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08 10:28:01| 人氣1,55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放下布袋無罣礙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布袋和尚有一首偈: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生活中想要無罣礙又自在,確實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很多人道理都懂,可是遇上了境界,仍舊有很多無法過關。

有位師姐,大約60多歲的年紀吧,學佛多年,生活相當嚴謹。外人看來,這位師姐是一絲不苟,她的樣子有時還會令人有點生畏。

師姐平時親近某禪師,在寺廟裡常住,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女居士。

有一陣子師姐的身體覺得不適,檢查的結果,師姐得了癌症。這個消息,對於師姐來說,是相當大的打擊。

師姐說:「我很懼怕死亡,可是我在禪師的門下學習了那麼多年,對於自己恐懼死亡的心態覺得很羞恥,怎麼辦?

其實我們的生命是剎那剎那變化的“生與死”。

以一天的生活為例吧。

晚上睡覺彷彿死了一次,隔天早上起床是生;進廚房煮早餐是“生”,煮完早餐是“死”(煮早餐的動作完成了);吃早餐是生,吃完早餐是死。有時我會覺得每天煮飯煮了大半天,約略半個小時大家就把飯菜吃光了,每天都在重複著這些瑣事,人就是重複著這樣的生活,一個人的生命是由無數瑣事的生生死死串連起來的。

蠟燭會持續發光,實際上是靠蠟油一點一滴變少,燈蕊一點點變短而來的。想要生命持續發光,何嘗不是應該把握當下的每一個生與死呢?師姐為何不因這癌症的因緣,讓自己漂亮的重生一次呢?

靜下心來檢查檢查自己的每天的生死念頭。

雖然師姐每天嚴謹的過修行生活,可是她認為修行人每天應該做多少功課,所以當她的身體出現疲累時,她硬是要勉強自己一定把功課做完才休息。

做功課是為了要檢視自己的心與佛經裡的義理是否符合?

做功課是為了要把自己的心靈澄靜下來;

做功課是把所有苦難的眾生放在心裡頭,真心希望自己所做的功課,仗著佛力,拔除一切眾生的苦難;

做功課的每一個念頭是慈悲喜捨的表現。

師姐說:「我是為了做功課而做功課。我做功課希望冤親債主原諒我,而非祈求冤親債主離苦;我做功課是希望俗家的孩子賺大錢、身體健康,而非祈求孩子們開啟慈悲喜捨的胸懷與智慧;我做功課並非檢視自己的心,而是處處拿佛經來批判別人的錯誤;我做功課,愈做心靈愈狹窄,我把我生命的蠟油放在大太陽底下白白融化而沒有發光。感謝這癌症的因緣,讓我的心靈重生,我知道要怎麼做了。」

師姐的病情愈來愈惡化,必須住院做治療,醫院的醫護人員說:「我在醫院服務這麼久,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病患,她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是用很歡喜的態度對待。」

師姐都是用“一生一遇”的心理來面對她所接觸的人事物,包括她自己的癌細胞。

“一生一遇”是一種面對當下的每一個人事物,都當作是這一輩子只能遇上這一次的心態。那是一種不帶好惡的心靈狀態,每一種境遇既然只有一次,當下面對,當下珍惜,全然融入與當下會遇的人事物中。

師姐最後走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這一生抓了一大布袋的煩惱,呆板自私的過了一生,現在我想我可以放下布袋無罣礙了。」

台長: amita buda
人氣(1,559)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滋潤的心靈 |
此分類下一篇:情緒低落時,怎麼辦?
此分類上一篇:呆呆笑噢笑呆呆

堅哥
文中師姐的頓悟,就是我此刻的頓悟,感謝師父給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2013-05-08 11:20:56
版主回應
喔~~那真是不簡單
很多人道理都懂了,就是做不到
恭喜你更上一層囉
2013-05-08 20:48:15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