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15 10:34:28|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建構理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建構論對同志的了解來理解同志歷史:同男或同女是一種踰越了異性戀律法的人,其踰越方式可能是對同性有情慾,但並非全部。
文化如何定義同性情慾、如何定義異性戀律法,都將決定誰能夠擁有這種身分。
無論是比較侷限的「同性情慾史」,還是比較廣泛的「異性戀律法踰越史」,都必須採取一種文化相對的觀點。

反對將身分生物化的建構理論者也反對「同性情慾是一種自然事實」的說法。一個人有陰道並不表示他就自動符合「女性」的社會身分;同樣的,與一個構造類似的人進行生殖的接觸,也不表示他就可以符合「對同性有情慾的人」這個社會身分。
一個人追求的是同性情慾還是異性情慾,要看這個文化認為性伴侶間最重要的相同點為何、相異點又為何。不見得每個文化都把身體構造的相同與相異當作最最重要的,有的文化更關心的是:吸引你的的適否具備與你相同的性別特質、年齡相近,或扮演同一種性角色。
還有的文化裡,身體構造相同的兩人如果採用不同的性別角色的話,在一般的看法裡,他們之間的性關係就跟異性戀的沒什麼分別。
同性之間的性別越界關係,是指一個人跨越性別界線變成男性或第三種性別,另依個人則維持「適當」的性別。因此,同性關係裡仍然維持著性別的差異。

一種關係應該屬於同性情慾還是異性情慾,其關鍵不見得永遠被定位為「身體構造的同與異」。
沒有文化詮釋的話,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是不可能在生物事實裡找到的。
同樣的,若無文化詮釋的話,性慾傾向也不可能在自然事實或社會事實裡找到。
自然本質論對於同志身份的解釋,就錯在他將同性情慾當作自然的、前社會的人類特質。

重點是,即使本質論者有理,也不表示就能把同志身份當作前社會的自然事實。
就算同志身份的關鍵在於同志情慾(事實不然),那也是文化來決定誰算的是上是對同性有情慾的人,而不是自然來決定。
本質論無法預知在某個社會裡誰會被當成罪犯,因為那要看當地法律禁止什麼;同樣的,本質論也無法預知在某個社會裡誰會被當成對同性有情慾的人,因為那要看那個文化如何劃分同性情慾與異性情慾而定。

台長: Liszo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