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05 19:09:50| 人氣1,45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門忠烈的明朝名將--周遇吉將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名將故事系列~

. 明代名將周遇吉將軍,自幼年起就失去父親,因而時時刻刻思父不已。也因此自幼即對母親倍於常人的孝順。

. 他冬天問暖,夏天問涼,真正做到晨問安,晚侍眠,待母入睡猶守在旁盡心盡力不忍離去。

. 一旦他母親有病,更時時侍俸湯藥,日夜守護,衣不解帶,不敢磕睡。
曾經有幾回母親心疼兒子,騙兒子說自己病好了,叫兒子熄燈睡。

. 待明晨破曉,母醒來一剛身,兒子竟已在旁扶持,他一整夜根本就沒有離開床前。母親用手扶摸著兒子的背說「兒今日是孝子,他日一定是忠臣,你父親為有你這樣的好兒子而高興。」

. 遇吉對待兄弟亦是極友愛,有事一馬當先,有好處也絕不一人享。

. 崇禎之際,天下飢荒而匪寇橫亂。周將軍應試將材科,得以為國效力軍旅,每交戰便奮不顧身,因此官位一直昇到代州總鎮的官職。

. 他修整城牆,嚴明軍紀,整潔武器,訓練士兵,廢寢忘食。
. 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進犯代州,周將軍奮力抗戰,~殺賊兵萬餘人。代州兵少糧也光了,他又退守寧武關。賊又來攻寧武關城,激戰五日攻城不下,賊兵所到,寸草不留。

. 周將軍全力拒守城池,以大炮轟擊敵人,殺敵萬人。城中彈藥用盡,將軍率兵出戰,又斬敵幾千級。李自成害怕了,打算退兵。

. 不料,群賊說:「我們超過明兵百倍數量,只要用十攻一,輪番挑戰,沒有不勝的道理。」李自成聽從眾人意見,又引兵進攻。脫去帽子以區別於明軍。官軍所剩無幾,將軍自度支持不下去,回到家中跪在母親面前痛哭。

. 母親訓斥他:「這是什麼時候!你還回家作出囚徒的傷心樣。」
. 將軍說:「兒立刻前去作戰,誓死報效國家,只是捨不得母親。」
. 母親訓斥說:「殺身成仁,纔是烈性男子。馬革裹屍,可為奇偉丈夫。你 作忠臣,我作忠臣之母,流芳千古,地下見到你父親,我們可以長笑了。」

. 母親說完趕著兒子出戰,這時兵士死光了,城池也被李自成攻破。

. 將軍與李自成軍展開巷戰,不幸馬倒,他從地上爬起,再親手擊殺幾十賊人,身上中箭如刺蝟,最後不支,被賊俘虜。

. 周將軍至死不屈,李自成命將周遇吉捆在高竿上,賊兵一齊放箭把周將軍射死。賊恨將軍英勇,竟用刀子把將軍身上的肉割下來吃。

. 周將軍夫人劉氏,向來勇敢健壯。這時一個兒子在身邊,夫人說:「我想送你回老家,為你父親留下根苗。」
. 周將軍的兒子說:
. 父親忠烈而死!母親節烈而死!作兒子的要為孝死!我還能去哪裡?

. 於是,夫人命家將在樓上放置乾柴,加上火藥,然後率領婦女數十人佔據山頂房子向敵人射箭。每一箭射殺一敵人,賊不敢逼近。
. 箭射光了,夫人登上高樓,命姓賈的帳下士兵放火,全體自焚而死。賈也跳入火中而死。

. 賈為偏關人,忘記了叫什麼名字,我在山右作官時,賈氏的孫子告訴我,史冊未載賈氏,因此特予以表彰。
. 後來李自成告訴別人說:
. 如果其它軍鎮再有一位周將軍,我怎麼能得志?
. 弘光皇帝繼位南都,贈周遇吉太保,謚號「忠武」,在「旌忠祠」祭祀將軍。

台長: 阿仙
人氣(1,456)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春秋小簡 |
此分類下一篇:一篇被某縣環保局拒登的文章--
此分類上一篇:星海迷航記之--藍星星世說新語之(二)

zhou
我籍贯是天津武清后巷乡,现居海外。我们这支周姓居住在天津武清后巷-大良这一带。

听老人讲,我们这支周姓,在明朝出过一个将军,所以清明祭祖,首先有一个大的"将军坟",然后各门再分别拜各支的坟。但是没有墓碑,而是用坟图来标志各个坟的位置。这个坟图保存在当时的族长家里。我们家不是族长,不知道这个坟图现在何处?是否保存。解放以后,祭嗣活动逐渐废驰。由于没有碑,所以先祖姓名失传。没有碑的原因,我猜是因为在清朝长期的统治下,为一个明朝的将军立个大碑,恐怕对子孙也不是一件很安全的事情,因为明朝的北方防御后期主要还是针对清朝的。


周围的乡亲们说,你们老周家是将军之后。我还听老人们讲,我们老周家当年是披麻戴孝,抬着将军的棺材,从山西来到天津武清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的先祖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他姓周(虽然是废话,也点一下);第二,他的官阶在老百姓眼里,也还是个人物,是一个令人感到"荣耀"的人。如果他只是一个连副,恐怕子孙也犯不着那么重视他;第三,他在山西去世或阵亡,但他不是山西人,而是河北这一带的人,所以子孙才抬棺过来,要不然就埋在山西拉倒了。


那么具备这些特点的,在史书上能查到的,似乎很象是周遇吉。这个人是个总兵,在山西与李自成打仗而没。这个人官阶不算低,但他能被明史收录,不是因为其官阶,而是因为其事迹比较感人,在这个官阶上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个人的家乡是辽宁锦州,虽然不是天津武清,但是这个人也曾在北京为官,而他在北京为官的时候,锦州所在的关宁锦防线已经失守于清,他的族人内迁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大的。而武清的民居建筑样式与辽宁/东北是一致,与河北中南部不同,说明武清与东北有很深的渊源。


所以,我家乡的这个坟,是不是周遇吉的或其衣冠冢呢?我的先祖是不是周遇吉的某个儿子呢?我把这个事情说出来,希望天津武清的周姓族人互相传递一下,考证一下。对明史有研究兴趣的,能够提供些线索,帮帮查查。当然,如果不是周遇吉,那么这个将军又是指谁呢?


谢谢!

本文摘自: 中华周氏网(www.chinazhou.com)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chinazhou.com/thread-49474-1-1.html
2013-10-16 05:34:57
zhouli
你好!我老家在辽宁省绥中县李家堡乡周家沟村。据家中长辈说都是周遇吉的直系后人,村里有家谱,还有衣冠冢。我本人在海外。
2014-09-12 13:33: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