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08 11:44:17| 人氣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家一週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7.4

回來屏東今天已經是第四天了,每天的生活過的簡單自在。

昨天早上坐在店裡的位子,低著頭看著報紙,突然老媽在我前面跟我嘮叨,說為什麼我的頭髮要這樣遮住眼睛,我還來不及跟他說明,她就接著說,就像那個林益世的老婆一樣,瀏海留這麼長把臉都遮住了。他不說還好,一說我的火氣就上來了,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女兒跟一個的貪得無厭的人比較呢?難道她希望她的女兒真的跟這個人一樣嗎?而她都沒有考慮到,因為我已經懷孕了,依照傳統的習俗,在懷孕期間不要動剪刀,不要剪頭髮,可能因為這樣生下來的小朋友會有兔唇,所以即使想要剪頭髮也無法。我只是不喜歡老媽這樣的講話方式,如果希望我能整理好我的瀏海,可以直接說你的瀏海有點太長了,是不是要找個時間去整理一下,也聽一下我為什麼還沒整理瀏海的原因吧!可是卻是用這樣的講話方式,搞得我火氣都上來了。

壓抑不了,我也對著老媽說,你為什麼一定要把妳女兒比諭成這樣呢?說話的方式有很多種,一定要這樣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嗎?你自己明明也知道說話很重要,還這樣說話,讓聽的人非常不高興。重點是,她還跟我說,你不要生氣嘛,生氣對胎教不好。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火又更大了,好像出拳傷人的人沒錯,跟那個被打的人說不會痛不會痛,為什麼好像變成是被打的人要自己忍耐,而打人的人沒事,也不覺得打人有甚麼不對。

我氣到後來都不想理老媽了,她也知道他說錯話了,他也說有時候他甚至不太會在眾人面前說話,很怕一些話說得不得體得罪了人或讓人不舒服。她對我說了好幾次對不起。

在那一小段我氣到都不想理他也不想看她的時間,老媽還是一直走來走去準備中午要吃的東西,我瞄到她在掉眼淚,她說著,不要生氣喔,不能對馬麻這樣的態度喔,胎教很重要。

看到她掉眼淚,我也驚覺剛剛自己似乎反應太大了些,似乎真的很容易因為一些不喜歡聽的言語而生氣。後來老媽在準備開水和中午要吃的東西,我跑去洗澡,想洗掉一身的黏膩。在浴室我也跟媽媽說了對不起,我很容易生氣,剛剛對你太兇了。自己講一講鼻子也突然酸了,還好老媽看不到。有時候家人就是這樣,因為很容易就展現了最真實的一面,所以很難控制自己在當下的反應與言語。其實我們兩個都不希望對方生氣難過,但都還是會因為這樣的小事起了衝突。還好我們兩個都彼此反省跟對方認錯。也更明白相處是需要互相理解體諒的。說話的藝術也真的很重要,不要用負面的方式去表達想要說的目的,只會徒增雙方的不愉快。

 

一樣是昨天,跟老爸老媽在店裡坐著聊天,不知道為什麼就說到了教育的問題,雖然老爸一副就是說不是一定要小朋友很會念書的講法,但是繞來繞去他還是會覺得把書念好把本分做好才去發展其他的部分。但我會覺得如果有些小朋友就是不愛念書的類型,但他也許對其他方面是很有天份的,難道還是要逼著小孩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嗎?逼著他一定要把成績弄好?因為我們從小就是只會念書,後來發現其實世界是很寬廣的,除了唸書之外還有好多可以去接觸的事務,但是直到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很多同學多才多藝,也慢慢知道,所謂成功的人並不是都從學校教育學習的。現在的我對於能有一技之長這件事情,是非常羨慕與感慨的。也許在父母親那個年代,大家的日子都苦,似乎只有把書念好才能出人頭地,每個父母親也無所不用其極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學校獲得好的成績,才有臉見鄉親父老。但是卻因此剝奪了孩子想像的力量、自我探索的權利。變成了一個只會念教科書的機器。這樣的觀念對未來孩子的發展是好的嗎?我心裡充滿了疑問。就自己的成長經歷,我並不覺得當我已經大學畢業後,能夠靠自己的甚麼能力對這個社會做出太多的貢獻,頂多就是找一個白領階級的工作餬口,一輩子靠著公司或組織給我的薪水過活,卻活的一點都不自我,也許在長輩的眼中,這樣穩定的工作收入,就是一個很好的境界了。就現實面來說是安穩的工作沒錯,每天在辦公室裡吹冷氣工作很舒服,但心裡總還是有些聲音告訴自己,這樣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嗎?也許我是個嚮往自由生活的人,雖然旁人認為高薪的工作很好,但總會有種缺憾的感覺。而我對於上一輩的人教育觀念不是非常認同,只是一昧的叫孩子考好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差異性,漠視他們的天份與能力,導致孩子們對於自己喪失了自信心,也失去了找尋自己的動力,長大後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與家人的關係疏離,這樣的教育是好的嗎?答案不說也顯而易見。而且除了課本的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給予孩子正確的做人道理,如何與其他人相處的方式與禮儀,如何學會尊重別人也懂得保護自己的觀念,這些課外的學習也就是教養的部分,我反而覺得比課本的知識來的重要多了。

我一直對於爸媽如何教育哥哥和姐姐的部分很好奇,因為我來不及參與,也不清楚到底哥哥是怎樣長大的,為什麼哥哥的個性與我和姐姐有很大的差異,他的心情又是如何過來的,我其實很想知道。也猜測會不會是因為爸爸單方面的希望哥哥就是把成績念好,小時候讓他換了很多學校,也在不同的親戚家住了不短的時間,但父母身邊的日子不多的關係,讓他對於家庭的觀念與我和姐姐不一樣。但從老爸那邊的訊息,卻被老媽說其實並不是都這樣的,讓我非常困惑到底事實是怎樣呢?也許也是因為哥哥的成長經歷,還有姊夫是外國人的關係,讓姐姐在教育下一代時,會用不同於老爸老媽的方式,陪伴著孩子長大,在孩子需要媽媽教育時可以看著他成長,而不是只想到賺錢。雖然媽媽沒有收入這一塊,是我目前需要思考與調適的部分,但也許就是有捨才有得吧。如果我能找到一個平衡的方式就太好了。

在工作了將近十年後的這個夏天,我又再次獲得了放暑假的機會,也多虧了小布丁的出現,讓我有了這個機會好好面對自己,希望能過的快樂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也想想之後我們的生命中多出一個人該怎麼面對新的生活,現在就好好享受肚子越來越大的美好吧。

台長: 十月秋
人氣(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