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8 00:08:48| 人氣57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封關於創意經濟的Email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DEAR K:

記得我們之前聊過知識經濟,但是這股風潮最近已被創意經濟(Creativity Economy)這種新趨勢取代,當全球製造業已經往亞洲匯集,決策者及專家學者正在為工程、軟體撰寫、會計事務及其他高科技的服務工作業務流程外包而感到苦惱時,米國現在正逐步演化出下一代的創造性企業(註),這是已開發國家在全球化的風潮席捲之下,提升國家企業競爭力所遲早必須面對的問題,不過從事媒體文化創意事業的妳大概不受影響唄。


價格、品質及其他許多與知識有關,要靠左腦完成的演算分析工作,以前是企業的核心價值,但是這樣的工作現在已經迅速移轉至低所得、高勞工素質的國家,例如:中國及印度,企業現在的新核心優勢是「創造力」,企業必須要駕馭這些用右腦處理的事務才可以創造營收成長,說到此,妳可以發現,商場上的遊戲規則已經發生質變,數學及科管已經無法主宰一切,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創造力、想像力及創新事務的研發。


在這種氛圍下首先具體形成的是知識商品化(commoditization of knowledge),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化已逐漸破壞汽車、電子及其他傳統製造業,現在所流行的知識經濟,似乎是一種新的煉金術,可以強化國家競爭力,一流大學院校、先進實驗室、聰明移民人口及企業創意文化等這些競爭條件就是知識經濟的基石。


「那創意經濟到底是啥?有前例可循嗎?」妳像學生一樣認真地問著。


「創意經濟?我我…我回去查查再告訴你,這個問題倒是考倒我了,不過我會試著把你的問題釐清,希望可以趁妳今晚在機場check in前,傳到妳的E-mail信箱,不過妳的Dopod 700有支援Wi-Fi嗎?」支支吾吾的應答態度,讓我覺得很糗。


「You are you so into it!!」你不在意地微笑說著。


創意經濟到底是啥?回去我想了又想,「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s)或許可以一語以蔽之。


何謂「典範轉移」?「典範轉移」就是企業創造消費者經驗法則,針對市場不同需求,重新設計品牌商品的過程,很籠統是不是?我也覺得,但這畢竟是新的商管專業術語,畢竟我還沒進入到創意企業,臺灣到底有哪些創意事業?老實說我自己也還不大清楚,只是看到這個專題報導而感觸良多,再說深入一點點,「典範轉移」不單只是增加公司產品的顏色或式樣,想要追求創新的企業(應該是說想要賺大錢的企業)應該要多看電視(雖然電視節目都很難看)及雜誌廣告,了解消費者文化及市場趨勢,運用新概念改造品牌商品,才能提升企業獲利,米國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企業有很多管道可以與消費者直接溝通,所以啊!米國理所當然成為全球發展創意經濟的佼佼者。


對經理人來說,要進入創意經濟領域,最重要的挑戰來自於企業管理是否可以從六標準差直接跨越到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學界也不甘示弱,米國史丹福大學已開始籌設「D-school」(Design school),經理人即使花大錢選擇在此進修,卻仍然物超所值,你要知道,在知識經濟時代,唯有終身學習,才不會讓工作升遷機會被時間潮流褪去,這樣說是不是有點現實?對,社會本來就是現實的,這點你比誰還要清楚。


在此又要囉唆地跟妳提到「微觀創新」(micro-innovation),這也是一個創意經濟領域的專有名詞,所謂微觀創新是指導企業與消費者的情感相連接,結合研究開發實驗室與消費者的需求,重新衡量員工的創造動機,繪製展現創新機會的藍圖。讀到這裡,妳應該約略看出端倪的唄,那就是創意經濟已與消費者劃上等號。


教大象跳舞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假如妳的公司要有點成就的話,那就必須跑在別人面前,談創新,背後就要有一個點子精明的主管,這個主管不用像拯救IBM的葛斯納那麼偉大,只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有想像力、有勇氣籌措資金、對市場有敏銳的嗅覺,有這樣的人領航,相信是妳的福氣,妳老闆是這樣的人嗎?


記得奇異總裁威爾許曾說:「運用在商業背景的創造力及想像力就是創新。」


喔!補充「典範轉移」的實例嗎?讓我想一想,iPod?我應該有更好的例子。今天因為我還在使用備忘筆記本紀錄大小行程及會議,所以妳會笑我落伍,這我不介意,但是現在的商務人士大多把PDA當作是個人行動秘書,相信汲汲營營於文化創意事業的妳也不例外唄?我發現你那一部Dopod 700是PDA手機吧?現在PDA結合無線通訊及數位相機等功能,更能滿足消費者對數位商品「all in one」的最終需求,看看PDA與備忘筆記本的差異之後,我想妳應該就可以了解「創意經濟」這個概念了。

祝旅途愉快!!

Wallace

PS:記得幫我帶一瓶Ormonde Jayne的Isfarkand。

註:下一代的創造性企業,以創造力及創新為焦點,提供企業新的成長路線,演化過程如下:
一、科技及訊息的全球化及商品化。
二、核心優勢以商品化的方式外移到開發中國家。
三、設計策略開始取代六標準差,成為重要的組織原則。
四、創造性的革新成為企業成長的主要原動力。
五、成功的創造性企業,因為創新DNA的快速移動而浮現。



台長: deja vu
人氣(57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