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6 14:50:00| 人氣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記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但我逐漸發覺,這些宿命論的說法一在的充斥在所謂的悲劇當中,並非要我們也接受這種宿命,而是要突破超越。這樣的想法並非近代才有,遠從希臘時代的aristole就這樣描述悲劇:悲劇是藉尤其驚悚恐懼的氣氛,達到警醒與洗滌靈魂的目的。因此如果由這話語,我們便可發覺到即使是個性上的缺陷或是神的詛咒等,他並非全然不能變的。

人性無法定義,他永遠不斷的製造中。我們所能享受的是他的創造性與理想性,因此所謂的個性幾乎不能成為宿命論的支持者。若是由卡西勒的人論來看,悲劇應是一種用以不斷提升靈魂的藝術品,是功能性的,而非本質性的,他將隨著人的演化不斷前進,直到毀滅。

但電影當中演的不好的是,我覺得極具關鍵性的海盜那段被輕輕帶過。那個海盜首領,即未來作了丹麥王的人,他是一個跟哈姆雷特作為強烈對比的人,是無比的積極且有勇氣。他的忽略使得哈姆雷特甚為孤獨和單薄,這是本片的一些瑕疵。另外很難脫離文學電影的問題,台詞是否要重現作品的言語呢?還是應多作變化,這是該多加思考的。不過導演對於空間和畫面佈置頗有一套的,我喜歡。

明天去看最後一部悲劇:奧塞羅。

2003/7/2
今天到電影圖書館看北歐影展系列的電影,看片是小事,倒是因而知道了dogme95讓我興奮不已。多虧失語症的幫忙,我才找到dogme95的宣言,先貼如下:

1.影片的拍攝必須在場景的現場完成,不得取用道具和加工的場景設計
2.聲音不得和影像的製作分離,反之亦然(音樂除非就存在於影片拍攝
3.必須使用手提攝影,任何移動或是固定的鏡頭,只允許在手提攝影裡
4.必須是彩色電影,不得使用特殊打光(若是燈光太弱不足以曝光,該場戲就必須取消,或是只能使用附加在攝影機上的單一燈光)
5.禁止使用光學儀器(即濾光鏡)
6.影片不得用淺薄的動作填塞(不得出現謀殺,武器等等)
7.禁止背離當時和現場(影片必須就發生在當時或當場)
8.不接受類型片
9.必須是Academy的35厘米底片
10.電影導演不得冠以作者之名,更進一步地,我發誓作為一個導演我要壓抑住自己的個人品味。我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從角色和場景裡逼近真實。我發誓就用所有我可以取用的手段、可運用的任何好品味和美學的深思孰濾拍片。

一九九五年是電影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因為以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為首的四位導演,發表了 DOGME 95 宣言,該宣言規定了十條拍片必須遵守的戒律,並且宣布為期六年,也就是2001年3月止。當年宣布後,立即引來外界一片質疑,因為照 DOGME 95 的限制,拍一部片根本是不可能!但正好相反,這種提倡低成本、人人都能拍的電影方式在他們的努力下做到了,也就是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就拍出了眾多好作品。

Dogme film在中文被翻成紀錄學派,意指直截了當,追求生活的一種敘事方式。他所影響的不只是電影的發展,更直接的是衝撞好萊屋背後的資本主義及布爾喬亞(Bourgeois)價值,因此將他視為對既有體制的反動也未嘗不可。

看到今天所上演的[敏郎悲歌],馬上有一種很真切的感動。他絕不會有任何光怪陸離的情節發生`甚至可以說是太平凡了,但那樣可能的劇情當中,卻又極富強烈張力。這一部是dogme95系列的第三號作品。至今為止,此系列電影已經有31部,不只在北歐,此風潮已經延伸到亞洲的南韓以及歐洲各國包括國、智利等。聽說侯孝賢最近會拍一部片將會沿用他在這學派所受到的啟示。

但我有一些疑問。如果依照以上的十條規則,那麼人的潛意識要如何表現呢?在我想來,再怎麼樣都不能不用特效或電腦來處理吧!儘管此種拍攝將可使電影拍攝的關係純化至鏡頭與被拍物的關係,但電影所混雜的其他語言勢必會大幅減少,而這樣作品的未來發展是否會凋謝值得觀察。因為聽說拉斯˙馮˙提爾的[白痴]及[在黑暗中漫舞]兩部作品似乎就有牴觸以上宣言,因此是否要嚴守戒律並非重點,而是那股希望重回原點精神吧!

這次北歐影展主要我注意三個名字:柏格曼、拉斯˙馮˙提爾、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aki)。期待明天的片。

2003/7/29
很久沒像小孩子般魯莽地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

其實善良如我們毋庸擔心自己是否能達成,因為我們都很真誠、可愛,卻也脆弱。如果因為突發事件超出自己能力而放棄,那也許是很可惜的事情,不過我會更欣然看著人因失敗而造就的偉大精神。

這個世界難道不大多是失敗的意志所完成的嗎?難道人們失敗落魄的所在不也正是他值得留戀和價值的所在嗎?儘管成功的人事物每天以大比例的被傳頌報導,但畢竟是少數;我們不否認成功的行為鼓舞著人們文化的冒險,卻也不該忘記更多的藝術和科技的成就是緬懷與奠基於失敗的。

剛跟Q談到以後出國旅行的方式就是街頭賣藝,我真的是樂瘋了。我想到我會樂器,Q可跳舞演戲,D可幫人素描,甚至再找人表演魔術或武術,哈!想到有無限的傳奇性附加在這旅行上,那實在賠上性命都值得哩!

或許我這人總是瞻前不顧後的,想到啥就不管到其他,我想,這種人大概不會長壽,不過可確定的是他的人生會永遠像芥川龍之介那般的燃燒燭火渡過,這就是我衷心期盼的「極致」。

啊!我的心中怎可能沒有信仰呢?我怎是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呢?我的耳朵還聽不習慣搖滾,我的眼睛還看不習慣時下小說,我的鼻子還嗅不習慣迷藥;總之,我是一個在後現在文化當中多麼矛盾的存在,多麼掙扎的靈魂。

我最早的夢想是當史懷哲,能夠到人類的荒土工作,我相信早在我小學的時候,流浪的美麗色彩就已浸潤我的心,又加上國小很喜歡看的怪醫秦博士(怪醫黑傑克),我早已萌生想當外科醫生的念頭。

後來音樂也進入了我的生命。我曾有過機會選擇音樂,我很記得在那沉靜的午后,鋼琴聲剛歇,院子裡的小黑吵完剛睡,世界靜的不像話,老師問我:「你想念音樂系嗎?」儘管我的回答破壞美感,父母的反對成為助力,但其實心中所有的全是對「音樂真能解答我生命的問題?」這疑惑纏繞不已。

在高中,我熱中於哲學以及生命科學,我受到史作檉老師的人格影響很深,儘管接觸時間不多,但我自承他是我心目中最擔當的起老師的角色。我為了生命科學的熱中跟父母談過很多次,我清楚唸哲學是我的最愛,但畢竟知道形勢比人強,也選了自然組,因此就想折衷唸生命科學,也相信在我學成時,台灣將會邁入生科輝煌的年代。

我必須承認,在遇到sandee以前,我是個懦弱小子,我清楚我這人所有的毀滅以及極端性,他在我面對mayfun的一切更是曝露而激化,但畢竟我壓抑了,我將他們轉換成更大地震的位能。

不管怎樣,國高中的我是傷痕累累的,在學校以及家庭關係都弄得很差,但總是有一股自認資優生的自尊不准我投降。我最後還是自傲的以「自己的意志」唸醫學系。我給自己的理由很冠冕堂皇,那就是:哲學和醫學是兩種以相對角度認識人的學科,我先趁著我年少有頭腦的時候唸醫學,之後哲學則可讓一輩子鑽研。

但我現在才知道這一切都錯誤的可以,我現在才知道我當時是多麼的懦弱。但造化怎樣誰也不知,就如同如果不是我唸醫學,我怎會最後投入文學的懷抱呢?這一切都是如何的玄啊!

我很久沒有撿視我的過去了,只因為昨天與朋友談到關於極端與毀滅的性格,我才驀然想起自己在家鄉的一切,那幾乎快遺忘的包袱,如今又有些重量了。其實,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想走文學的路,或許,在遇到sandee之前,我滿腦子都是想著要如何在歷史上留下痕跡吧!我滿腦子都是「名」,我以前思量當醫生、音樂家、科學家或是哲學家或許都有這些因素在吧!

但如今我是多麼的確定自己要走的路是多麼的崎嶇,但也多麼的確定自己走的會很快樂肯定,我如今是充滿無比的勇氣面對任何阻難,我清楚這世界上還很多跟我們一樣正在受苦受難的人們!我的靈魂與你們同在。

請容許我這老年人才在搞的回憶錄在這種年代現世,或許,也可滿足你們的偷窺欲也不一定。

台長: 唐突 , K
人氣(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