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8 11:39:09| 人氣3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勇於冒險的消費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上經濟學人雜誌網站看到這樣一篇文章《Venturesome consumption》頌揚米國勇於接受新創意與新產品的無畏消費者,介紹給大家,順便看看wallace的觀點。

在發明與創新的戰場上,擁有大批理科背景大學畢業生的中國與印度不久之後將會取代米國成為科技發展龍頭,關於這一點不單只是米國擔心,歐盟也很憂慮。

同樣的觀點也出現在紐約時報專欄記者費里曼《The World Is Flat》及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全球經濟新霸主—30億人正在創造經濟強權新勢力》(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 -- The Great Shift of Wealth and Power to The East)這兩本書中,這兩位作者所提出的補救方法普遍受到米國人的支持,例如:鼓勵更多米國學生投入理科或科學研究、提供更優惠的研究發展費用稅賦減免、制定更嚴峻的貿易保護政策等等,不過這樣的作為只是把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國家當作是假想敵,但是問題是:有時候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最近米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Amar Bhidé發表了一篇挑戰上述觀點的論文,Amar Bhidé教授認為,隱藏在上述假想補救方法及擔憂都是對創新如何運作及如何貢獻經濟成長的誤解,他也舉了很多例子來解釋米國現在困頓的經濟,例如:消費與節約、市場充斥著消費著信用貸款融通額度、沃爾瑪(Wal-Mart)甚至於製藥公司行銷策略等等,也指出好的公司經理人也跟理科大學畢業生一樣重要,但是對科技革新所造成泡沫經濟的先知卻沒有好話。

Bhidé教授認為預言災害的人犯了科技盲目崇拜(techno-fetishism)及科技國家主義(techno-nationalism)等錯誤(經濟學家Sylvia Ostry 及 Richard Nelson在1995年闡述過),其中包含:

一、花太多心力在科學家及工程師所主導新發明及科技的產業上游發展;花太少心力在把發明轉變成產品的產業下游發展,企業主應該知道:讓消費者願意從口袋裡把錢掏出來才是重點。

二、上游產業活動領導才能的信念等同創新產生經濟價值領導才能的信念。

但是現今的創新不大被國界所限制,創新是一個綜合體,一個漸進的過程,通常包括許多公司長期協力創造出的增值發展,因此Bhidé教授認為,更複雜及客製化的下游創新才具有發展價值,這也是米國企業拿手的事,米國當地的科技國家主義者都忽略一件事:創新的價值讓使用者受益,而不是創造者,所以米國企業何不放手讓中國及印度去從事更多的研發工作,反正最終受惠的還是米國消費者。

創新的最重要部份取決於消費著的意願,君不見蘋果電腦的i-pod會成功,除了全球化的分工策略以外,下游產業的行銷伎倆更是造成消費者購買的主因,在Bhidé教授的觀點當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勇於冒險的消費者正是創新統御力及執行力的幕後推手,而米國下游產業現在堪稱是全球佼佼者,因為這些企業勇於透過龐大的行銷管道及大量的存貨保證鼓勵消費者嘗試新產品。

我想台灣高科技目前的代工策略,頂多只是賺個加工費,這實在不符合國際產業發展的趨勢,決策者應該鼓勵產業創立自有品牌,企業擁有自己的品牌之後,可以利用中國或印度的高科技背景,省下巨額研究發展費,重點應該放在如何讓消費者甘心掏腰包購買這些商品,大學理工學系畢業生逐漸減少等教育問題也許都可以暫時擱在一旁了。

不過回過頭來思考,台灣是蕞爾小島國,國際化也不夠徹底,以上觀點可能不適用,不過要把台灣變成世界科技營運中心,鼓勵學子投入理工科系或適時調整兩岸科技人才交流等政策一定可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觀的行銷創意人才了。

台長: deja vu
人氣(3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