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8 00:27:56| 人氣6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廿歲以後……( 附錄:〈迎新‧楊妖回來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些想法窩在腦袋裡兩三天了,總覺得應該找個時間將它整理一下,全部倒出來。反正又該是時候要回高雄了,每次回去前都有寫些自以為是的什麼東西,我想這次也不應當例外。

「二十歲是邁入成熟的開始。」這句話我是聽來的,誰?已經不可考,更遑論是男是女。不過如此富涵哲思的話,應該不會是像我一樣笨拙的男子能說得出口的。所以應該是位女性。

於法律規範來說,廿歲代表著一個在行為能力跟獨立思考上都已臻成熟並且能負責的成年人(我想負責的意義該是能兼具「面對」跟「承擔」兩方面,這一點著實重要)。但我卻不這麼認為,與其說已經能以成熟的態度去面對事物,倒不如說「能開始嘗試著以成熟的態度去面對事物」。廿年的時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倘若以平均年齡八十歲計算,四分之一的人生已經在懵懵懂懂的狀態下走過,餘下的四分之三總該學著聰明些了吧!

於是跨過了廿歲,開始明瞭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雖然欲望仍舊會像逛街Shopping一樣,在一時衝動下抱回整年度都穿不完的春夏秋冬裝,然而最起碼它還帶有實用性。

最近身旁一些剛過完生日的、過完生日很久的、還沒過就快過生日的女性友人或女性朋友都不約而同的發出相似的感想。
「我發現現在的我看見帥氣的男生,那種雀躍的心情最多只能維持三天,而且三天已經算是很多了。」
「或許看的人多了,現在總覺得再帥也不過就是這樣了。」
「以前看見外貌帥氣或可愛的男生,總會想去接近他,最後就變成男朋友了。現在?……再說吧。」
每每聽完她們的感想,我都不禁捫心自問:「我記得我是男的吧!怎麼搞的我好像妳們的好姊妹一樣。(唉……!)」

我得承認大學有很多吸引人的物事,大抵不出最傳統的四大分類:學業、愛情、社團、打工。能夠肆無忌憚的多方嘗試,是大學生涯最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隨著年級的升高,出社會的現實逐步逐步朝著自己逼近。或許自己還想在安逸、輕狂、熱血、青春的大學歲月中多做駐足,但環境卻不允許。父母、親戚、師長、同儕的耳語跟關切從四面八方開時如浪潮般一波一波的湧來,擊打那個在岸邊仍然玩耍的不亦樂乎的自己。直到外在全身溼透並從內在被沁涼的海潮冷醒,才意識到自己該離開這個度假的海灘,該揮別熱力的陽光、暖煦的微風,該進入都市冷硬的水泥大廈中開始蒼白而辛勤的下一個人生階段。

也因為如此。社會的現實迫使自己得學習使用理性去面對很多事情,畢竟「感覺」可以處理的問題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很難令人信服。在這種不斷地操練理智的過程中,自己的欲求跟目標也顯得越來越清楚、純粹。

有時候,需要的不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但必須是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結果。有時這種結果最諷刺的是往往無法憑藉著理智、邏輯去探求,只能依靠著「感覺」來決定歸屬。此時此刻看來,「感覺」雖然無法處理很多事,但能使自己坦然地面對自我抉擇的結果。然而現實環境充滿著與人交往的必須性,「感覺」能使自我面對無愧,卻相對的會招惹許多地麻煩,或多或少、或易或難(無形中與他人磨合時產生困難)。

說實在我是個怕麻煩的人,正因為看到此處。我得學習著讓自己不濫用「感覺」的力量。回顧過往種種,又何曾不是那個會任憑「感覺」將自己牽著鼻子走的人。

而過了廿歲,在外人眼中已經是個可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雖說自己有時亦想有如過往一般在親近的人身旁任性跟耍賴。但這都已經在跨越了廿歲的當下,漸漸地不被允許,得強迫自己認真地面對很多事情。不會再有人會摸摸自己的腦袋瓜,然後輕易地原諒自己的過錯。

近來最常被問到的話題,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在大環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如何糊口是個很基本的問題。家中老母總是煩惱著我這個文組出身的大學畢業生,將來究竟能做什麼?

我很慶幸求學生涯的過程中不需要為家中生計太過煩惱,父母任憑自己的喜好作出選擇;遺憾的是求學生涯中不需要為家中生計太過煩惱,打工兼職的過程亦十分順遂。前者是我沒有磨滅掉自我的理想,反而跟隨著年紀的長成越發堅定強烈;後者讓我自己害怕著會將賺取錢財視作太容易的一件事,遭遇困阻時反倒特別容易沮喪。

與自己不斷確定的過程中,我想這個問題是可以克服的。就如同我的老師所說:「只要讓自己成為領域中的佼佼者,其他一切都不是問題。」我同意這個看法,所以得改善自我閒散的個性。太過安逸會導致自己在事情的專注力上頭容易顯得不足。三分鐘熱度展現不了任何好的成果。某雜誌曾提到:能夠延遲享樂過程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換句話說便如同時常聽見的一句成語:先苦後甘。

廿歲過後,是個辛苦的過程,因為許多事情都得持續的跟自我討論(除非捅簍子的時候,會有善心人士願意揹黑鍋)。但經歷逐層累積後,再回顧過往種種的剎那,心頭湧上的成就感,將會使自己感動莫名。
附錄:〈迎新‧楊妖回來了〉

今天去參加了學會的迎新活動
大學生涯至今四年的時光
第四次參加迎新
特別的感動
氣氛十分熱絡
互動非常融洽
節奏疏密適中
總歸一句
就是High

型先生坐在我身旁
他開始有隔著一面玻璃看新生的感慨
我也經歷過
在不久之前
慶幸的是
早就不再陷入惆悵的情緒裡哀聲嘆氣
一樣是隔著玻璃
卻用更為不痛不養的角度旁觀著
看見的物事更多
更讓人欣喜

洪先生問我:
“多年來的遺願是否達成”
我逡巡一下整個場地
開玩笑的說聲:
“死而無憾了!”

四年來我有個小小的願望
希望系裡如家中般溫暖的氣氛
並不是一句屬於少數人的口號
而今看來是有希望的
雖說我亦不是一面地喝采
許多的顧慮與後續發展仍舊有待觀察
然而今天別於過往的迎新
就如同我的好朋友說的:
“只會更好,不會再差。”
我由衷地期待

但今天最讓我感到開心的
不僅僅是迎新活動的成功
我看見的是久違了許多人的變化

咩說:“總覺得他多了點社會習氣”
我卻不這麼理解
反倒覺得那是一種隨著經歷增長
自然長成迷人的成熟氣息

又有人看起來雖像個涉世未深的大小孩
卻早已是能獨當一面臨場應變的小大人
(順帶一提:脾氣似乎亦改很多!幻覺?)


套一句我對洪先生說的:
“我早已是個化外之人”
每個人的變化
固然像漂亮的風景般
使我不自覺地停留駐足
然而再美麗的風景都不能帶走
也不會為我而保留
我只能在欣賞完讓人心醉的風景後
將殘存的印象藏在腦海中回味
而腳步已緩緩地朝下一個方向
行走

我答應了很多人
不管事
不插手
不說話
我亦
管不著
插不了
說不出
能偶爾給予詢問的人
誠摯的建議與答覆
已經是我所能最大的限度
我面對的
不是答應了很多人
而是很多人當中
包括了我自己

不知曾幾何時
我已不再執著向前走
轉個彎
那未來的路
似乎更加開闊

我是楊妖
我回來了
在昨日的迎新

隨即便要離開
流浪
在今日的早晨

2008/09/08 筆

台長: 夏目三四郎
人氣(6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三四郎隨筆 |
此分類下一篇:窮嚷嚷
此分類上一篇:工作?教師 or 記者?(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