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1-13 16:18:20| 人氣7,5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人在溫哥華〉林德英&王婉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曾被「大搬家」、曾灰心,還是咬「牙」留下來
    ──專訪來自台灣的牙醫夫妻林德英&王婉瑜

溫哥華來自台灣的牙醫,這幾年有不少在這裡開業的,由於牙醫在台灣是項很「賺」的行業,吃香喝辣,暢行無阻;但一來到溫哥華,一切都是歸零,從頭開始,更不要說是開業賺吃了。因此,有不少牙醫夫妻,往往是做牙醫的那位配偶留在台灣,幫這裡的家人賺生活費。

 但是,在芸芸的台灣牙醫師中,卻有一對牙醫夫妻,頗令人矚目。 

 他們是在固蘭湖街(Granville St.)「聯合」開業的林德英與王婉瑜。兩人都是台北醫學院牙醫系畢業的學長和學妹,王婉瑜說,她十九歲(大二)時就與林德英訂婚了,畢了業結婚。算一算,他們的感情縱使從訂婚開始算起,也有二十年了。

 當然,令人好奇的是,以兩個人人稱羡、在台灣已屬「高收入」群的夫妻牙醫師,為何會選擇移民?

 林德英謙稱自己不太會說話,「禮讓」太太王婉瑜先回答:「那時台灣發生陸正(綁票撕票)案及中共對台灣威脅武力解決,我們很害怕,我的姐弟都在國外,因此,我們很想到國外來生活,就辦移民。九六年中共打飛彈那年,我們就來報到。」

 談到剛來報到時的感覺,「很失望!」王婉瑜不諱言表示:「台北有人情味,這裡太冷清了,沒有家的感覺。」

 之所以會有這種「不堪」的感覺,是因兩件不愉快的事,「我們初來兩個月,我姐姐來看我們,我們去東區吃飯,車子停地下室,結果被人砸破玻璃,被拿走皮包,我們原來以為這裡是天堂,不會有『壞人』的,發生這件事後,我們很震撼。」王婉瑜又談了第二次:「我們從烈治文搬到西溫時,我們家被『大搬家』,台灣帶來的東西都損失掉了,連電話、答錄機、電腦,甚至浴室的毛巾都拿走了,除了床之類搬不走的東西,其它可以搬走的都搬走了。嚇死人了!」

 最難過的卻是在報案時,「警察在我們家門口,就坐在車子裡面,我把門打開,等了很久很久,他才進來,進門第一件事就告訴我們,小偷絕對追不回來,因為這種事每天都有幾百件,警方也愛莫能助。」因此,王婉瑜說,這兩件事令她很灰心,總想著「不如歸去」。

 但房子已買了,小孩才辦入學,「要是就這麼回去,很奇怪!」因此,夫妻倆原來想法是,坐滿移民監就走。

 事情的轉機是,有個一直沒考取牙醫執照的朋友來勸他們考牙醫執照,王婉瑜「堵」對方一句:「你都沒考取,我們哪可能?」後來,還是老公林德英幫著把報名資料寄出去的。

 生活一有了目標後,就變得比較充實。「每天就是唸書,然後接小孩上下學。」王婉瑜笑著說:「那段時間,又生了個小Baby。」

 可是回想起初來時那兩年,沒有工作,生活沒有重心的情形,王婉瑜彷彿仍「心有餘悸」。她說,她也曾要先生去大統華堆貨,但林德英不肯,「我先生有去考房地產經紀人執照,也考到了,可是就是沒辦法跨出那一步,因為人脈少,口才也不好;我自己也曾去UBC申請助教或打工,但都被拒絕。」

 後來,還是在考牙醫執照的過程中,每一關通過時,都幫助她增加信心,「覺得辛苦有了代價,有了下一個目標,再往下走。」

 談到溫哥華這裡開牙醫,與在台灣開業的差別。「在台灣我們平均一人要看二十個病人左右,大部分病人都集中在晚上,工作時間很長,很難得跟家人在一起。在這裡則是上午九點到下午六點,下班就下班了,可以有更多時間跟小孩在一起。」王婉瑜表示:「這邊的病人比較少,可以慢慢做,你一想到收費那麼貴,不好好做,對不起病人,所以,會很小心。但在台灣,給病人的時間太短了,也太趕了,自然造成品質往下降。」

 談到「競爭」,王婉瑜指出:「這裡的病人流來流去的,醫生也會彼此尊重,你向別人要資料,他也會把資料匯給你。這裡的競爭也不會像台灣那樣『惡性競爭』。」

 林德英接著說:「雖然有競爭,但我們不會因此削價,我們在乎的是品質;在台灣,為了生存,你不得不以『削價』及『亂批評』來與別人競爭。」因此,在林德英的眼裡,溫哥華牙醫的「素質」比台灣的牙醫來得高。

 對於如果有在台灣也從事牙醫工作的鄉親來到溫哥華,王婉瑜建議:「先去唸英文,因為這裡對英文的要求很高。」同時,王婉瑜也以一句話送給從各地來的新移民,做為彼此共勉:「多看(環境)、多學(英文)、對自己永遠不要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加拿大這個國家生存下去!」

台長: 葛蘭特
人氣(7,5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