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23 07:00:30| 人氣2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戴明愛智合作社連絡簿(65):我所認識的Kano先生和其成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將更正版和前一版留下,以後有空在補充。


(紀念狩野紀昭先生榮獲中原大學榮譽博士,2006年3月23日;感謝王晃三教授)

摘取一段Pissarro.(, Camille 1830-1903)和其老師 Corot(, Jean Baptiste Camille 1796–1875.)的對話:

「……從畫天空開始是符合邏輯的,色彩和潤飾使一個人的作品增添魅力。」
「啊,魅力。那是無法下定義的。一個藝術家能這樣說嗎,『現在我將使我的作品動人?』」
「魅力的浮現,畢沙羅,是你和大自然同居的產兒。」
「我感到……尚未準備好。」
「想準備好,唯一的辦法是動手幹。」(Irving Stone(1985)『光榮的深度:畢沙羅傳記小說』(Depth of Glory: A Biographical Novel of Camille Pissarro.)(劉明毅譯,上海人民美術,1988,p.49)

-----
對於狩野紀昭先生,最初最深刻的印象來自一本辭典:
三浦 新、狩野紀昭、津田義和、大橋靖雄主編『TQC用語辭典』(東京:日本規格協會,1985)。

其中的文獻(「品質管理關係引用 參照文獻」)共列56項,狩野紀昭先生的引用計5項,包含其共著的「魅力品質(特性)與應有的品質(特性)」(1984;(特性),為hc所加)著名文章。那時,正是日本產品之品質聲譽揚名全世界(美國電視公司NBC的『日本能,我們不能?』發表於1980年,轟動全世界,方興未艾)。狩野紀昭先生還寫了「TQC的基本思想」(1982)、「日常管理之徹底」(1983)、「日本的TQC之特徵與其課題」(1982)、「品質管理之哲學」(1978)

其後約十來年,『品質管制月刊』翻譯過他的「魅力品質(特性)與應有的品質」相關的短文;他的學生翻譯編著的『課題達成型QCC』;他在1978年應同屬於International Quality Academy的王晃三教授之約,在中原大學的QCRG II 的我們一次「元氣的」講習時,發給我們英文文章約5-6篇(包括其研究生繼續深入、擴大研究其「魅力品質」等之應用)。他(笑)談到為了讓其論文更有學問,為國際上以英文為主的品質界更能接受,他請主修西洋哲學的秘書補習哲學。他也告訴我們北歐、美國等接受其學說的大略情形。

我是這樣看待「魅力品質(特性)與應有的品質」的:它最根本的想法,在Walter A. Shewhart)的著作《產品的品質之經濟管制》(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1931)已提出【他一向認為,這是繼承亞里斯多德與洛克之哲學,我不以為然;其實,Shewhart真正的品質哲學發表在Bell Lab之刊物,我翻譯過,登在2002年的月刊上】,它又與美國心理學的研究提議相關。不過,他樹立了另外一種日本(大學)式的應用研究【這回他引「應用數學」在20世紀中葉興起,認為21世紀興起的,將是「應用哲學」】。這可不是一般的成績。

以上是我了解的先生之「立言」。他在其他方面的「立功」,包括他的研究室作為外國人學習「日本品質管理」的 window:我翻譯過的Joner 顧問公司的兩名著『第四代管理』、『戴明領導手冊』等,都可以看到他們如何簡化、吸收其Kano Model—我們可以從其「謝辭」中和日本之應用實例中,了解他們受惠於Kano先生處。
*****



1st version

(紀念狩野紀昭先生榮獲中原大學榮譽博士,2006年3月23日;感謝王晃三教授)

摘取一段Pissarro.(, Camille 1830-1903)和其老師 Corot(, Jean Baptiste Camille 1796–1875.)的對話:

「……從畫天空開始是符合邏輯的,色彩和潤飾使一個人的作品增添魅力。」
「啊,魅力。那是無法下定義的。一個藝術家能這樣說嗎,『現在我將使我的作品動人?』」
「魅力的浮現,畢沙羅,是你和大自然同居的產兒。」
「我感到……尚未準備好。」
「想準備好,唯一的辦法是動手幹。」(Irving Stone(1985)『光榮的深度:畢沙羅傳記小說』(Depth of Glory: A Biographical Novel of Camille Pissarro.)(劉明毅譯,上海人民美術,1988,p.49)

-----
對於狩野紀昭先生,最初最深刻的印象來自一本辭典:

三浦 新、狩野紀昭、津田義和、大橋靖雄主編『TQC用語辭典』(東京:日本規格協會,1985)。其中的文獻(「品質管理關係引用 參照文獻」)共列56項,狩野紀昭先生的引用計5項,包含其共著的「魅力品質(特性)與應有的品質」(1984)著名文章。那時間,正是日本產品品質在世界揚眉吐氣的時代(美國電視公司NBC的『日本能,我們不能?』發表於1980年)。狩野紀昭先生還寫了「TQC的基本思想」(1982)、「日常管理之徹底」(1983)、「日本的TQC之特徵與其課題」(1982)、「品質管理之哲學」(1978)

其後約十來年,『品質管制月刊』翻譯過他的「魅力品質(特性)與應有的品質」相關的短文;他的學生翻譯編著的『課題達成型QCC』;他在1978年應同屬於International Quality Academy的王晃三教授之約,在中原大學的QCRG II 的我們一次「元氣的」講習時,發給我們英文文章約5-6篇(包括其研究生繼續深入、擴大研究其「魅力品質」等之應用)。他(笑)談到為了讓其論文更有學問,為國際上以英文為主的品質界更能接受,他請主修西洋哲學的秘書補習哲學。他也告訴我們北歐、美國等接受其學說的大略情形。

我是這樣看待「魅力品質(特性)與應有的品質」的:它最根本的想法,在Walter A. Shewhart)的著作《產品的品質之經濟管制》(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1931),提出,它又與美國心理學的研究提議相關。不過他數立了另外一種日本(大學)式的應用研究。這可不是一般的成績。

以上是我了解的先生之「立言」。他在其他方面的「立功」,包括他的研究室作為外國人學習「日本品質管理」的 window:我翻譯過的Joner 顧問公司的兩名著『第四代管理』、『戴明領導手冊』等,都可以看到他們如何簡化、吸收其Kano Model—我們可以從其「謝辭」中和日本之應用實例中,了解他們受惠於Kano先生處。
*****
感謝某位Simon之友購書。

台長: hc
人氣(2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