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2 12:04:46| 人氣3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救命病棟24時III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發表於2005.09.02
(圖片為劇照)
*****

雖然最後兩集播出的時間我並無法在家,但是感謝熱心的版友傳了最後兩集的影片檔給我,而幸運的,聲寶人員訓練中心的電視也很捧場,讓我能把這部日劇做個有始有終。

日本是個不被喜歡的國家,除了臺灣之外,亞洲沒有國家對他有好感。不過這個國家的文化卻相當值得探討,尤其是該國人民在處理事情的細膩度。為何我總是認為韓劇比不上日劇?因為日劇的很多潛在意義實在是難以令人想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最為成功的至入性行銷。

在台灣被翻成「急診室女醫生」的救命病棟24時III,主要要敘述的是日本這個國家如果首都東京遭遇了7級以上的強震時,在醫療的角度上應該要如何進退應對。就某種方面來說,是相當值得臺灣參考的,畢竟臺灣也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地方,主要城市也有可能因地震而一蹶不起。921大地震完了,我們學到的教訓究竟是什麼?也因此,就臺灣而言,在對於地震的敏感度上,我們還有很多加強的空間。而日本在阪神大地震後,則發展了很多相關措施,只是當真正地震來時,能否通過檢測?


嚴格來說,該劇是以醫療為中心,徹底的探討與救災有關的人事物。在醫療人員的觀點上,即便是醫生也有自己的家,也想回家看看家人是否安好,但是他們卻是當時社會最需要的人,在自己與病人間的拉扯是一個痛苦。另外,當傷患被大量送進時,如果不幸的,醫療資源又有限,身為醫療人員又該如何取捨?很多的無情和無奈慢慢的被凸顯,同時想告訴病患的是:大家都是災民,一定有更多更加嚴重的人等著我們去支援。

放射到其他工作上:義工的角色應該是什麼?消防員的資源也有限,他們又該做什麼?政治人物又應該要如何整合從各處送至的資源?很多時候會有很多無法為外人瞭解的辛酸,看到東京很可憐才從京都來的義工,到了這裡才發現地獄莫過於此;消防員為了全力救火,只能忽視一些急需送醫的傷患;無法瞬間整合的救災體系,最後也只能任憑食物過期而被禁錮在科層化的體制之下。若我們是災民,我們能夠瞭解這些嗎?還是仍然只為了自己沒有享受到福利,不斷的去指責別人?那些一樣是災民,身上卻背負更多任務的人們,心裡又是怎麼想的?

最後最殘酷的,還是意志力的問題。救災人員過了兩個月,依舊可以挖掘出一堆屍體,急診室永遠都有治療不完的傷患,清不完的垃圾,數不盡的經濟損失,這些令人絕望的訊號究竟什麼時候才會停止?也因此,劇中最後的兩張照片才會那麼的給人帶來希望。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現在美國的紐澳良州,陷入無政府狀態的他們,還有多少人連向外逃都做不到?有多少人已經對他們的人生感到絕望?灌籃高手的經典名言:「如果現在放棄,比賽就結束了」,或許就是該劇最後想表達的那麼一點人生哲理。

沒辦法將劇情一集集敘述,否則會因為著作權法被抓去關。只是臺灣的偶像劇,何時可以Level Up到這個程度呢?或許更令我期待的是,劇中對人性的信賴和對人的關懷,能被世上的其他人所瞭解。

台長: Lectured
人氣(3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