人服務員命令他們走開,他們靜坐不動。這一英勇行爲立刻得到南部廣大黑人學生響應,發展爲大規模靜坐運動,迫使近 200 個城市的餐館取消隔離制。
1961年5月初,種族平等大會又開展自由乘客運動。不久,在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參與下,得到許多白人支持,逐漸發展爲全國性運動,迫使南部諸州取消州際公共汽車乘坐上的種族隔離制。
1963年3月,金牧師等人在南部種族隔離極嚴重的伯明翰組織示威遊行,要求取消全城隔離制。示威群衆受到殘酷鎮壓,但由于金牧師的堅持和美國聯邦政府被迫進行幹預,該城種族隔離制全部被取消。伯明翰事件後,民權運動隊伍迅速擴大。
1963年8月28日組織25萬人 (其中1/4爲白人)向華盛頓進軍,要求就業,要求“立即自由”。另外,有些城市黑人還開展以暴力對付暴力的鬥爭。1964年迫使L.B.約翰遜總統簽署了《民權法》。但南部諸州仍采用各種手法阻止黑人選民登記。于是,金牧師等在種族主義非常猖獗的亞拉巴馬州塞爾馬市進行黑人選民登記運動,並于1965年3月冒著被毆打、殺害的危險由塞爾馬向州首府蒙哥馬利進軍,最後參加人數達15萬。在世界人民譴責面前,美國政府于同年8月要求國會通過了《 選民登記法》。
上述兩法未能實際完全取消南部種族隔離與歧視制度,而北部事實上的種族歧視還有加劇之勢。1968 年3月,金牧師組織貧民進軍 (又稱窮人運動) ,途經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時,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後來黑人領袖們發起的民族自決運動、黑人權力運動、黑豹黨運動以及黑人群衆自發的大規模城市騷動等,實際上都是以不同形式反對事實上的種族隔離制,特別是就業歧視制度的民權運動的繼續。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是現代非暴力運動的典型,在全世界被壓迫階級之中影響深遠,它使人們看到可以通過合法的群衆運動獲得民主權利的可能,也使人看到世界必將走向民主平等的趨勢。
http://baike.baidu.com/view/190927.html
美國60年代的民權運動在社會運動的研究以及其他社會運動的發展上都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美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社會運動理論之一 一 資源動員理論,基本上就是從民權運動的經驗研究當中萃取出來的理論。另一方面,由於民權運動的發生,在相當程度上也帶動了往後20年學生運動、女權運動、環境運動、以及和平運動的發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環境運動、以及和平運動這四種運動,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算是社會運動這個研究領域中(尤其是社會學傳統的取向)最有代表性的幾個運動,相關文獻相對上累積的最多,研究也做的最細緻。
至於左翼運動、右翼運動、族群/民族運動、以及宗教運動,基本上只能算是這個領域的邊緣研究對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外乎學院內學術分工的結果,因為這些運動在社會運動研究社群以外,都另外有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左、右翼運動一般屬於政治學的研究領域; 族群運動屬於族群關係(ethnic relations)這個領域; 民族運動屬於民族主義這個研究領域; 宗教運動則屬於人類學或宗教社會學的研究領域)。至於同性戀運動、社區運動、以及和墮胎相關的運動,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新社會運動理論」興起後比較受到重視的研究對象,在近年來頗有凌駕其他社會運動,而成為社會運動研究比較熱門之研究對象的趨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6%9C%83%E9%81%8B%E5%8B%95
美國反戰運動今不如昔>林博文 2006.10.24 中國時報
將近六成的美國人民反對伊戰,十月份美軍死亡人數創新高,美國打伊戰比越戰更沒有理由,但今天卻很少人像當年反越戰一樣走上街頭或集結校園激烈反戰。
為什麼?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已廢除徵兵制而實行募兵制,白人中產階級的兒子不用擔心入伍,不必像當年的前輩一樣焚燒徵兵卡或逃亡加拿大。
今天,只有黑人、拉丁裔、窮白人子弟和少數亞裔青年投軍,去當「炮灰」,而家境比較好及很有錢的白人子弟可以安安心心地上大學。就像史丹福大學美國近代史教授大衛.甘迺迪所說的,不願當兵的美國人等於是使用納稅人的錢雇請清寒子弟為他們賣命,去從事最危險的工作,而讓他們不必流血亦不受幹擾地上學上班。甘迺迪又說,不願當兵的人可以上史丹福或長春藤盟校,去當兵的人很少人上大學,更不必說好大學了。
甘迺迪道出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和募兵制的弊病,同時亦說明了今天一直未出現反戰熱潮的原因。據調查,國會五百多名參眾議員裡,只有兩位眾議員的兒子在伊拉克服役,難怪國會裡面反戰聲音像蚊子叫。
一些黑人眾議員和少數政論家呼籲恢復徵兵制,理由之一是公平,大家不分貧富學歷,年齡一到就要當兵;理由之二是美國兵力不足,兵源不夠,已有相當多的美軍遠戍過兩次伊戰戰場(每次約七個月至一年),甚至有人去過四趟,這些人都感身心俱疲,士氣低落。
美國陸軍去年募到七萬三千人,今年則募到八萬人,南方窮人子弟當兵遠超過其他各地,每個新兵(十七歲至二十四歲)可以拿到二萬至四萬美金的入伍「紅包」。儘管有人希望恢復徵兵制,但不太可能,國會亦很難通過。
美國是在一九七三年一月停止徵兵,這是尼克森的「德政」,六、七十年代波瀾壯闊的反戰運動,很多人是抱著理想主義反對美國出兵越南,但也有不少人是害怕從軍。尼克森廢除徵兵制,大大削弱了反戰聲勢,當年最慘烈的一次反戰運動發生於一九七○年五月四日俄亥俄州肯特州立(Kent State)大學校園內,四名學生被國民兵射殺斃命,舉國為之震撼。尼克森在回憶錄中說:「肯大流血事件那段時間,可說是我在總統任內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目前反戰運動雖不激烈,安全單位亦不必出動鎮暴兵力,但五角大廈卻把反人士當成「潛在的恐怖分子」,示威場景存入電腦,這種做法不僅違憲,且像喬治.歐威爾在小說《一九八四》所形容的極權專制國家,「老大哥一直在監視你」!
陸軍第一○一空降師的黑人士官麥克.克勞斯對《紐約時報》黑人專欄作家鮑布.赫伯特說,不久前他從伊拉克休假回田納西,在田州機場受到一群旅客鼓掌致敬,他說他很感榮幸,但心裡卻想到:你們不是去度假就是從事商務旅行,大家都過正常生活,只有我還要回到全世界最不正常的地方!
克勞斯這段發自肺腑的怨言,充分刻畫了廢除徵兵制之後美國社會「幾家歡樂幾家愁」的面貌。二十四歲的克勞斯在部隊的任務是把美軍遺體裝進「屍袋」(body bag),他說他裝進袋子的不只是死者的遺體,更是死者的一生
當年助長反越戰風潮的因素之一是美國人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美軍棺材運回美國,一個個年輕人的生命在這樣毫無意義地死於異域,反戰火炬更加熾烈。布希、錢尼和倫斯斐害怕美國人民又看到美軍棺材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送回,乃下令禁止媒體採訪、拍攝美軍棺材運至德拉瓦州多佛市美軍遺體處理中心的鏡頭。布、錢、倫等人不敢正視現實的心理,就是伍華德在新書所描述的「鴕鳥心態」。
然而,伊戰情勢已急轉直下,固執嘴硬的布希日前在接受ABC電視訪問時,首次承認伊戰愈來愈像越戰,很難收拾,美軍在十月份死了八十多人,伊拉克平民一天死一百多人。紐時專欄作家傅立曼認為伊拉克反抗分子最近所進行的攻勢很像越共一九六八年所發動的春節(Tet)攻勢,這項攻勢被認為是越戰的轉捩點,不但迫使詹森總統公開宣布不再競選連任,美軍亦開始走向戰敗之路。
布希說他同意傅立曼的說法,但仍倔強地說美國仍將繼續打伊戰,直至最後勝利。布希以前常說要「堅持到底」(Stay the Course),並大罵民主黨只會「倉皇逃走」(cut andrun),但他現在很少這樣說了,因為連共和黨人都知道伊戰讓他們有口難言。
六、七十年代出現了「芝加哥七君子」、珍芳達、瓊拜雅等反戰名人和無數的反戰無名英雄。和那個時代比起來,今天委實太沈寂了!
另参<伊戰越戰化>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751850/2007070106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