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04 15:40:43| 人氣1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改千字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扁傳真的第二集茅頭直指教改,雖然了無新意,卻又引起社會大家對教育議題的關注。長久以來,教改一直在兩股力量中拉扯,以致造成今日血肉模糊的樣子。一派主張希望能讓考試少一點、書包輕一點,睡得飽一點,選擇多一點;另一派則要求學生能達到較高的標準,以提升競爭力。在星期六上午年代電視台播出的教育座談會中,教育部長黃榮村也說,身處兩方意見之間,確實有矛盾之處。本人思考這個問題己久,略抒己見,以供各界參考。

  首先,我們必須思考學生是否能逃避競爭的壓力。我們的環境地狹人綢,人力是最大的資源,因此競爭的態勢似乎不可避免。這幾年廣設大學的結果,並未達到減輕學子升學壓力的目地,而且學生大學畢業之後,仍然必須面對就業的壓力,徒然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與人力結構的劇變。

  其次,如果競爭是無法避免,那我們是否可以決定競爭的時點。目前的狀況是,國小升國中沒有入學考試,所以沒有顯性的競爭,學童的學習較為活潑愉快。而一些較重視子女未來的家長,卻提早了學童的隱性競爭。國中階段則開始了激烈的升學競爭,各項競賽的排名是學校老師與學生大部分的生活重心,也是教改人士最為垢病之所在。經過如此的過程,國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大都考入明星高中,而高中階段已是大勢底定,佳者愈佳,弱者愈弱,偶有衝破逆流者,也是因為個人的緣巧。所以除非執政者有非為不可的意志,否則以此現狀,實難改變。

  競爭或競爭的時程如果難以改變,以筆者的淺見,不妨減少競爭的科目。其實國中學生最大的課業壓力來源在於記憶科目之眾多,以目前的考試型態,無論命題者如何用心,終免不了大量的記憶內容,而在傳統「勤能補拙」的觀念下,學生的學習模式便淪於「考完背,背完再考。」周而復始。

  如果考試的科目減為國文、英文與數學三個基礎科目,則國中學生的生活型態便能有重大的改變。試想,這三科的授課時數僅佔學生生活的二分之一弱(國中現行授課總時數為三十五節,此三科佔約十四節),學生的考試便能大幅減少,而人文藝術的等科的地位也將和自然及社會齊頭而平等。而考試的科目較少,非考試的科目較多,一些借課考試的台灣特有文化怪象,也能消弭於無形。而台灣的傳統教學也確有其效率的優點,台灣以彈丸之地能在資訊工業上佔有一席,其功勞也不小。基礎的三科在此種訓練下,奠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能延續未來的學習及面對將來的競爭。

  持反對意見的人必嗤以「學生不考就不念」,然則不做記憶性的學習,並非讓學生全然停止學習。自然學科可以加強實驗的操作和科學態度的培養,讓學生養成「動手做」的習慣;而社會科則可以訓練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進而關心自己的鄉土與環境。而這些能力正是台灣學生一直所欠缺,也是九年一貫課程所強調的精神。

  只要考試鬆綁了,多元的教學方法和評量模式便會自然發展,無需上級單位不斷的宣導鼓吹,甚至鞭策訓斥,以權威思想行民主改革之路,許多的爭端也就迎刃而解。

  其實這個構想並非我所獨見,台北市亦曾有提過類似的見解,只是不知何因,並未引起廣泛的討論,便消聲匿跡。執政者握有最大的權力和資源,不可為任何政策之不力推諉,也盼望執政當局能拋棄黨派成見,重新考慮此案,為所有的學子和老師造福,也替台灣的教育謀一條生路。

台長: 騾子馬藍
人氣(1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