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4 07:07:22| 人氣4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現場] 四十年後再相見與100 Years from Today(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天晚上的『綠葉』Rene McLean和鋼琴手Alan Jay Palmer表現地精彩極了,頗有那麼一點『以下犯上』的感覺。Rene展現出了他對多項樂器的駕馭能力,在『Love And Hate』一曲中,他以長笛的吹奏真是令人驚豔,和Dolphy在『Last Date』裡的『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相比也一點都不遜色,像我之前先入為主的認為,他只是另一個『某人的兒子』,實在是有失公平且不應該。回去之後,應該把他和Woody Shaw那些錄音拿出來,仔細地再聽過才是。至於年輕的鋼琴手Alan Jay Palmer絕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名字,他總是能輕易的讓曲子沸騰,讓觀眾瘋狂。Bibby更精確的指出他的風格(甚至連長相也)和Matthew Shipp非常神似。

當然兩個小時左右的夢,很快也就得醒來了,我們一行七人和其他欲罷不能的觀眾,在結束時不停叫喊,那怕是只有一分鐘也好,總希望可以再延續一些。終於(真的過了很久之後,手都快酸死了),或許是因為我們同行的Clair送給了Jackie一個飛吻,他們又出來給了一首安可曲。Jackie假裝有點生氣的說:『我不知道多少年沒有給過安可了,聽完這一首之後,你們就給我滾回家去吧!』於是我們又多聽到了一首Jackie自己當年的熱血作品『Tippin’ The Scale』(註解六)

其實演奏會結束之後,另一場遊戲才真正開始。那天稍早,Bibby和我早就帶齊了各式式樣的寶貝,希望可以讓他們簽名留念。由於我們最後瘋狂的叫喊,一結束之後,便有一位Jackie的朋友(或經紀人?)來和我們聊天,我猜他想要知道我們是學校有教聽完演奏要用力鼓掌呢,還是我們是日本人(註解七)?搞清楚之後,他幫忙帶我們到後台去見Jackie。當Bibby拿出那張有黑貓為封面的黑膠唱片『Jackie McLean Quintet』時,Jackie說:『哈!這是我的第一張唱片。』當時我才知道原來他的第一張唱片是這個,雖然我也有那張CD,但是因為之前沒有作足功課,並沒有帶去,害我小小的流下了一滴悔恨的眼淚。

由於我們都帶了不少Grachan Moncur III的唱片,本來還擔心他會嫌太多太煩,沒想到卻異常順利。他開心的看著我們拿給他的唱片說:『嘿,這些好東西你們哪裡弄來的阿?連我自己都沒有勒。』而看到最近BYG重發的『New Africa∕One Morning I Woke Up Very Early』時,他甚至說:『嗯,我什麼時候錄過這個玩意兒啦?哈哈。』當他以戲謔般的口吻說出這些話時,在我的感受,卻是一種不忍的辛酸。

任務完成三分之二後,就剩下Bobby Hutcherson了。由於他一直在和另外兩個人聊天,所以我和另一個也在旁邊等待,手上拿了一張日版『One Step Beyond』的人聊了起來,一聊之後才知道,他是在Yale學法律的學生,也是為了他們特地跑來紐約的。他還告訴我,和Bobby講話的其中一個人,是現在EMI的某某大人物。就這樣,我也好奇的往那兩個人看了一下,也看到了那天晚上最意外的『安可曲』——我的庫桑,Michael Cuscuna(註解八)。

人生的際遇就是這麼地難以預料,好事要是發生的話,它就接二連三的來。之前寫Tina Brooks的文章時,雖然有看過庫桑的照片,但是當時,對於他到底是不是本人,我也沒個準。當他走過來,詢問確定之後,我只能不斷告訴他我們有多麼感謝他這些年來,替所有樂迷所做的貢獻,也多麼的感謝他讓Tina Brooks這一類的樂手重見天日,只差沒有撲上去親他一下了。庫桑那天晚上有點微醺,一開使他可能還懷疑是不是遇到神經病了,顯的有的驚訝的樣子,搞清楚之後,當然也開開心心地滿足了我合影留念的心願,然後也對我說了聲:『Thank you.』而我之前寫文章所醞釀的情緒,也終於得以宣洩。

就這樣,我們帶著幾個有點破壞唱片封面美感的簽名(註解九),和足以細細回憶一輩子的記憶,離開了夢境,又回到了現實。正當大家在Iridium的門口依依不捨離開時,Jackie的友人和我們說:『今晚是這幾天來最精彩的一次,非常可恥的是,美國的聽眾並不這麼珍惜Jackie他們這些人。』雖然聽來可悲,但卻是事實(註解十)。他說完之後,配上紐約的夜色,使我們離開時的氣氛,除了不捨之外,更多了一抹淡淡的感傷。

在這一天裡,幸福的感覺真是源源不絕,讓我永遠的困在這一天,我都願意。如果這個想法太奢侈的話,哪麼至少,希望經過許多許多年,等所有人都成為遊魂以後,或許,大家能在某個廢棄的小酒吧再相遇,在那裡,他們又變成了樂手,而我們也再一次成為聽眾。



——送給我的英雄們



註解六:巧的很,那天稍早我才在Bibby家聽這張唱片,晚上他們就演奏了,不然我也不會記得這首曲子的名字吧。另外,當年的鋼琴手是Sonny Clark。

註解七:被誤認成日本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去聽Cecil Taylor Big Band時,帶位的可愛小姐就直接和我說日文,唉,早知道該學日文的,喔,不是啦,重點是,這天晚上也是一直被誤認,拜託,日本人英文有這麼溜嗎。很自然的,他們認為所有聽爵士樂的亞洲人,都是日本人。所以,同志們仍須努力阿。

註解八:我個人認為,沒有Michael Cuscuna,或許就沒有今天的爵士樂。以實質對爵士樂的貢獻而言,他可能和Coltrane差不多吧。就好像你會很驚訝的發現,真正影響人們念那些書的,可能是書店的採買而不是作家本身。

註解九:因為Grachan Moncur III真的簽的很大,整個封面都是,而Jackie McLean都正好簽在背後的說明上,真的是令人很…高興。

註解十:依照我的經驗,大部分的美國人去聽這種現場,只是一種單純度過晚上的選擇罷了,和朋友同行,吃吃喝喝才重要,至於誰演奏,唉呀,還不都差不多嗎。像Cecil Taylor那一次,一堆人都一臉困惑的坐在那裡,還有人甚至憤而離席。我以為會去聽的,應該都知道吧,其實不然。不過有趣的是,他們對於聽爵士現場的一些規矩也都知道,也對即興的好壞有一定的瞭解,所以他們是真的有所謂的『現場文化素養』吧。

台長: 敗家雙季刊主編兼倒茶
人氣(4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