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11 10:26:23| 人氣2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黑島潮騷》2009.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黑島潮騷】2009.5之背面

 

【黑島潮騷】

臺灣漂流檜木、2009.5

120  X  29  X   12.5  cm


 

↑   【黑島潮騷】2009.5之正面

最近的創作,總特意把漂流木原貌直接當成作品的一部分

而且沒錯,往往就是作品的正面

因為每件漂流木本身,便已是大自然獨一無二的完整雕刻

並且還擁有著從種子入土萌芽、茁壯、倒塌、隨溪奔海、漂流上岸的綿延故事想像性

所以這塊漂流木讓我撿拾之前,即使別提在山中生機盎然了多少甲子

光是由山下海再回島濱,就已不知歷險、流浪數不盡的幾番天地滄桑歲月

若說這漂流木本身便足以承擔【黑島潮騷】的意念與造型表現性,應該也不為過吧!

既然如此

自己人為後添的雕刻表現,從頭至尾都在創作過程中思考、試驗、實踐

該如何與這塊漂流木進行【呼應】與【連結】,也理所當然地甘於隱身在背後囉!

 


↑   【黑島潮騷】2009.5之正面特寫

 【黑島潮騷】之正面完全保持漂流木原貌

僅有一貫穿小洞,與背部的表現面形成連結

 

 

↑   【黑島潮騷】2009.5之落款

前幾天還猶豫要取名為【黑島騷潮】或【島黑潮騷】

最後決定就叫【黑島潮騷】吧!

 

相關連結:

【黑島騷潮】或【島黑潮騷】浮現中2009.5.26

 

↑   【黑島潮騷】2009.5照片1

 

雖然我總誇稱,【小草立碑】是件超大尺寸的創作

但除此之外,自己已好久沒有再搞個其他大點的作品

藉口無非又是,沉重繁瑣的現實讓自己往往有心無力‧‧‧

說穿了還不是熱情不足、意志不堅

不過因為此際正在台北藝術大學研究的老同學許旆誠強力推薦

這學期特地旁聽了江衍疇老師的課,果然讓自己的腦筋與骨頭都被迫攪動數番

 

好久已沒有聽人如此清晰精準地完整傳達創作是怎樣一件大事了!

換句話說,江衍疇老師似乎又重新帶領自己進入創作森嚴莊重的宮殿

﹝但我或許一直只能在門檻外徘徊吧!﹞

另一方面,也才有機會觀摩現正就讀研究所的年輕藝術家作品

當課堂同學們介紹自己的作品,江老師隨後進行講述時

我在底下不禁要跟著不停檢視、反省自己每一階段、每一件的創作

 

正因為如此

才讓我不僅想搞個大一些,也有試著挑戰自己陳習意味的作品

 


 

↑   【黑島潮騷】2009.5照片2

 

開始搞木雕也十餘年了,始終苦於的題材過於直接

雖然努力試著以各種方法進行解套﹝比如潘朵拉盒子、兩面性‧‧‧﹞

儘管有所小獲,不過連自己都不盡滿意

可是若要拋棄權慾、島嶼的探討表現,木雕其實也等於刻不下去了

 

那麼

【黑島潮騷】也許是在【兩面性】的方式中,同時嘗試著另一種突圍的可能性

 


↑   【黑島潮騷】2009.5照片3

 

在江衍疇老師的課堂上,曾數次聽老師分析詮釋【水墨畫】的藝術特性

尤其最近一回,老師還特地提到宋朝科技為當時世界第一

理當有豐沛條件可以改良或擴充繪畫工具,但為什麼仍只用最簡單的筆與墨而已呢?

因為,這是一種藝術思考和創作上地選擇

唯有以最簡化的繪畫工具,才足以讓身體完全投入於當下的創作情境之中

身軀動作若能直接灌注到單純的工具之中,那麼筆下自然是失真最少的內心情感對應了!

 

除了低度工具是種選擇外

另一個為什麼就是,水墨畫怎麼總是不脫山、水、樹‧‧‧呢?

其實這何嘗不也是種特殊地選擇呢?

山、水、樹‧‧‧具體形象的題材,或許不過只是內心情緒狀態的隱喻與指涉罷!

﹝註:以上是我聽後自行歸納,或許並不能精準表達江老師所述﹞


 

↑   【黑島潮騷】2009.5照片4

 

聽過江老師反覆思索幾十年的學識精華

﹝據老師說,至少思考了三十年﹞

不單有恍然大悟之感,也不免回頭看看自己

不論是【立碑】或【木雕】,似乎有了更明確清晰的思路可以重新檢視看待

 

比如曾經懷疑過

僅僅只以檜木為材料,未添加其他色彩、材質會不會太貧乏單調呢?

同樣地我也僅有幾支非專業的雕刻與美工刀,是不是太不足了呢?

現在來看,這不就是當初創作潛意念下地選擇嗎?

既然如今因為老師的指點,更加清楚確認

何不馬上再實作一件,好好驗證並仔細體會其中一番呢?

 


↑   【黑島潮騷】2009.5照片5

 

打從一開始在軍中摸索木雕

只是以一把大美工刀入手,完全沒有以電動工具輔助

即使現在退伍已十餘年

除多幾支小雕刻刀,依然還是沒有大型插電工具加入

不是沒錢可以買器具,應該是喜愛完全手動的潛意識阻止吧!

回想最初在軍營苦中作樂會搞起木雕

不就是因為實實在在手握著刀與木,足以忘了外在一切和遺漏時間地完全投入嗎?

 

所以自己漸漸地棄畫畫而後完全轉槁木雕

是不是比起拿筆

拾刀更能讓自我的心理情緒狀態,反映在直接的身體動作上呢?


 

↑   【黑島潮騷】2009.5照片6

 

如果確是這樣的話,在【黑島潮騷】的製作過程中

將更加自覺性地要求與鍛鍊

我必須如何僅藉由相對簡單的雕刻工具,讓身軀地反覆勞動傳達充沛飽滿的情感

 

換另一種說法,也許我想以雕刻刀畫水墨吧!

那麼【黑島潮騷】的【波浪】,大概就是水墨筆下的山、水、樹‧‧‧了

 


↑   【黑島潮騷】2009.5照片7

 

關於【浪波潮騷】

自己在 《 草山煙雲錄【文獻19】─ 臺灣專賣局【黑潮】煙紙盒》文中曾寫著:

 

【  儘管居住生活在四面環海的島嶼

不過自己第一次有意識讀到【黑潮】二字

還是高中時聽羅大佑【之乎者也】專輯,因為這張唱片是【黑潮文化】製作

後來島嶼的海洋意識不斷被開發,【黑潮】兩字便常常被提起並賦予新的意義

 

雖然我是島民

理論上應該知海甚深,實際卻對汪洋無比陌生疏離

如果不是因為有固定送貨誠品物流途經西濱之便,恐怕現在仍愧對島民的稱呼

 

算一算,西濱送貨也有七年的時間了!﹝持續進行中﹞

儘管並不是沒到過其他海岸線,可是因為長時間的周期性往返

才讓自己真正有機會好好的端詳凝視著這座島嶼的海洋

在年復一年的四季各種天候光線變化中

不停穿梭在西濱這段海岸,也許撿拾漂流木、翻動礁石、找尋著碉堡‧‧‧

或者根本只是漫無目的,沿著隨時漲退不定的海岸曲折線留下步步沉印

 

才在同樣奔流的血液溫度裡

似乎感應到始終只聽其名  ─  伏竄暗嘯的【黑潮】綿延狂襲力量‧‧‧  】

 

 

但是,在手持雕刻刀地不停施力勞作裡

又意識到【黑島潮騷】的層層條條浪濤,不會單單只是環繞島嶼的【黑潮】而已!

更大一部分,恐怕是母島私陰赤裸裸皺蠕的不安亂竄盲流

伴隨著汐湧不息般的慾望,讓自我心緒始終受惑激蕩、狂舞起伏‧‧‧

 

 

 ↑   此次製作【黑島潮騷】,得【藝餘】四包

許久未增長的【藝餘丘】,又可以更高一點囉!

 

相關連結:

●    木雕創作與立碑的交集─【藝餘丘】

●    【藝餘丘】已完成階段面貌,今後可得努力多搞些木雕才是

●   【藝餘丘】碑又更高更多完成一點點2009.3


 

↑  準備與之前的作品進行比較拍照時, 隔壁的狗朋友【哈囉】又來湊熱鬧了!

 

若從並非是單獨島嶼外形,而是從整塊漂流木裡浮現的【黑島潮騷】來看

以這部分而言,有大半是延續自【穿洞習作】的先行嘗試吧

比較連結一:  穿洞習作2009.3

 


↑    比較連結二:  【母顏】 2009.5
 

當然!【母顏】的實作完成,才進一步促使自己挑戰更大更複雜的【黑島潮騷】創作

 


↑  比較連結三:   《舊作整理》 光的母親 ─ 向安藤忠雄致敬

 

雖然同樣都是儘可能保留漂流木外貌

但思考與執行手法卻大部分不同的兩件較大型作品


 

↑   【黑島潮騷】與【光的母親】比較二

 

↑   參考連結: 

●  草山煙雲錄【文獻19】─ 臺灣專賣局「黑潮」煙紙盒 

http://mypaper.pchome.com.tw/peter19711017/post/1326395609


 

 

 

 

 

 

台長: 小草N號志工
人氣(2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小草N號志工的創作本行 |
此分類下一篇:《詛咒之島》 2006.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