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7 12:03:40| 人氣1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活泉茶館356-次貸風暴之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活泉9年5月7日

 

  星期六(3/14)傍晚等垃圾車時遇到堂哥也在等,他問我們工廠一個禮拜無薪假放幾天,現在大家都在休無薪假,還要養三個小孩,快要活不下去了!我說之前你每天都在加班,薪水很高,存下來的錢應該很多吧!他說,早就投資股票虧光光了,他問我現在有沒有休無薪假?我說當業務的很難休假,但生產線上的作業人員有工作就來做,沒訂單就放假,休假時可領半薪。他說那很好啊!我們可是無薪耶!我說工廠的歐巴桑一個月薪水才二萬出頭,領半薪也沒多少,他算一算自己一個月四、五萬元,就算休無薪假都還可領到三萬元。

 

    那你是不是還有捐款薪水的十分之一給教會,我說有啊。他說,也是要啦,平常教會的水電費、房租、還有星期天聚會完中午吃飯……都需要花費;我說,當然,這些都是基本開銷,還有幫助有需要的人也都需要錢。

 

    那你每個月薪水都縮水了十分之一!我說,存下來的錢投資股票也是憑空消失,捐到教會還可幫助到一些人,到最後大家所剩下的都是一樣多。

 

    我們都知道投資股票的價格波動很大,但次級房貸風暴(很多人都不知道次級房貸是什麼東西,我的一家協力廠老闆說-會不會是二胎?我上網查了一下,請參閱附註一)之後,保險公司看起來也都不太保險了(註二),聖經馬太福音6:19~20說:「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想要積儹財寶在地上,好像很難找到適合的地方。

 

之前曾分享到我身邊的一些朋友在買房子時,有一股衝動,我也想要買房子,但是真善美生活講座提到「貸款買房子,不符合聖經原則。」要想存到有足夠的錢再買房子還真是要有足夠的耐心來等待!一個月存二萬元,一年就存了24萬,大概存20年才能買到較適用的房屋,也就是我從25歲開始工作,一直要存到45歲才行。最近在股票市場多了一種選擇──不動產證券化(REITs),我想,投資不動產來收租金應該是比投資股票還要穩定,無法花大錢買間房子,於是花小錢改買「不動產證券化」(比方說國泰R1向大家募集個幾十億台幣,買下台北喜來登飯店那棟樓,喜來登飯店以後的租金就要付給國泰R1,隔年五月份,國泰R1扣除必要費用之後,就把租金收入按比例付給國泰R1的股東)的憑證(在股票市場交易,漲跌不像股票那麼兇猛)。以我購買的那時點而言,年報酬率平均約4%(我買國泰R1每張的平均成本約10800元,今年521日每張配發479元的股息,扣除6%的所得稅和10元匯費,可領到440元,年報酬率=440/10800=0.04=4%)。可是其中一家「基泰SR」,在去年11月突然暴跌到每張只剩4400元(我在去年4/28購買時,每張要8550元)幾乎腰斬!我去查了一下,原來是有房客付不出租金來。我想,問題應該沒那麼嚴重吧!就算那個房客的租金佔了租金收入的50%,對股息的影響也不過平均每張憑證每年200元,要從8550元跌到每張只剩4400元,等於20年收不到房租【(8550-4400)/200=20.75】,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顯然是超跌了。所以REITs看起來穩雖穩,但遇到特殊狀況,價格還是會跟股票一樣暴跌的,但如果你有閒錢,買起來放,等房客付得起房租或換新房客之後的年報酬率一定是很高的(假設連續五年都不景氣,損失了五年的房租200×5=1000元,加上4400元的買價,總成本約5400元,等五年後又可每年領400元股息,扣除6%的所得稅和10元匯費,可領到366元,年報酬率=366/5400=0.067=6.7%)。難怪華倫巴菲特在股價下跌時才出手買股票,因為一旦復甦,報酬率就會拉高,只是股票下跌時氣氛不好,大家都不敢買。

 

    最近股票市場的氣氛好像又好起來了,原本被新流感嚇得要死,上週一、二才大跌,讓我急忙賣股票,沒想到上週四(4/30)卻突然暴漲!(註三)真的如漫步華爾街的作者所言──股票市場是隨機漫步,想要打敗市場不如長期持有指數型基金。

 

*************

註一:

自由時報【電子報】社論2007118 星期四

我們從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學到什麼

今年七月廿六日,道瓊指數終場暴跌三百一十一點,引發了全球股災,廿七日亞股幾乎全軍覆沒。因美國次級房貸惡化引發的全球震撼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市場仍然餘波盪漾,日前華爾街巨擘之一美林才宣佈大賠廿二.四億美元之後,花旗金融集團亦傳出三百億美元之資金缺口,投資次級房貸相關證券虧損達六十五億美元,花旗執行長為此下台,雖然台灣金融界國際化的程度不高,所受影響輕微,但股市仍然受此影響,前週五大跌三百二十五點,大盤一片慘綠,看來美國金融界所引發的二次房貸風波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面對這一情勢,現在我國應該要做的是釐清問題之所在,從全球所付昂貴的代價,學習一些珍貴的教訓。

美國的房貸風暴起碼爆破了兩個神話。第一個神話是「美國金融管理的優越性」。過去我們談台灣的金融管理,都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動不動就說美國如何如何,宛如美國的一切就是潮流,就是完美的真理,利益團體亦經常邀請美國的業者或顧問公司來台指指點點,我方政府即將其奉為圭臬。金控法、資產管理公司、二次金改背後都有這些國際資產管理公司的痕跡。可是這次出紕漏的又是美國,美國的房地產售價其實跌落有限,比起台灣一九九○年代之跌幅可以說輕微很多,但竟然會引發如此大的危機,禍延亞洲及歐洲的金融市場,完全暴露了美國金融制度的脆弱性及金融管理的無效性,不是書本或國際投資顧問公司所說的那麼完美。

另一神話的破滅是「全球資本主義的不可冒犯性」。資本家為資本主義服務本就天經地義,他們為此創造出「資本的有效利用」、「資本效能的極大化」等大道理,藉以制壓社會對公平、正義、合情合理之要求。這些論述經過美國各大學提出之後就成為嶄新的學理,成為政府的政策及國際不可抗拒的潮流。期貨、選擇權、衍生性結構性商品、連動債、避險基金、私募基金等等琳琅滿目的金融新商品、金融新創舉,就在此「資本效能」的追求等等的堂皇訴求下如雨後春筍,迷惑了不少的投資者與投資機構。資本效能極大化的歸宿必然是短期的,是投機性的,是反社會性的,甚至是高度風險性的。標榜「避險」的大型避險基金,如LTCM很諷刺地在一九九八年九月旦夕間倒閉,引爆了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場驚叫與紛亂。此次次級房貸風暴一天就使全球三、四兆美元股票市值蒸發,也使美國大型資產管理機構貝爾斯登旗下兩檔避險基金破產,與一九九八年的避險基金風暴相隔尚不到九年。可見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資本主義有其極限性,長此以往,必後患無窮,實在令人擔憂。(註:最近十三家國銀也因投資SIV〔結構式金融商品〕虧約七十億元。)

當次級房貸這一新商品出爐的時候,專家還很驕傲地說能協助買不起房子的客戶借到房貸,完成購屋的夢想,而沾沾自喜引以為傲。他們巧妙地予以包裝,外表鍍上一層金,成為新商品,以債權債券的形式賣給貪圖高收益的外國金融機構或不知情的個人投資者。問題是當「新商品」、「新創意」、「新觀念」成為不可拂逆的進步代名詞之後,任何金融管理機構、管理人員都不敢嚴予規範。就因這樣,美國次級房貸擔保債券發行金額由二○○一年的不到一千億美元快速成長至二○○五年的五千億美元,終成為難以駕馭的金融投資標的。

「創新」、「新觀念」並不是不好,但將所有的新觀念都視為「進步」,視為「創造性的毀滅」就已犯了走火入魔之忌。如何在創新、全球化、自由化的所謂「潮流」中,與國家安全、社會公平與社會正義取得平衡,可能是從政者往後必須慎重思考的問題,尤其虎視眈眈正在覬覦我國代表性上市公司的主權財富基金、私募禿鷹,務必作更為周詳的規範,若能從次貸風暴得到一些啟發,則因風暴所受的損失也就具有些正面的意義了。

--------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橫掃全球金融市場,全球投資人面臨自六年前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以來最大的危機。這場在全球股市釀巨災的風暴威力到底有多大?會於何時結束?瑞士信貸銀行估計美國次級房貸市場目前規模在一兆美元左右,而違約部分則在二千億美元,此一數字高於美國聯準會(
Fed)主席柏南克上月所估算的一千億美元。然而這只是美國次級房貸市場的損失,還不包括後續引爆信用緊縮危機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損失。此一風暴將造成公司債市場的的信用緊縮問題,企業資本投資也將減少,對經濟進一步造成衝擊。

這一次從次級房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冰風暴,主要成因可以約略歸納為三加一的因素,分別是:利率走升、房價下跌、銀行貸放標準太寬鬆,以及投資銀行將房貸包裝成高收益的投資工具及新金融商品,行銷到全世界。華爾街利用超高的財務工程技巧,將房地產的債權分許多層包裝成債券,分銷到全世界,許多資產的價值是券商計算出來的,到底是否真的有這個價值?其實沒有人知道,雷曼兄弟破產之前,宣稱資產六千多億美元,還高於負債,不過這一些資產是不是真的有這個價值無法正確估算,也就是這一次金融風暴範圍無法確定下來利空一直出不盡的主因。

與一九九0年日本資產泡沫破滅、一九九二年歐洲金融風暴、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二000年網路科技泡沫破滅、甚至是一九二九年美國大蕭條等相比較,這一次金融風暴所影響的範圍,從縱剖面看,由於是房地產的泡沫破裂,修正的時間原本就比較長久,從橫剖面來看,從美國、歐洲、亞洲都在風暴範圍內,範圍是歷次最大的一次,因此,從時間與空間來看,這真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

以上引述新聞資料

 

*********

註二:

AIG如果倒了會有什麼後果

 更新日期:2009/03/03 09:35

曾經是全球最大保險集團的AIG,上一季大賠620億美元,一如預期的在全球股市引發震撼,已經承諾注資一千五百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同意再拿出三百億美元紓困,它心裡明白,這可能是個無底洞,可是除了繼續朝洞裏丟錢之外,它沒有選擇,因為假使AIG倒閉,後果以及代價將更難想像。(夏明珠報導)

 

美國財政部昨天宣佈,將再注資AIG三百億美元,以穩定AIG營運,也穩定金融體系。這項決定的意義何在,AIG如果真的倒了,它會有什麼後果?

 

AIG上一季虧損620億美元,一個可以在三個月內就賠掉620億美元的企業,規模之巨大,自然不在話下,它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也可以想見。

 

不過對於一個一季就可以虧掉620億美元的企業,三百億美元政府注資,可以發揮什麼作用,美國一位金融專家形容,這就好比一個小男孩想用一根手指頭,頂住快要崩潰的堤防。可是就算明知道可能擋不住,美國政府還是不能撒手不管,因為AIG如果倒了,它絕對會是個金融大災難。全世界沒有任何一樁保險交易中,沒有AIG直接或間接參與。AIG如果倒了,它所產生的骨牌效應,將不只衝擊保險市場,也會托累整體經濟以及社會,讓美國的失業率在明年以前,突破百分之十。

 

AIG過了十年一帆風順的日子,這段期間,它成長得太快太大,做了太多高風險的投資。有先見之明的人,早就預期到會有這一天,為今之計,除了寄望政府紓困之外,AIG應該做的就是努力瘦身,儘量讓業務恢復單純化,透過腳踏實地的經營,漸漸找回投資人對它的信心。

 

*************

註三:

20090430漲跌難料

上週五嘉慶哥說他台指期留倉,想拼週一的大漲,沒想到週日便傳來H1N1流感的消息,週一開高幾十點之後,突然重挫百點,更以低價收盤,如果他來不及賣,恐怕損失慘重。

前天(週二)和劉多倫聊到我賣了一些股票,他說已經做頭跌破頸線,要大幅降低持股,沒想到才又過一天,卻看到大漲的行情!

    今天股票幾乎全面漲停板,想補都補不回來!

 

----------
定期定額大撤退 單月狂減10萬戶

文章定位:

台長: Sam
人氣(1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