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06 03:00:00|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惡惡臭好好色賤貨貴德絕地天通的呈現康德判斷力批判的真諦

        「惡惡臭好好色賤貨貴德絕地天通的呈現康德判斷力批判的真諦」即「〈惡惡臭好好色賤貨貴德絕地天通:圓原創力、創造力或創意〉及原創力、創造力或創意怎麼來:康德判斷力批判的真諦」的圓滿達成,呈現了前二文的歸趣。因為:康德所謂的知性是始於邏輯法則的知識,漸進於未決定概念的感受,更通於普遍一般的常識,最後通達到人與人傳通的共感之情,這樣廣泛的知性到了崇高判斷時,也轉進到包括人世道德情感與宗教情操的體知。案:這是對《純粹理性批判》作的最易簡描述。唯,非始於邏輯法則的知識始於經驗,基礎為普遍一般的常識。但是,當我們欣賞與比較樊谷及山水畫時,基礎及經驗即始於邏輯法則的知識普遍一般的常識。然而,我們於此仍可作純欣賞的行動或行為而為後者,如有感或無感,抑或是被感動或沒感覺,就僅此而已。因此,最後通達到人與人傳通的共感之情。唯,當我們如是表詮時,宜預示個人的認知結構及其運作,更宜界定個人使用概念的特殊性,此即始於邏輯法則的知識普遍一般的常識的意義。筆者認為:《純粹理性批判》的義意即此,乃認同李氏的上述說法,並進一步加以闡釋者也。就此一意義言,此即哲學的勝義,實由蘇、柏、亞起即默契的表述了該一意義,認識你自己的真諦亦由是顯,乃為愛智的哲學也。因此,研究西方哲學史,乃可匯整西方認識論的梗概及脈絡,尤其是知識論- -認識論的通則。然而,哲學由是竟歧出為二:一為經驗論脈絡的客觀與料或現象的蒐集、記錄、研究、分類與其方法論的建構或批判,其至即科學而臻工具理性。二為理性論脈絡的主觀認識、記憶、思考、理解、判斷、想像與其方法論的建構或批判,其至即哲學而臻形上學,中世紀乃上提為神學真理。直至文藝復興運動的反動,繼有笛卡兒的近代哲學興起,(整合二者為尚)終至啟蒙運動臻至。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即統合與彙整該二脈絡,展現了笛卡兒以來的開花結果。當代乃在此一意義下,續為語言學、唯名論、實用論及科學主義(工具理性)的轉向。就某個意義言,故國傳統一直都是認識論意義的脈絡,更極盡的易簡(文言文)之遮詮。[1]直至宋明理學的程朱陸王開辯,乃類比為上述的哲學二脈絡。然而,故國思想脈絡的好處是學底的進路,(亦可為錢穆先生嚴批的意義)一直都是主觀諍議的焦點,乾嘉學風與政治掛鉤而臻至,最後敗於船堅炮利的現代性下。眼下,正是儒學現代化的契機,亦為哲學邁向坦途的契機,此二契機匯流於筆者此處的匯通,乃中體西用的識仁知識論,亦即文本基根句讀之的形上學表詮。


[1] 牟先生批評康德所舉的詩詞例證,說「於文學是最美的文學作品」,只能就文言文所表象的文學藝境而言,並不足以籠罩小說這種特殊的文學藝術形式。註:這段文字的意見原得自友人莫寄台先生的啟發。他曾臆測:「或許文言文就是適宜表達詩詞」我一直以為這個意見深富意趣,從而思考他們與中西文化性格的特色與差異。(同引文,頁59。)

台長: 楊冀華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