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26 11:39:34|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感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一次接觸蔡穎卿的書,是在茉莉二手書店的架上。當時只是隨手翻閱,書名是: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裡面有許多短篇,講述關於她與兩個女兒之間相處與親子教養的觀念與紀錄。是那種分享一個家庭如何在生活中建立孩子們正確的生活價值與對人處事。很開心這不是一本告訴讀者就是要『這樣』、『那樣』做的指導書。後來很幸運的在圖書館借到了這本已經被翻到有點舊的書。

說到生活價值,其實看這本書的同時,我也一直在回想小時候我的爸媽對於我的教育方式。這個月初回屏東也跟老爸討論到教育問題,我們之間有了一些觀念上的衝突。從小,我爸總是一直希望我們能把課業擺在第一位,其它生活上的事務可以不需要參與,例如幫我媽去田裡採過貓(一種蕨類),或是如果課業繁重,我可以不用幫我媽顧店之類的。現在想想,在生活上,我真的從小就沒有太多的經驗,沒有養成定時打掃整理房間客廳的習慣,也不常參與(只有偶爾)洗米煮飯洗碗整理飯後的事務。這些對於之後的我來說,其實都是很可惜的。只學會了課本內的東西,卻失去體會日常生活中的各式經驗,更重要的是,家庭工作是每個成員都有責任去參與的觀念,並非只有母親才需要負責的。而這些,都應該是幫助孩子培養自理生活的開始。

因為懷孕,開始對於將來要如何教養小孩有了一些問題,新手父母總沒有頭緒。看著別人過來人經驗,也慢慢思考自己未來希望如何對待小孩。我真不希望孩子出生之後,就把教育養育的問題丟給保母,現在也還在考慮之後是否要重回工作職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但面對現實生活考量,該怎麼抉擇是我快則半年慢則一年後將面對的問題。我很佩服作者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在身邊,給予除了關愛之外,還有自己以身作則的教育。『孩子是看著父母背影長大的』,如果只是口頭上說說的教育,無法讓孩子也真心的接受。我想作者兩位女兒都很乖巧,是受到父母很大的影響阿,我也擔心自己是否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思維,也因此,希望能趁著孩子還在肚子裡時,就把自己的一些壞習慣慢慢修正,也希望在這個因為懷孕的工作空檔,把自己想做而還沒做的事情完成。時間真的很寶貴,一轉眼,暫時離開工作的時間也過了四分之三個月了!

書的後半段,也提到了一些關於國外教育方式與台灣教育方式的不同,因為工作關係,他們為了全家在一起而舉家遷往曼谷和新加坡的經驗,中間兩個女兒也曾回到台灣接受中學教育,而產生中文、英文教育的差異。我們沒有國外教育的經驗,從小就是土生土長的台灣教育產生的兒童。但因為這樣,我跟小白以前也常討論到,這樣只有課本的填鴨教育,讓我們失去了解自我興趣的機會,雖然以前有美術課、工藝課、書法課、家政課(小白國中時這些課都被挪去給國英數課程使用了),但都只是附屬在主要課程之下,一個禮拜只有一堂而已。回家功課多到沒時間做其它的事情,大考小考一堆,成績就是你這個人唯一的代表,沒有讓學生多一些時間和家人相處,也沒甚麼機會讓學生能有自我探索或是對於知識能多一些互相討論,老師上課的方式就是這個問題是甚麼,答案就應該是怎樣回答的制式教法,這樣怎麼會激起學生對學習的熱誠呢?老師有真的花些時間關心每個學生在學習知識上遇到的瓶頸與困難嗎?我印象中學校上課就是老師上老師的,學生玩學生的。要考試自己回家自己念,或是到補習班再被教育如何答題。但這是求知該有的方式與態度嗎?也難怪,自從我上了大學後產生了很大的迷惘與困惑,對於時間的管理,課業壓力的管理都出現了挫折,但這些應該在更小的時候慢慢培養的。希望我的慘痛經驗,可以讓我的孩子不致於重蹈覆轍。

看完這本書,獲益良多,很開心能在孩子出生前就接觸到這些偉大媽咪的經歷,謝謝作者出書的分享。


台長: 十月秋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