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2 16:09:21| 人氣4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巴黎國防展 中科院勇闖國際 (善意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70200069,00.html

2006.07.02  中國時報

巴黎國防展 中科院勇闖國際

蔡筱穎/巴黎報導


法國「地面裝備和地空防備和安全展(Eurosatory) 」六月中旬在巴黎舉行,與「巴黎航空展」一樣,這兩個兩年一度的國際大型軍事裝備展,堪稱歐洲最大的陸空武器大觀,不僅眾多參展者在展覽中較勁,全世界的軍事家更專程前來比較選購。

而在這類的國際場合中,台灣唯一的國防高科技研發單位中山科學研究院的參與,可以用「越來越積極」來形容。

在這樣的場合,除了可以與世界其他國家互相觀摩交流,也讓這些國家瞭解台灣在軍事科技上不遑多讓的先進性。此外,中科院副院長金壽豐還指出,利用參展時機廣泛蒐集最新情報,以供後續研發改進參考,從而避免閉門造車也是中科院「走出去開眼界」的企圖。

但最重要的是,鑑於政府向外軍購甚於自我研發的國防政策、經費縮減導致計畫受影響等實際問題,中科院不得不另闢蹊徑,走向國際尋找合作對象。

以前只為國防部服務的中科院,現在必須面臨三軍「不買帳」的窘境,軍購問題在立法院炒得沸沸揚揚,政治、外交與軍火商的利益糾纏錯綜複雜,眼看可能讓中科院更上一層樓的六千億就要進入外國同業的口袋,中科院真是啞巴吃黃蓮,和參加航太展的同事一樣「心有不甘,卻又無奈嘆息」。

當年發展經國號時,台灣的航太業名列世界第七,國防科技的突破,讓法、美兩國終於點頭賣給台灣戰機,卻反過頭來,導致所有研發製造工程完全停擺,只落得做國際大廠代工的下場。

中科院這幾年屢屢主動出擊向外參展,其實也是在找尋峰迴路轉的契機,希望促成國際合作開發案,證實中科院的研發實力。

中科院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地面裝備和地—空防備和安全展」,外貿協會做了必要性的專業安排與協助,產展品部分則是由院方在半年前規畫準備,雖然牽涉敏感性的最強項未能盡出,但大多是依照展覽主題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一時之選,尤其選擇了可轉化民間用途的產品,作為主打項目,如可協助管控交通路況、提供災害協助、進入高危險地區攝影並即時通報救災中心的無人飛行載具,以及台灣在SARS期間,設在機場快速偵測入關人潮是否發燒的熱向儀,和雙頻雷達天線。

中科院指出,台灣產品的強項還包括了精密電子、通訊、雷達偵察裝備和光電產品等。主辦單位在新聞資料「新材料和新服務」項目中,就特別介紹中科院的模擬機、熱向儀和雙頻天線。

尤其是台灣的模擬機,已達世界一流水準,金壽豐就指出,五年前,此中翹楚的法國達勒斯集團就對台灣的模擬教練機概念很感興趣,美國也認為水準超前,可惜的是當時政府還沒有將這類產品外銷的概念,直到去年國防部將軍備產品分成甲乙丙三級,授權中科院主導將丙級產品可轉移民用技術、或零組件等外銷。只是,國外市場所感興趣的台灣產品,軍品外銷的配套措施,卻遲遲還未上路。

中科院駱光祚上校說明,選擇可轉化民間用途的產品外銷,主要是經濟規模考量,力求拓展國際市場,而台灣在此方面的競爭優勢是,造價便宜、簡潔易操作,以及有改裝可能性,可以針對客戶的需求作靈活的設計變動。

他強調,中科院要走出自己的國際路線,無須跟著國際大廠跑,例如很多國家都在發展無人飛行載具,尤其是美國的人造衛星系統既複雜又昂貴,中科院選擇的簡潔方向就吸引中東國家,希望與中科院建立技術合作關係。

而在展期當中,中科院人員也多聽多看,在展覽中了解到軍事裝備科技的最新趨勢,中科院自認最有可能朝偵蒐和資訊方面發展。

在洽詢合作機會的國際知名大廠絡繹不絕,並肯定中科院的技術能量之際,中科院已經意識到未來的發展勢必要結合民間走向國際,而這類的軍事裝備展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媒介平台,中科院要有備而來。

台長: wmd
人氣(4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