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22 20:44:00| 人氣11,79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課程講義】高雄港的故事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位於台灣南部的高雄港,是台灣第一大港,曾經有一度,它還是世界貨櫃第三大港,每天進出港區,滿滿的貨櫃車,不僅蔚為奇觀,也成了高雄的標誌,如今更延伸成為「貨櫃藝術節」。而高雄港更與高雄的產業息息相關,從早期的糖與香蕉出口,一直到拆船、加工出口區,都提供著高雄產業源源不絕的養分。

     高雄港形成今日的面貌,也非一朝一夕。高雄港本身是個潟湖地形,如果沒有經過後天的整理,其實難以使用。漢人最初來到高雄港,是為了捕烏魚,因此集中在旗津,因為高雄港灣雖然廣大,但從現今一港口進入時,不僅入口狹小,且有巨石橫亙其中,一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加上港灣內水淺,船也容易擱淺,因此港灣內主要產業反而是曬鹽,今日的鹽埕,當年就是一大片的鹽田。

     但南台灣炎熱的氣候,適合甘蔗的生長,荷蘭時代帶來了甘蔗,就成為台灣南部的主要物產。1860(清咸豐10)年,大清與英法聯軍交戰落敗,台灣被迫開港,高雄港(當時稱為打狗港)也被列為開港港口之一。當時遠不如台南繁華的高雄,為何會雀屏中選?除了糖的吸引力外,當時高雄港灣狀態也比台南的外港安平好,而且高雄港旁的哨船頭,因面港灣靠山,旁人難以進入,也被外商看上,成為倉庫集中地,在此不僅可交易高雄的糖,也可將運來台灣的鴉片安全置於倉庫中,這使得高雄開始受到重視,當時最強的英國,也在1864(清同治3)年,將副領事館(後來升為領事館)置於高雄,說明他們的看好度。

     外商會如此看好,是因為他們相信,高雄港內巨石阻攔、水深不足等陳年問題,清廷會馬上解決,讓此成為良港,但他們的反應,清廷置之不理,而高雄港的淤塞也越來越嚴重,終使外商紛紛棄高雄港而去,轉至安平,使得高雄港又漸漸沉寂下來。

    1895(明治28)年,日人來到台灣,對於這塊新治理的地方,他們有不同的思考。經過調查與討論,他們決定以糖業為台灣的發展重點,1901(明治34)年在橋仔頭(今橋頭)蓋了座新式糖廠,不同於以往用牛為動力的糖廍,用機器生產的糖廠效率高、品質又好,日人準備在台灣南部建立一座又一座新糖廠。但此時碰到另一個問題,這些糖廠所製成的原料,要送回日本去製造各式成品,這該如何運輸?於是日本開始建設鐵路,要用鐵路經由港口,送回日本。但此時台灣最好的港口是在基隆,南部的糖,要送到基隆去,未免不符效益,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在南部找到一個良港,高雄的命運就此扭轉。從1900(明治33)年開始,日人開始對高雄港進行全面性調查,希望能改正高雄港以往的缺失。

      經過調查,高雄港成為台灣總督府寄予厚望的新港口,1899(明治32)年開始規劃興建的縱貫鐵路,1900年先行通車高雄到台南段,這條鐵路途中會經過正在興建的橋仔頭糖廠,終點就是高雄港,貨物可快速運回日本。但通車後發現終點的高雄火車站(當時稱為打狗停車場,位於今日鼓山一路87巷口),卻離港口有一段距離,貨物裝卸非常不方便,於是台灣總督府開始嘗試填海造陸,希望將鐵路直接拉到港口。

     1904(明治37)年開始的填海造陸工程,於1907(明治40)年完工,總共填築了13萬2000平方公尺,這些新築土地後來成為新濱町與新濱碼頭的主體,鐵路也就一直延伸到高雄港,所有的貨物,都經由這條鐵路,集中到高雄港出口,也開啟了高雄港的黃金時代。而火車站也從原來的地方搬遷到新址,也就是今日打狗鐵道故事館旁,這被許多鐵道迷稱為「第二代打狗停車場」的火車站,成為當時高雄的門戶,所有的人到高雄,都要從此出入,也是外地人對高雄的第一印象,只可惜這個火車站在二戰時被炸毀。

     1908(明治41)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從基隆到打狗,台灣西部首次能夠如此暢通無阻,而這條鐵路的終點設在打狗港,更讓台灣南部的物產源源不絕從打狗港出口,打狗港更形重要,以往打狗港內不利於航行的巨石、淤塞等缺點也亟需改進,因此在同年(1908),台灣總督府啟動了打狗港的「築港計畫」,要將打狗港建設成現代化的良港。

     這個築港計畫共分三期,從今日看來,對日後影響最深的是第一期,雖然只有短短四年(1908-1912),卻奠立了今日高雄港的基礎及規模。

    除了港灣建設外,總督府更巧妙利用疏濬高雄港時所得的土,在高雄港旁填築一個新的市區,這個被叫做「哈瑪星」的區域,因為從無到有,所以總督府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打造台灣第一個填海造陸的大規模市區,在這裡有棋盤式的街道、公園、自來水、電力、街燈、下水道,以及高雄市第一個現代化公有市場、公立小學、幼稚園、郵政電信總局地區,成為百年前台灣最先進的都市,吸引許多日本來此居住,也展現與對岸,漢人為主的旗津完全不同風貌。

但這種大規模的填海造陸,總督府並沒有辦法負擔經費,於是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找來當時已創立台灣製糖、鹽水製糖株式會社、台灣商工銀行的商界聞人荒井泰治,結合各資金主,於1909年(明治42年)成立「打狗整地會社」,開始填築打狗港旁的海埔新生地,到1914年(大正3年)共填得18萬5千餘坪土地,這些土地皆是後來新市區的精華地,奠定荒井泰治被譽為「台灣財界之王」的基礎。

    最早填築的「哈瑪星」成了高雄發展的起點。但有趣的是,哈瑪星一詞不屬於任何行政名稱,在日治時期,這個新生地被劃為湊町、新濱町、壽町,戰後則屬於鼓山區的一部份,一般稱之為「南鼓山」,但問一般高雄市民,多半不知道什麼是南鼓山,只知道「哈瑪星」。這個俗民所通用的「哈瑪星」,來自於前面所講的鐵路,新的海埔新生地填築完成後,有一條沿著海濱的鐵路線,被稱為濱線(はませい),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人們口中當地的名稱,而「濱線」的日文發音,用台語念起來就是「哈瑪星」,之後因國民政府推動國語,而順著國語讀出來的哈瑪星(ㄏㄚ ㄇㄚˇㄒㄧㄥ),就很難猜透原來的意義。

哈瑪星象徵著日治打狗的竄起,高屏地區的行政中心亦設於此。在清代,今日高屏地區大半時間屬於鳳山縣管轄,鳳山縣的行政中心原在左營,也就是今日我們看到「鳳山縣舊城」所在地,但當地並不繁榮,人潮均聚集在商業中心-下埤頭,行政中心後來也慢慢轉移至此,當地成為鳳山縣縣府所在地,地名也就成為「鳳山」。

    到了日治時期,隨著打狗港崛起,鳳山地位備受挑戰,尤其在縱貫鐵路通車,哈瑪星興築完畢後,南部貨物聚集於此,此地漸漸變成商業重心,原來居住在鳳山的日人,也紛紛搬到哈瑪星居住,打狗港附近,以原來漢人居住的旗津、哨船頭、苓雅寮,配合新興的哈瑪星、鹽埕,形成打狗街,不僅與鳳山街平起平坐,更進一步取代鳳山的地位。

   1920(大正9)年,台灣總督府將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同時也更動了許多地方的地名,原來的打狗因被認為不雅,更名為「高雄」,所以打狗街變成了高雄街,同時設立了管轄範圍較以往「廳」更大的「州」,今日的高屏地區設立高雄州,高雄州廳就設在高雄街,1924(大正13)年,高雄街又升格為高雄市,成為高雄州唯一的「市」,其地位正式超越鳳山。

    這一切,主要都是因為高雄港的業績蒸蒸日上,這也帶動更多人移入高雄,除了日人外,從缺乏工作的澎湖、台南沿海地區大批移入的移民,與原來居住在旗津、苓雅寮的在地人,共同組成了高雄居民的班底,這也使得高雄成為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城市,尤其是在新市區的哈瑪星及鹽埕,這些移民帶來了城市新風貌,只不過同樣是移民,統治的日本人掌握了大部分的政經資源,而澎湖、台南移民則多從事勞工工作,兩者依然有著巨大落差。

       1908年至1912年的第一期擴港工程奠定了今日高雄港的基礎,也獲得不少肯定,總督府於1912年立即啟動第二期擴港工程,配合第二期高雄港築港工程,「打狗整地株式會社」收購打狗港灣內東北側,也就是鹽埕庄附近及打狗川(愛河)以西之鹽田、魚塭、海埔地繼續填築新市區,規劃出後來的鹽埕町、北野町、堀江町、入船町、榮町。這個被統稱為「鹽埕」的新市區,成了高雄下一波發展的基地。

    在此背景下,同樣鄰近高雄港的鹽埕開啟了它的黃金年代。不但高雄最早的幾間戲院:高雄劇場、金鴟館、壽星館均位於鹽埕,第一間百貨公司:吉井百貨及大型商場:銀座,也說明了鹽埕的繁華。從1930年開始,總督府更透過都市規劃,有系統的將行政機關轉移至高雄川(愛河)兩岸,1931年的高雄州廳,以及1939年的高雄市役所(高雄市政府),讓此地成為高雄的行政中樞,而1936年的高雄驛(高雄車站),也說明了儘管有了哈瑪星及鹽埕,但在蒸蒸日上的高雄港帶動下,高雄還是需要向外擴展。

      193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戰爭的逼近,台灣的發展進入另一個階段,高雄港也為之改變。1936(昭和11)年日本廢除華盛頓條約,並退出倫敦裁軍會議,及1937(昭和12)年中日戰爭的爆發,日本逐漸感到南方物資的重要性,決定進軍南方,執行南進政策,與原來的北進政策並進,採取兩面擴充政策,希望能以臺灣為中繼點,將以往的「農業臺灣,工業日本」轉型為「工業臺灣,農業南洋」,於是在臺灣積極推動工業發展,配合1930年代以後,許多電廠的陸續完成,尤其是1934(昭和9)年台灣電力公司的日月潭第一水力發電廠的完成,讓許多需要大量電力的工業,如鋁業、化學工業能夠進入台灣,也使得工業生產額,在1939(昭和14)年首度超越農業生產額。

     這在當中,以高雄的地位最為重要,因為高雄港的地理條件,來自東南亞的原料,可快速運至高雄,再藉由港邊的工業區,加工成為半成品,再運往日本做為最後成品。因此高雄成為本期中工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地方,因此於1937年啟動高雄港第三期的築港工程,

     第三期築港工程中,最重要是在戲獅甲地區形成一個新的工業區,並以軍需工業為主,尤其是鋁業及化學工業,於是在國家指引下,許多財閥進入戲獅甲工業區,投資建設大型工廠。戲獅甲地區此時已變成重要的工業地區,這些工廠都是以往日本政府不願在台灣設置的重型工業,這不僅讓戲獅甲成為工業重鎮,也使得高雄成為台灣的「工業首都」。 

      為了配合戰爭,不僅是獅甲變成了工業區,在左營也設置了軍港。中日戰爭(1937年)爆發後,日本為了要進軍東南亞,特別將左營旁的萬丹港,從一個小漁港,於1939年(昭和14年)搖身一變成為日本重要的海軍基地。

      為了興建這個海軍基地,左營旁桃子園聚落及萬丹港的居民都被迫遷村,而大批軍事建設及宿舍也在西門舊城附近大興土木,城牆幾乎都被拆除,而為了維護軍事機密,不讓其他人登上龜山與蛇山窺視,附近居民也被迫遷出,原本與民眾最親密的城牆,如今被列為軍事保護區,只能由軍方進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奉命接收高雄港務局,12月1日高雄港務局成立。高雄港務局成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高雄港恢復通行。高雄港當時大批沈船橫亙其中,僅有三百噸以下的船隻勉強可通行,因此港務局成立後首件工作就是清理航道,這也帶動了拆船業的興起,1947(民國36)年,高雄煉油廠委託高雄港務局興建苓雅寮18、19、20號輸油專用碼頭,到了1948(民國37)年,在大戰被炸毀的碼頭,除了新濱1、2號碼頭後,均已修復完畢,港口也逐步恢復運作,一直到1955(民國44)年4月,新濱1、2號碼頭也終告修竣,進入下一階段。

      約經過十年的復舊整建(1945-1955年),高雄港重上軌道後,開始進行下一階段的建設,這些建設包含六項工程:一、十二年擴建計畫。二、新商港區開發計畫。三、二港口開闢計畫。四、興建貨櫃碼頭計畫。五、穀倉中心計畫。六、過港隧道開闢計畫。這些計畫完成後,不僅讓高雄港回到往日的榮景,甚至更上層樓,成為全球最大的貨櫃港之一。

     十二年擴建計畫是從1958年(民國47年)9月開始,到1970年(民國59年)9月如期完工,其工程重點為重新規劃高雄港區,及浚深航道、填築土地、建造碼頭與淺水岸壁,並解決原來存在於港區的土地問題。全部工程分為三期實施,第一期5年、第二期3年、第三期4年,共疏浚航道航道10公里、填築新生地534公頃,為高雄港帶來大量工業用地,方有新商港的開發、臨海工業區的闢建及加工出口區之創設。

         高雄港是個條狀的潟湖,從一港口到大林埔共有12公里,寬度僅約2公里,而在日治築港及擴建之前,多半是養魚池跟淺灘,擴建時就是用淺水挖出來的土來填地,三期下來,共讓高雄港多了約600公頃的土地,中島、前鎮、小港、大林埔就是在此時期填築,後來的加工出口區、中船、中鋼、貨櫃碼頭也都是因擴建而來。

      擴建之前,高雄港的舊港區(22座碼頭 水深10公尺)僅能停1萬噸的船。當時台灣在美援帶動下,經濟持續發展,港口運輸量不停擴大,因此需要擴建高雄港碼頭。當時高雄港除了原有的22座碼頭,有10公尺水深之外,其他是很淺的潟湖,大約90公分左右的淺水,所以需要挖深並填地,才能做為將來發展碼頭的用地、倉庫等。這就是12年擴建最重要的目標。陳銘長回憶起他在擴建處的工作,表示當時經濟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原本做一個碼頭要2-3年,但為了配合急速的經濟成長,變成2-3年做兩個碼頭。第一期主要的中島商港區完成後,高雄港已有12公尺水深,可以容納上萬噸的船。

     第一期的擴建工程,今日主要可見的成果是中島商港區,中島商港區原是高雄港內的沙洲,擴建計畫時將其填土成為商港區。其原本並不在計畫中,後來因經濟發展太快,碼頭不夠,遂將其興建為碼頭,共有27座碼頭。日治時期總共才設立17座碼頭,而光是中島商港區就設立27座碼頭,不僅日後的第一座加工出口區在其上,連台灣第一座貨櫃碼頭也在這裡,可見其重要性。

     其後的第二期及第三期擴建,則陸續填築了前鎮、小港地區的碼頭,這些日後成為貨櫃中心、前鎮漁港及小港地區的中船、中鋼、臨海工業區的用地,也造就今日高雄港的風貌。


張守真,〈哈瑪星:擁有很多「第一」的現代化新市街〉,《高市文獻》20:2,頁8-39。

吳文星,〈日據時期高雄地區社會領導階層之分析〉,《高雄歷史與文化 第一輯》(高市:陳中和基金會,1994年4月)頁140。

蕭采芳,〈一九三○年代後期的高雄港與軍需工業〉(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頁30-43。

小林英夫著,何義麟譯,〈一九三○年代後半期以後的臺灣「工業化」政策〉,《臺灣史料研究》1(1993.2),頁135-146。

本圖標記年代為1921,但圖上各工廠最遲為1939年方建造,故該圖應為1940年代之情形。

楊玉姿、張守真,《高雄港開發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8年),頁122-124。

張守真訪問,陳慕貞紀錄,《口述歷史  李連墀先生》(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6年),頁6。

吳連賞,《高雄市港埠發展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5年),頁45。

台長: 王御風
人氣(11,793)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高市歷史 |
此分類下一篇:【高市歷史】二二八事件在高雄
此分類上一篇:【課程講義】哨船頭與英國領事館

Nadia
有深度卻又易懂的歷史介紹
受益良多
感謝~
2018-03-27 14:30:28
版主回應
非常感謝你的讚賞。
2018-03-28 15:03: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