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10 19:11:20| 人氣1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光影筆記本26/威尼斯商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沒感覺莎士比亞這麼遙遠。Al Pacino's Shylock猶太人角色,十分出色,挑戰性高的角色總是得由份量夠重的演員來扮裝登場。他的哀嚎以及以牙還牙的嘶吼除了令人害怕,還引來幾分來自各方的矛盾憐憫。

評論的人紛紛將焦點放在二十一世紀各方如何看待莎士比亞對於歧視猶太人的戲劇性處理。有些人說莎士比亞畢竟還是反對這個外族的,有些人說放在舞台上大家知道那是古代的事情,可放在電影裡就被強大被放大那個不該有的歧視問題,也有些人說這個導演竟然都沒站在猶太人的角度去分析。沒聽到有誰去評論其他角色的表現,我個人認為這個改編劇本將焦點放在男主角身上,因而其他角色全都相形之下遜色了許多許多,(沒有一個是達到標準的!!)與其說他們演不好,不如說這樣濃縮在兩個鐘頭多一點點的電影中,時而加速交代其他角色的情節,時而放慢焦點集中在Shylock的悲情,這樣的處理,觀眾不但看不出來配角的配角究竟存在的必要性在哪(例如:小丑)還有觀眾是否看的出來膚淺愛情在這個故事中所代表的意義。兩個基督徒的友情被影射成同志情節也令人覺得有些非必要甚至可以說是誤讀。

也許因為自己身在國外,且今年夏天剛到過威尼斯這個擁有一個所謂'猶太區'的美麗城市,似乎因此特別能感受Shylock所感覺到的悲傷。像某個老師說過的,在國外住個十年,看你會不會看清楚所謂inside 與outside 的意義。Shylock的悲劇在於他處在一個錯誤的地方,他雖然極力爭取自己的權利,到了過頭的地步,畢竟他還是敵不過多數,而基督徒的喜劇,竟是建立在猶太人的悲劇之上,他們還笑的出來嗎?

這個電影要是換個劇本:Shylock's situation (in Shakespeare's The Merchant of Venice)那會更好。(但是會有人想看嗎??)

我一開始說莎士比亞第一次令我感到這麼遙不可及,我是認真的。他的劇式被拉到電影中,尤其這一部,如此的格格不入,觀眾很認真吸收,卻還是只能被最前面的字卡帶著走,試圖在四百年之間搖擺,怎麼去了解。最後還是收藏在圖書館,由莎士比亞學者們自個兒去欣賞。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