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3-13 13:50:40| 人氣2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潛意識信念與催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潛意識信念與催眠

程旭 老師撰


《本頁主要概念:催眠與潛意識,信念與核心信念的形成、影響 ;正面思考有用嗎?催眠進入潛意識的世界,轉變信念,改變人生......》

「潛意識」猶如記憶的統倉,如實記錄著我們所有的經驗與其感官覺受;此外,也深藏著包括人類原始的本能與欲望、遺傳特質、祖先的傳承(集體潛意識)、靈魂進化史、累世記憶與習性、生命藍圖、宇宙的愛與連結(超意識)......等,更蘊藏了我們無數無盡的潛能──
 

催眠在治療與增益上之所以經常收效迅速且效果驚人,正因為其猶如一把進入「潛意識」的鑰匙,潛意識大門一旦被開啟,我們便得以直接觸及力量的源頭,也就是使一切轉變成為可能之所在。事實上,幾乎任何形式的身心治療之所以能引致療效或增益,都必須涉及潛意識與信念於某種層面上的轉變。如傳統的心理治療、觀照坐禪、靜坐瞑想、祈禱祝頌、靈性修持、斷食、呼吸療法、接觸療法、各種體位法、舞蹈、藝術療法、靈療、夢療、.....等不勝枚舉 ;甚或其他看似無關的,如芳香療法、平衡油、花精乃至風水能場,也包括了配戴幸運石、水晶天珠等也不外乎是企圖藉由種種有益的能量、磁場來影響潛意識,以達到某些特定的目的,也就是說,其功效也必須始於潛意識(內心)的轉變。

 「信念」則作用於潛意識中,主導著我們對於凡事萬物的認知覺受,左右著我們的行動與反應,也依此架構出你我個人的主觀世界。「我們成為自己所相信的人」乃自古而今,性靈大師們一再試圖傳達的訊息,本文也將對信念作深入的探討。

 萬物生於一念,滅於一念,一念再念,生生滅滅,還要再念,那就再投胎一遍 .......在此就不再碎碎唸了。究竟信念是來自何方,又如何對我們產生影響?潛意識如何運作,又藏有什麼寶藏呢?就從我們出生的時候談起吧..........


在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我們不僅對這個世界全然的陌生,甚至也不確知自己的存在。本能促使我們在第一時間與大環境產生互動以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在互動之中,環境也開始對我們產生了特定的意義。如心理學家也是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創始人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在 其著作童年與社會中論及:「嬰兒如何了解環境,須視其生理及心理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定......如果其需求充分得到滿足,那麼他對世界的看法傾向美好、穩定、安全、可信任的。」反之則「世界對他而言是挫折的、壓迫的及無法信任的。」


 大約到了第七個月‧我們才開始逐漸意識到自己與母親原是分離而相異的個體。那麼,「我」又是誰(什麼東東)?為了進一步勾勒出自己的輪廓並確認自我的存在,我們如海綿般大量吸收與大環境(包括照顧者如父母、褓母,與其他關鍵人物,如家人、同儕、老師.....等)之間各種互動的模式與經驗,並儲存在我們的記憶中。換言之,我們不斷對大環境發出試探的訊息,而後藉著其反饋來定義或重新定義自己。「自我認知」與「認同」不僅僅是我們於生命初期的主要心智活動,乃至於終其一生,我們或多或少都不時在對自己加以〝驗證〞或〝修正〞。

http://www.margahealing.com/hypnotherapy-3.htm

 然而,只為應付日常生活,我們並不需要經常記得所有的事,通常少數的記憶便敷使用;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隨時想起(或可稱〝即時記憶〞)的事很少(與人生中的種種經歷相比,我們所記得的實在是少之又少)。這代表著經驗必須不斷地自「即時記憶庫」中被〝遺忘〞而存放在更深的記憶庫(即潛意識)中,在一般意識中則只留下某些「印象」。大多數的印象對心智(泛指整體思維活動)而言乃屬中性的參考與備用資料,也就是說,只有在需要時才依著其關聯性被提取、利用。然而,在下述情況中,印象則會傾向被內化而成為心智常態運作的一部份,亦即〝信念〞─當該經驗:一、與生存息息相關;二、連結著強烈的情感(含情緒)或感官知覺(通常是痛苦);三、反覆為相似的經驗所強化時。

信念之作用於身心,有些相同於 「緊急任務編組」中的臨時指揮官般,一有類似徵兆出現,便隨即自動接手作主,成為最高指揮系統,掌控著所有(生、心理)資源,過濾訊息的進出,並根據過去的經驗,主導著整體應對進退,直到狀況解除為止。


當然,信念也會經由其他管道被〝輸入〞,例如模仿、學習、教育或想像等。儘管新的信念可能在人的一生當中任何時候形成,然而,對我們影響最鉅的卻絕大多數是源自於嬰幼童,甚至始於胎兒時期,一直到大約六歲左右。 由於這段時期正值人格形成的黃金階段,生活中的各種經驗與相對的因應模式都會被我們嚴肅地視為「求生之道」而終生奉行不渝。然而彼時,我們並未具有嚴謹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因此訊息通常是未經過濾,或僅依著片面的感知即為吸收與內化。由此可知,生命早期的成長品質對人的一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另外一個關鍵因子則是遺傳特質),因此若有負面信念的形成,其破壞力也自是最為深遠。


 舉例來說(以下情節已經修改並經當事人同意後節用):有位自小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的女性朋友,上有兄姊共四人,下則有一個弟弟及么妹。父母親以經營某加工廠為業,家境可說由微貧而漸小富。早期全家就住在工廠裏,小孩們很小就被要求投入生產的行列中。這位朋友形容她的父母是「勤奮而客氣的」。在她〝印象〞中,「他們對人(客戶、訪客及員工)經常是面帶笑容且賣力的」。但是,對她的態度卻是「不如對其他人」,她甚至不記得曾體驗過父母的擁抱及親吻,要求也鮮少得到回應,似乎總是得到「乖乖,等一下」、「現在不行!走開!」或是其他的「敷衍方式」,甚 或換來嚴厲的責罰。隨著類似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被強化,這位小女生心中開始由懷疑而漸形成這樣堅定的信念:其他人都比我重要!


 源自於人生早期的信念不僅相當強烈(對當事人來說非常真實),而且會逐漸聚集並衍生出更多相關的信念,因此這一類信念也常被稱為「核心信念」。核心信念除了會相互吸引、聚集、衍生之外,更善於隱藏。它們多半掩身於深層潛意識中,與其他各類信念糾結在一起,並藉由各種方式使自己合理化(弄的跟真的一樣!),因而當事人雖經常受其驅使於冥冥,卻難自知。

 對這位女性朋友來說,「其他人都比我重要」的核心信念著實使她經歷了一段艱苦的成長歲月。她自小就將自我深深地隱藏起來(反正〝我不重要〞─衍生信念),而顯得有些木訥或說麻木。在內心,她深怕失去身旁這些"比她重要的人"的愛,她相信只有做一個順服、聽話的小孩(衍生信念)才能防止這樣的事發生。成長過程中,她試圖讓自己活在嚴苛的控制之下,以避免任何自我顯露所可能招致的不受喜愛(衍生信念)。她也熱衷於為人提供服務,當他人有所請求時,總是有求必應,不論是否為自己能力之所及(當然,因為這樣會使自己顯得〝比較重要〞(衍生信念))。在工作場合中,她討好上司、附喝同事,承受推諉與莫名的責難,接受不合理的委任與調薪;在朋友間 則是體貼謙遜,試圖為人解決大小問題,力求面面俱到,皆大歡喜......,極盡所能,就是〝不要得罪人(衍生信念)〞。

當然,受到壓抑心靈不會如此坐以待斃,她之所以下定決心接受治療,正是因為其身心都正對著主人發出日益嚴正的抗議。她不僅看起來相當蒼老,而且已經出現了類似憂鬱症的徵狀。除了持續性的情緒低潮,精神渙散之外,也為長期性的失眠與偏頭痛所苦,加上嚴重的經期疼痛,更令她幾度忽萌輕生之念。她警覺到自己愈常因為小事而大發雷霆,家庭生活也漸走樣:先生赴大陸經商已近一年九個月,期間不曾返家;唯一的九歲小女兒則形容母親「變得很兇」而且「只會道歉」。 甚至,在身心面臨如此煎熬時,她仍將一切歸咎於自己:「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裡做不好,沒有盡到責任。」話說至此,已是淚如雨下。

 經過了三次諮商(細節省略),我們終能完整拼湊出那一段生命早期的經歷與創傷,在她處於深度催眠的狀態之下,一舉破除了核心信念所佈下的迷障。接下來的兩次會晤則著重於強化自愛並重建自我價值(瀉後則補矣)。 ......之後,公主與王子(和他們的小小公主)便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子  ......(當然,這樣的描述過於戲劇性,目的只是為讓各位轉換一下心情。總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美妙的轉變。)

負面信念(由其是核心信念)之所以如此難纏,除了是因為其形成既非於朝夕之間,自有紮實的故事背景為其後盾之外,更經常連結著複雜而強烈的負面感受與情緒;此外,信念以慣性的模式作用於潛意識中,既不上檯面(意識層面),自是難以察覺;更甚者是,它經常在你我心靈中扮演著〝智者〞或〝保護者〞的角色,你我因而不僅未曾,甚至也不願去質疑它所做出的任何〝良心建議〞!就像這位女性朋友一樣,總會不自覺地鞠躬盡瘁,藉著〝增加自己的重要性〞以求生存。也因此極自然地,身邊永遠會圍繞著一群對她〝予取予求〞的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切理所當然,恰如其分,此乃吸引力法則矣。

 至此,我們並非意指該將負面信念視為如敵人般,非除之而後快,也不建議任意使用所謂的〝正面思考〞企圖去壓制它。不要忘記,它畢竟是我們的一部份。這麼做時,等於是在心中開闢戰場,而交戰的雙方卻都是自己,那麼為其中矛盾與衝突所害的還會是誰呢?信念的職責既在協助主人於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利於生存的反應(雖然結果並不一定是如此),那麼即便是負面信念,亦 曾是〝護〞主有功的。

 因此相反地,我們須存著感謝與敬意,深入探訪這位親密的〝生存顧問〞,對它抱以傾聽,瞭解與感受。在意識中重新審視其形成的背景與來由,察覺其中的瑕疵,釋放可能遭到壓抑的情感或創傷,或者加入新的看法。簡單地說,對於不再有益於生存與幸福的信念,我們可以在潛意識中更新它,使其提供更合宜,並俱彈性的服務;或者只是感謝它,然後允許其功成身退。

 信念對於我們的影響力之所以無所不在,是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極少對於〝事實〞,卻常是依著信念而直接做出慣性的反應(人,其實經常是〝搞不清楚(真實的)狀況〞的,傷腦筋!)。試著想像,當一隻狗向著你走過來時,你的反應是如何。你會先掃瞄一下狗的外觀、品種與大小,然後做出適切的反應,還是先撿起一顆石頭準備來個先發制狗?保持多少距離會讓你覺得安全?你會先走近一點,感覺牠是否具攻擊性(咬牙切齒,狗沫橫飛),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調頭而去免得遭殃?想摸摸牠或是正伺機給牠一腳?你終於決定要若無其事地走過去了(否則很沒面子),身體又有著什麼反應呢?呼吸心跳的變化如何?緊張嗎?肌肉緊繃?雙腳軟軟的?這時候,牠開始 朝著你的方向走過來(真沒狗品),你覺得牠企圖何在?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又準備如何因應?

 我們可以說,你的反應乃是基於對情況所做出的判斷而定, 但是往往幾乎就在你試圖加以判斷的同時,相關的信念(如果有)已經開始介入(成為最高指揮官),甚至早已跳過判斷的運作過程,直接刺激〝必要的〞身心反應了(無意識反應或稱慣性反應)。

 欲進一步瞭解信念如何影響我們,讓我們接著試想持有下列不同信念的人,在同樣的境遇─"遇到狗"之中,身心反應將如何迴異:

狗(動物)很可愛


狗(動物)很髒  


狗(動物)不會隨意傷害人


世界充滿了危險與意外


凡事要作最壞的打算


我很衰 


我很容易生病


我經常作出錯誤的決定


狗很賤


狗很補 


 ................


至此,相信各位朋友們已更為理解〝信念〞如何使致〝世界大不同〞了吧。信念既然主導著人的判斷、分析、行為、感受、情緒甚至於生理反應,當大師們說「我們成為自己所相信的人」時,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你對於〝男人/女人〞存有什麼信念(跟狗的比喻無關)?又如何左右著彼此之間的互動呢?對於自我、家庭、愛、婚姻、性、成功、人際關係、事業、財富、健康、生命、死亡...等切身相關的範疇有什麼樣的觀念與看法?為什麼?它們是如何,又是何時形成?想想看,這些信念正使你成為怎麼樣的人?又如何建構出你的人生?

 潛意識除了猶如記憶的統倉,如實記錄著我們每一個經驗與其感官覺受之外,也深藏著人類原始的本能與欲望、遺傳特質、祖先的傳承(容格的集體潛意識)、靈魂進化史、累世記憶與習性、生命藍圖、宇宙的愛與連結(超意識)........等,更蘊藏了我們無數無盡的潛能。藉由催眠所達到的意識轉換,我們不僅得以直入 寶山,更經常是滿載而歸。

http://www.margahealing.com/hypnotherapy-3.htm

台長: justin
人氣(2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