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05 01:57:56| 人氣2,0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釣魚島背後的貨幣戰爭看懂世界經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釣魚島背後的貨幣戰爭~為什麼如此定論?這場島嶼爭端背後的操縱者到 底是誰?美國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說中日的釣魚島之爭實質 上是貨幣戰爭?本書將從經濟與政治的角度,告訴讀者釣魚島爭端背後的真相!

國際貨幣戰爭已經正式啓動!

當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世界貿易結算貨幣時,它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世界儲備貨幣了(舉例來說:當人民幣成功與大多數國家簽立了貨幣互換協議後,就成為了這些簽署國家的貿易結算貨幣,人民幣也就會順利成章的取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從而這個國家的央行就可以不斷地通過印鈔,並用之於到世界各地購買資產,也可以靠不斷印鈔去償還所欠他國的債務。這樣一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就不停地勞動,然後辛勤勞動生產出來的成果就被這個國家毫不費力印出來的鈔票買走了。這就是貨幣殖民主義,是各種殖民形式中最高級的形式。

新聞剪輯:除英國將成7國集團(G7)中首個與大陸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國家,台灣央行也正與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積極洽簽貨幣互換協議。央行總裁彭淮南曾經表示,台灣和大陸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規模,爭取不低於韓國的3600億,希望今年能完成。

簽署兩岸貨幣互換協議就是接受中國"貨幣殖民"!中國就可以不斷地通過印鈔,並用之於台灣購買任何有價資產,包括勞力,這樣一來,台灣的人民會不停地被奴役,然後辛勤勞動生產出來的成果以及有形資產,就會被中國毫不費力印出來的鈔票買走了。

台灣光復後發生過一次"兩岸貨幣互換",結果造成4萬台幣對1元新台幣,只不過當時大陸執政者是"國民黨",現在共產黨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台灣小老百姓不會再被騙第二次了吧?

回顧歷史: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退出台灣,原有由日本臺灣總督府在台灣發行使用的「台灣銀行券」在1946年改為「台幣」,中華民國政府以輸出貨幣(大量印鈔票)取得台灣民間米、鹽、糖、礦物等資源,使台幣在1947年造成通貨膨脹,進而使台幣的發行面額增加,最高曾發行「一百萬元」面額的鈔票。這也是造成二二八事件的因素之一。在1948年,因為上海金融危機,終於釀成臺幣幣值大幅貶值的惡性通貨膨脹,惡性的通貨膨脹使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發行「新台幣」來取代原有的「台幣」(原先的「台幣」改稱「舊台幣」),兌換比率為40,0001,即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

當中國大陸不斷的透過印製成本幾乎是0的紙鈔,來台灣購買物資或不動產,將重蹈台灣光復後台幣惡性通膨的覆轍!

任何貨幣都有致命的缺陷,歐元致命缺陷是缺乏統一的政府信用,美元的致命缺陷是騎虎難下,必須要繼續維持全球的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否則就會引起嚴重的債務危機,一旦有貨幣在國際結算方面對美元構成威脅,美元一定會不惜一切消滅,這是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國家戰略。

美國經濟危機只度過一半,只是將個人和企業債務轉移到政府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一半是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必須縮減債務,要成功的前提是美元必須繼續作為全球結算和儲備貨幣,否則退出時出售債券沒人要或少人要,美國會迅速被債務危機淹沒而崩潰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美國的債務情況已經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最終美聯儲通過印鈔購買債券,如果不是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美國可能會因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而破產。

威脅到美元全球結算貨幣地位的,美國必殺之,次貸危機期間,歐盟和中東提出石油貿易用歐元結算,包括伊朗,石油可是美元結算主要貿易啊,再加上默克爾宣揚歐元優秀論,次貸危機一過,美國就拿歐元大開殺戒,慘不忍睹。

德國總理默克爾8月底來中國訪問,公告貿易結算用彼此貨幣,美國9拍馬趕到,希拉一路殺進中南海,告誡不可和歐洲結盟,尤其結算貨幣不能用彼此貨幣,因中、歐之間貿易量太大,用人民幣和歐元結算會大大動搖美元在全球的結算貨幣地位,而這又是儲備貨幣的基礎,結果習近平忽然稱病拒見希拉蕊美國告誡不成,定瘋狂報復

更要命的是,中國和日本在前段時間竟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日本央行准備購買人民幣債券,並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過去敵對的經濟大國的貨幣要是互換並迅速規模化的話,對美元的打擊是摧毀性的,美國必須要阻止這種可怕的情況發生,如何阻止?釣魚島!

於是一時間釣魚島上空風雲變幻,戰爭一觸即發,兩國的政府都被愛國主義綁架;突然之間日本的金融大臣自殺其中疑點重重。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美元的地位,任何阻擋的國家和個人都可能會被殺。中日戰爭喧囂塵上,美國卻在一邊詭異的笑。這個就是關於釣魚島背的金融貨幣真相。

美元享受了如此多作為世界貨幣的好處,怎麽可能會放棄呢?所以美國為了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不惜發動貨幣戰爭。因為美國在享受美元好處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印發了過多的鈔票,欠下了巨額的債務。作為世界貨幣可以印鈔償還,而一旦失去世界貨幣地位,那麽無法印鈔還債,美國的經濟和社會就會崩潰。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發動貨幣戰爭。

只要中國繼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中美之間必然會爆發戰爭,一定會打一場大戰,至於什麼時候打,要看中國政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至於怎麼打,釣魚島之戰就是預演!

任何一種貨幣要想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和武力作為盾,因為貨幣成為國際結算和儲備貨幣,就相當於貨幣殖民主義,可以印鈔購買世界資產,而殖民地都是要靠武力搶奪的,人民幣想要搶奪別人的殖民地,與美國開戰將無法避免。

外媒曝美日釣魚島作戰計劃:新聞網址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730/KH963ZAJSWTNJ.shtml?c=headline

美國為什麼要發動釣魚島貨幣戰爭?美國和中國可以是一種合作、互利的關系,但這是建立在中國不能動搖美元的世界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的基礎上的,一旦人民幣國際化威脅到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必定會用一切手段來打擊人民幣,包括挑起地區戰爭。

為什麼動搖到美元的國際結算和儲備貨幣地位,美國必須會消滅它?因美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是建立在債務擴張基礎上,美國償還不了這些債務,美國的債務鐘已經說明了一切,以正規財務觀點而言,美國已經破產,只有印鈔還債,一旦世界結算和儲備貨幣地位動搖,美國經濟和社會將瞬間崩潰。

釣魚島戰爭號角已經響,網絡上一片罵政府軟弱無能之聲。但兵者,詭道也,尤其面對美國、日本兩個戰爭狂人,得更詭異、更聰明,做好更周全准備,美元指數跌破80,中國已經在拋售美債美元,貨幣戰爭已經提前開打,拋售美債及日債是為和日本打仗的必須動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點腦子也沒有,只會讓別人呼來喚去。國際貨幣戰爭已經正式啓動!

2007年,美國的實際債務總額高達53萬億美元,而2007年全球的GDP為54.3萬億美元。從這個方面來分析,美國一個國家的欠債,已經使得全球的債務率接近100%。如果從平均的角度來看,平均每個美國人欠債17.5萬美元,如果平均到全世界,則平均每人欠債9000美元。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人一輩子可能都賺不到9000美元。這是多麽可怕的情況!

如果將美國政府對國民的社保欠賬等所有隱形債務加在一起,2007年,美國的實際債務總額高達75萬億美元

美國目前欠債75萬億美元,全部資產卻只有55萬億美元,把美國拍賣光,也是資不抵債。當然,這只是大約的計算,實際上肯定有偏差,由於美國的債務還在擴大,實際情況可能更嚴峻。這種資不抵債的情況出現在任何一個國家,這個國家肯定已經破產了。

但是美國並沒有破產,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美聯儲可以印鈔還債,這也就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過去不到1萬億的正常規模在這四年內膨脹到2.8萬億左右的原因。所以一旦有貨幣動搖到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導致美國因無法償還債務而破產,那麽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必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消滅之。目前,能威脅到美元世界貨幣地位的有歐元、日元、人民幣

歐元已被打趴~

美國在此之前通過華爾街投行高盛幫助希臘等歐豬5國做假脹,讓其過上了寅吃卯糧負債生活,然後通過專門攻擊歐元的最脆弱點——希臘,以達到整跨歐元的目的。當今歐元危機重重,其國際地位大大動搖

日圓已被激怒靠向美元~

美國用愛國主義綁架中國政府,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親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釣魚島的原因;再慫恿日本的2B政客,激發日本長期被壓抑的領土欲望。釣魚島關乎兩個國家政黨的面子,兩個民族的自尊,兩國相爭是必然的

因此,因此美國目前需要打擊的只剩下~人民幣

根據大陸央行資料和數據整理:目前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國家、地區央行及貨幣當局共有20個,貨幣互換規模達到2.2兆人民幣。其中亞太地區包括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蒙古國、新加坡、紐西蘭、烏茲別克、哈薩克、泰國、巴基斯坦、阿聯酋、澳大利亞;歐洲地區包括白俄羅斯、土耳其、冰島、烏克蘭、英國;美洲地區包括阿根廷和巴西。(2012年1月份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排名僅為第20名,2013年6月已晉陞至第11位,人民幣排行上升的速度,可看出其挑戰美元的強烈企圖心

只要中國繼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中美之間必然會爆發戰爭,一定會打一場大戰,而台灣夾在三大強權之間(美國、中國及日本)該何去何從?考驗著台灣領導人的智慧,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台灣任何一個政黨都不會為小老百姓著想,我們只能預做準備,獨自面對未來的超級通膨

小資男女抗通膨絕招:

[吉富捷靜] 中壢市 智慧+制震+捷運+高鐵~ 2房2廳~極富捷徑

http://mypaper.pchome.com.tw/realtyer/post/1324284279

從貨幣看懂世界經濟~內容簡介

財經新聞報得亂糟糟,金融專家說得霧茫茫,全球經濟趨勢到底應該怎麼看?

  ●全球即將邁入「二次衰退」?
  ●歐債危機是否會連環爆?
  ●黃金價格會不會回跌?
  ●美元霸權還會持續多久?
  ●世界股市、匯市將如何發展?
  ●人民幣與日元的未來走向?

  貨幣,是理解世界經濟的新起點!

  在金融風暴之後,「貨幣」已成為一切經濟問題的核心,
  因為市場已經失靈,必須改用貨幣角度,才能真正解讀世界經濟!
 
  貨幣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極大。無論是通貨膨脹、泡沫經濟、匯市飆漲與崩跌、銀行利息、國家舉債,以及振興景氣、挽救失業等等,只要跟賺錢與花錢有關的事,全都受到貨幣流動的快慢大小所影響。
 
  本書屏棄陰謀論的觀點,從金融操作的實務經驗出發,針對金融海嘯後的世界,分別檢討了美國、歐盟、中國,和日本等地區,所面臨的國債、赤字、匯率、失業,以及通貨膨脹和景氣衰退等危機。同時,作者希望在釐清「貨幣」、「經濟發展」與「財政、金融政策」三者的交互影響後,從中掌握未來世界經濟的新方向。

  了解「貨幣」,輕鬆讀懂霸權國家的匯率戰爭!

  ●為什麼美國製造了金融風暴,卻又成為世界經濟的大贏家?
  ●為什麼人民幣愈不升值,中國的外匯存底就會愈多?
  ●為什麼歐洲的金融問題比美國更危險?
  ●為什麼日本抑制不住日元升值?
 
貨幣語錄(PS:摘自黃生微博)

    1. 美國通過最脆弱的希臘攻擊了歐元,火燒連船使得歐盟搖搖欲墜,歐元地位大大動搖,資本快速流向美國,修復美國資產負債表;通過挑起中日釣魚島之爭,兩個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反目,外匯在潛在戰爭影響下源源流向美國,並打擊日元和人民幣。能挑戰美元的歐元、日元、人民幣都受到打擊,美國則從危機中快速恢復。

    2. 這個時點爆發的釣魚島之爭名為領土之爭,實為美國主導的經濟之戰,任何爭端的背後都是經濟利益在主導和驅使。

    3. 美國用愛國主義綁架中國政府,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親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釣魚島的原因;再慫恿日本的2B政客,激發日本長期被壓抑的領土欲望。釣魚島關乎兩個國家政黨的面子,兩個民族的自尊,兩國相爭是必然的。

    4. 美國在全球有兩大鷹犬,非常兇猛,在歐洲是英國,打擊歐元的戰役中,它最積極;在亞太地區是日本,本來美國不想動用日本,因這個國家的人比較“二”,容易走火,只想用菲律賓挑起爭端,讓資本流出中國,然而菲律賓不堪大用,中國用軍艦加“胡蘿卜”就嚇跑菲律賓,只好用日本了。

    5. 這不是什麼陰謀論,是邏輯論,在貨幣的世界裏就是這樣,貨幣都是很自私、排他、嗜血的,要知道美聯儲那幫黑衣人每天都在研究這些,中國長期、係統研究貨幣的人幾乎沒有,我算是一個,十幾年以來一直堅持研究貨幣。

    6. 通過打擊歐元,挑起東亞爭端,導致資本流出歐洲和東亞,流入美國,這就是美國的QE3,而不是美聯儲印鈔的QE3,世人翹首以待美聯儲的QE3是這種方式,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還停留在傳統的貨幣思維裏,那麼你就失敗了,到時看資本流出中國的速度吧。

    7. 對于歐元的打擊,美國可以直接打擊,因為歐元沒有保護屏障,而中國和日本有統一的主權、軍隊、龐大的外匯儲備,只有通過挑起爭端和衝突來打擊,將資本趕向美國。

    8. 美聯儲為全球最大對衝基金,經常做空美元一切對手,美聯儲坐鎮中央,麾下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對衝基金出擊,橫掃英鎊、日元、港幣、泰銖等歐洲、東南亞貨幣,現在盯住了人民幣,做空過的人都知道,一旦做空,就會變得很有攻擊性,美聯儲也是這樣。

    9. 任何貨幣都有漏洞,同樣人民幣體係有很多漏洞,而且在經濟、貨幣政策等方面也犯過錯誤,所以被攻擊或者狙擊很正常。

    10. 貨幣被攻擊是自己犯錯造成的,人民幣還在犯錯,一、是沒將樓市泡沫壓下來,二、是沒真正控制通脹,三、是今年不該拿銀行開刀,很容易成為攻擊的借口,要攻擊一國貨幣,打擊其銀行係統是最有殺傷力的,四、是有一個關鍵的關于離岸人民幣政策。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控制匯率」?

文/如果出版社總編輯-王思迅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前一陣子提醒台灣央行,希望他「控管匯率」的能力不能輸給韓國,因為台幣貶幅落後韓元太多,將大大影響台灣廠商的國際競爭力。 

央行聞訊後,立刻強烈反擊。首先表示,央行不可以「控制」匯率;其次,以統計數字證明,台幣匯率波動的穩定度,遠遠優於韓國;最後暗示,台幣是否貶值,台積電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利益,也需顧及整體產業的需要。 

沒想到,就在這項義正辭嚴的反擊後,不到十天,台幣居然大貶四角以上,而當時亞洲其他國家並無這種貶法,所以令專家大感意外。 

這件事情,一般人只注意到「彭總裁發飆」,以及年初匯率波動,竟讓台積電損失三百億台幣的獲利。可是,如果你看過《用貨幣看懂世界經濟》這本書,你就知道,在貨幣的世界裡,新聞的背後永遠另有玄機。 

我們要問,央行真的不能「控制匯率」嗎?果真如此,為何八月初日本政府要介入匯市,阻止日圓升值?八月底日本更高調宣布,打算釋出一千億美元,要求三十幾家銀行以日圓購入,阻升匯率。同時間,瑞士、巴西等國,也宣布要阻止本國貨幣升值。 

同樣的,八月份的台灣,外資匯出八十幾億美元,台幣匯率紋風不動,但到了九月中旬,不到十億的美元匯出,卻讓台幣重貶超過四角,這中間能說沒有「控制匯率」的痕跡嗎? 

其實,匯率不是能不能控制的問題,而是控制的代價,付不付得起,以及控制後,得失利弊的問題。 

控制匯率永遠是把雙面刃:好的方面,可以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外銷產業的競爭力;壞的方面,則會造成貨幣浮濫,引發通貨膨脹。且兩者一定同時發生,利弊交錯,不易掌握。可惜一般國家都只看到好的一面,忘記壞的方面。 

以韓國來說,為了控制匯率,保障出口,央行拋出韓元,買入美元。長期下來,市場韓元流通過多,造成通貨膨脹,物價大漲,房地產面臨泡沫危機,情況比台灣嚴重許多。可是韓國的經濟成長,十分依賴出口,算盤一打,覺得用通膨換經濟成長,划得來,他們就幹了。 

其次,南北韓常有擦槍走火的軍事衝突,偶發的緊張氣氛,也常給韓元貶值幫了大忙。去年三月的「天安艦事件」,以及年底的「砲擊事件」,國際金融市場為之震盪,韓元順勢貶值,也是理所當然。但就三星集團等超級出口產業來說,韓元大貶,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彷彿打了一劑強心針,活繃亂跳。相形之下,台灣同類廠商就吃大虧了。 

不過,有一點我們必須瞭解,干預匯率不是白吃的午餐,絕對要付出龐大的代價。央行說不應該控制匯率,某種意思是指,我們付不起那個代價。 

以日本為例,若不干預匯率,將造成出口衰退,若干預匯率,又將造成通貨膨脹,而日本經濟又很難有成長,無法抵銷通貨膨脹的壓力,怎麼辦呢?日本央行只好一邊干預匯率,印發日圓,又一邊發行公債,收回日圓。最近的作法,則進一步要求銀行與企業向央行購買美元,藉以阻升日圓,也降低了通貨膨脹的危險。但即使如此,日圓還是步步升值,難以遏止。 

台灣央行因為付不出日本的代價,只好善用巧門,以「拉尾盤」的方式,付最少的代價,換取名義上的匯率穩定。當然,這種方法不會引發通貨膨脹,但對廠商來說,也沒有太實質的好處。 

至於大陸央行,因外匯交易金額龐大,不可能採取「拉尾盤」的招數,只能穩守匯率區間,從頭拉到尾,經年累月,大拋人民幣,買入美元。幾年下來,事實證明,有利必然有弊,大陸物價上漲得非常嚴重,加上不斷惡化的貧富不均,已經嚴重威脅到社會與政治的穩定了。 

「控制匯率」成本驚人,韓國與大陸壓低匯率,固然對出口產業有利,但社會成本也付出不少。也許三星集團在還沒打敗台灣電子廠商之前,韓國自己就先被泡沫經濟擊垮了。 

回到張忠謀對央行的寄望。如果你看過《用貨幣看懂世界經濟》這本書,你不會被八卦新聞帶著團團轉,而會用很簡單的用一句話作結論:「匯率不是不能控制,而是代價太大,我們恐怕玩不起」。

上週,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宣布,將啟動「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以四千億美元的額度,賣出短期國債,買入長期國債,藉此提高短期債券利率,並壓低長期債券利率。

他又以嚴肅語氣警告,美國目前景氣仍存在大幅下滑的風險。

此議一出,美國股市即以大幅下跌回應,各國股市亦隨之破底。顯然,股民完全不把「扭轉操作」當成利多,反而以此認定,美國經濟身陷泥沼,後市暗淡。

不明白貨幣運作規律的人,新聞看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是,看過《用貨幣看懂世界經濟》的讀者,都會知道,股市下跌只是表象,背後一定還有別的問題,陰魂不散,才拖累股市到如此田地。

大家知道,這兩年美國實施了兩次量化寬鬆政策。第一年舉債一點七兆多美元,第二年舉債六千億美元,合起來算,等於是台灣年度總預算的四、五十倍。灑下這麼多鈔票,美國經濟不但未見好轉,反而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這件事,跟貨幣的流向有關。

現在要問,兩兆三、四千億美元,到底都花到哪去了?為何美國失業率還跟兩年前一樣,仍有一千四百多萬人處於失業之中?

以聯準會第一次的量化寬鬆政策為例,當時錢都花在購買瀕臨倒閉的銀行資產。當然,這些資產都是無人敢碰的,跟房地產有關的「有毒資產」,否則銀行早就自行變賣求現了,哪裡需要聯準會出手。

聯準會買下「有毒資產」,免除了銀行的倒閉危機,可是銀行拿了錢,心態卻轉為保守,不敢把錢借給企業,導致企業因缺乏資金而減縮投資,甚至裁員節流。如此惡性循環,景氣自然不可能好轉,失業率也不可能改善。

在貨幣運作的規律中,有一條鐵則,就是錢會往最有效率,且回報率和安全性較高的地方流動。既然銀行不敢把錢借給生產企業,那錢就會往銀行較為熟悉的金融投資業務流動。於是,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啟之後,沒幾個月,世界各地的股市都開始大漲。不但如此,黃金也漲,石油也漲,農產品也漲,總之,就是熱錢流竄,到處找標的炒作。

於是,美國聯準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印了大把鈔票,希望透過銀行的槓桿操作,帶動社會景氣,想不到,銀行只敢把錢借給金融同業,助長投機,卻不敢擴及生產事業,所以景氣依然低迷不振。

第一次量化寬鬆,成效如此,第二次量化寬鬆,泡沫依舊,這不就很清楚了嗎?印鈔票給銀行,絕不能解決當前的景氣問題,如今還有人希望藉第三次量化寬鬆來一掃經濟陰霾,這不是頭殼壞去嗎?難怪有人調侃,不如把兩兆多美元印成消費券,直接發給美國國民,收效或許更大。

明白量化寬鬆政策的貨幣流向,我們即可理解,柏南克這次的「扭轉操作」,其實也是「無辦法中的辦法」。

聯準會一手賣出短期債,一手買進長期債,兩者相抵,總債務不會增加,付出的成本,只是兩者的利息差額。這樣作的好處,首先是民主、共和兩黨都不得罪。其次,是抬高了短期貸款利息,藉以吸引國際資金回流美國,同時壓低了長期貸款利率,藉以鼓勵企業借錢,作長期投資。

可是,貨幣會按照聯準會計畫的方向流動嗎?

《用貨幣看懂世界經濟》這本書告訴我們,貨幣的流動方式,只能因勢利導,無法人為控制。而現在的問題是,操縱資金的機構都太聰明,太投機,太會見風轉舵,所以即使想因勢利導,也是非常困難、非常容易出錯的技術。

眼前美國提高短期國債的利息,當然能吸引資金回籠,可是這些回來賺利息錢的資金,願意待在這裡多久呢?是幾週呢?還是幾個月?同樣的,長期貸款利率稍稍下降,又真能鼓勵企業家做出什麼像樣的投資嗎?

只要黃金重燃炒作氣氛,或者日圓阻升失敗,甚至葉門兵變,石油供應又出問題,這些投機性熱錢馬上轉移投資標的,跑得比誰都快。而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其實就表示,「扭轉操作」也無力回天了。




序~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便一直以身為世界經濟的中心而君臨全球;在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之後,更成為這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這段期間裡,美元雖然受到歐元的挑戰,但也始終發揮著基準貨幣的功能一直到現在。然而,因雷曼風暴而掀起的全球金融海嘯,看來似乎撼動了美元的霸權。

  一九七一年,美國尼克森總統宣布停止黃金與美元的兌換史稱(「尼克森震撼」)。在失去與黃金的連結之後,能夠支撐美元價值的,便只剩下對美國的信賴而已。從金本位制轉換為浮動匯率制度一事,讓美元的價值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然而,切斷與黃金的連結,卻也讓美元在世界上更加流通,造就美元成為事實上的基準貨幣,持續發揮著功能。

   匯率透過貿易交易與國際金融交易,對經濟系統造成廣泛的影響。由於匯率是貨幣與貨幣間的兌換比率,故所有跨越國境的經濟交易,都與匯率緊密相關。舉例來說,若美元相對日元貶值,那麼在日本和美國之間,美國製的產品就會變便宜、日本製的產品就會變貴,導致由日本銷往美國的輸出品價格上揚,對出口造成打擊。而美元貶值後的美國國內,將呈現進口物價上漲之情況,反之日元升值後的日本,則呈現進口物價下跌的情形。

  在金融交易方面,造成問題的則是匯率風險。過去數十年來,新興國家裡頻頻爆發由於貨幣價值暴跌而造成經濟大混亂的貨幣危機。造成貨幣危機的其中一項主因,在於以外幣計價的負債所承受的匯率風險。因為一般而言,新興國家在向國外調度資金時,大多均以美元等外幣計價的方式舉債。在這種情況下,若本國貨幣對美元走弱,便會招致還款金額的增加,惡性循環式地更加速危機的發展。舉例而言,假設泰國欠了一百美元外債,當匯率是一美元兌換二十泰銖時,外債金額相當於二千泰銖;但若泰銖幣值掉到只剩一半的一美元兌換四十泰銖時,外債金額則會直接倍增為四千泰銖。

  而美國在這一點上,由於自家貨幣美元本身便是基準貨幣,故站在一種特殊的地位。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多大的金額,都能輕易從國外以美元計價的方式籌措。世界上用來做為外匯存底而被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已非常龐大,但由於美國的信用度高,美國國債的利率相較於新興國家的利率,低得非常多。更何況這些債務原本便是以自家貨幣計價而舉的債,即使美元貶值,美國的外債償債負擔也不會因為外幣換算的關係而增加。

  然而,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最終還是會受該國的經濟力以及對該國經濟政策的信賴性所左右。若美國的金融體系動搖、製造業衰退,或是執行了不負責任的經濟政策,使得美國的對外債務無窮盡地擴張,那麼世人對美元的信賴,不無可能會有所動搖。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美國,要從國外調度資金也會變得困難,利率大幅上揚或美元暴跌等情形,都有可能出現。事實上,至今也已經有許多意見,指出了這樣的可能性。

  美元那身為基準貨幣的特權,既是一把造成對外債務膨脹的雙刃劍,亦是導致美國與以中國為首的東亞以及中東產油國等各國家之間產生大幅國際收支不均衡的溫床。鉅額的資金為了填補國際收支失衡的缺口而流向美國,成為壓低美國長期利率的主要原因。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主席葛林斯潘,便以「難解之謎」(Conundrum)這句話,來形容即使提高政策利率也無法讓長期利率跟著提高這件事。後來,當時的財政部長鮑爾森,發言暗示美國的房市泡沫並非單純只是美國聯準會那過度寬鬆的國內金融政策所引起的失敗,像是藉由干預匯率而使貿易順差不斷持續、對美國不斷供給流動性的中國等國家,也必須負責。

  欲檢視雷曼風暴掀起全球金融海嘯的原因,究竟是國際金融體系的缺陷,或者單純是來自美國總體經濟政策操作上的失敗,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的,是「美元」這個貨幣的特殊性。除此之外,像是金融機構危機管理上的缺失、不適當的獎酬制度所誘發的過度風險追求,以及過度的槓桿運用等等,也都可以被舉出來做為金融海嘯的原因。還有信評公司的利益衝突行為,以及監督體制的不完備等……論點相當分歧,不勝枚舉。

  以槓桿操作而言,相信大家對日本之前相當盛行的FX(外幣保證金)等高槓桿交易都仍記憶猶新。美國今後勢必會針對此等過度的金融交易,強化金融法規的改革,以期遏止金融海嘯的再度發生。但如此一來,美國的成長策略與美元的地位,將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由於二○一○年是美國的期中選舉年,做為取得選票的選舉對策,美國政府開始拿金融機構開刀。但,美國究竟能否由目前的「金融立國」轉向「出口產業的再生」?而這,是否又意味著美國那「強勢美元」的貨幣政策,可能會有所調整?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影響,美國的消費探底,進口大幅減少,使得二○○九年度經常帳相較於前一年金額,有了三千億美元的改善。而目前狀況,雖然美國的經常帳赤字又略有再度擴大的傾向,但在國際政策協調之下,中國等國家的內需擴大部分能否填補美國消費減退所造成的缺口,便成為今後全球經濟是否能夠繼續成長的關鍵。

  然而在另一方面,對中國不動產價格急漲等情況有所疑慮,擔心該國經濟過熱的意見也開始變得略有所聞。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與政策協調,成為日本後來發生泡沫經濟,然後崩潰的原因之一。日本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痛苦經驗,而中國的經濟,究竟是有一天也會泡沫崩潰,或是能夠善加記取日本當年的教訓,成功地軟著陸(譯注:指整體經濟在經過一段強勁的擴張期後,未因過熱而引發通貨膨脹,也未陷入衰退,仍能持續成長之情況)?

  金價的勁揚,便是美元信賴度降低所引起的其中一個現象(而有部分人士,甚至倡議應恢復金本位制)。然而由更大局的角度著眼,包括多重基準貨幣制度、在IMF(國際貨幣基金)裡的特別提款權(SDR)分配方式、IMF的功能強化等等,改革國際貨幣體制的議論甚囂塵上。本書中,則將特別針對這裡面的多重基準貨幣制度──也就是歐元、人民幣,或是將來有可能創設的亞洲共同貨幣(亞元)──能夠取代多少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進行議論。

  誕生已滿十周年的歐元,不但象徵著歐洲整合的成果,歐元所覆蓋的區域,還不斷繼續向東方擴展。然而在二○○八年,拉脫維亞、匈牙利等鄰接歐元區的國家暴發貨幣危機,就像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的亞洲貨幣危機一樣,最終還是得請求IMF的支援。此外,像是西班牙或希臘等歐元國家也直接受到房市泡沫崩潰與國債信評遭調降等衝擊──尤其是希臘的債務問題,更是嚴重到撼動了歐元區的未來。

  進入二○一○年之後,由於對希臘財政危機產生疑慮,希臘國債殖利率飆升(債券價格暴跌),甚至連歐盟(EU)與IMF都得動員提供援助方案。然而,由於核心的問題未被徹底解決,歐元幣值不斷下跌。此時亦開始有意見認為,由於歐元區國家均整合為「歐元」這個單一貨幣,金融政策全由歐洲中央銀行(ECB)一元化管理,使得各加盟國難以對國內經濟進行彈性調整。這個問題便在這一次,以希臘債信危機的方式浮現。而只要希臘一日不脫離歐元區,便永遠無法採行「放手讓貨幣貶值以增加出口」的這種景氣恢復模式。

  面對本次金融海嘯,不僅是金融政策,連大規模的財政政策都被拿出來應急。IMF在紓困國際收支危機時,條件常是要求必須把緊縮財政政策做為整體策略的核心(因而總是扮演黑臉的角色)。而像是在處理亞洲貨幣危機時,便被批評由於採用太過度的財政緊縮政策,造成危機更加惡化。然而,對於本次的全球金融海嘯,IMF扮演的則是積極推動國際協調發動財政政策之角色。只不過到希臘的財政問題時,IMF與EU共同研擬的援助計畫,又回歸為不得不再度把嚴苛的財政重建對策置於整體計畫中心的狀況。

  「過早採行的退場策略反而腰斬景氣,導致銀行的壞帳增加」這個風險,在歐洲已逐漸帶有現實味。若無法執行財政重建對策,將使世間對歐洲財政的可持續性產生疑慮,進而出售歐元;若推進財政重建對策,則將由於景氣的下滑,還是讓歐元遭到拋售。如此的兩難狀況,成為二○一○年前半年歐洲的特徵。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歐元對美元的挑戰,也許可能會略有暫緩。

  另一方面,人民幣總算開始出現朝國際化發展的動作。今後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人民幣的影響力勢必越加增大。然而人民幣的升值,將迫使至今一直仰賴出口而發展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不得不進行調整與修正。人民幣升值是抑制中國經濟過熱不可或缺的一環,但若太晚實施,則有可能導致泡沫經濟的發生與崩潰。二○一○年六月十九日,中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增強人民幣的匯率彈性」,而原本自二○○八年七月以後事實上緊釘美元(與美元採固定匯率)的人民幣,也可觀察到出現再度於管理範圍內逐漸調升之現象。然而,只用那種程度的升值,是否就足以解除全球貿易失衡的問題?對此,亦有部分聲音表示懷疑。

  再回頭看看日本。日本在泡沫經濟崩潰後經歷了嚴重的通貨緊縮,那「失去的十年」,重重阻擋了日元的國際化。世界成長中心已移到亞洲,而為了強化與亞洲經濟間的關連,日本在今後應如何參與亞洲的區域金融合作?又要如何協助維持匯率的穩定性?

  經過「失去的十年」之後,二○○三年到二○○四年大規模外匯干預所導致的日元實質貶值,阻止了通貨緊縮,協助日本以出口導向的方式恢復了景氣。然而在發生雷曼風暴之後,日本面臨到戰後最惡劣的景氣衰退,再度跌回通貨緊縮的狀態。目前隨著世界經濟逐步重新站回軌道,再加上政策對應開始出現效果的帶動下,日本經濟看來總算又有漸漸復甦的跡象。在主權風險(國家風險)正撼動著歐元與金融市場的這個局勢中,日本應該如何對應,才能一邊維持著財政紀律,一邊繼續保持貨幣與金融的穩定?

  以上這些議題,其實有非常大的部分受到美元地位如何變化的影響。本書內容將透過對「貨幣」(匯率)、「經濟」以及「政策」三者間相互作用的驗證,思索能夠協助與世界經濟維持持續成長的國際貨幣體制、金融法規以及總體經濟政策協調之架構。

導讀

  一九九○年代初,美國總統柯林頓任命羅伯特.魯賓(Robert Edward Rubin)為財政部長。魯賓之前是高盛集團的營運長,熟悉世界金融操作。他認為製造業已不再是美國的核心競爭力,應將產業政策轉向金融,維持強勢美元,透過靈活與自由的金融操作,掌握全球資金,使其匯集美國,這才是改善美國經濟的當務之急。

  沒錯,這就是所謂的「金融立國」政策,而且成效卓著,大大拉高了柯林頓的政治聲望,即使後來發生白宮實習生的性醜聞,也無人能否定他對改造美國經濟的貢獻。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美國不斷加深、擴大他的世界金融市場體系,而世界各國的金融商品,也都以美國為學習模仿對象,並相互掛勾,緊密結合。同時,一種稱為「全球化」的意識形態,更是高唱入雲,壓倒一切。

  如此一片由金融產業所帶動全球經濟榮景,即使發生了令人警惕的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也因為大型金融集團依然從中獲利,所以毫無影響。直到二○○八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爆為全球金融風暴,經濟驟然衰退,大家才發現事態嚴重。可是,這條金融擴張之路易放難收,走到現在,顯然是回不去了。

  危機發生後,很多人寫書檢討風暴的前因後果。一般來說,不是聚焦在華爾街的肥貓,憤恨咒罵,就是把問題推給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埋怨他放縱低利率,導致泡沫,要不就是從「陰謀論」著眼,指稱這是場政治算計下的「貨幣戰爭」。不過,事情已經發生,危機已經擴散,我們今天若還把興趣局限在「揪出罪魁禍首」,可能貽誤更大。事實上,危機之後,全球金融環境已經改變,我們必須趕快認清眼前處境,以新的理解和新的評估來應對未來,而不是仍想著「回到美好的過去」。

  不同於其他充滿情緒,或充滿恐嚇字眼的書籍,本書的作者努力把問題回歸國際金融實務的結構,不帶激情,毫無怨尤,只想把眼前複雜、難解又矛盾的經濟問題,一一從結構面說明分析,權衡利害,由此重建我們對世界經濟的新認識。

  依作者之意,這一危機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的客觀背景,無法回頭。金融風暴及其後續大小問題,如歐債、美債危機、中美貿易爭議、全球通貨膨脹,乃至世界經濟衰退等等,已經糾結難分,成為我們理解世界經濟的新起點與新現實。

  此次巨大危機的爆發地在美國,所以還須從美國說起。審視美國的官方態度,如柏南奇(Ben Shalom Bernanke)等人對這一危機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全球貿易失衡」。但什麼是「全球貿易失衡」呢?美國的解釋是說,他們大量消費了各國的商品,把美元流向世界,促進了世界經濟繁榮,但賺進美元的國家,卻不相對的購買美國商品,阻斷了世界性美元流動的良性循環,也就是讓美元回流發生問題,造成資金緊缺,而爆發金融危機。

  進一步說,美元作為世界基準貨幣,為了銜接起被阻斷的資金循環,美國只好忍痛擴大貿易赤字,同時向國外發行美債,藉此調回美元,產生循環。但這樣人為的疏導,難免出錯,故危機早已潛伏。

  「全球貿易失衡」這一概念,既部分的把責任轉嫁給「只賺錢不花錢」的國家,又部分的把美國貿易與預算的雙重赤字,合理化成世界經濟繁榮的支柱,可謂一舉兩得。不過,這個解釋,卸責多於檢討,不易獲他國認同。只是美國官方口徑如此,其他國家過度唱反調,也只是自討沒趣而已。

  平實而論,美國與世界經濟的確存在結構性的失衡,除了貿易以外,其實更應該考慮美國的債務風險與財務收支這兩方面的失衡。

  先說債務風險。美元既是世界基準貨幣,又是美國的國內貨幣,所以美國舉債,完全不必負擔匯率風險,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優勢,而優勢太大,也等於鼓勵美國舉更多的債。因為美國永遠不會遇到類似匈牙利的問題,他們向瑞士借款,幾年後瑞士法郎大漲,搞得匈牙利連利息錢都繳不出來,面臨倒債危機。反倒是借美元給美國的國家,要承擔匯差風險。只要美元貶值百分之一,則美國的債務便平白減少了一千多億美元。如此的優勢,怎能不讓美國的舉債風險失去正常的評估呢?

  再說財務收支。從某個角度來說,美國其實是用很低的國債利息,向外國借來資金,再利用全世界最有效率的金融操作,把錢投資到國外的高報酬項目,賺取中間差價。因為這些高報酬投資大多是股票、期貨等金融商品,所以美國的收支平衡,主要是靠金融業來補製造業的空缺,或者說,是靠著成本很低的國債美元,轉投資於高風險、高利潤的金融商品,從中獲利,達成收支平衡。但這個系統要順利運作,前提是所有風險都必須是系統所能承擔,如果玩得太大,稍有閃失,便會搞到系統失靈,拖累世界與美國一起遭殃。

  依此理解,本次的風暴,及其後續效應,根本原因,在於美國低估了鉅額舉債的隱形成本,更低估了龐大金融商品投資的潛在風險,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雖然法國總統薩科奇曾氣憤宣布:「美元不再是世界基準貨幣」,但就實而論,世界經濟根本無法脫離美元,我們仍有很長一段時間必須與美元共同承擔,並逐步解決美元所引發的許多問題。

  這些問題中,最直接的便是「美國量化寬鬆政策」所引發的全球通膨效應。

  照一般媒體的說法,量化寬鬆即是美國藉印鈔票來解決問題。但這個說法太不精確,容易引起誤會。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央行會在毫無規範,也毫無擔保的情形下亂印鈔票。我們應該知道,量化寬鬆屬於「非傳統的金融政策」,也就是說,他不僅利用傳統的利率工具來調節貨幣流動,更願意主動承接銀行面臨「市場信心危機」的資產。當然,有人會批評這是銀行把「有毒資產」倒貨給央行,換取現金。但換一角度看,這應該視為央行介入失去信心的市場的護盤行為,等市場信心恢復,這些資產仍可變現,回到央行手中。所以這種量化寬鬆政策還是與政府印國債向央行換現金的惡劣行為不同。

  如果讀者不曾忘記,金融風暴剛發生時,台灣央行曾宣布百分之百保障銀行存款人之權益,其實這也等於宣示央行在銀行發生擠兌時將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所以「量化寬鬆政策」不獨美國採行,其實是世界各國央行的普遍行動傾向,而歐洲更早已付諸實行。這樣看來,世界通膨效應不僅由美國引起,其實也有結構性的金融因素影響,所以更難善了。

  其次,目前世界經濟還面臨了十分嚴重的歐債危機問題。

  歐債危機先由希臘點燃,目前輿論都批評希臘人好逸惡勞,政府濫發福利,導致坐吃山空,國家破產。但從結構來看,這也是歐盟金融體制原本即存在,但被過度輕忽了的風險。因為歐盟各國的經濟情況差異很大,但為了金融一體,勉強以德國現況為基準,令其他國家調整接近。當時希臘銀行利率與德國差異最大,高出百分之七,勉強拉近的結果,就是鼓勵政府濫發公債,促使貨幣橫流,銀行降息。當然,希臘做假帳,違反歐盟政府每年舉債不得超過GDP百分之三,累積債務不得超過GDP百分之六十的規定,也難辭其咎。但此事之源頭,還是歐盟的體制規定與管理問題。再舉一例,歐洲央行為了解決歐債危機,便宜行事,竟直接買進當事國的國債,逾越央行不該購買本國國債的基本原則,這雖屬於歐盟體制的灰色地帶,卻讓人對歐盟的金融信心大打折扣。

  接著,則是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問題。

  美國一直指控中國大陸操縱人民幣的匯率,並以「平衡貿易」的理由,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以減少對美國的鉅額出超。但大陸始終不敢讓人民幣大幅升值,原因是大幅升值將嚴重傷害出口產業,造成工廠倒閉,勞工大量失業,進一步影響社會安定。可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為了壓抑人民幣升值,大陸央行必須不斷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長期下來,人民幣過度超發,自然造成通貨膨脹,而央行買入滿手美元,也等於是製造泡沫的「美元外匯存底」。目前,大陸的社會安定一樣受到通貨膨脹的威脅,而泡沫過多的「外匯存底」則讓中美貿易看起來更加扭曲。衡量得失,升值與否,也是一大難題。

  在理想上,美國作為世界基準貨幣的發行國,有責任一邊保持經常帳的平衡,一邊將國內的儲蓄透過金融操作,提供給國際使用,理論上不應有過高的赤字與債務。但因為國際貿易與金融交易都以美元計價,加上追求高報酬、高風險的國際資本頻繁流動,各國政府都需要保有足夠的美元,作為防範金融狙擊的手段,這使得國際對美元的需求,遠遠大於美國本地對美元的需求。結果就是美國向國外的舉債利息,永遠低於向國內的舉債利息,等於變相的鼓勵美國向國外舉債,也等於宣告美國的赤字問題,永遠無解。

  本書兩位作者,小林正宏與中林伸一教授,前者是長期從事日本海外金融工作的研究員,又曾在美國房貸抵押公司「房利美」接受特別訓練,而後者則是日本派駐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審議官,兩人都非常熟悉國際金融實務運作,也熟悉錯綜複雜的政經影響。正因為兩位作者都出身實務,所以能用深入淺出的筆調,把複雜的金融貨幣問題,一一釐清,娓娓道來,讓人對當前混沌不清的世界經濟,有一豁然開朗的認識。

  本書結論認為,雖然美國總統歐巴馬嚴肅提出「五年出口倍增計畫」,又要鼓勵國內增加儲蓄,可是只要美國人減少消費,縮減世界各地對美輸出,則他國經濟必然下滑,賺不到錢,又如何向美國增加進口,以實現美國的出口倍增計畫呢?這實在是一個既矛盾又兩難的問題。唯一解決的辦法,只能期待世界出現新的市場,部分取代美國的消費,這樣才能既穩住世界經濟不致衰退,又能保證世界資金的良性循環。

  但誰是那個新市場呢?作者衡量現實,認為日本與中國大陸最有可能提供這樣的市場空間。只不過,日本深受少子化的經濟衝擊,而大陸則有經濟硬著陸與社會不穩定的風險,要順利轉型成帶動國際經濟發展的新市場,其實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這也是我們未來要認真面對的新課題。

§內文1

歐元區是否為最適貨幣區? 

何謂最適貨幣區?
 
在測度歐元身為國際貨幣的實力之際, 首先浮現的問題便是對「最適貨幣區」(Optimum Currency Area)的議論,所謂的最適貨幣區,指的是「貨幣整合的優點大於貨幣整合之成本的地區」。那麼話說回來,跨越國界的貨幣整合,對各個國家與國民經濟而言,究竟代表著什麼意義?基本上,主權國家都會擁有象徵該國家統一的自有貨幣,像是英國的英鎊紙幣上,就印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肖像。 

當蘇聯解體、分裂為許多獨立國家之際,各個獨立國也都紛紛發行自己的貨幣。由於舊蘇聯時代,組成聯邦的各共和國都分別實施了計畫性的「企業聯合」(Kombinat)分業體制,使得蘇聯解體後,舊蘇聯區變成「同一個經濟共同體區域內存在著多種貨幣」的狀況,助長了經濟的混亂狀態,然而,發行自己的貨幣具有象徵民族獨立之意義,故即使明知會造成經濟交易之不便,各國還是發行了自有貨幣。由此可見,貨幣與國家主權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一個貨幣的存廢,甚至該說是政治上的問題。 

另一方面,過去的歷史常呈現出「原本封建時代,國內存在著多種貨幣;後來隨著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而使國內貨幣統一,國民經濟因此成立」的發展模式。貨幣區與經濟圈的成立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而大多數情況下所謂的「經濟圈」,便是由主權國家的國境所劃出來的範圍。然而,若跨越國境的經濟交易非常活躍,那麼在這「跨國交易極端活躍地區」採行共同的貨幣,其經濟上的優點不無可能超越缺點,這個概念,便是「最適貨幣區」的概念。最適貨幣區概念最初是由加拿大經濟學者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lexander Mundell)於一九六○年代將其理論化的,後來並成為歐洲貨幣整合的理論支柱(譯注:蒙代爾也因此被稱為「歐元之父」)。 

我們在這裡提到的「經濟交易」,除了交易「商品」的貿易活動之外,也包括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力或資本的移動。商品、人力(人才)、金錢呈現出熱絡交易的地區,將形成一個經濟共同體,也就可能轉變為最適貨幣區。不過話說回來,貨幣整合在經濟上將造成的缺點,究竟是什麼?若以一言蔽之,那就是「加入貨幣整合的國家,便無法採行自己獨立的金融政策」。那麼,金融政策與充分就業或是物價穩定等總體經濟政策的目標之間,究竟有著什麼關係?事實上,匯率的調整與金融政策是維持經濟均衡的重要工具。調降幣值能增加出口、減少進口,經常帳因此得以改善,國內的生產與就業狀況便會好轉,而中央銀行若調降政策利率,市場利率便會隨之降低,從而對利率敏感的消費支出與投資支出產生刺激作用。 

在這裡,國際資本移動與匯率和金融政策這三者間的關係,就成為一個問題。在國際總體經濟學裡,存在著(1)資金的自由移動、(2)匯率的穩定(固定匯率制度)、(3)獨立自主的金融政策,這三個條件無法同時滿足的所謂「三難困局」。因為當匯率由於資本的自由移動而受到影響時,只靠金融政策這單一的總體經濟政策工具,要同時達成穩定匯率和穩定國內物價的目標,相當困難。而所謂的貨幣整合,便是在共同貨幣區內選擇前述(1)和(2)之優點,但犧牲(3)的一種選擇。貨幣整合,是將參加國間的貨幣交換比率固定為整合貨幣之際的匯率,變成同一種貨幣,故可說是最終極的固定匯率制度。 
因此,在共同貨幣區內,若參加國彼此之間總體經濟狀況相異,便會發生無法以調整匯率或採行各國獨立金融政策的方式,來加以矯正之情形。以下,舉兩個例子讓各位讀者試著思考: 

〈例一〉假設西班牙房市出現榮景,大量資本自其他歐洲各國流入,使得景氣過熱物價開始上漲。若西班牙未參加貨幣整合,中央銀行便能調升政策利率,讓匯率也隨之上揚,如此一來,過熱的景氣便能受到抑制,物價也能恢復穩定。 

〈例二〉假設德國與法國在貨幣整合之前,發生了對德國的產品需求提高,對法國的產品需求降低的這種需求面衝擊。若對這情形坐視不管,將使德國發生對就業之需求超過充分就業水準,致使物價開始上揚的情況,反之,法國的失業率則會上升,貿易收支呈現赤字。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調升德國馬克對法國法郎的匯率,兩國就能同時達成國內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之目標,而貿易失衡的問題也能同時獲得解決。 

但在貨幣整合之後,當參加國之間發生如前述失衡的經濟面衝擊時,便無法以調整匯率或採行獨立金融政策方式,針對個別國家的經濟狀況進行對應,這即是一項非常重大的劣勢。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就必須能夠在區域內進行勞動力的移動,或是在政治整合的情況下進行財政資源重分配。 

以〈例二〉的狀況而言,若勞工能輕易地由法國移動到德國,就能解決失業與物價上漲等問題,或者,即使勞動力不進行移動,只要能夠藉由政治面的整合,將財政往上整合到比德國和法國更高一級的政府,那也可以,只要建立「將在德國地區徵收的稅賦轉移至法國地區,於法國地區從事公共事業等用途」的財政資源重分配機制與裁量性的財政政策,便可同樣地解決總體經濟失衡的問題。十九世紀德國推進國民國家的統一之際,便在各個「邦」之間形成貨幣同盟;而該貨幣同盟之所以能夠成功,便因為其與政治同盟係互為一體之緣故。 

歐洲貨幣整合的歷史背景 
由於德國與法國間不斷發生的戰事,導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西歐已呈現一片毀損的狀態,兩國之所以對立的原因之一,便在於欲爭奪埋藏於國境地區的煤炭與鐵礦石等礦物資源,此外,能否取得魯爾區與洛林區的鋼鐵業,將直接影響國家的軍事實力,故像普法戰爭之後法國被迫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區給德國一事,便種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因凡爾賽條約而背負了苛刻的賠償責任,法國則以德國延遲繳款為理由占領魯爾區,招致了德國人民的仇恨,再加上由於世界經濟大恐慌所造成的全球集團經濟化,使得納粹因此抬頭,歐洲在經歷過這些教訓之後,為了再也不重複同樣的錯誤,決定將紛爭的火種(煤炭鋼鐵業)置於共同管理之下,因此開啟了歐洲的經濟整合。 

在那之後,歐洲又陸續建立關稅同盟、創設共同市場等等,繼續推進更深度的經濟整合,而這些動作,其實都包含在為了實現一個強烈政治目標(誓言「不再發生戰爭」)下的長期計畫內。 

貿易自由化對擁有競爭力的出口產業有利,但對缺乏競爭力、將受到進口商品衝擊的產業,或是服務於該種產業的勞工而言,則將造成損失。若資本與勞動力能迅速在國內產業間移轉,就不會有問題;但一般而言,勞動市場與產業間的調整都是伴隨著痛苦、也需耗費漫長的時間。以歐洲而言,歐洲由於經歷過前述那些歷史的糾葛、存在著歐洲整合的理念,再加上擁有切實將這個目標付諸實行的「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其他為此目的而設之常設官方機構,故能成為推進經濟整合,達成貨幣統一的原動力。 

因此,我們可說歐洲的貨幣整合並非是純粹基於經濟面之結果,而是背後蘊含著超越經濟便利性,而與安全保障相關的更高層次政治目的之努力。說得極端點,無論歐洲是否為最適貨幣區,在歐洲整合的終點線上,勢必會寫著「貨幣整合」這四個字。雖然許多經濟學者都認為歐洲並非最適貨幣區,而對歐洲的貨幣整合投以疑問的眼光(實際上,在整合貨幣的過程中也的確發生了許多困難與危機),但因為有前述這些背景存在,歐元還是問世了。 

一九九二年的歐洲貨幣危機 
為了創設共同市場,必須穩定各加盟國間的貨幣匯率,讓貿易交易與資本交易能夠順利進行,因此,歐洲在「歐洲貨幣體系」(譯注:European Monetary System,簡稱EMS,自一九七九年起維持至一九九九年)架構下,開始展開穩定匯率的工作。所謂的歐洲貨幣體系,是將各參加國之間的匯率,鎖定於某個中心匯率上下、一定範圍內的區域型半固定匯率制度。中心匯率並非依一籃子參加國貨幣決定,而是採用依每個任意貨幣組合分別訂定之方式。最後結果,各參加國貨幣都分別對德國馬克定出中心匯率,將匯率固定在該中心匯率上下一定範圍內(由於德國馬克是當時區域內最強的貨幣),故藉由這樣的機制,馬克便成為歐洲貨幣體系的核心。 

戰前便曾經經歷過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的德國,為了維持物價的穩定,有著強烈堅守財政紀律、執行慎重的金融政策之傾向,因此德國物價與所得水準都極為穩定,再加上高度的技術能力為德國帶來強大的出口競爭力,使馬克成為歐洲最強的貨幣。而要將匯率釘住像這樣的馬克,自己國家也變得必須抑制物價與所得、維持財政紀律、並採行慎重的金融政策。 

然而,法國與義大利等國家對物價的抑制並不足夠,使得法國法郎與義大利里拉數次對德國馬克呈現出貶值壓力。若發生此等失衡狀況擴大的情形,調降中心匯率是被允許之事;但調降幣值將導致進口物價上漲及實質所得下降,會使民眾認為政府無能,故常出現遲於進行必要的調整動作,導致失衡狀況擴大之情形。 

此外,這樣的體系也還存在一個調整上的非對稱性問題,那就是為了維持匯率不變,主要負擔反而是由經常帳赤字之國家所背負,比方說,當法郎對馬克呈現弱勢時,法國就必須干預市場,以免法郎對馬克匯率跌破設定區間的下限。法國為了在市場上買進法郎,手中必須要有馬克;但德國對融資供給干預市場所需要的馬克給法國這件事,採取的是慎重的立場。像這樣的「調整的非對稱性」背景裡,隱含著的是「維持本國貨幣的幣值,是該國家自己的責任」這種想法。 

在這樣的概念下,一旦經常帳黑字國採取通貨緊縮政策,提高價格競爭力增加出口,便會造成經常帳赤字國失業增加,而在這同時,經常帳赤字國為了維持貨幣匯率,也不得不跟著採行通貨緊縮政策。如此一來,經常帳赤字國勢必對經常帳黑字國誘導通貨緊縮的政策操作產生不滿。 

以戲劇性方式將這個矛盾檯面化的,是發生於一九九二年的歐洲貨幣危機,當時,判斷英鎊對馬克存在著高度貶值壓力的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以下簡稱「索羅斯」),於市場上全面放空英鎊(詳見本書圖表)。雖然英格蘭銀行全力捍衛,但最後英鎊仍不得不退出歐洲貨幣體系,此役,讓索羅斯被稱為「擊敗英格蘭銀行的男人」。而這段插曲,也寫實地將固定匯率制度那容易招致貨幣投機客狙擊的問題點,呈現在我們眼前。 

存在著調整彈性的固定匯率制度,容易遭受投機客狙擊—因為在這樣的制度裡,存在著一種叫做「單向押注」的問題。一旦某個國家的貨幣由於經濟失衡而使調降幣值的預期心理升高,就會有瘋狂的市場賣壓拚命對這個可能貶值的貨幣進行放空,若該貨幣正如預期幣值崩跌,投機客便能大賺一筆匯兌收益;若該國的貨幣當局成功地捍衛了幣值,匯率未有任何調降,對投機客而言,也只不過是揮了一次空棒而已,並不會有任何損失。換句話說,相對於那相當可觀的期望報酬,損失的風險則幾乎趨近於零,所以被稱為是單向押注。 

英國的選擇 
在那之後,英國轉變為自行獨立的浮動匯率制度,亦未加入歐元。與歐洲大陸諸國不同的是,英國與隔著大西洋的美國有著更強力的連結。也因此,英國很晚才加入歐洲共同體。歐洲大陸諸國導入歐元之際,英國國民也發生是否應該加入歐元的議論;支持應積極加入歐元者擔心,「不參加歐元,將會在歐洲裡變得愈來愈孤立」,而在英國設廠的數家日系企業也表明了:「若加入歐元的方向性不明確,我們將不得不慎重考慮在英國進行的直接投資。」 

的確,只要加入歐元,在與歐洲國家間進行商業往來時,就不再存在匯率風險問題,將更容易評估長期的收益計算,也更容易進行長期投資計畫。以這方面觀之,這對吸引以歐洲大陸為目標市場的製造業到英國一事,將會有良性影響。 

但另一方面,亦有相當多意見站在總體經濟政策之角度,認為不加入歐元較有利—因為一旦加入歐元,就必須與德國採行同樣的貨幣金融政策。但英國與德國的經濟結構大不相同:德國的製造業占有相當大比重,且金融業係以銀行扮演較大的角色—尤其是產業金融的色彩相當濃厚。 

相對而言,英國則是以金融業占較大比重,而金融領域又以股市等資本市場相關服務較為重要,並在倫敦市內擁有著匯集了國際型投資銀行的國際金融中心區「City」(以下稱「倫敦金融區」)。如此的產業特色,也造成英國的景氣循環實際上是與美國等國家的連動性較高。但景氣循環時點的一致,在導入共同貨幣金融政策時,是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為,若某一方國家景氣過熱時、另一方國家的景氣卻陷入低迷,那麼共同的金融政策將陷入究竟是應該緊縮金融、或是該寬鬆金融的這種兩難局面。 

基於前述理由,英國到現在仍主張,一直到與歐洲大陸各國呈現出同樣之經濟狀況、景氣循環達到一致之前,將維持自己獨立的浮動匯率制度,然而,由於英國的經濟結構與國際經濟關係,本身就和歐洲大陸各國不同,故經濟狀況能否變得一致,目前仍屬不明,而「未加入歐元,將導致倫敦金融區的競爭力下滑」這種意見,基本上並不存在。倫敦金融區的真正競爭力,並非是針對英國國內提供的金融仲介服務,更是在於其國際金融仲介能力與資訊產出功能;英語便利的都市機能、足以對金融業提供強力後援的會計,以及法律與法規之傳統等等,都為倫敦創造出一個有利於發展金融業的環境。英國究竟是否導入歐元,基本上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英國本身便是EU會員國之一,在與EU諸國的經濟交易上,並不會發生什麼障礙。 

「只要未有加入歐元的明確經濟優點,就沒有積極理由放棄獨立的貨幣金融政策…」那對EU的官僚制度抱持懷疑態度、不願輕易放棄主權的國民性,也造成英國至今都未有加盟歐元的計畫。 



台長: 儒商:吉富春
人氣(2,0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房勢論壇 |
此分類下一篇:美國復甦真假難辨!?通膨隱憂愈演愈烈
此分類上一篇:全球已進入高通膨時代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