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8 12:27:10| 人氣3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靜, C’est Genial!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離上次發表文章已經不知道多久了
自從畢業後的生活就充滿不確定感
晚上磨牙的習慣一直沒有改善
可能是我還未找到生活的平衡點

最近的生活不是普通的忙碌
自從上上禮拜自家裡放假回來後
上班的地方已經把我的工作時數從一天兩小時增加到一天八小時
下禮拜還要一天做十小時
雖然這算是肯定我的工作能力
可是每天都累的像狗一樣
若加上下週早上九點開始的法文課
以及完成畢製的最後衝刺
充實的生活我倒不敢說
百分之百的忙碌卻是真的

反而是不用上課的白天必須要去做做運動
釋放一下壓力

另外
我也開始看大陸買回來的片子了
先從英美影片開始
近期回顧了史蒂芬史匹柏的"Purple" 琥碧歌柏的成名作
去年獲得奧斯卡的"Ray"
天才音樂家"Amadeus"
伍迪艾倫的"Melinda and Melinda"
英國片"Secrets and lies"
"Purple"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與喜愛文學的媽媽一起看過
改編自黑人女性文學小說
史蒂芬史匹柏的功力之強
執導的能力可以從"ET"到"辛德勒的名單"再到"侏儸紀公園" 然後是早期的"紫色姊妹花"
多年後再看 我依舊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看完

伍迪艾倫的"Melinda and Melinda"很有導演本身舞台戲劇的味道
不過正是因為幽默詼諧的對白太多了
整部電影下來就是不停的說話
我不太喜歡
反而比較喜歡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非強力春藥"

而"Ray"和"Amadeus"都是述說音樂家的故事
雖然兩者不管是劇中人物或是影片生產的年份都相距甚遠
一個是天才古典音樂家莫札特
一個是黑人歌手雷˙查爾斯
不過概括說起來
有音樂輔助劇情 放在對的位置 正確的時刻
總是很容易讓人被感動
美國人的歌舞片的確已經發展到一種工業化 商品化 公式化的程度了

講到歌舞片
前一陣子也在嘗試印度歌舞的魅力
在電影發展史上
印度 香港與法國是唯三不被好萊塢電影攻陷的國家(地區)
不過香港在回歸大陸後逐漸勢衰
印度的電影通稱"寶萊塢" 因為其規模實在不輸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工業
內容則是永遠脫離不了歌舞
追究起原因 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實在太困苦
就像是經濟大恐慌後的美國開始風行的歌舞片
觀眾需要一個夢想憧憬的出口 暫時脫離痛苦的現實
於是在印度歌舞的場景中的人物永遠是貴族
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唱 開始跳
大量的舞群陪伴 流暢活潑的快節奏
舞蹈動作充滿異國風味 在好萊塢歌舞片中是絕對看不到的
男生一邊 女生一邊的互相對唱 飆舞 眉目傳情
大量的運動鏡頭配合音樂節奏 剪接亦明確順暢

以上 幾乎就是印度歌舞的公式
看了一部 等於看了全部 有時甚至會覺得厭煩
神奇的是 印度人似乎就是鍾情於此
於是印度電影如今在產地仍舊屹立不搖
甚至還出外景到瑞士山間又唱又跳

雖然我非常喜愛歌舞電影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最喜歡的
是英國的"Secrets and lies"秘密與謊言
這部電影有與以上完全不同的tone調
大量的長鏡頭裡強調了演員自然高超的演技
運用種族間 地位上的差異凝聚一種格格不入的和諧感
她平實的連接起片中每個人物的關係
刻劃每個面無表情下的激動情緒
片中充滿英國社會瀰漫的壓抑和墮落
和伍迪艾倫的電影比起來 這是一部相當"安靜"的電影
安靜到你可以聽到每個角色內心澎派的情緒
安靜到你可以聽到每滴眼淚落下的聲音

啊~我還是比較鍾情於歐洲的影像創作呢!~
C’est genial!

台長: wen-huei
人氣(3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