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6 11:58:33|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利益最大化 拚軍購或釋善意?(善意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利益最大化 拚軍購或釋善意?

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

日前商周民調,四成三民眾不贊成「政府花很多預算向外國採購武器」,略高於贊成的四成二五。可見人民對高昂而吊詭的軍購政策,已漸漸開始反思。

在論述反軍購前,三件事必須承認,才能明確說明反六千億軍購的核心理念。第一,它會削弱台灣形式上的軍事力量;第二,台灣和美國的友好關係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第三,這樣的主張有利於中共。

第一,為了增加形式上的軍事力量,就該支持六千億軍購?試問,若美伊開戰前的伊拉克把軍費提高三倍,能阻擋美國攻擊嗎?亦即,伊拉克若要和美國做軍備競賽,會是聰明的做法嗎?若否,那麼台灣和軍事強權之一的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正確嗎?

再問,軍費愈多,經濟民生排擠愈高,終會動搖國本。軍費提高表面上增加了形式軍事力量,實際上卻會因為國力耗弱,反而減損國防能力。美國雷根總統時代,以太空戰爭為名,誤導蘇聯投入過度軍費進行軍備競賽,使財政加速惡化,是間接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歷史之鑑,能不察焉?

三問,針對南京軍區的對台導彈,我們斥資天文買反飛彈,那麼中共將其他六軍區的導彈移對台灣時,我們是否要繼續在反飛彈投資上加碼?況且導彈建置成本低於反飛彈系統建置成本,那麼中共只需增設導彈,不就可以拖垮台灣財政?

第二,有人說,軍購是為了買美國的「保護」。一個對台灣沒有負擔法律上防衛義務的美國,我們到底憑藉那一點,認為一旦中共犯台,美國在衡量和中共開戰可能導致的集體毀滅後果後,會為台灣而向中共宣戰?要撥六千億或更多的錢換得美國的協防,可以,能否請美國作出保護承諾,重簽共同防禦條約?

第三,不讓中共得利,就該支持六千億軍購?「中共利益最小化」不等於「台灣利益最大化」。大家常說中共未放棄武力犯台,對台灣有敵意。這是事實,但這不代表,對中共好的,對台灣就一定不好。兩岸彼此在政治認知上有嫌隙,不等於兩岸在利益追求上必然是零和的。如果我們把更多力量放在追求雙贏上,例如強化經濟、文化的全面交流,不但能促進雙方共存共榮,更能把彼此的誤會與敵意,一點一滴的消除。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把情緒因素排除掉才能看得清。何謂「台灣利益最大化」,或無標準答案,但「不要戰爭」應該是沒有爭議的。若然,就該想想,軍備競賽到底會使得戰爭發生的機率增加還是減少呢?

來看看德國和法國的例子,德法自一八七○年代發生普法戰爭後,兩國持續百年的敵意,給了彼此不斷升高軍備的理由,然後,在恐懼對方不斷增加的武力陰影下,終有一方忍不住先動手,而爆發了一次比一次激烈的戰爭。直到雙方有朝覺悟,結成了歐洲煤鋼組織(歐盟的前身),把經濟綁在一起,讓彼此的利益融合無分時,戰爭才真正遠離了德法。同樣的,兩岸和平無法從軍備競賽中獲得,要和平,促進善意交流是唯一路徑。

有人會說,不是我們不善意,是中共不放棄敵意!捫心自問,我們真的沒有「不善意」嗎?看看政治人物對大陸政府的激情語言;看看對大陸人民的歧視措施;看看我們如何把一切和大陸有關的事物都視為洪水猛獸吧!我們真的作到「善意」嗎?中共未放棄敵意,這個事實並非讓我們拿來當成阻擋善意促進的藉口,而應作為我們力圖扭轉的目標。也就是,為著台灣的安全,應該努力地降低對岸的敵意。視之為友,至少他有機會成為朋友,但若視之為敵,他就必然是敵人!這是筆者送給兩岸政府的話!

本文並非認為台灣不需要國防,反對的只是動搖國本、盲目的軍備競賽,因為那不僅不會促進和平,反而會拖垮自己並增加戰爭的可能性!「大者以力,小者以智」,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大陸,台灣採取「小者以力」的姿態,實在不是一件聰明的事。


<轉錄自UDN聯合新聞網>

台長: wmd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