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1 20:23:44| 人氣2,2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WO》雜誌2003年11月24日號之專訪 (中)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WO》雜誌2003年11月24日號專訪

《藤木直人の傾向と対策》

Text/室川哲史



【TRACK 2】『藤木直人』ができること

ニューシングル『Flower c/w This Is My Life』を契機に

レッテルはもう、貼られちゃってるように思えるんですよね・・・・・


◎此回的單曲《Flower》雖是很雲淡風輕般的歌曲意義卻很好,1970年代reggae系拉丁風味的音樂 ,卻使用了英國風的編曲,真的不錯。

──很乾淨俐落的感覺嗎?

◎嗯。雖然有一些奇怪的情緒變化部分,但意外地卻與藤木君很一致。在不是自己做詞作曲的條件之下,要在音樂上表現出〝像自己的味道〞的這個部分,應該很難吧?

──嗯.....應該是說在某些地方有一些演員的部分吧?像個表演者一樣是要領所在。當拿到別人為自己寫的詞曲時該如何表現呢....,因為在演唱會裡表演的也是自己,所以很希望將這現些歌曲當成是自己的歌來演唱。

◎也就是說在藤木君的音樂裡,一切的價值判斷基準皆以舞台上的表演為基準是嗎?

──嗯....是這樣嗎?

◎連我也這麼說。

──啊哈哈哈,是這樣啊。

◎當製作新曲時,是會將自己的希望與期待說出來的人嗎?

──因為沒有比較的對象所以也不太清楚(笑),不過比起以前的話慾望更強些,不過只是想傳達一些感覺而已。

◎那麼此回的製作如何呢?

──〝『就是這個!』!〞。《Flower》的製作可說是這樣定案(笑)。因為拍CM時我們曾經說過:『不管是什麼曲子都讓我做吧。』『無論如何都做做看吧!』『如果與以前的風味完全不同的話,那不是很有趣嗎?』。所以在巡迴演唱會快結束時,當CM的影片拍好後,我們便做了兩首風味完全不同的歌曲作為候補,然後試著與影片一起配合播放。『就是這首!』『試試看這個!』大家都這麼說,這便是《Flower》這首歌曲的由來。

◎『This Is My Life』是此回演唱會裡反應最熱烈的一首歌,有點像是祭典或是R&B(rhythm and blues)的曲目,是首娛樂效果極佳的歌曲。

──其實在演唱會前錄製〝03〞專輯時便有這首歌了,因為唱起來的感覺非常快樂,所以特意不將這首歌收錄於專輯中。嗯─這首歌是此回演唱會某部分的核心,很像是中心的樂曲。

◎是象徵演唱會的躍動感吧。

──不過說起來我還是喜歡快節奏的歌曲,所以非常喜歡像這首歌這樣的歌曲。

◎不過樂曲的範圍已從當初單純喜歡的興趣範疇裡漸漸變寬廣了呢。

──嗯─我也覺得如果可以表現每一種樂曲的話是最好,但是在我自己的範疇裡,吉他是必要的,也覺得自己離不開吉他,所以很想在這樣的範圍裡找出巨大的落差。

◎也踏上了自己原來設限的那一條線了。

──其實每一種樂曲皆有很好的風格,如果可以單純一個個探討的話,誰都希望自己能做出好的作品。舉例來說,〝想做的事〞與自己真正做的事能夠達到一致的人實在少之又少。所以透過他人來看自己便是相當的重要。

◎也就是說....透過別人來確認自己?

──不只是音樂,演員的工作也是如此。

◎那麼目前這些一連貫的作業,自己怎麼看?

──(苦笑)其實這並不是我的目標。剛開始其實是覺得無論如何,反正先做看看再說吧,當找到了一個方向之後,便可朝此方向前進。而如果前進中途又覺得『稍微往這個方向做做看....』話,那就再做些微調整。可以說是一種本質的補償吧。

◎哈哈哈,確實是本質呢。

──其實別人對我的印象,多多少少都被我所飾演的角色所影響。因為演多了冷酷的角色,別人便會覺得我應該是一個冷淡的人。其實我只是一個很喜歡吉他且有點孩子氣的人,很希望其他的人能知道這一點。在演唱會裡,我想這個部分應該可以很容易傳達出去,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接觸到我的演唱會。而我也很希望在一般的音樂節目裡能夠表現出我喜歡音樂喜歡吉他的這部分,但是自己實在是不太爭氣,不見的可以在短短的時間裡好好的將這種對音樂喜愛的感覺傳達給觀眾知道。如果用反向思考的方式,覺得如果真的可以這樣利用的話就太好了。

◎將〝被誤解的自己〞變成人質了呢。那麼,如果說不小心在演唱會裡化身為很熱鬧活潑的角色的話,觀眾大概就會把這種現象解讀為是『大概是最近冷酷的角色飾演太多的關係吧~』。

──果然這次演唱會是給人這樣的感覺?或許是積壓的部分吧(苦笑)。

◎前一陣子與織田裕二先生聊過,織田先生因為當年在《東京愛情故事》裡飾演的〝完治〞給人好好先生的印象太過深刻了,所以在演唱裡,織田反而好像無法唱出一些不良系的歌曲。

──不過反過來看,這不是很微妙嗎?即使自己也想看到自己,但是來自別人的評價卻反而是最正確的。『我是搖滾樂者!』雖然我自己這麼覺得,但是別人卻似乎不這麼認為。所以我無從得知來欣賞我的演唱會的觀眾的想法,自己能感受到的只是〝結果〞而已。但是可以確定的一件事便是:我是真心的喜歡吉他,吉他也卻確實時時存在於我的心中。

◎聽了這些話,便想起似乎曾經有人說過『無法將自己正確的傳達出去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放棄的說法。

──嗯嗯.....,是這樣啊。也就是說自己心中所想的〝現實〞,與現實生活中的〝現實〞已經無法一致了。

◎啊,世人眼中所認定的事實,便是所謂的〝現實〞了。

──於是就只餘『自己心中的現實』了。但是對我而言,我並不會覺得『自己心中的現實』與『真正的現實』有何不同。但是.....說不定我們想太多了,探討這種事或許是沒必要的(苦笑)。

◎藤木先生很達觀呢。或者可以說這就演員藝人的強韌吧,最後的垂死掙扎。

──是啊。

◎以一個表演者而言,有相當的覺悟呢。

──反過來說,說不定是因為還沒覺悟(笑)。

◎也可以這麼說。

──哈哈哈哈哈~

◎100個內心世界深奧的道理領會了80個的話便相當充分了,是這種心情吧。

──沒有這回事。

──我是100個想領會100個,也沒想到要領會到120個的程度.....就像是『100不是100』的感覺。也不想增加奇怪的附加價值,只是一種生存的價值之處罷了。

◎真是深奧難懂啊這個男子。要從哪一方面做起呢。

──嗯─,雖然大家都覺得:眼前之事就是理所當然之事『就是這樣。』,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這裡並不是指織田先生,不過若只是單純的將〝形象〞範圍拉大的話還是可以的。另外就是一種『向右看齊』的心態,通常一個人只要被貼上了一種標籤,那麼大家就只看到了這張標籤。

◎這樣的一席話聽來,藤木先生是為了不想被貼上標籤,所以一直很努力的擴展自己。

──不想被貼上標籤?我想我已經被貼上了.......

◎心中有譜呢。

──只是.....自己以一個演員的身分、以一個音樂人的身分,雖然不知道可以走到何種境界之處,但是當自己可以領收到某些事物時,一定與這些都沒關係的。很想將這個巨大的事物納入手中。

◎不過這個”事物”是什麼呢?

──.........嗯(苦笑)。




(未完待續)


譯於2003/11/29






台長: yoyo
人氣(2,2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偶像後援(藝人、後援會) | 個人分類: 雜誌專訪 |
此分類下一篇:《 WO》雜誌2003年11月24日號之專訪 (下)
此分類上一篇:《 WO》雜誌2003年11月24日號之專訪 (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