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8-22 23:32:17| 人氣1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漢學座談會族群與文化:漢與非漢的省思(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8.3.9
這不是我寫的文章,
是我的演講心得,
或演講筆記,
供大家參考啊!


****************************

大二升大三的暑假,
我到中研院打工,
五天就被開除了(真的是被開除的),
我蠻生氣的,因為覺得有一點點冤枉(只有一點點,因為我也要負很多責任)
總之那次唯一的好處,是聽了一場音樂會,
和參加這次的座談會,
那次真是今古奇觀,因為剛好恰逢院士會議,
所有座談會成員陣容堅強,
台下聽眾,也陣容堅強,
所以第一場李遠則在,
大家還醒著,
接下來,我睡了,對面的語言所所長睡了,
隔壁的院士也睡了,
下午的時候,
林富士跑了,
所長落跑了一節,
杜正勝為投影機的事情,口氣惡劣,
點心好吃,又多到噎死人,
空隙時間,余英時就被人圍上去訪問,
總之,
以下是我聽錄音帶打出來的紀錄,
不過,錄音帶也會電池沒電,
我又睡著了,所以也沒有筆記,
很多我又聽不懂,
然後.......
大家將就吧!

*********************************

漢學座談會
族群與文化:漢與非漢的省思

方法與理論的探討
李亦園
王士元
院士,語言學,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有兩種學說,一種是*motorigino*,200萬年前,自非洲出來,直立人,到世界各地,我們是到東亞來的直立人,約兩萬年前,一種是自非洲出來,非洲直立人,20萬年前出來征服世界,或約10萬年前,當時移動方便,因為氣候,海平面或高或低。

---圖一,圖二
是依照基因、免疫學、血緣系統,而研究出來的,大陸的研究,找出74個點,發現南北人的差異,可以分為南人北人兩大類,大致以北緯38度為界,約等於長江,所以可以看出兩點,一是漢與非漢,不是生物上的差別,二是南北上的差別,
揚雄《方言》,是第一本研究語言的差異,歐洲必須要到一千年後,方言是指非漢語,方言是與長江不同的,與現在方言的意思是不同的,方言是指一個語言下的不同,所以方言是非常複雜的,例如楚的某地,虎是唸做*裡負*或*裡爾*,現代的湖南(湘、鄂、川)土家族,是屬於藏族,約十幾萬人,虎唸做*裡普*或*裡爾*,大陸有研究者,*周子漢*,-------圖三
中國有七大方言,在2000年前開始分化,發現在血緣上,鄰近的關係大於種族的關係。北京*徐光三*,整理的,*dinosithiuil*-------圖四
中國語系之中,八大類
1. 印歐語系,例如新疆西北*tagik*,少數民族,和伊朗同源。
2. 阿爾泰語系,約幾百萬人,
3. 以下四大類由李方桂分類,(由30s把四個與族歸為漢藏語系,40s美國的*popenata*說應把範圍縮小,而且李用的不是基本語言,李說這都屬於是聲調語言,所以歸為一類,),
4. 藏緬語系,(Paul,Beuedict?)
5. 苗瑤
6. 壯侗
7. 南亞,*梅普林*說的,例如江這個音來自南亞語,例如粵語受到苗瑤、壯族的影響。
8. 南島語系,例如研究者,李壬癸
印歐語系約有7000-8000年的歷史,是中國方言分化的3-4倍。------圖五,圖六,圖七

余英時

過去認為族群和文化是接近的,現在責任為兩者不同,文化是獨立變化的,identity,認同感,我是誰,我跟那一群人是屬於同一群的,

傅斯年,說「夷夏東西說」;在南北朝的時候,說漢人或夏人,例如史書:夏人半為兵營,但已經用了許多中國人為兵,不過不知道夏人是史家的用字,還是當時的習慣用語,無法斷定。所以即使在漢代也使用夏人。

諸夏,春秋時代的用字,諸是多的意思,例如甲古文中的諸父母。中國是一個政治名詞,中間這些國家就是諸夏,例如春秋大義?

所以在中國的觀念中,不是以種族分,而是以文化,例如《左傳》,楚國使者對晉國說,「我蠻夷也,言語、飲食不與華同。」這個史料的真實性有待考,因為不知道是否經過史家竄改,也不知道是否是當時語言記下的,不過可以知道,當時張光直先生說另一個是熟食,生食,這個觀念很強,例如《禮記》,漢人是熟食。

陳寅恪先生研究中古史也特別強調這一點,他認為中古史,南北朝是漢帝國的結束,五胡開始,變成一個不是純漢人的社會,尤其在漢代以後,直到元代也是如此,是少數民族和漢人的社會,不過當然當時的歷史語言是五胡亂華,是侵略,胡人漢化是普遍現象,被中國同化,例如滿族,可是不全如此,漢人也吸收其他文化,例如音樂,京戲被稱為絕對中國的戲劇,可是樂器被稱為胡琴,就是受中亞的影響,原始的雅樂,例如編鐘,已經失傳了,真正發生作用的音樂和舞蹈都是外國的,最近有一本書,向達的《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長安文化有多少來自西域,例如土耳其,例如唐太宗與突厥定兄弟之盟,根據陳寅恪的考證就是土耳其的方式,例如妓女互稱姊妹,要遵守某些規矩,這些就是來自土耳其,影響很大,所以例如唐代有多少漢和非漢的文化,漢文化仍然存在,但已經起了變化,現在已經可以接受這個觀念,老一輩仍受春秋大義的影響,錢鍾書說過一個故事,西學剛進來時,以為他是學法律、政治,問明才說,中國文學難道不夠好,為什麼要去外國學呢?所以這是一個文化偏見,不過這不是中國獨有,全世界都一樣,例如希臘人稱蠻夷為*babala*,

胡化和漢化同時進行,當然漢人人數比較多,不過胡化仍然存在,例如佛教,就是胡人的東西,佛教在中國宗教層面的影響,遠遠大過儒家,儘管今天台灣佛教在電視上講的道理甚至是論語的道理,但是若不是和尚講出來,大眾就不大接受,所以道教在宗教上,基本上是抄佛教的,儒家不能抄佛教,所以在喪禮上,完全失去地位,看胡適之的〈說儒〉,他認為儒家最早是喪禮大師,只有他們知道禮儀,是專家,孔子三十幾歲就是禮學專家,所以佛教在死亡方面,取代儒家的*裡身*,正史還看不出來,在小說就很明顯,例如紅樓夢,儒林外史,所以中國有一部份不完全是中國,而是印度的東西,例如胡適,研究佛教,認為印度佛教害了中國,使得中國消極,他是接受西方的科學啟蒙思想,把宗教看成很負面,宗教只有消極作用,當然他沒有像馬克斯那麼徹底,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他比較回歸到儒家的觀念,
儒家一大部分是無神論,所以神鬼是身體精力的殘餘,過不久也會消失,所以中國的祖宗,不能永遠祭祀,除最高祖之外,其他的,天子只祭七廟,諸侯只祭五廟,大夫三廟,祭三代就完了,三代以上的祖宗已經變成氣了,這是中國原始的宗教,也是儒家的宗教,是比較理智的,可以說和現代的啟蒙運動相符合,但已經被佛教取代了,現代多數是信佛家那一套,很少有儒家的無神論,例如清代的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就是接受佛教的觀念,放棄儒家觀念,其他方面他是儒家,是儒家大師,四庫全書的主編人,但已經有一部份是不接受中國的文化。

漢和非漢以前有幾種分法,例如像*徐樹森*寫的《古代傳說》,分成華、苗,另外一個不知道,三個大集團,到傅斯年,夷夏東西說,分成兩大集團,以東西分,而不是南北,現在也被挑戰,張光直做研究是以傅斯年做批判,不過現在大陸也有人回到這個說法,所以考古的解釋性是很大的,考古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怎樣解釋那些東西是觀念的問題,如果觀念不同,對考古資料會有不同的安排,

錢穆也是認為中國民族是以文化為主,所以文化變了,夷人或漢人就很難分,這對我們今天就造成困難,例如今日的語言不是全漢人了,例如人類的歷史就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這是中文,但觀念全是西方的東西,但在大陸已經50年了,語言仍是中國的,但語言背後的東西,已經不是中國的,

自從東歐解體,民族勢力都在抬頭,例如今天的南斯拉夫的一地,古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等的人衝突,例如捷克分為二,發現一個問題,最近一本書*michel water*的*signesing*衝突有各式各樣,

一個共同的地區,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例如黃帝子孫,不知是否可靠,但至少武則天已經懷疑了,或某些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的相同,例如儒家做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但多少人相信儒家,或相信到什麼程度,這都是需要經驗,這都沒有做研究,
所以杭廷頓要講到文化衝突,因為文化是一個無法化約的因素

馬克斯主義都把文化這個層面,看做是可以改變的,工業化之後,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只要開明到一種程度,宗教自然會消失,例如江澤民提到西藏的態度,認為學問高的知識份子,為什麼還會相信喇嘛教這種東西,對宗教當然不能採取如此粗暴的態度,認為宗教是迷信的東西,像佛洛依德認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心理分析,分析出來,事實上宗教是一個幻覺,但是

吳燕和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主任

人類學100年,二次大戰後,美國分為四大類,考古學、民族學、語言學、體質人類學(60年代之後叫做生物人類學),族群是近三十到五十年的一個名詞,過去談到族群民族,一直想用體質人類學和考古化石,來劃分人類,基本上想用不同族群,他們身體的特徵方面來看,這樣可以幫助瞭解全世界的人口在特殊的生態的環境裡面,產生什麼樣的適應,人類不斷遷移,這與如何形成當地人口有關,可是過去這種研究一直受種族偏見的影響,直到60年代,基因遺傳學,基因比較學,出現以後,才打破種族出發點的分類,過去是型態學的分類,以為可以以分的清楚,60年代,有一個人類學家*rosesetis*的書,打破過去一個*kom*的說法,例如台大新生的身體檢查,就是人類學體質測量的樣本,要幫助瞭解是否有種族的不同,這是當時全世界人類學的主流,*李繼之*教授常說的全世界人類的分類,有三種,白種人類學,蒙古人種,黑種人,這是一種很老的看法,例如*morken**摩根*的看法,認為文化進化在於種族,種族進化論,白種人黃黑,黃種和黑種是落後的,包含智力是比較低的,國勢比較衰落的,文化、經濟都是比較差的,這種理論在社會主義確是接受的,而且這種分法仍影響我們,例如漢和非漢,漢人是優秀的,非漢族是落後,要學習先進的,非漢族是活化石,停留在幾千年的生活,
1997年,全世界最大的人類學會,美國人類學會,約有近百年的歷史,約有上萬個會員,九月,會長刊出一篇文章,說21世紀,人類學最重要的問題,還是種族race的問題,種族的觀念和含意,仍對美國有很大影響,全世界仍普遍存在以種族為出發點,所以會長認為在種族主義下的種族分類是沒有意義的,9月投票通過一個決定,送到美國政府,給審計處,一個官方的建議,要求美國在下一次人口調查的時候,放棄種族這一個字,取消race為一個標準單位的詞,但美國人類學會還是有一個矛盾,會員要自己抱自己的種族,因為要幫助弱小種族,保障名額,一報之下,共有180多種種族名稱,其中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報三種,Chinese *rededadink*,Chinese,亞洲人,所以連自我認同,都可以出現這麼複雜的情形,所以過去存在這種永遠基本存在的人群的分類,問題越來越大,

為什麼人類學會觀念改變,有兩個人影響很大,一個英國人,*stemorich*,二次大戰時,在中國緬甸邊境研究,他寫了一本書,-the polittle sisten of aien sisma-,這是-tachin-族,現在在雲南是劃入-警撥族-,這族人,夏天是-工卅-,冬天就變成-工啦-,夏天是漢,冬天就變成非漢,也就是說,族群意識是變化無常的,在怎麼用科學劃分、測量都沒用,第二個人是-ferdele bad-,1960年代的書,-aiserni siru and bunderri-,這本書影響很大,一個族群他的造成,並不是族群之間互相不來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飲食、宗教信仰,才變成不同的族群,其實反而相反,在一個環境之中,有幾個有點不同的族群,來往之後,越要表明自己的不同,所以創造出很多的文化特徵,來做為他們劃界的標準,

其實一個劃界可能是長遠的,但文化標誌和內容是不斷在變化的,成員也不段在變化,例如有些苗瑤是漢族移民來的,變成土著,但族群和劃界卻是永遠存在的,過去幾十年前,認為可以有一套作為劃界的依據,後來放棄,因為劃分是隨意的劃分,

遺傳論的族群文化,另外一個是新的社會生物學的劃分,20世紀,之前是種族論的,尤其是優生學的看法,也就種族有高下之分,已經由生物決定了,事實上是受到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低文明是政治、文化比較差,不成熟的,發展最高峰是20世紀初,二次大戰希特勒的想法,人類學界雖然反對這種看法,但此種想法仍影響到50、60年代
到全世界的民族性的研究,就是把一個族群或部落的區別,擴大到國家、社會的區別,例如中國人有某一套想法,日本人有一套,60年代晚期的社會生物學,*social by alogy*,表面是用科學,但仍有早期進化論、種族歧視的觀念,代表人物,例如哈佛的-apojenson-,IQ和學生成績的研究,70年代的-apourowellson-,他寫了social by -alogy-,和其他人,族群上的不同,確實是有生物上的不同,這和遺傳有關,人為什麼要這樣分別,1981年有一本書,*penden burger*寫的,認為為什麼我們老是幫自己人,認為這和基因有關,生物和基因已經決定,當然也有人反對,例如1988年,美國,*rathden*寫的一本書,-resdensisfens in heven-,他的研究認為世界最聰明的人是黃種人,從人格、社會組織能力、成熟、智力,白種人次之,黑種人最低。

1906年,凡我族必優秀,看不起和我文化不同的人,所以發展出的種族歧視論,例如醫學界仍有這種觀念,種族和文化有關,例如中國人和胃癌的關係,

第三點,共同心理基礎的社會實用論,認為有種族之分,是因為心中有共同認同,只要有領袖來號召,民族主義就起來了,另一種實用派是認為,我們從小受教育,社會化,所以有認同我們刻板印象的文化行為,然後不斷有人來鼓勵我們全族來爭取社會運動,資源。

有限資源競爭和社會階層,過去認為是因為階級的不同,所以弱小民族爭取資源,抗爭,所以造成族群劃分,

中國是一個多元一體的民族國家,是個統一的,1986年,最後一次審查少數民族,定下56個少數民族,因為在80年代,仍有80幾個民族,劃分不進來,這是把族群和民族標準化的觀念,這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是一路起源的一個看法。人類的起源,應該要追到400萬年前,非洲南方猿人的-aoschpilika-,遷徙到全世界,然後才是直立猿人,但今年大陸北京的古生物研究所,得到國家的75萬的撥款,要在三年之內在中國找到南方猿人的化石,中國在400萬年已經在中國,證明我們是人類祖先。
三、人類學跨文化的比較研究,例如-huan na-番仔,指少數民族,或是外國人,但有很多的漢人是番人漢化的後代,有番人是漢人後代。例如馬來西亞的-baba-到底是漢或非漢。2.嚼檳榔在台灣是很重要的,代表台灣人的草根性,例如什麼是客家人?不是從中原來的,是有些少數民族到閩南,跟土著同化的,所以漢番很難分,

四、現代的民族主義,認同危機,其實很多人已經跨過去,全球的跨國風,

台長: 白菜2號
人氣(1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白菜園 |
此分類下一篇:固網與法律座談會~陳光禛
此分類上一篇:不交系費要翻臉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