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gger|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 "< Blogger"> "< Blogger|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投資,到底要賺多少才算正常?@煌琦築夢園 ~"~ >"< Blogger|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8 09:36:29| 人氣8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投資,到底要賺多少才算正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一九九五年前,由於台灣及東南亞的市場都曾經漲到二、三倍之多,使得投資人都認為,如果沒有賺個20%、40%,就不算投資。

不儘投資人如此,連投資亞洲的基金經理人,也有共同的想法。因此,在一九九五年時,當「富蘭克林」引進債券型基金及全球股票型基金,並說明約可以期待平均8~10%的配息利率時,並未受到多數人青睞。

人們,還是把野心放的很大,想要獲利更高。

不久後,美國為了刺激景氣,在一九九六年開始調降利率,加上美國在九五到九九年間,因為網路股大漲,造就了S&P指數兩年內漲了一倍、那斯達克指數更挑戰五千點歷史新高。

如果在這段期間投資美股,絕對可以享受直衝雲霄的快感,但是當時台灣投資人大都把重心放在東南亞、日本,並未投資美國,而我,則感覺這段期間投資在東南亞股市很難賺到錢,於是撥了一部分的錢去投資不同的工具,如外匯期貨、香港紅籌股、美國房地產,以及台灣未上市股票,我也開始以定期定額投資台灣股市,投資內容雖然多元又複雜,但增加很多金融商品的投資知識。

一九九七年,由於國外法人對東南亞國家產生「幣值過高」的懷疑,加上東南亞各國許多都背負著重大的外債,終使東南亞的投資夢破碎,大部分亞洲國家幣值貶掉五成至一倍,亞洲金融風暴席捲了東南亞。 原先以為二十一世紀是亞洲的世紀,卻掉入經濟泡沫的深淵。

在美國,則發生了LTCM對沖基金公司倒閉事件,整個事件由於操作者的財務槓桿太大,驚動美國聯邦局再次調降利率,以防全球金融動盪。到了一九九九年年底時,東南亞的經濟並未好轉,當初將重心放在東南亞的投資人,約莫損失了三分之二的資金。面對縮水又縮水的淨值,只能用痛心疾首四個字來形容,許多基金經理人因為績效太差,紛紛辭職。

就在此時,大家卻發現兩種投資逆流而上。它們分別是富蘭克林的債券型基金,以及台灣股市。前者,因為拜美國的調降利率之賜,穩健地賺錢;後者則因為高科技業的起飛,讓投資在電子股的投資人笑口常開,台股也從一九九五年的四千五百點,在一九九七年時重回萬點。

我的領悟:投資不能單戀一枝花

萬萬沒想到,曾經讓我投資腰斬的台灣股市,會在多年之後成為亞洲獨秀;而債券型基金的穩健獲益,也讓一向習慣於「賺就要賺20%以上」的我有了一些領悟──穩健的獲利也不錯,投資時,不能單戀一枝花。

過去,人們可能習慣單押,不是把錢拿來買股票,就是買單一地區的基金,經過了這幾年的投資經驗後,我知道,自己應該要把視野放廣些,除了自己熟悉的投資工具(海外股市),也要注意債市、匯市,和台灣,提供自己不同的獲利機會。

台長: 好攝客-------小煌
人氣(8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