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7 10:51:42| 人氣3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南亞貿易逆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由於台灣未來不可能以「國家」的身分,參加擬議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假若屆時台灣被排除在外,加上「東亞自由貿易區」建立後,區域內之國家將可免關稅或以較低關稅來進行區域內貿易,如此必將會對我產生排他性與貿易轉移效應,進而使得我中小企業外銷拓展空間更為縮小。為此,本刊特製作「南進新戰略」專題,希望能協助業者及早因應未來東亞新情勢可能帶來的貿易困境。
東南亞地區地理位置與我國接近,且早年移民東南亞之僑胞操控當地經濟,因此,雙方經貿互動熱絡。八0年代末期以來,因我國傳統產業業者陸續赴該地區投資設廠,以致雙方經貿關係日趨密切。金融風暴以來,或許是因為國際經濟景氣低迷,加上美國911事件及我受納莉颱風侵襲等因素波及,嚴重影響到我出口的表現;其中,我國對東協等國之出口,更從1997年的出超,轉為1998年的入超(如表一),呈現明顯的衰退現象。

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東協十個成員國,對於與中日韓三國一起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表示願意進行可行性研究。由於台灣未來不可能以「國家」的身分,參加擬議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假若屆時台灣被排除在外,加上「東亞自由貿易區」建立後,區域內之國家將可免關稅或以較低關稅來進行區域內貿易,如此必將會對我產生排他性與貿易轉移效應,進而使得我中小企業外銷拓展空間更為縮小。

為此,本刊特製作「東南亞貿易逆差專題」,希望能協助業者及早因應未來東亞新情勢可能帶來的貿易困境。
影響東亞國家貿易表現的因素

我國對東南亞貿易從出超轉為入超的原因很多,或許我們應該先從近幾年來東亞國家本身的貿易表現來看。根據台經院「影響東亞九國貿易表現原因簡析」報告中指出,近幾年來,影響東亞九國(台灣、大陸、日本、南韓、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貿易表現的原因,可分為長期和短期因素,在長期因素方面,主要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個:

首先是東亞國家的出口,高度集中美國單一市場,故當美國經濟成長趨緩時,就會牽動東亞國家的貿易表現。其次是大陸市場的興起,由於大陸勞工成本低廉,國際資金大量流向大陸,一向仰賴外資來帶動貿易成長的東亞其他國家,便受到嚴重的影響。第三是東協自由貿易區關稅減讓計畫的實施,促令東協會員國必須在2002年,將一般產品的進口關稅降低至0-5%。

另在短期因素方面,主要是因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及區域性政治情況不穩定所至。

根據上述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事實上在金融風暴以後,不管是我國或東南亞其他國家,在貿易的表現上,都不如以往;至於,為什麼會由出超轉為入超?當然,彼此之間的消長程度不一是原因之一,除此,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從業者的實戰經驗中,或可看出一些端倪。

良機產品逐漸轉由大陸出口

良機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冷卻塔及F.R.P專業製造廠,同時也是亞洲佔有率最大、總產量最多的專業冷卻塔製造公司。該公司董事長張廣博認為,我對東南亞貿易之所以大幅滑落,主要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當地市場自金融風暴後萎縮;二是大陸生產成本低廉,大量訂單轉移;三是東南亞國家產品自製率逐年提高。張董事長以良機為例表示,該公司在香港、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都有投資,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以後,基於成本及大陸上中下游體系逐漸完整、供貨便利的考量下,已逐漸轉由大陸出口。

福星製衣公司董事長蔡昭倫,以紡織業者的角度提出他的看法。蔡董事長指出,會造成東南亞貿易逆差的可能性有兩個:一是台灣製造成本太貴,業者不得不從價格低廉的國家進口,而地理位置與我國較近的東南亞,便成為業者進口的首要選擇;二是較具爭議性的因素,考量的,不外乎也是成本問題,亦即將在東南亞製造的成品,經由台灣出口歐美。綜合上述,出口少、進口多的結果,雙邊貿易就呈現入超情形。

至於該公司是否受到東南亞貿易逆差的影響,蔡董事長表示,福星製衣目前的經營策略,是將營運中心設在台灣,工廠設在菲律賓、柬埔寨,由於是在當地生產後直接銷往歐美,因此並未受到影響。蔡董事長進一步指出,事實上,不僅福星公司,台灣多數的紡織業者,都已採取「根留台灣、國外生產」方式,影響有限。對於直接受到東南亞貿易逆差影響的台灣業者,蔡董事長認為,一定要找出一條符合該產業生存的路,如果在台灣無法發展,就要到東南亞等其他國家尋找機會,因為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有辦法的事。
恆智重機是我國唯一生產電動物料運搬設備的專業製造廠,產品60%外銷品質要求嚴苛的西歐市場,除此亦銷往美國、亞洲等國。該公司董事長翟毓溶從出口貿易的角度,分析東南亞貿易逆差對出口業者的影響。翟董事長認為,影響我對東南亞貿易的因素,不外乎是當地經濟低迷、採購能力減退,以及台灣生產成本高,訂單乃轉至低品質、低成本的地區,譬如大陸。

翟董事長表示,大陸貿促會(相當於我外貿協會的角色)為業者擴張外銷實力的方式之一,是舉辦大規模地免費的展覽活動,相對於我國貿協,因政府預算緊縮,無法舉辦大型展覽,以致彼岸在吸引力上,明顯地佔了上風。

業者應採全球佈局分擔風險

面對這樣的趨勢,翟董事長認為,以外銷東南亞為主的業者,應採取全球佈局的方式,來分攤單一市場的風險,因為即使是未來,台灣都不太可能再扳回我在東南亞的局勢。
南僑化工公司董事長陳飛龍,則從我與日本貿易的關係切入,談我與東南亞貿易逆差的問題。陳董事長認為,如果我們可以將台灣和東南亞的貿易,轉化成日本和台灣的關係,台灣一定會成功;因為台灣與日本的貿易關係,是由日本提供台灣半成品、技術和設備做加工出口,因此,日本提供台灣愈多的技術設備,台灣的加工出口就會愈多;如果是因為這樣造成我對東南亞的貿易逆差,對台灣來說不但是正常的,也是好的;同時,若要平衡台日雙方逆差,除非台灣的科技、研發不再仰賴日本。

陳董事長進一步表示,我們應該總帳總算,因為台灣對日本的貿易逆差,是造就台灣出口佳績和創造高額外匯存底的因素;如果台灣和東南亞的關係改由我提供半成品、技術和設備,利用東南亞的原料和低廉的勞工生產,加上台商獨特的經營特質,出口到世界各國的話,那麼台灣在東南亞的表現,一定會更好。
不過,以現況看來,陳董事長認為,我與東南亞的雙邊貿易不會再有成長的機會,因為如果大陸自由貿易區的成立是必然趨勢,未來台商的投資與焦點都會集中在大陸,而大陸和東南亞的貿易原本就在成長中,所以台灣的未來極可能邊陲化。

政府如果真的有心要改善台灣與東南亞的貿易關係,陳董事長認為,政府應儘快提供台商資金、說服在大陸佈局的台商考慮至東南亞投資,因為大陸目前正推動開發大西部計畫,其條件之優惠,幾乎不用業者出資;例如大陸官方會提供土地,甚至幫業者建廠房,提供軟硬體設備的融資,如此優惠的條件,當自由貿易區成立後,台商在大西部的投資,就可以享受到自由貿易區出口的便利,不需要在東南亞佈點。

政府必須要有政策與資源

為此,我政府應該要提供更好的投資條件,讓業者選擇到東南亞投資。其次,目前還未至東南亞投資的業者,大多是屬於經濟力較弱的,故政府還要努力的是將產業的「群聚模式」找出來,然後以群聚的模式,前進東南亞,如此才會有競爭力,業者與台灣的關係也才能有延續;而群聚的條件,是政府必須要有政策與資源,透過中間團體來執行。

陳董事長舉養殖業的一個例子來說明何謂「群聚模式」及其可發揮的效果。他說,曾經有一個人到泰國考察,看到泰國養殖業的發展潛力,計畫投資,可是他本身沒有養殖的經驗,於是就到台灣尋求技術合作,然而,台灣給予他的回應是怕影響本地業者的競爭力、不便提供,最後他不得不轉向日本、向日本尋求技術,而日本給予他的回應,不但是免費提供他全球情報,還提供他技術來源、研發資金、較好的飼料,甚至對其生產的東西採取包銷制;在此過程中,會與之產生關係的公司不只一家,而這就是一種群聚,這家公司以後將會成為整個日本群聚的一環,屆時也才真的會影響到台灣的養殖業。
總之,陳董事長認為,台商一定要有「群聚模式」的觀念,這樣不論到那裡投資,台商和台灣之間的連結才能持續的維繫著,並成為台灣經濟力量的一環。
其次有關東協十個成員國,對於與中日韓三國一起建立自由貿易區,表示願意進行可行性研究問題,由於台灣未來不可能以「國家」的身分,納入擬議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屆時假若台灣真的被排除在外,由於「東亞自由貿易區」建立後,有關國家之間的貿易,將免關稅或低關稅,而台灣對該市場的出口,卻因非自由貿易區成員而需繳交關稅;此種排他性,會產生貿易轉移效應,亦即將由自由貿易區成員與非成員的貿易,轉變為成員之間的貿易,此種貿易轉移效應,必將縮小台灣中小企業的外銷拓展空間。

同時,台灣吸引外商投資的優勢,也會受到衝擊,因為自由貿易區規範各成員的投資保護及各種投資貿易準則,有利於成員間的相互投資,且生產要素流通自由化,不但會增加區域內投資的吸引力,也會增加區域內企業的彼此合作,進而減少外商對台的投資。面對此一趨勢,我業者應如何因應?

海外投資是必然的路

良機公司董事長張廣博認為,「東亞自由貿易區」建立後,對於已在東南亞投資的業者來說,應該不會有影響,因為同樣都可獲得免關稅或低關稅的優惠。此外,張董事長強調,台灣是海島經濟的國家,海外投資是必然的路,業者不走就會接不到訂單。
福星製衣公司董事長蔡昭倫表示,要避免受到「東亞自由貿易區」建立後,可能受到的排擠影響,就是將生產和配銷的基地,放在台灣以外的國家,即東協各國。譬如印尼,印尼的市場大,廠商可以到印尼設廠、生產、銷售,或者至印尼鄰近國家印度設廠,然後賣到印尼。
恆智重機董事長翟毓溶則認為,這是個政治化的問題,台灣實在很難以國家的身分加入東亞自由貿易區,既然我們在大的地方打不贏人家,就玩小的,亦即分化大自由貿易區的架構,採個個擊破的方式,與東協各國一一成立雙邊自由貿易區,及建立雙邊關稅減讓措施;不過這得花滿多的時間,不僅要靠政府,還要靠很多的人際關係,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翟董事長相信,以台灣的經濟實力及我與東南亞長久以來的經貿關係,應該做得到,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東亞金融危機自民國八十七年爆發以來,我國對該等市場之出口即大幅縮減,我政府為因應此次危機,特迅速推出「緊急拓銷方案」,針對「該成長未成長,不該衰退而衰退」之市場與產業,加強組團參展或貿易拓銷,並積極開發新興市場。

由於拓銷成績良好,我國外銷金額並未因東南亞金融危機而全面衰退,其後為擴大「緊急拓銷方案」成效,經濟部又推出「全球出口拓銷方案」,雖然受到921大地震的影響,不過仍有具體成效。

去年(九十年)年初以來,由於全球景氣趨緩,我國出口再度受到不利影響,根據財政部統計,2001年一至六月我國出口總值計63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10.8%,預估全年出口成長率可能衰減9.7%(我去年經濟成長率5.98%);另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今年七月三日發布我國重要經濟指標,經濟成長率第一季1.086%,預測2001年經濟成長率,可能調降至3.0%上下。
政府推出一連串振興出口措施

為加速國家經濟發展,政府已陸續推出「全球運籌管理」、「知識經濟」、「綠色矽島」等多項經濟發展政策,經濟部有鑑於貿易活動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爰續擬定「九十/九十一年度全球出口拓銷方案」,其具體拓銷措施(如后文)包括:全力動員駐外單位爭取外商來台採購、動員駐外單位蒐集貿易機會、加強邀請外商來華參觀國內展覽活動、參加專業展、組貿易訪問團、連鎖店拓銷團、辦理商談會、設立國外商展貿易服務站、辦理市場考察團等活動。

政府這一連串的振興出口措施,究竟對出口至東南亞的業者有沒有幫助?

良機公司董事長張廣博表示,政府的一番好意不能說沒有幫助,但是效果有限。至於如何提高成效,張董事長認為,政府每年至少要舉辦一次拓銷訪問團,這對凝聚台商向心力有很大的幫助;其次政府應該鼓勵官方銀行赴東南亞設立分行,解決台商融資問題,以利台商發展。

恆智重機董事長翟毓溶,十分肯定政府的拓銷方案,不過有些地方他覺得還可以再加強,譬如強化外貿協會的功能。
翟董事長認為,外貿協會就好比所有外銷廠商的龍頭,一直以來,帶領著我外銷廠商至世界各國開彊闢土,這樣的功能和角色是不可抹滅的;然而,現今龍頭卻受到政府預算緊縮壓力,面臨縮編、裁員的危機,以至影響到原來要到國外參展、促銷、廣告的計畫,這個損失是無法從其他方案來彌補的,特別是貿協的柔性化角色,不帶官方色彩,在拓展與我無邦交國家之經貿上有很大的幫助。翟董事長語重心長地籲請政府,要善加運用外貿協會的功能,不要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機制萎縮。
政府應降低稅收以擴大稅基

其次,如何吸引國外廠商參加我外銷展覽方面,翟董事長亦有些建議。翟董事長表示,我駐外單位應主動於駐外地區組織來台採購貿訪團,協助當地業者辦理簽證、住宿,這樣不僅可以擴展我國的外銷,也可以促進我國的觀光。

福星製衣公司董事長蔡昭倫,則以紡織品的立場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台灣的工資太貴,是菲律賓和泰國的四至五倍,而菲律賓和泰國的工資,又是印尼、印度、柬埔寨和越南的四倍,在原料、機器設備投資金額變化不大的情況之下,低廉的地價、良好的投資環境、便宜的工資,自然就成為業者投資生產的首要考量因素。

蔡董事長進一步指出,政府若想留住台商,政治一定要安定,因為政治安定、社會才會安定,其次,政府應該降低稅收,如此廠商才不會想要避稅,反而可以擴大稅基;不過,不是建立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後,大家就會願意在台灣投資,業者還是會去比較利益,因為政府只能盡它的力量提供業者最好的、安定的環境、最公平合理的遊戲規則,政府沒有義務要對所有企業的成敗負責任。

台長: Anthea
人氣(3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專題報導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