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28 08:48:00| 人氣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疼惜咱的外籍媳婦 (善意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11.28  中國時報
疼惜咱的外籍媳婦
許學政


近日在報上看到有關外籍配偶報導,無獨有偶地,盡皆是負面報導,如「外籍配偶賣淫、生活適應不良」、「新臺灣之子教養,將成為未來隱憂」,身為在第一線,從事外籍配偶家庭服務的志工,筆者有話要說。

臺灣的新移民風潮,主要是因近一、二十年來,社會上中下階層的男性轉往較臺灣經濟落後的地區(大陸、東南亞等地)尋覓良緣(或曰,買一段婚姻)。然而,別人家的媳婦嫁入門,本應受到婆家悉心的呵護,但我們放眼所及、傾耳所聽,所得到的卻顯少是這樣的情形。

外籍配偶在家中的地位幾乎是最低下的,一般家庭並不允許他們以家鄉語言與孩子溝通,而外籍配偶(很多亦有碩士學位者)在其國內所受中國話訓練又極少,所以就顯得較弱勢,終究變成被欺負一群。而女性在國內一直是孩子主要教養者,種種不利因素下,對孩子養育也形成困難,所以其孩子一有學習、情緒困難情況,社會便貼標籤,「因為你媽媽是外籍配偶」。

可是,假設今天一個教授娶了一個東南亞的太太,他的孩子如果學習不良,我們會不會將其歸類為,其母親是「外國人」呢?不會,因為有一個當教授的爸爸,一定是有其他因素影響。再想想,這些學習低落的所謂「新臺灣之子」,他的母親若為臺灣人,你認為他的成績一定會名列前茅嗎?答案不言可喻。這些孩子之所以成績低落,除了遺傳因素外,您不覺得是父親,還有整個家庭的因素嗎?只是我們將「外籍配偶家庭」與「孩子有問題」間畫上等號了,而有此情形發生時,媒體便一再渲染,讓我們又一再強化此一信念,忽視了其他的因素。

開車的人都知道,如果在路上看到車子開得很慢,我們一定會先出現「是女的」的心態,等到發現是女的,便強化此一信念;若是男的,我們便會漠視,「ㄘㄟˊ,男人開車這麼慢」,然後就忘了。如同以前將「單親」視為兒童問題的原罪般,如今又在外籍配偶子女上看到了標籤。

政府目前一直在推動外籍配偶的家庭協助,但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計畫都以外籍媽媽的增能為目的(雖然這也很重要,但似也顯示一個心態:因為妳無能,所以我要幫助妳,不然以後會很糟),但都沒考慮到,其實針對這些低社經地位的家庭,輔以實質的經濟及就業輔導更為重要。

在從事服務外籍配偶家庭的協助中,我也發現,很多家庭的經濟重擔甚至都落在外籍配偶上,其先生大多為「不事生產」、也不照顧子女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的外籍配偶與臺灣的傳統婦女一樣一肩扛下了,只因這兒是她的家。我在想,如果是我,我大概就逃家了,她們任勞任怨,卻還得背負這個罪。

(作者為嘉義秀潭國小教師)

台長: wmd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