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19 23:21:00| 人氣4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筆法專論;本質ˋ元素ˋ時空ˋ排比ˋ架構ˋ速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筆法專論;本質ˋ元素ˋ時空ˋ排比ˋ架構ˋ速度

筆法專論 本質
  詩有多種筆法 也就是風格的形成原因 唯獨本質決定詩採用何種架構 排比 速度 元素 時空 也就是說 本質才是真正筆法的主體 而決定本質的就是詩人自己的個性見解
  詩的本質無好壞之分 至於運用的適當與否 端看是否掌握了文字的巧合穩當 意思的確實精鍊 感情的真實深刻 描景的恰當收容 都來自於文字的撿選 例如[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撿選文字的原則 在於兼顧駕馭統合用字的交互影響 一個字(句)往往因應另一個字(句)而成就破滅 這部分一般稱為[鍊字] 這也是所謂[一字之師]出現的原因 其實往往發現要比修改難 所以常常[師無常師] 除非是硬拗 否則想要每次都領先 似乎不太可能 唯有下苦心鍊 才能大致上不出問題
  一般言 巧合似乎有刻意與天然的分別 其實詩無天然 總是刻意而為 只是妙手自能做到偶得 彷彿不經意 這種功力難得 我們稱為[工於鍊筆] [鍊筆]的自然與否 端在於貼切 而[鍊筆]又細分成[鍊意][鍊情][鍊景]
  實際上[三元素]並不曾真的分開 總是互相牽連 單鍊似乎很難 事實上卻也可以取巧 例如[鍊意]時設想景來附合意 從而託付情 [鍊景]時從景來發展意 從而賦予情 [鍊情]時白描景來延展情 從而抒發意 此來彼去 端在恰當 若能做到渾然一體無法細分 更是妙品
  詩人自己的個性見解固然不須掩飾改變 然而詩不是信件 不是說話 若無內涵的廢話 徒然是口水詩而已 說成話尚且無人愛聽 難道冠上詩的名字 就會覺得比較光榮嗎 值得深思

筆法專論 元素
  詩有多種筆法 也就是風格的形成原因 其中構成元素 是極為現實的一環 元素的分析 大略分為 情景意三大類 情景意時而交融迸現 時而替代翻新 可以說詩的任何一句分析不出元素 代表那是一個廢句 任何一個句詞 跟其餘元素不產生交互影響 代表那是贅詞
  當然 一味用單一元素類 會產生偏枯 就算在結構上補救 也只能救到一定程度 在最佳的狀況 莫過於互相隱藏融合 至少也該替換鋪陳 若是要用單一元素作結 則相對在前面時 該元素最好隱藏或稍微點出即可 以求該元素出場時的深刻效果 因為詩的結束 正是整首詩的感覺浮現的開始 詩的結束代表深層感覺的替入 稱為入情 入景 入意
  元素 代表詩的構成物 不論該句是 單一元素 二合元素 三合元素 以及多重複合元素 都有他獨特的元子排列式 單一元素的排列式貴定位真實 二合元素的排列式貴定位隱現 三合元素的排列式貴定位融合 多重複合元素排列式貴定位交互排比 要設定出好的元子排列式 除了反覆體認感覺外 還有對詞性的修養 也是不可缺乏的 因為駕馭不同元素時 需要多類詞性變化的[控制單位字]也就是[駕馭字]
  簡單來說 要讓一句詩有多重意像 就需要能駕馭多重意像的[駕馭字] 作者無非通過[駕馭字]來調節自己選擇的元素 無論在筆法任何一環 [駕馭]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駕馭就是作者的真實技巧

[元素]是詩的動力 [駕馭元素]才能讓詩走到想去的地方

筆法專論 時空
  詩有多種筆法 也就是風格的形成原因 其中時空流程(鏡頭) 與邏輯密不可分 駕馭時空需要高度的敏感 物體的遠近 有層層的變化 時間的前後 有天然的順序 不是說一定要由遠而近或由近而遠 也無須定要作成順序 但是 前穿後跳若無合理的[駕馭字] 就會變成令人茫然不解 或是無法接受 即使有駕馭字 也需要注意其跳動的幅度 要在易於接受的範圍
  時空可以[壓縮]與[開展] 這是[時空類比]乃是與未[壓縮][開展]前比較 就是[遠鏡]與[近鏡] [時空類比]中間少不了[比較體]與[駕馭字] [比較體]就是代表鏡頭距離 [駕馭字]則是為了調節其差異度以便接受 慎選[比較體]與[駕馭字]可以營造較佳的格局 為何壓縮開展時空呢 當然是為了作排比或營造堆疊 詩的每個用字都有多重作用 排列或穿插縮展時空 都會造成象徵性與暗示力的影響 讀者或許不會發現 但是一定會有感覺 正是[感覺]構造了詩的美
  重新組合兩個以上不同時空 就構造出[時空排比]也就是[快轉鏡][複合鏡]越是差異大的時空越需要[共通點]貫穿結合 如(快轉鏡)[銀燭秋光(冷)畫屏] 即使是看來不相干 也都能用共通點組合 例如(複合鏡)[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越不同衝擊越大 需要的共通也越強
  [時空互藏]是用景的高度涵養 用空間的改換 來顯示時間進行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或用時間的改換 來串慣空間景象[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悻名] 如同[畫龍點睛] 這樣的手法 需要明顯[點破] 不點破則時空晦暗不明
  通過景的改變 文字塑造了時空流程 通過時空流程 文字擷取了意像迴轉 通過意像迴轉 文字抒發了感情起伏 詩的景必然有時空 詩的意要時空沿承 詩的情在時空抒發
時空正是詩的經緯線 時空編織詩的邏輯地圖

筆法專論 排比
  詩有多種筆法 也就是風格的形成原因 其中排比是詩精神堆疊所在 精神堆疊 就是反覆加強意像 以利取勢 而排比 就是取其同類 異類 來作為 明示 隱喻的比較 任何詩的排比 都注重精神意像 取意像時最重要的是[駕馭字] [駕馭字]就是用來統御排比後的精神 明示裡[駕馭字]通常是[調節字] 例如[如此江山如此月]的[如此] [落花猶似墜樓人]的[猶似] 就是[調節字] 排比的適當與否 [駕馭字]佔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隱喻裡 [駕馭字]變為[共通字] 假若以[浮萍流水]隱喻人生時 [浮沉][起落]就是[共通字] 也就是說 如何用字用意去抓出排比的精神 其實比排比的兩者更重要 因為無論是如何不相關的東西 都會有其可供[排比]的點 要駕馭[排比]時 缺乏[駕馭字]恐怕兩者就要分道揚鑣 排比也就無法進行了
  排比 自然有主體 客體的分別 明示裡 主客是很分明的 只要[調節]其高低作用就可以了 隱喻裡則要兼顧內在的涵義 所以 表面上主客有時難分 運用[共通]的特性 可以勾勒出內在的精神 使其內在凌駕於表面之上 自然隱喻就變得較為通達 不至於隱晦 如此才能取得真正的主客關係 不至於混亂隱喻的作用
  透過景與意的排比 意被具象化 景被賦予生命力[卻把春風換寂寞] 透過景與情的排比 情被實體化 景被賦予感性[幾多潮水幾多愁] 透過情與意的排比 情被理解 意被賦予感染力[萬縷相思原一夢] 當景與景排比 共通的性質被擴大 如同用意像的樹排為意像森林[如此江山如此月] 當意與意排比 意識被分類 成為有條理的意識街道[無心為伴有心歸] 當情與情排比 情被比較剖析 成為長短優缺分明的感情審判所[情心好似碎心涼]

  麥克風是音律的擴音器 而排比是意像的擴音器

筆法專論 架構
  詩有多種筆法 也就是風格的形成原因 其中架構是建立詩的邏輯所必須 一般將詩分為[起承轉結]四個基本架構 每一個基本架構 都須有其合理性 [起]是開頭 無論正起 反起 明起 暗起 陪起 引起 興起 頌起 嘆起 倒裝起 都需要[承]並且要[不離不棄]的承 然後[轉] 進一層轉 退一步轉 反轉 擴轉 收轉 最後收束而[結] 結句之意 即是將前面作一總結以為收束 結句強調[言有盡而意無窮] 可以放開一步 或帶出遠意 或就本位收住 使全詩達到[呼應起伏]的功效
  由此可知 結構的基本原理 是將意念的表達 合理分布在詩裡的技巧 不講究結構 往往會使詩裡 多出一些贅句 少了一些聯繫 因此除非有一首詩 什麼都不想表達 否則 就該有結構 但是相信寫美麗的廢話 並非詩家的喜好吧
  但是怎樣的[起承轉結]算適合呢 初學者有時會發現 往往頗為合理的每一句 會拼湊出不合理 或極其平庸的一首詩來 其實這並非在單句 或起承轉合有什麼問題 而是在連貫上[陰陽相生 正奇互變]的不足 這裡僅以絕句這類的短詩為立場來作說明
  具體來說 一個突出的觀點 需要接以平實的敘述來補足餘味 就是所謂的奇出正扶 逆取順守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而一個平實的觀點 需要鋪以突出的舉例來彰顯韻味 就是所謂的正出奇扶 順立逆伐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將[起承轉結] 分成[起承][轉結]兩部分 輔之以[陰陽相生 正奇互變]的架構 可獲得四個排列式 依照主客體的需要 選擇適合的排列式 不論是以景扥情扥意 或是以意述景述情 以情入意入景 都需兼顧其[陰陽相生 正奇互變]的架構 才不致使詩變單調或黏膩 達到[不離不棄][呼應起伏]的最大作用
  而一首詩的勢不可走絕 全然用景 全然理述 全然用情的詩 都易單調乏味 [陰陽相生 正奇互變]的架構 正能舒緩 調節單一的作用 使之不膩 然而也當設法別走孤單的絕路 才是重點

平仄 就是音律的結構 結構章法的奇正 就是意境的平仄

筆法專論 速度
  詩有多種筆法 也就是風格的形成原因 其中行進速度 無疑是相當重要的 何謂行進速度 就是每個字與字間 文字疏離與緊密的程度 詳細解釋來說 速度或快或慢 其實都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 要有一致性 好像若在說白話時 插入一句文言 往往很難分辨其意義 若文言文章寫到一半 變成白話文 也會非常突兀一般
  因此若用的字都很平易 穿插難字就變成一件很殺風景的事 用典也需要明闊開朗 即使險字也不宜多 更要妥貼 當然若通篇難字 古樸生澀也變成一種風格 但是相信難字要用的妥貼 已經很難 通篇如此更是難上加難 縱然有人寫了 也是留著自己看的吧 若深到無人懂時 跟拿字典翻湊拼詩也沒什麼兩樣了 平易的字 要不膚淺才有餘味 若只求平易 則跟流水帳也沒兩樣
  用字用意平易而餘味無窮者 白居易可說是代表 用字用意深澀隱晦 李商隱別出心裁 然皆為千古名人 可見速度快慢並非作品好壞的決定因素 端看如何使其通篇一致 才是努力的目標
  典故的取用 也是速度的重點 若筆法疏離高古 縱有些少冷典故 還不致破壞結構 倘若筆法平易溫和 卻來穿插個冷故事 卻叫人如何忍耐 一般說來典故尚貼切 平易的文法 更須貼切 有時更以不用典為佳 尤其典故重在精神 取的是典故包含的意義 而非字眼 雖然字眼可以引來意像的堆疊 然而光取其字眼 是無法帶來意像的 若取的字眼並非精神所在 稱為用典則毫無道理
  至於險字 在詩詞而言 算是高深度的文字應用 有紆迴取勢 林園造景的美感 取險而平穩 險而開朗 險而必須為佳 簡單的險字合用 太深的險字 則造成意會時的雙重障礙 若一首詩險字用太多 不但失去美感 行進速度變的過慢 也變的沒有焦點 毫無意義了 尤其在平易的筆法 更是一種無意義的破壞
音符長短 是音樂的節拍 字的疏密 是意像的節拍

台長: 燕翔空
人氣(4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