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31 15:19:29| 人氣4,13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恐慌症

  溫馨小舖

 文/杏語心靈診所

http://www.reangel.com/05-Read.php?LI=202&gclid=CNOrrdSYkqwCFUlspAodaCcnlw

(詳盡之內容,請參見以上連結...)

 

 

恐慌症(panic disorder),又稱驚恐障礙,是一種焦慮型精神官能症症狀常因為預期性焦慮而發作,也常無預警發生,造成患者嚴重身心煎熬。

 

  這段發作過程,用專業的話來講,叫做:恐慌發作(Panic+attack),它是恐慌症(Panic+disorder)最重要的特徵,但不只恐慌症才有,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類似的發作,諸如:畏懼症、憂鬱症等。

 

  患者擔心發作時會造成危險,擔心求救無援,生活大受影響,甚至整天不敢出門,或者乾脆搬到醫院附近,比較有安全感。

 

  這樣的疾病並不罕見,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罹患的是什麼病,看了很多不同的醫師,卻始終治不好。很多患者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怎麼回事了?為什麼好端端的,會突然極度恐慌起來?有時,甚至連醫生也搞不懂:各種檢查都做過了,一切正常,可以說根本沒病,但患者為什麼還是有這些症狀?

 

 

 

  恐慌發作(Panic+attack)是恐慌症(Panic+disorder)最重要的症狀。它最主要的特徵,顧名思義,就是恐慌,極度的焦慮,發作非常快速,快速到讓人都還摸不著頭緒以前,就突然天旋地轉、汗流浹背,跡近崩潰,然後在徹底蹂躪之後,悄然消失。

 

  由於恐慌症會破壞患者的生活、人際關係、工作能力,憂鬱是很常見的一種反應,自殺的機率也會提高,有些人會嘗試藉酒澆愁或爛服藥物,導致酒精或藥物成癮。

 

  緊張、焦慮是恐慌發作最關鍵的現象,交感神經在此刻活化到最高點,心悸、心跳加速、大量冒汗、發抖、寒顫、潮紅都是常見的症狀。患者會感覺到即將窒息了,不由自主地加速呼吸,卻仍吸不到氣,胸口、腹部都相當的不適,頭重腳輕、暈眩、手腳麻木等症狀霎時湧至,此時,患者會自覺到好像要失去控制了,有人會擔心自己就要發瘋,也有人會擔心自己轉眼就會死掉。週遭的事物都變得飄飄渺渺,自己彷彿不再存在了。巨大的焦慮排山倒海而來,伴隨著各種痛苦的身體症狀,諸如:心悸、暈眩、發抖等等,洪水般迅速將患者淹沒。沒有原因,沒有理由,不知何時,不知何地,焦慮說來就來。

 

  患者常以為自己中風了、心臟病發作、快要失控或死掉,然而,幾十分鐘後,症狀又慢慢消失,等到完全恢復平靜,又是雨過天青,只留下疲憊已極的患者。

 

 

根據DSM-IV的說法,這類症狀不一定會全部出現,只要十三項症狀中出現四項,或者更多,此時,我們就能稱之為恐慌發作(panic+attack)。當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患者感受到強烈不適,因此常求助於急診室。

 

 

身心症狀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刊行的第四版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恐慌發作的症狀包含下列十三種:

 

1. 心悸、心跳加速

2. 冒汗

3. 發抖

4. 呼吸急速

5. 感到快窒息

6. 胸口不適

7. 噁心、或腹部不適

8. 暈眩、頭重腳輕

9. 失現實感、或失自我感

10. 感到自己快要失去控制或發狂

11. 感到快要死掉

12. 渾身麻木

13. 寒顫或潮紅

 

 

病因

  交感神經過敏、腦內缺乏血清素

 

 

治療

 

. 恐慌症的藥物治療:Benzodiazepine(BZD)藥物救急,壓制發作的不適感(Alprazolam)。SSRIs藥物長期投予,選擇性抑制血清素回收,增加腦內血清素含量,目前此藥物為精神科治療恐慌症之主線藥物(Fluoxetine, Escitalopram )

 

. 恐慌症的非藥物治療:

  放鬆練習:腹式呼吸+放鬆冥想、肌肉放鬆練習

 

. 認知行為治療:直接面對恐懼之身心狀態,認知此症不會死也不會瘋,症狀達到峰值後會下降,逐次減敏後而重回正常生活品質

 

. 團療:配合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由病友間分享各自經驗的全面性治療(台灣有健保給付)

 

 

 

 

 

台長: 菲菲
人氣(4,134) | 回應(2)|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休閒篇 |
此分類下一篇:塵封往事點閱已達100萬人次
此分類上一篇:婚姻暴力

小雅子
恐慌症其實是社交病一種,很多人都有,只是不敢講。我以前也有過,心態調整好就慢慢少了。持續下去會有抑鬱症的。
2011-11-01 14:15:26
版主回應
「恐慌症」是自律神經系統紊亂造成心臟、呼吸等功能出現問題。內科醫師喜歡稱作二尖瓣脫垂或是過度換氣症候群,基本上是忽略了這些恐慌是從自主神經系統來的,病人約有50﹪會出現過度換氣,常容易與過度換氣症混淆,但恐慌症的病人一般有明顯的懼怕對象,如死亡、密閉空間、世界末日等......

過度換氣症候群是一種並沒有特定生理原因引起的症候群,急性發作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焦慮、頭暈、胸痛、心悸、呼吸困難、手腳麻木、或是脹氣等等;慢性發作的症狀則比較隱微,可能會有胸痛及呼吸困難的現象。

過度換氣,會使得你身體裡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造成醫學上的「呼吸性鹼中毒」,而產生呼吸困難、吸不到氧氣的感覺。

在急性發作期,可利用腹式呼吸、同時調整情緒,離開引起急性發作的情境(如人際衝突或特殊事件),來緩和症狀。

治療過度換氣症候群,並沒有所謂的特效藥,可諮詢專業身心科醫師,找出誘發疾病的根源。心理治療與放鬆練習也有幫助,若有使用藥物的需要,抗焦慮劑與鎮靜劑也可協助改善。平時則要盡量避免刺激性飲料、保持正常作息,正確認識過度換氣症候群,並練習可以讓自己成功放鬆緩和情緒的方式。
2011-11-01 18:53:04
su山風
我覺得我的朋友有恐慌症。 他符合上面的症狀,我告訴一下他,謝謝分享!!!
2011-11-02 03:59:58
版主回應
真的希望此篇分享文章能夠對大眾有所助益
許多病患做了很多不必要冤枉的醫療手術
最後才診斷證實出罹患的是「恐慌症」
符合文中四項症狀,請掛「精神科」門診
2011-11-02 07:29: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