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01 01:29:14| 人氣2,918| 回應1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屬於哪一型人格?--談《投名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愛情片導演執導一部古裝片,會有什麼化學作用?《投名狀》這部表面看來平實無奇的電影,又其實蘊藏了什麼突破?

  初看罷《投名狀》,只覺那是一部製作認真、故事完整的古裝片。對比《英雄》、《無極》、《夜宴》的花巧,《投名狀》平實沉著得多。從風格到內容,陳可辛顯然沒有標新立異,因此,《投名狀》不會令人一看驚艷。然而,電影卻有不少經得起細味、值得沉澱消化的細節。如果把電影的藍本《刺馬》(張徹導演)拿出來對照,把它放在類型片的脈絡中閱讀,我們更會明白這部表面看來沒什麼特別的電影為何那麼特別。

一宗奇案vs一個心理個案

  傳統戲劇理論把人物衝突粗分為外在衝突及內在衝突兩種。所謂外在衝突,就是從外界加諸於人物身上的難題,例如主角撞車、失憶、被殺等,都是很明顯的外在事件。電視劇最喜歡以這種衝突操控觀眾情緒,而死人塌樓、報仇雪恨、罹患絕症等橋段亦總是有捧場客。至於內在衝突,則是人物的內心矛盾,那可以是沒有什麼特殊起因的,例如一個中年人突然頓悟了他前半生都在虛度光陰,或是一個單身女人在傳統觀念與自我成長之間掙扎,那常是一種自已與自己的衝突。

從這個角度分析,香港數十年來的古裝武俠片一直處理的多是外在衝突而非內在衝突。《獨臂刀》中最大的戲劇衝突,是王羽被斬去手臂後的一連串故事;《大醉俠》的劇情主幹,則是由鄭佩佩的兄長被擄去而起。在這種外在衝突中,人物要面對的是如何解決問題,例如斷手之後的生存問題及日後的報仇行動,又或是要營救親兄的連串歷險。這些武俠片中的人物很少面對內在矛盾,比如人格成長或自我形象等。也難怪,武俠片首重感官刺激,張徹的電影就是最佳例子,誰又在乎王羽被斬手之後有何自我成長?大家關心的只是他如何生存,如何報仇。

這就是《刺馬》跟《投名狀》的最大分別。在《刺馬》中,人物的衝突是外在的:老大(狄龍)要的就是往上爬,他也不擇手段要得到兄弟的女人;老二(陳觀泰)最單純,他的難題就是老婆與義兄有染;老三(姜大衛)的衝突,是因為他要為老二報仇。《刺馬》把每個人物推到一個嚴峻境地,再配以張徹的慣用技倆──不節制的誇張血腥。因此,電影一開頭就點出此乃一奇案,張徹的重點只在獵奇。然而,《投名狀》的人物雖然也有以上的外在衝突,但電影真正要強調的,卻是人物的內心矛盾。如果《刺馬》拍了一宗奇案,《投名狀》寫的則是心理個案。

陳可辛對《刺馬》的改寫

最明顯的改動,莫過於陳可辛對老大一角的改寫。《刺馬》中的老大,是個有才學又充滿野心的人,他跟老二老三的結拜情誼,說穿了是一種利用。然而,陳可辛卻給老大這個角色更多的複雜性:片初,他在戰場中裝死而避過一刧,就說明了人物特性──一個曾經那麼接近死亡的人,自然最懂得生存之道,這不是他的錯。這個老大有他的私慾,然而,他卻又仍保有一點為國為民的理想,他就是在太后面前,仍不忘為百姓爭取減稅。他有時會埋沒良心,輕視諾言,但他卻有個美善的終極理想。他的內在衝突,就是如何在人情與政治之間掙扎。因此,《刺馬》中的老大狄龍有出眾的風度儀表,但陳可辛卻把李連杰弄得一臉滄桑落魄,他的風霜為他的行為提供了有力的理由。

《刺馬》中的老二面目模糊,但《投名狀》對他卻有較細緻的刻劃。老二有他的簡單世界觀,那套觀念在山寨是可行的,然而,一旦要跟政治打交道,他的世界就馬上崩潰了。老二的悲劇,是他被帶到一個不屬於他、容不下他的自我的世界。至於老三一角,在兩片中也有不同處理,《刺馬》中的他要殺老大,為的只是報仇,但《投名狀》中的他,卻在捍衛一套他的價值觀。他本來以為老大的行事方式對國家對百姓有利,因此,雖然他百般掙扎,但仍在老大及老二兩種價值體系中選了前者,但他後來覺得越來越不對勁,老大的價值觀與他的自我沒法達成共識。因此,陳可辛選上了金城武,他的清澈眼神與一臉稚拙,對比著李連杰的滄桑。到最後,老三怒殺老大,並一直唸著當日結拜的誓詞“兄弟殺我兄弟者,必殺之”;他要用性命去維護他的一套信念,一套簡單的、不能有例外的、不能有詭詐的信念。他要向那個混濁的政治世界說不。

《投名狀》可以被視為一套關於人的自我發展與社會環境的衝突的心理劇。電影讓觀眾思考:我最像誰?是最現實的A型人格(李連杰)?是最單純的B型人格(劉德華)?是努力找平衡點的C型人格(金城武)?而當《投名狀》居然可以被看成一個心理測驗,也就代表了此片對古裝武俠片的突破,它已經由感官刺激,昇華至一個有關人格與心理的層次。

借鏡心理學的古裝片

當然,電影的視覺語言也很出色:前三分二的粗糙黑白跟後三分一的彩色影像,是為“共患難”跟“共富貴”兩種情況;徐靜蕾多次走在貞節牌坊下的畫面,添上了古裝片少有的性別思考;李連杰跟徐靜蕾在彷如迷宮的戰壕中追逐,是為靈氣活現的一筆愛情書寫。最精彩的還是電影所描繪的那個官場:三兄弟多次跪見高官,中間都隔著雨水,那是平民與掌權者之間的鴻溝,而片末李連杰要登上寶座,也必須在雨中一步步的往前,而最終命喪雨中。這兩場戲精準的點題作用,已經不言而喻。至於片中的李連杰及金城武,亦交出了幾乎是從影以來最漂亮的成績表。

其實,古裝的歷史或武俠題材是中國傳統文化,內地導演理應更能拍出箇中精髓。然而,《七劍》及《投名狀》兩部香港導演的作品,卻比《十面埋伏》、《無極》及《夜宴》出色得多。而《七劍》跟《投名狀》亦不謀而合地處理很內在的自我問題,前者用劍去書寫自我,後者用戰爭映出自我。這種強調內在衝突的古裝片,引用的是西方的心理學視野,也難怪大陸導演學不來。正因為這樣,《投名狀》雖然表面平平無奇,但卻蘊藏重大的突破──陳可辛以愛情片導演之姿,重新定義了古裝片,提昇了古裝片的層次,甚至拓大了這類電影的觀眾群。如果《如果愛》是他的省招牌之作,那麼,《投名狀》就是他的更上層樓之作。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演藝版」,08年1月31日)

台長: Pan

女孩
等到了--你的《投名狀》
2008-02-01 14:00:30
台長PAN
女孩: 謝謝捧場!!
2008-02-04 00:58:10
Paul
想不到,雨水. . .是這樣的
2008-02-04 14:52:12
台長PAN
PAUL: 這只是我個人的解讀,僅供參考! HAHA!
2008-02-04 17:53:48
青萍
我也覺得投名狀很棒!!
你寫得很好
還記得老版&quot刺馬&quot佩服佩服
2008-02-06 01:20:35
台長PAN
青萍:
謝謝!! 《刺馬》我是看了《投》之後才看的. 這種新舊版本的對照通常都非常有趣.
2008-02-06 06:08:27
阿謝
剛看了投名狀,對電影裡老大多場的掙扎表情,
我都是懷疑居多,這可能是我的偏見,所以當最後一場戲,他多番勸阻金城武的時候,只讓人感覺導演是故意讓金多說幾次「兄弟殺我兄弟,必殺之」,來襯托此話的震撼,卻讓我突兀。
2008-02-09 19:42:30
台長PAN
阿謝:
是的,也有人覺得老大的掙扎其實是假惺惺.不過,如果對比《刺馬》,陳可辛已經很努力去拍出老大的複雜性也是事實。當然,我也認同老大的很多做法很有爭議.
2008-02-10 08:54:33
依笛
在澳日看了幾篇你的文章,挺喜歡你的觀點,加油呀^^
2008-02-18 20:45:58
台長PAN
依笛:
謝謝你!! 歡迎常來!!
2008-02-18 21:32:52
darku
也剛看完《投名狀》。觀後感很複雜。
不過,說到老大的內心掙扎,其實他在蘇州一戰開始就已經“輸”了,到結尾時我已經不覺得他在掙扎,而是沉淪了下去。
老二的情況台長說得很好呢。
至於老三,其實他看事情也是看得比較單純,大概是因為他跟老二有類似的出身吧,所以,在事情變得嚴重之前他似乎沒有盡全力阻止。他沒有看出導致這個結局的真正原因。

妄言了。
2008-03-23 23:38:39
台長pan
darku:
是的,我有朋友對老大的看法跟你一樣.不過,也許我是個性善論者吧,我覺得他沒那麼壞,至少,他本來不需要在太后面前為人民爭取福利的.三個人,其實都是出於善意,只是信念跟手段不同....
2008-03-27 00:22:11
joe
陳可辛曾經講對老大這個角色講過:人性本善,所以老大都只是為世所迫。我都好認同,好記得老大有一幕,老二被殺而老大卻在酒樓等老二來,老大流下的那一滴淚,好好說明了老大本是善良。
2008-04-16 00:53:27
台長PAN
JOE:
<投名狀>在剛剛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橫掃八個獎,我非常興奮!! 那應該是陳可辛自<甜蜜蜜>後的最佳成績! 是的,很明顯,陳可辛是性善論者,也因為他對每個人物的關懷與諒解,這部片才那麼精彩!!
2008-04-16 23:35: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