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27 01:30:37| 人氣1,972|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哭出第一朵白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年春天,David來不及看到後院的白櫻盛開,就往生了。今年,立春才剛過呢,第一朵白櫻就已綻放在枝頭。


忍了兩個冬天的痛
今天,終於在枝頭
哭出聲來
三百六十五又零一日
只迸出一朵
帶雨的小白花

等待雪融
等待雪融後
哭出春的
第二朵小花

(2006年2月27日)

台長: 楊風
人氣(1,972)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瀕死荒情:老人哆嗦 |
此分類下一篇:我又聽到你的歌聲-獻給David的英魂
此分類上一篇:公園裏的手風琴手

勤而不怨,困而不憂。
勤而不怨,困而不憂。(拜讀完楊風教授詩集「白櫻樹下」心中感言。)

楊風教授的一首詩裡說著:「人生的腳步共有幾步,生老病死----四步。」這句話在一般人耳裡可能聽不太下去,每個人都想著自己的大好未來,也都很努力得想要賺錢滿足自己的人生夢想,我想只能有著相同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人才能深刻體悟到這詩的意境,第一次在楊教授的詩國曲沝讀白櫻樹下的詩詞時內心裡出現巨大的迴響,翻閱中總覺得有一股從心裡冒出來的顫抖,或許是感情太過赤裸而讓保守的我也不禁愕然,這段詩文讓人讀來不免同傷:
帶走春天
霑雨留下冰寒
哀慟翻滾雲天
悠悠淡水河
飄泊你的靈魂
在三月痛哭渧泗的
台北清晨

我想這詩已經完全將哀慟表達淋漓盡致,詩文中表達了作者因為友人的劇逝而心情紛亂中,對於在天國的友人也有了特殊的感應,這情景也表達在焚這首詩中:
焚你以天地
天地是靈魂
紛紛化作彩蝶飄落
逍遙,在開天闢地的
第一祭

對於愛情人們總是形容成盲目,為了追求愛往往不顧禁忌不顧身分更加不顧代價,而作者這首盲詩更是說明一切:
你曾盲過嗎?
在繭裡,自縛的
死亡的繭裡,暗無天日地
盲著
生與死有何差別?
情與無情有何差別?
長髮與短髮有何差別?
囚在鏡裡的靈魂呵!與
鏡外飄泊的軀殼
有何差別?
繭裡與繭外
有何差別?
2008-11-13 10:32:15
續上文 (轉貼)
人生想想甚麼是富甚麼是窮?富的人每天都在想如何維持富有,窮的人每天只想多吃一碗飯,困在愛情裡的人盲在如何維持愛情鮮度中,沒有愛情的人活在夢想愛情的情境中,那一種比較幸福呢?而這詩集中還有篇詩如是說:
天,從不愛戀大地,卻
偽裝成
五彩雲霞,往往
在遙遠的邊界,伊底帕斯地
纏綿大地。
永恆,從不結合毀壞,除非穿上
淒美的死亡衣裳 。
而悲劇,悲劇能與喜劇
攜手演出嗎?

這個世界上有甚麼比失去摯愛還令人傷慟呢?人生的悲喜是無法避免的,命運這個編劇總是在最不該或者在最該出現的時後讓它登場,人生悲喜已定;年華如逝水,當在鏡中望見蒼老的容顏時,或許那屬於人性的貪欲只剩下一個念:頭:「就讓我好好的離開這個世界吧!」留在世間的是由記憶串起的文字篇章,能寫詩的人可以留下有如書籤的篇章,這是何等的幸運,就如同這詩集中的一篇壓花詩籤詩:
一不小心就折碎了的
那株夏枯草
壓製成的書籤-----
塵封在記憶裡的
枯黃書籤

折碎的壓花書籤,折碎的是
逝水歲月
記憶已流成片片。
破裂的年少戀情呵!竟悠悠然
重生了起來!
2008-11-13 10:33:38
續上文第三段(轉貼)
人的心如同身上的傷口般有自動癒合的功能,所以在此詩集中可以看見作者因為痛失摯愛的悲慟,但也可以看見生命中癒合的神祕力量,作者發自內心的詩篇彷彿是天籟般敲打人內心的脆弱世界,也讓還在癡迷的世人有了重生的念頭,曾經愛情是如數字般被討論,而這詩集裡的愛情則沒有階級沒有身分更沒有禁忌,如果有罪則必須歸罪於人為何有情,無情眾生與有情眾生都是天地的眾生,在問影(二)這詩篇中我們可以看見追求愛情跟真理的渴望:
是瘋狂於情與愛嗎?許是
瘋狂於生之悲死之喜。
演若達多青髮飄揚的血肉之顏 已然
誤入未染一塵的明鏡。

是問你
明鏡中青髮飄揚之顏?
或是問你
明鏡外已然斷頭的軀體?
明鏡暫借問
以演若達多的狂心

不問浮沉世事
不問戀人的歌聲為何泫涕
不問雨從哪裏來風從何處去。
只問: 何處是 妙明真精?──
那久未歸去的真理故鄉!

人死了有沒有靈魂,而靈魂的故鄉又是哪裡?在探討愛情的逝去時這詩集似乎也探討到這深澳的學問,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碰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從挫折中能夠得到啟發更勝於其他的學習方式,當我在閱讀這詩集時也啟動了我的深層記憶,算著詩篇的年月日,這些日子跟我過去所經歷過的一段重生的日期居然可以重疊,人生的巧合在此不言自喻,所以當我讀此詩篇時也替自己重新得又心理建設,2004年我雖然出版了兩本言情小說,但是卻因為生活種種改變而有些狼狽跟慌張,雖然沒有那種失去摯愛的悲慟,但是卻有著被人遺棄的傷感,如果我能走到今日一切又多虧了我的孩子跟父母給了我重生的勇氣跟力量,那是我今生最大的負擔也是最愛,人因愛而狼狽也因愛而偉大,重生的基礎必須建立在一句話上:「勤而不怨、困而不憂」這僅僅是我拜讀完楊風教授詩集「白櫻樹下」心中感言。

艾杏 寫於2008年10月20日
2008-11-13 10:34:31
不要嫌我雞婆
呵呵
我是很雞婆啦
不過
艾杏寫的很好
詩皇的白櫻樹下真的很棒呀
2008-11-13 10:36: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