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0 02:42:42| 人氣3,933|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這個都市,再沒有色慾──再談《色慾都市》/《慾望城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情愛的追求、生命的進程,不是無止的進行式嗎?《色慾都市》最好看的部分,其實就是四個女人在情慾上的疑惑、探索與發現。當一切要陳腔濫調地來個結局,當她們的故事要塵埃落定,其實正是全劇最糟糕的反高潮。”

四年前談《色慾都市》電視版結局篇,我有以上的評語。今天,如果用這段話來評《色慾都市》電影版,適用程度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色慾都市變成“奄悶都市”

《色慾都市》電影版是一部令人大打哈欠的電影。隨著幾個女主角紛紛結婚生子,面對的是添丁,籌備婚禮,丈夫有外遇,整部片就變得婆婆媽媽、拖泥帶水。是的,當一個所謂的“色慾都市”沒有了色慾,還有什麼趣味?《色慾都市》的成功,本來在於它用輕鬆幽默的方式,提出了甚少影視作品觸及的女性情慾探索,對主流社會加諸於女性身上的價值觀一一質疑,例如:社會為何歧視單身女人?女性為何不可以在沒有愛的情況下享受性?中年女人與廿來歲小伙子談戀愛,有何不可?

這些發問,伴隨著她們豐富的情慾經驗,成為了只此一家的《色慾都市》標誌。然而,從電視版的結局篇開始,劇本安排眾女覓得歸宿,原有的趣味與顛覆力量便隨之瓦解:最時尚的Carrie走不出老土愛情的模式,來一幕巴黎遇情人;最富女性自主意識的Miranda變了蓬頭垢面的師奶,來一幕街頭尋母;最不屑婚姻的Samantha終找到穩定男友,來一幕情深義重。到了電影版,這種情況更為嚴重,曾奪艾美獎最佳喜劇的《色慾都市》一下子變成家庭倫理加上失戀療傷的“悲劇”;電影中,再沒有色慾的追尋,再沒有對女性角色的反思,至此,色慾都市已變成“奄悶都市”。整個戲原有的對主流價值的質疑、對男權社會的嘲諷、對兩性情慾的顛覆,已經蕩然無存。

這是個沒有階級的社會?

也許,《色慾都市》究竟潛藏了多少反叛的因子,本來就是個疑問。它最為人質疑的,是戲中的女性自主是與某種社會階層劃上等號的。她們之所以可以“解放”,直接受惠於其中產階級身份:她們有錢光顧高級餐廳與時髦夜店,她們可以有數不盡的名牌服飾,於是,色慾才有可能發生。《色慾都市》中,彷彿只有消費主義及都會生活才能令女性解放,這不禁令人質疑:一個勞動階層的女性是不是就沒可能有如此愉悅的情慾追尋?一個居於郊區的女性又如何探索情慾?

戲中有如此一幕:眾女討論現在的女性經濟獨立,她們已不一定需要一個多金的丈夫,她們願意接受窮一點的男人。這時Charlotte說了一句非常有智慧的話:“我們假裝活在一個沒有階段的社會,但其實不然。”說罷這話,鏡頭輕輕的帶到跪坐在前為她們修甲的人──看來是亞裔女工。這一幕,是《色慾都市》非常有趣的自我嘲諷,Charlotte真的一言驚醒夢中人:戲中主角何曾約會過中國人或中東人?戲中的終極情人Mr. Big,不就是又英俊又多金的白馬王子典範?《色慾都市》的世界根本充滿了種族與階級的排他性。

流行文化模式的綑綁

戲內,女性的解放有隱約的“階級決定論”;戲外,我們則看到這樣的題材如何受到流行文化模式的綑綁。作為女性喜劇,《色慾都市》的模式有浪漫愛情喜劇的影子。既然是愛情喜劇,焦點就離不開跟男人談談情說說愛,極其量多加一點色慾。那麼,談情說愛的結果是什麼?自然就是找歸宿!如此看來,《色慾都市》的最後一季及其電影版的“奄悶”,其實是有跡可尋的;從Julia Roberts 到Meg Ryan的女性愛情喜劇,演到最後就是如此,除了俗套的“有情人終成眷屬”,能有什麼突破?難道安排Samantha最後去非洲做義工,繼續“尋找自我”?

這就是學者所提出的:每種類型電影背後都有固定的一套世界觀。任何的女性類型片,都離不開一貫的大團圓結婚生子的模式。例外也是有的,不過要十年才有一遇:《末路狂花》就是女性版的公路電影,結局是兩個女人寧願死在沙漠也不回去男性主導的世界。然而,男性類型片則是另一回事,劇情主線可以是歷險故事,可以是商界鬥爭,可以是救國救人,而不是愛情。有這樣的“先天缺陷”,也難怪《色慾都市》落得如此難堪的下場。

儘管如此,我們仍不可完全抹煞《色慾都市》的正面意義,起碼,戲中描畫的女性情誼依然值得欣賞。戲中,眾女從來不會因為愛情而疏遠同性朋友,就算後來有人結婚生子,她們仍保持這個女性群體的凝聚力。電影版的Carrie從悲痛中走出來,靠的就是眾好友與她的女助手。戲中,當Miranda對墮胎一事舉棋不定,跟她討論給她支持的都是其女性好友,至於那個愛著她的“經手人”則被蒙在鼓裡;當她向眾女宣佈不墮胎,Charlotte感動地說:“我們將會有個嬰兒了!”這句話,本來應該是男方說的。那一刻,真有幾分女同性戀家庭的味道。《色慾都市》傳達一個訊息:男友丈夫都可能是過眼雲煙,唯有同性情誼是恆久不變。

最後,我們都是Carrie?

或許,我們本不該對《色慾都市》要求太高。首先,在布殊政府的右傾政權領導下,美國文化其實越趨保守;電影上映之前,就有基督徒團體抗議,並宣告這部片應該叫Slut and the City(淫婦都市),這些保守勢力多少對創作造成壓力。另外,以一個流行文化產品來說,《色慾都市》顛覆的其實已經夠多。問題只在於:在這個庸俗的世代,當大眾對嚴肅的社會運動及難懂的精緻藝術反應冷淡,顛覆的力量是否一定要跟流行文化結盟?而結盟之後,經主流文化一番磨蝕,又剩下多少改變社會的力量?最後,社會上是否每個人都像Carrie、Miranda或Charlotte,要乖乖地服從主流價值觀?(談《色慾都市》.下)create_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人氣(3,933)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一生一世看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英國,就在這裡
此分類上一篇:十九年來,千言萬語--六四、婁燁、《頤和園》

小漁
我覺得satc的成功,從來不在於它如何「顛覆」主流思想。女性喜歡satc是因為她們希望自己能像其中一個主角: 住在紐約,有錢,有名牌。很多人誤會satc是一部女性主義作品,這是個美麗的誤會。打從一開始satc的四個主角就跟著主流價值觀走。如果說女性是satc的主線,男人一定是其副線。整條公式都沒有變,不過多了些性愛場面,很多保守的美國人就覺得這是顛覆了。satc電影版大收旺場,是我以料中事。

前幾天我看了十五分鐘desperate housewife已經看不下去。如果satc變成sex in the suburban,肯定慘淡收場。
2008-09-13 07:14:17
台長
小漁:
是的,SATC的確投射了很多女性的幻想--有錢有閒,最後又有歸宿. 那種女性自主是用一種很安全的方式進行的. 至於DESPERATE HOUSEWIFE也是有趣例子,我覺得它點出了SUBURBAN AMERICAN一些陰暗面.
2008-09-13 22:55:52
eby
確實當你已是一名中女時,在中國人社會要承受的壓力比西方社會大得多,主流思想在中國人社會中的根深柢固比西方強得多,作為一名未婚女性,要面對的壓力除了來自家庭,還有社會,雖然現在情況已比上個世紀好很多,但仍然不夠,以澳門為例,仍然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社會模式,我覺得某方面甚至比內地更保守.
2008-09-16 20:12:45
台長PAN
EDY:
唉...是呀,在澳門,男女都可悲,而女人更甚--這就是我覺得經濟開放與人口流動對澳門來說始終是好事的一大原因..
2008-09-18 00:08:18
小緹
作為一個普通女性觀眾,我要為satc稍作平反。之前我從來都不喜歡,亦沒興趣看電視版的satc, 但偶然機會看了電影版,看完後覺得有點感動,那種感動不在於Carrie的靚衫、嫁了個有錢佬, 反而是描述四個女性朋友的友誼, 互相鼓勵及支持的精 - Being a woman, you always need a girl friend more than a man!
2008-09-25 16:47:48
台長Pan
小緹:1
對於這一點,我非常認同,甚至認為那是satc最可貴、最好看的地方! 看電視版的最後一季,當carrie在巴黎看到四個法國女人在咖啡廳嘻嘻哈哈,而很想像她的姊妹們,那一刻,我發現satc的主題可能是友情!
2008-09-26 11:40:38
Taki
這部電影最後的結局真的順應了主流的愛情價值觀
非常具有正面宣導的意義
但就像您所說的
少了一點原始的慾望了~~

但原聲帶很棒
近期還會發行續篇
ㄏㄏ
2008-09-28 00:54:55
台長PAN
TAKI:
HI!!
是的,結局幾乎是每個人做回"良家婦女"了..真老套!
2008-09-29 17:32:37
雖然是老土了些,畢竟還是娛樂大家吧。
也可能是說明,人,到底還是得找個依歸吧。
男人也一樣啊。
2008-11-03 23:18:58
台長pan
澄:
對於"找個依歸"的結論,我多多少少是懷疑的,
也許是還沒到那個人生階段吧。。。
2008-11-05 01:09:0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