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電影是什麼?
一齣好電影,應該包含什麼原素?
這是看完「八月照相館」(Christmas in August)之後,讓我所反思的問題。
簡單來說,電影是由演員把自己對劇本的理解演繹出來,經由攝影師把過程拍成片段;美術負責場景佈置和服裝配搭,以加強影片的時代感和美感;剪接師把零碎的片段連接起來,再加上聲效、視覺效果和配樂,整套電影便大功告成。這些工作都是在導演指揮下進行,劇本該怎樣寫,演員該怎樣做,攝影師該怎樣拍...所有決定都是由導演負責,固此導演亦掌握著整部電影的風格。
電影經過一百年的演變,在各方面都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然而為了滿足觀眾追求新鮮感的慾望,電影公司及工作者仍舊不斷努力尋求突破,為電影注入各項原素,令到內容更加豐富,以提升叫座力:好像峰迴路轉的劇情,可歌可泣的結局;千軍萬馬,氣勢磅礡的(cgi)場面;還有不同類型的拍攝手法及視覺效果等等。可是,這種以著重娛樂性的包裝手法拍出來的電影是否一定好看?電影真的要這樣拍嗎?
近年韓國電影與電視劇在港、台十分流行,當中涉及幾項因素:俊男美女的主角,充滿曲折又賺人熱淚的劇情,動人的配樂,還有吸引的包裝。但是,看多了便會發現,很多影片/劇集都是在參照著過往成功的模式,一成不變地重複著;漸漸地,我們會以為,韓國片全都是一模一樣,都是俊男美女演繹著瓊瑤般的故事,看得令人納悶...難道,韓國片真的都是這樣嗎?
原來答案是未必。1999年,一齣韓國電影在香港上映,好評如潮,取得空前成功,從此為韓片打開了香港和台灣的市場,它就是「八月照相館」。跟現在的韓片完全相反,八月照相館並沒有誇張的劇情,也沒有偉大的場面,全片都是平淡如水般流過,但卻比一般電影更加好看,到底為什麼?
八月照相館的美,在於它的簡單。當一般電影都在追求豐富的娛樂性原素,它卻背道而馳,把觀眾帶回起點,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令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電影,讓他們明白,原來,電影也可以這樣拍的。不用煽情的故事,不用奪目的畫面,把這些花巧造作的糖衣包裝都丟掉後,剩下的便是電影最原來的面目。你會驚覺發現,原來這樣看電影,更能感受到電影語言所產生的奇妙魔力:一個簡單的畫面,一段簡單的劇情,演員互相交流的演繹,便足以引發巨大的戲劇效應,觸動觀眾心靈。原來,電影就是這麼簡單。
不是所有人也喜歡八月照相館,有些人覺得它沉悶,有些人不喜歡看悲劇;然而,它就像醇酒一樣,必需細心地慢慢品嚐,才能感受到箇中滋味。影片的靈魂是戲中一眾優秀的演員,由男女主角,父親,姊姊,舊愛,稱兄道弟的老朋友,甚至只有一場戲份的顧客,都以精湛的演技,把一些很微小的細節自然傳神地演繹出來。好像有一幕,鏡頭映著男女主角在閒談,男主角稱讚女主角化了妝很漂亮,女主角先轉頭背著男主角偷笑,然後再回頭望著男主角裝著若無其事。看到這些看似平常,但其實心絲細密的片段,不禁令我感到雀躍萬分,好像發現了寶藏,因為這樣細膩精彩的細節,在一般電影裏是找不到的。可是要提醒一點,看八月照相館時一定要很細心地去留意演員的演出,否則一不留神,錯過了精彩的地方,那便可惜了。
影片的配樂也是非常出色。不得不佩服韓國人在音樂方面的造藝,比起日本人絕對不遑多讓。跟影片的調子一樣,配樂也是以簡單為主,節奏也較慢,旋律跟畫面配合得恰到好處,把影片的氣氛大大提昇。其中有幾幕劇情較為高漲,當音樂一響起,便好像一把鐵鎚重重往心窩敲下去,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嗯,這配樂真厲害。
假如你對一般商業化的電影已經開始失去興趣,假如你已經厭倦了千篇一律的韓式戲劇,想歇息一會,轉換一下心情,看部不一樣的電影,那請你看八月照相館,希望你也能夠感受到,那簡單的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