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08 02:44:47| 人氣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雄市英文補習班 台中英文補習班推薦

輕鬆學英文趁現在

零碎時間增強英文力

短期快速說流利英文(免費試聽看看):

http://1314.ws/abc

自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亞投行的倡議起,亞洲開始陷入一股對中國大陸既愛又恨的糾葛情緒。愛的是,中國大陸願意挾著鉅額資金和先進技術,大舉投資亞洲落後國家;恨的是,部分亞洲國家深怕中國透過「經濟槓桿」,實行擴張主義,進而稱霸,重返「中華帝國」的主導地位。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中國在亞洲當今的處境,宛如德國當前在歐洲的翻版。數年前的歐元危機,強化了德國在歐洲的經濟主導地位。透過大筆的紓困貸款,德國成為歐洲鉅額負債國家的最大債權國。但債權國不但不領情,竟掀起一股恐懼情緒,懼怕德國透過「經濟槓桿」,勒住歐洲債權不良國家的脖子,如同二次世界大戰前,希特勒在中南歐的作法一般。部分歐洲國家(包含法國),甚至還用「第四帝國」形容德國。但德國不這麼想。19世紀以來,深處歐洲中心的德國就是一個「脆弱的強權」,它雖然擁有歐洲強大的經濟實力,德國人卻自認為相當脆弱,必須時時提防外在夾擊。俾斯麥時期就極力避免「兩面作戰」的困境,直到威廉二世打破了此一圭臬。如今,歐元危機強化了德國經濟權力,成為歐洲經濟巨人。但是在外交政策上,德國卻表現得像侏儒,避免表現太過張揚的政治地位。2011年利比亞危機時,德國就放棄表態或參戰。德國的處境,足以令中國大陸借鏡。外界一派聲音認為,中國正從俾斯麥主義轉向威廉二世的積極作為。但對中國人而言,防範外來侵襲,保護自身國家權益,仍主導其對外政策的核心思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