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12-05 02:01:31| 人氣1,4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狂想劇場《空白記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23123日,周日16:30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仁愛樓二樓新式押房區

 

這是鴻鴻策展的「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的其中一檔免費演出節目,由狂想劇場所策劃的三個單人表演小品,分別為梁俊文《孤症》、林子寧《白紙上的恐懼》、陳思潔《話語》。演出的場地在仁愛樓二樓的新式押房區,押房以不銹鋼柵欄與走廊相隔,押房內除了以幾十公分的矮牆遮住蹲式馬桶,以及高牆上的窗戶之外,其餘空無一物。三個小品分別在緊鄰的押房演出,所需的道具布置,除了林子寧《白紙上的恐懼》稍微複雜之外,其餘兩個相對簡單,主要就靠肢體表演。

 

《孤症》創作靈感來自傳奇人物馮馮(本名張志雄)的生命故事與情感經歷,將其同性身體情動慾望與國家機器空間相互媾和,予以所謂的「詩的身體誦演」化。除了最後演員拿著一把鐵鎚,敲碎布堆上的磚瓦石塊所造成的巨大聲響,與偶爾噴濺出的小碎石之外,整個的表演過程其實是非常慘白無力的,刻意緩慢的片語斷句,沒有令人深刻的語句,毫無張力的身體蠕動。似乎是讀了馮馮的自傳《霧航》之後,深受啟發,有所創作的觸動,但從劇場轉化的結果來看,實在是粗淺、單薄,晦澀不明,也許表演者內心充滿讀後感想反芻分享,但真的感受不到,以白恐人權與轉型正義(我視之為時代與政策紅利)之名、之餘,也建議多思考藝術轉化手段與技法。

 

作為時代與政策紅利的轉型正義與人權平反,這幾年實在是有很多的演出都在政治正確的保護傘下,拿到資源,但可看的、好看的,並不多。

 

相較而言,林子寧《白紙上的恐懼》的劇場表達,清楚多了。同樣取自真人真事,林子寧是以高草用體血(包括咬破手指、經血)寫自白書給蔣介石的真實故事,作為創作啟發,結合了手機拍攝、即時投影、動畫、紙偶、鑷子、培養皿、小矮桌、一堆白紙、簡單的幾盞燈光,她營造了一個白色牢房,演出過程中,主要會出現的顏色為紅色,包括紅色墨水筆、暈染開來的紅字(同時投影出來)、紙偶的紅色內臟(心、肺、子宮等)。在她的台詞中,除了要寫給蔣介石的意圖與內容之外,還有視死如歸的決心、對家人的掛念,最後則是在孤獨的歌聲中,結束這段表演。結構與創作意念都很清楚,直白鮮明仍富含悲傷的詩意,算是三個小品中,完成度最高的。

 

陳思潔《話語》則主要是以吟唱(銜接了林子寧的歌聲)、攀爬、翻滾、跌撞、喘息、gibberish(亂語、自創語、無意語)等,來對抗與控訴不可言語,或者壓抑巨大的、內弛外張的話語,卻無處言說、無可言說,主要的篇幅是在激烈的身體動作,看得出來,她讓自己的身體在狹隘侷促的押房空間裡不斷循環,讓自己真的疲累、虛脫、站不穩,以此來表現身體氣力之用盡。後半段則是披了串著小燈泡的塑膠袋裝,邊走邊唱(基本上,大半都被前面的觀眾擋住視線,只能用聽的),慢慢地將觀眾帶離押房,帶離仁愛樓,到無水的噴水池;她的吟唱,有點隨口自編旋律,簡單兩、三個小節,重複著,唱的也是gibberish,唯情感是悲傷的。這個小品,意念有了,意思好像有點到了,但是結構與能量的轉折部署仍有待加強,有點還在原生狀態,需要戲劇構作幫忙一下。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4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