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6 01:44:05| 人氣4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亡筆記】電影潮--電影呈現與接受者的互動模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死亡筆記】電影潮--電影呈現與接受者的互動模式


  最近跟電影社學妹剛好一起看了包括金馬影展等幾部片,對於好片爛片的定義大同小異,跟散場碰到有人討論電影的相關內容見解差異也不大(注1)。但是還是有一個狀況出現,就是好的電影並不見得好看的這個概念。

  就夕陽舞曲與塔斯魯波的手提箱3這兩部片來說,是大師的新近作品,對於場景調度、電影技術、電影語言的使用、導演的風格,都相當傑出。但是學妹就是覺得不好看。我聽到現場也有人叫著說,難看死了,不知道在幹麻…學妹給了一個意見我覺得有講到重點。就是:她知道這樣的片子很厲害,拍得很好,是好片。但她就是不喜歡。

  我猜想她與有些觀眾之所以不喜歡的原因,在於夕陽舞曲基本上是一個悲慘,而乍看之下平淡背後卻蘊含著極度的惡意,刻化人生的無奈的電影。所以讓她看了心情好不起來。當然我也是。而塔斯魯波的手提箱玩弄電影技術與影像呈現,非常複雜與難懂,與不斷的抽離的意義,讓學妹看到悶得不行。她知道電影的好處在哪,但是她就是受不了,因為那不是她要來看片的重要原因(注2)。

  而我呢?我為了電影所呈現的獨特美學而癡迷,對於電影本身所帶給觀影者的情緒層面的影響,就被擺在其次。所以我會覺得這兩部片好看,而學妹與好些個影癡不會。

  那麼要被提出來說的是什麼呢?就是一個國內影評人常使用卻不去解釋的影評與電影評價的進行方式。就是採取一種新批評式的(注3)影評寫作方式去評價電影,所以電影的技術層面,比如運鏡、場景調度與獨特的導演影像美學,有時並不在他們認定電影是否為好片或是好看與否的標準之內(注4)。反而電影呈現的導演獨特的視角(注5)與人文精神,和電影的劇情呈現方式(注6),是他們影評的重心與評價的重點。所以在這樣的走向之下,能夠符合『感動觀眾內心(注7)』這個概念的就是好電影。

  所以某些類型與風格的片子就會被喜愛與受到注目,比如李安的電影,以及李安讚譽有加的達頓兄弟的片子,以及我在金馬看到的充滿女性電影(注8)的強烈風格,非常動人好看但是在技術上無什特出之處的『她不笨她是我妹妹』這部片,這樣的片子這也是目前國內最被人接受的電影美學的一種流派(注9)。

  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那種技術性強的,可以如同機械鐘錶般有複雜結構與運作模式的電影。比如史丹利庫柏力克、彼得格林那威、奧立佛史東等人的片子。雖然我自己夢想拍的電影反而是會像學妹喜歡的那種感動人心的電影(比如西柏林戀曲),而且具有速度感(像蘿拉快跑那樣)的片子。

  但就電影美學的藝術認定上的偏好,我還是喜歡相反的那方。



注1:對於我們這些跑影展好幾年的影癡來說,看了那麼多片,雖然每個人對於影片的喜好各自不同,不過對於電影元素的掌握與解讀能力大概都有一定的水準。不敢說很懂電影,但是大家對於該是好的地方解讀都差不多。比如對於周星馳的『功夫』,其實大家都說不怎麼樣,我也是這麼覺得。連李安都覺得沒什麼。讓我們眾人都如此覺得原因是什麼呢?我想是看過很多各式各樣的片子的訓練造成的吧。

注2:她會熱愛電影,一年看上百部片的原因,是為了追求刺激,或是純粹不看會死,或者是其他因素,至今我仍不清楚。

注3:還有一種是作者論的。不過台灣的作者論還是偏向新批評式的。其實並不像法國電影界的以作者論,與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的電影理論-到了後期這三者多半採取折衷式的混合使用-來進行電影評論與美學探討,反而以印象式批評為主。所以…

注4:他們會覺得技術大家都會用,所以沒什麼好特別去分析與批評的。不過我總覺得會用跟不會用差別很大。比如塔可夫司基的徒弟學他的手法,學得拙劣不堪。侯孝賢學小津安二郎(他堅稱沒學-鬼才會信-當我們都不懂電影沒看過小津啊?),與吳念真學侯孝賢,都爛死了。這代表技術性的部分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這邊我比較贊同法國結構主義電影理論的立場。

注5:獨特視角其實還是指導演如何詮釋角色與情節發展。比如同樣是吸毒的場景,一個拍得像天堂,一個拍得像地獄,這就是這邊提到的獨特視角的定義。

注6:重視人物情節與故事的鋪陳是否流暢完整,然後才是影像與敘事方式是否動人。我猜想這樣的影評之所以流行,是否是因為市場問題--因為這是一般觀眾想要知道或者是特別有興趣的部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像侯孝賢這樣明顯有缺點,而被人在心裡暗譙的呢?為什麼影評都不針對他的缺失去說呢?那當然是因為侯導在台灣電影界有影響力,所以影評人哪敢去得罪他。所以這種捧來捧去的現象,有時是我們在觀看影評時需要被注意的一個地方。不要全盤接受。就跟周星馳明明『功夫』就拍得不怎樣比不上『食神』,但是因為他在台灣受到青年的極大歡迎,所以就沒什麼人敢直接說這部片不好看,或是不怎樣。這也是大眾文化霸權的一種表現在影評上的一個方式。

注7:這邊不單只是指道德的、美好的事物。有時候墮落也是會喚起觀眾的喜好與認同。比如港片古惑仔系列的暴力與逞英雄,就引發龐大台灣年輕觀眾的喜好。所以在這邊範圍很廣,請去看眾多的影評即可分類整理。

注8:有這類電影。不過我沒什麼研究。大概的意思是指由女性認同與女性角度去拍攝而成的電影。最最好的例子是『慾望城市』。這部影集就符合了女性電影/影集的很多要件。

注9:此流派是我歸納的,所以定義與分類還不明確,也不具有學術性。所以大家看看就好唄,別當真。

彼得格林那威,史丹利庫柏力克皆為英國世界級導演。

奧立佛史東,美國世界級導演。

達頓兄弟為比利時大導演。

西柏林戀曲與蘿拉快跑,皆為影響德國青年甚大的德國片。

她不土,她是我妹妹為法國片,導演我沒聽過,但極好看的一部片。我超愛片中的那個妹妹。她在片中的個性讓人很想跟這樣的人相處,會覺得生命非常美好。在現實生活中只有我的六阿姨是這樣的人。人緣極好。任何陌生人只要看到這樣個性的人的臉孔,立刻就會卸下心防。推薦大家一定要去看這部片。


圖為”她不土,她是我妹妹”片中妹妹的造型

台長: 傅紀鋼
人氣(4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個人理論 |
此分類下一篇:[死亡筆記]文學潮--試論台灣文學中寫實主義的時代性演變
此分類上一篇:[死亡筆記]搖滾潮--New Sound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