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8 02:36:50| 人氣330| 回應0 | 上一篇

自由,它正在無限上綱?-從新聞時事談自由的選擇與限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11.18)

  能夠大口呼吸新鮮空氣是一種自由,能夠忠於自己的心智、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也是一種自由,關於自由種種的美好,相信我們都已體驗也見識到了,尤其在台灣走向民主化國家的發展歷程上,隨著社會的開放、民主自由觀念的普及,台灣人民的主體性得到相當程度的發揮,我們身為台灣的一份子也身受其益。

  我們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可以發現近幾年來民主自由似乎不如想像中那般「盡善盡美」、「完美無暇」,我們在享受自由開放價值的同時,竟也產生了不少的問題:社會開始變得混亂,各式各樣的價值觀衝擊著整體社會,……。由於民主,因為自由,整個社會的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搖旗吶喊,人人均有權表達心中的想法,面對這般的現象,我們似乎可以說這是一種「多元」的社會、「自由」的體現,然而問題在於,難道只要打著「民主、自由」的旗幟,自由就可以無限上綱了嗎?特別在現今公民社會逐漸抬頭的台灣,當自由與公共性的政治議題或是社會議題互相牽扯時,自由究竟有沒有限制?或是仍舊可以一路「自由」到底呢?

  前陣子,針對專家、科學家是否可以參與、介入政治,社會有諸多的討論,包括像曾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李遠哲參與教改,就因為其專業研究領域在化學而非在教育,引起了不少輿論的關注,其中當然不乏質疑、批判的聲浪。

  事實上,人人都有參與政治、討論政治的自由與權利,照常理來說,沒有人是可以被剝奪這樣的權利的,但是假使一個人具有特殊的身分,其一舉一動包括參與政治、討論政治等行為可能影響到整體公共性時,這裡的自由不該設限嗎?

  我們先比較下面兩種情境:
  A.小淵在自己的家中房間內,將喇叭音量放大,隨之歌唱跳舞。
  B.小淵在學校宿舍四人房的寢室內,將喇叭音量放大,隨之歌唱跳舞。
  
  在A情境中,小淵是獨立的個體,身在私人的住家房間,隨意將音樂喇叭放大,很難影響其他人;B情境中的小淵,所處地點是四人房的學校宿舍,而宿舍具有公共性,小淵此時已不再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此時小淵成了這間寢室擁有者「之一」,恣意將喇叭音量開大聲,將會影響同寢室的其他三人,也就是影響了這個寢室的公共性。

  如上述比較,自由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的身分地位、及所處的環境性質,卻是我們在談及自由的限制時,不得不顧慮的,尤其類似像李遠哲這般擁有社會高度專業形象及地位的專家,其一言一行更是整體公共社會所關心、甚至奉為圭臬而具有思想引導作用的,一個不小心,很可能使國家進入類似政治學中菁英模式所令人詬病的,國家生死大權僅操之少數人手上,成全了專家精英的自由,卻是整體公民社會主體性的淪喪。

  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專家是如何對我們的思考形成影響力的,我們不妨從報章雜誌媒體在處理社會議題時的模式來窺之一二。

  當一則新聞議題產生時,無論是文字或是電子媒體記者,除了採訪與新聞當事者相關的利害人之外,總是會出現「某某教授指出」、「某某醫院主任表示」、「……」,為什麼記者要進行這類「某某專家說法」的採訪呢?這似乎透露著,民眾在面對一項重大新聞議題時,「極可能」希望能夠知道專家是如何解讀這件事情,因而從中獲得解答,然而這裡需要的是與新聞議題「背景相關」的專家來為民眾提供意見及分析。

  民眾在接收大眾訊息的角色其實是被動的,他們無法自行選擇並且篩選適當的專家來替自己解答,換句話說,當專家、學者針對非其專業領域所發表的言論,被媒體記者經由大眾傳播工具的播送而被民眾接收時,民眾無從辨識其來源-「專家」的可靠性,於是便習慣性地概括承受「專家」的意見,這對處於被動角色的民眾某種程度來說是不公平的。

  回歸到自由的主題上,當李遠哲因為自己關心政治、參與政治的熱衷轉化而成實際的行動時,例如參與教改的推動,但教改領域並非李遠哲原先專業研究領域,因此這樣的作為難免令人非議,然而這並不代表專家或是學者就沒有自由參與政治、發表言論的權利;專家學者的地位在社會之所以如此崇高,就是因為大眾期盼遠離政治塵囂的學術界,能夠提供人民理性且公道、近客觀的意見或想法,因此我這裡所要表達對專家「自由的限制」,並不是一味的反對專家關心社會、參與政治,重要的是要注意「正當性」與「距離」。

  我所談的「正當性」指的是「該不該做」、「有沒有必要做」;而「距離」則是指與自己專業領域的「距離」、「範疇」。

  專家能從自己「專業」的領域出發,進而向國家社會提出建言及藍圖,是民眾之福;若對時事議題心有所思,縱使不是自己的專業領域,專家提出想法及感觸能增加與民眾、社會對話的空間,亦無不可。然而,偏離自己專業領域太「遠」,卻又介入參與政策的形成與主導,那麼就我所提的「正當性」及「距離」來看,此處專家的自由也就顯得無限上綱了。
  
  人享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是天經地義之事,而國家同樣也需要人民憑藉其自由意志來參與政治、關心社會,享有社會高聲望的專家們、學者們必須要了解自己的影響力之大,大到足以左右人民思想、形成國家政策,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專家在「正當性」、「距離」兩者與「主體自由意志」之間的拿捏需適當得宜,否則個體自由意志氾濫的結果,將可能是全體社會的失敗(錯誤政策的形成),甚至同時失去自由。

台長: Badboy
人氣(3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